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miR-233-3p、miR-145及NLRP3炎症小体与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探讨
1
作者 贾丽娟 何坤 +4 位作者 王芳洁 付大鹏 李莹莹 孙琪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71-2375,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miR-233-3p、miR-145及NLRP3炎症小体与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川崎病患儿一般资料。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2017年美国...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miR-233-3p、miR-145及NLRP3炎症小体与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川崎病患儿一般资料。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学会提出的川崎病相关诊断标准,将9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CAL组(32例)和非CAL组(6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发热时间等)及外周血miR-233-3p、miR-145、NLRP3炎症小体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CAL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63±0.54)岁,体重指数(13.77±2.06)kg/m^(2),发热天数(5.41±0.81)d;非CAL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3.58±0.53)岁,体重指数(13.82±2.07)kg/m^(2),发热天数(5.36±0.8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L组miR-233-3p、NLRP3水平均高于非CAL组[(1.28±0.19)比(0.93±0.13)、(5.44±0.81)比(3.63±0.54)],miR-145水平低于非CAL组[(1.07±0.16)比(1.98±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6、13.027、16.510,均P<0.001);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miR-233-3p(OR=7.338,P=0.023)、miR-145(OR=0.590,P=0.001)、NLRP3炎症小体(OR=3.111,P=0.012)水平均是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影响因素;由ROC分析,miR-233-3p、miR-145、NLRP3炎症小体水平联合检测模式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899,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90.62%。结论川崎病患儿外周血miR-233-3p、miR-145、NLRP3炎症小体与CAL的发生有紧密关联。其中miR-233-3p、miR-145、NLRP3炎症小体水平均是川崎病患儿伴发CAL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通过miR-233-3p、miR-145、NLRP3炎症小体表达联合检测的方式在评估川崎病患儿发生CAL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miR-233-3p MIR-145 NLRP3炎症小体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芳洁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2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收治的3例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收治的3例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面神经麻痹经积极治疗恢复正常,但均出现不同程度冠脉损害,其中有1例为巨大冠脉瘤。结论面神经麻痹为川崎病罕见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川崎病恢复期,以左侧发病多见,多在3月内恢复正常,绝大多数面神经恢复良好,但川崎病合并面神经麻痹冠脉瘤发生率极高,因此需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面神经麻痹 丙种球蛋白 醋酸泼尼松 冠脉瘤
原文传递
小儿心房扑动27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孙琪青 王芳洁 +2 位作者 姚晓利 贾丽娟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22期17-18,22,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心房扑动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心房扑动27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用t检验比较病因以及发病时心脏射血分数。结果13例心房扑动的发作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有关,... 目的总结小儿心房扑动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心房扑动27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用t检验比较病因以及发病时心脏射血分数。结果13例心房扑动的发作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有关,发病年龄为(3.81±2.59)个月,比非紊乱房性心动过速组的年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5),其发病时的射血分数与无非紊乱房性心动过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5,P>0.05);14例停用药物或射频后未发作房扑,6例口服药物未发作房扑;3例口服药物仍发作,心室率控制可;2例起搏治疗,2例失访;结论婴儿期的心房扑动的发作以紊乱房多见,药物治疗效果好,幼儿房扑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复律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