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2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32
1
作者 邹才能 +6 位作者 薛华庆 郑德温 葛稚新 王影 蒋璐阳 潘松圻 吴松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是人类发展的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政治、资源、技术、市场、能源结构等诸多挑战。提出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其中碳替代将是碳中和的中坚力量。新能源已经成为第3次能源转换的主角,未来将成为碳中和的主导。目前,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助力电力部门实现低碳排放;"绿氢"是新能源的后备军,助力工业与交通等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人工碳转化技术是连接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桥梁,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预测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峰值约110×10^(8) t。按照高、中、低3种情景预测2060年中国碳排放将分别降至22×10^(8),33×10^(8),44×10^(8)t。针对中国实现碳中和提出7项实施建议。构建中国新的"三小一大"能源结构,推动实现中国能源"独立自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碳达峰 碳中和 灰碳 黑碳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下载PDF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被引量:212
2
作者 邹才能 赵群 +1 位作者 张国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预测世界总体能源发展的态势,从分析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明确了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之后经历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尽管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量总体比较充足,但关键技术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并推动了... 为了预测世界总体能源发展的态势,从分析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明确了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之后经历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尽管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量总体比较充足,但关键技术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并推动了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世界能源消费正在迈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时代,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32.6%、23.7%、30.0%和13.7%,中国能源消费也将由煤炭独大,逐步进入煤炭、油气和新能源"三足鼎立"的时代。对全球能源发展的预判结果表明:①石油迈入"稳定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8 t;②天然气步入"鼎盛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6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12)m^3(40.5×10~8 t油当量),将在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③世界煤炭产量稳中有降,煤炭发展进入高效清洁化"转型期",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降低,其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也将有所下降;④新能源开发利用渐入"黄金期",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将大幅提升。结论认为: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具有自身特点,能源发展需从国情实际出发,加强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关键;②我国石油产量需达2×10~8 t,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③加快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步伐,力争实现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超3 000×10~8 m^3的目标;④加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2030年我国有可能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20%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化石能源 新能源 油气 煤炭 可再生能源 非常规油气 页岩气 致密油 纳米技术 石墨烯 互联网+
下载PDF
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 被引量:212
3
作者 邹才能 何东博 +3 位作者 贾成业 赵群 潘松圻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7,共15页
"绿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是全球工业化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能源转型是指人类利用能源从木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从油气到新能源、从有碳到无碳的发... "绿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是全球工业化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能源转型是指人类利用能源从木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从油气到新能源、从有碳到无碳的发展趋势,是能源形态、能源技术、能源结构、能源管理等能源体系主体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以清洁、无碳、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智能源"能源体系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世界能源转型具有两个驱动力和一个推动力,世界能源格局的空间、地域不均衡是内部驱动力,新能源竞争力逐渐上升是外部驱动力,以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推动力。世界能源转型具有政治、技术、管理和商业4方面内涵,其中,以共商共议、全球协作机制为核心的政治协同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政治内涵;从能源资源型向能源技术型转变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技术内涵;智能源水平不断提升是世界能源转型的管理内涵;国际油公司向国际能源公司的商业模式转型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商业内涵。世界能源转型路径要求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协同、科技推动、管理驱动和商业带动,逐步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革命、新能源的低成本革命和能源管理的智慧化革命,促进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为以非化石、清洁新能源为主体,推动人类社会能源生产与供给体系绿色、清洁、高效、安全发展,达到人类能源利用与地球碳循环系统"碳中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转型是实现国家和区域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重塑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是切实履行《巴黎协定》要求、实现能源利用"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碳中和 智能源 新能源 CO2埋存 CO2驱油 巴黎协定 能源独立
原文传递
氢能工业现状、技术进展、挑战及前景 被引量:116
4
作者 邹才能 李建明 +12 位作者 张茜 金旭 余晖迪 刘晓丹 王善宇 李轶衡 张琳 苗盛 郑德温 周红军 宋佳妮 潘松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共20页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的现实途径,也将成为我国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重要的接替能源,加快氢能发展步伐已成为全球共识。为了给氢能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和能源公司加速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氢能中国”提供依据和参考,阐述了氢产业链中制备、储运、应用等重点环节主要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氢能工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氢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与未来。综合研究认为:①我国的氢能技术将走向成熟并进入产业化之路,氢能工业全产业链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将逐渐实现由灰氢、蓝氢到绿氢的跨越式发展;②加快推进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其他用氢场景等氢能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注重与油气工业深入融合协同,将有效推进氢气工业体系快速高质量发展;③推进和实施“北氢东输”“西氢东输”“海氢上岸”等重大工程,利用加油气站等基础设施,可以在产氢、加氢等产业链节点发挥油气公司的先天优势,实现“油、气、氢、电”四站合建应用,形成全国整体的氢能资源保障系统,加快谋划推进“氢能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氢能工业 氢制备 氢储运 氢能汽车 氢能应用 氢能中国 新能源革命
下载PDF
“碳中和”的内涵、创新与愿景 被引量:98
5
作者 邹才能 薛华庆 +8 位作者 张国生 潘松圻 贾成业 王影 马锋 孙倩 关春晓 林敏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57,共12页
地质作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是地质历史时期5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之一。人类工业化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气CO_(2)温室效应加剧,生存环境面临威胁与挑战。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 地质作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是地质历史时期5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之一。人类工业化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气CO_(2)温室效应加剧,生存环境面临威胁与挑战。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探究“碳中和学”的理论与技术内涵、科技创新体系和发展前景,具有深远的意义。研究结论认为:①碳中和体现“能源学”与“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碳减排、零碳、负碳、碳交易等;②碳中和催生以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S(碳捕集与封存)为核心的碳工业和以绿氢为核心的氢工业等新产业;“灰碳”和“黑碳”是CO2的两种应用属性,“碳+”“碳-”“碳=”是碳中和的3种产品与技术;③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能源转型规模大,碳中和实现周期较短;二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不确定性、利用经济性、颠覆性技术难预测性等问题;三是转型后可能面临新的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关键矿产资源“断链子”等风险;④基于目前的认知预判能源领域的十大颠覆性技术与产业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采、CCUS/CCS、氢能与燃料电池、生物光伏发电、天基太阳能发电、光储智能微网、超级储能、可控核聚变、智慧能源互联网,同时碳中和需要实施节能提效、减碳固碳、科技创新、应急储备、政策支撑五大战略协同工程;⑤未来我国不同能源类型定位各有侧重,煤炭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与“兜底”作用,石油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急需”与民生原料用品“基石”作用,天然气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接替”与“主力”作用;⑥碳中和是绿色化工业革命、减碳化能源革命、生态化科技革命的重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碳减排 碳工业 氢工业 能源转型 能源独立 能源学 碳中和学
下载PDF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石人炳 《南方人口》 CSSCI 2007年第2期52-57,共6页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是影响农民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农业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和制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交互分类分析和...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是影响农民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农业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和制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交互分类分析和相关性检验,接着通过相关性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职业类别、收入状况和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定居城市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电离层TEC现报系统 被引量:51
7
作者 万卫星 宁百齐 +4 位作者 刘立 丁锋 毛田 李国主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40-1045,共6页
作为最重要的电离层参量之一,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可以通过当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信标进行观测.我们在我国北起漠河、经北京和武汉、南到三亚四个观测站建立了GPS接收站,经单站数据处理后将原始的单站GPS TEC观测数... 作为最重要的电离层参量之一,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可以通过当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信标进行观测.我们在我国北起漠河、经北京和武汉、南到三亚四个观测站建立了GPS接收站,经单站数据处理后将原始的单站GPS TEC观测数据上载到北京数据处理中心;采用我们发展的经验基函数模式算法,用实测数据估算格点TEC并提供给用户,同时生成覆盖中国疆域的TEC地图并在因特网上实时发布.这一电离层TEC现报系统是我国首个类似的技术系统,在观测站布局和TEC地图算法上有所创新.该系统已用于实时监测我国电离层环境,并可为我国卫星定位导航和测控等技术系统的电波修正提供实测电离层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TEC算法 电离层现报
下载PDF
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江夏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林丛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农村居民养老意愿是影响在农村推行何种养老政策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模型中的无序多属性反应变量的Logit模型(MNL)对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与... 农村居民养老意愿是影响在农村推行何种养老政策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模型中的无序多属性反应变量的Logit模型(MNL)对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与家庭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年净收入等家庭特征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的影响显著,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虽然在样本中影响较大,但在总体中对养老模式选择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意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MNL模型
下载PDF
致密油源储特征与聚集机理——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48
9
作者 邱振 施振生 +7 位作者 董大忠 卢斌 张晨晨 周杰 王红岩 庞正炼 郭和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8-939,共12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样品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研究及储集岩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合其埋藏及生烃史,分析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岩特征,探...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样品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研究及储集岩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合其埋藏及生烃史,分析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岩特征,探究其源储组合及致密油聚集机理。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总体上为Ⅰ型和Ⅱ型,TOC值平均为4.6%,整体上为优质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烃源岩可划分为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3类。芦草沟组储集岩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实验表明:纳米级孔喉(孔喉半径主体为50-500 nm)是储集空间的主体。储集岩可划分为泥质粉(细)砂岩、白云质粉(细)砂岩和砂屑白云岩3类。芦草沟组具有纵向上"源储共生"、横向上连续分布的源储组合关系,且烃源岩持续生烃。综合分析认为:自晚侏罗世至今,芦草沟组烃源岩大规模持续生烃增压为致密油聚集提供持续动力和物质供应,保障了石油在致密储集层中持续有效地充注聚集,形成大规模致密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聚集机理 烃源岩 储集岩 二叠系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论地球能源演化与人类发展及碳中和战略 被引量:47
10
作者 邹才能 马锋 +6 位作者 潘松圻 林敏捷 张国生 王影 梁英 杨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1-428,共18页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能量来源和地外环境条件;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演化为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等物质前提和适宜的圈层环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文明发展使人类圈层突破了地球系统向地外文明拓展。伴随这一协同关系的演进,碳循环存在无机碳循环、短期有机碳循环、长期有机碳循环3种过程,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利用和全球化圈层改造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自然平衡和闭环路径,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幸福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碳中和愿景必将实现,构建“绿色能源命运共同体”是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举措。中国加快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筑牢筑强化石能源安全供给“压舱石”,筑高筑大新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增长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独立自主”的绿色能源体系,实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革命性转型。能源发展具有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慧化三大趋势,依靠绿色创新,贡献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演化 地球系统 人类文明 碳中和 碳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科技创新 能源强国
下载PDF
校园暴力低龄化防控的刑法学省思——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切入点 被引量:44
11
作者 陈伟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101,共9页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加剧,僵化、单一的刑事责任年龄认定已然不能较好地管控该现象的发生。英美法系国家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加剧,僵化、单一的刑事责任年龄认定已然不能较好地管控该现象的发生。英美法系国家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已具备完善的体系构造。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全面研究该制度的同时,认清校园暴力低龄化犯罪治理的严峻态势,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认定的补充规则,以满足校园暴力低龄化防范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低龄化犯罪 恶意补足年龄 未成年人
下载PDF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产生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恒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62-64,共4页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是一项新兴的网络技术,它由 W3C制订并于 1998年正式发布。 XML的产生源于 HTML和SGML,文章对这一背景给予了简要的讨论,并从可扩展性、结构描述和有效性确认三个主要方面介绍了XML的优...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是一项新兴的网络技术,它由 W3C制订并于 1998年正式发布。 XML的产生源于 HTML和SGML,文章对这一背景给予了简要的讨论,并从可扩展性、结构描述和有效性确认三个主要方面介绍了XML的优点.文章重点讨论了基于 XML的网络应用,给出了一个通用的应用模式,详细探讨了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数据库 网络应用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陈晶晶 王珊珊 +1 位作者 王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0名来检者进行测试,分析了焦虑、抑郁自身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分布差异,进一步分析了焦虑与抑郁两者间的关系...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0名来检者进行测试,分析了焦虑、抑郁自身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分布差异,进一步分析了焦虑与抑郁两者间的关系。结果:460名健康体检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1.52%和24.13%,性别男女间不存在差异(P〉0.05),而年龄组段之间抑郁发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832,P〈0.01),表现为焦虑主要发生在30~39岁,呈现中年期为主,抑郁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呈现老年群体高发现象;同时发生焦虑、抑郁31人,占6.7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得分与抑郁得分成高度相关性(r=0.650,P〈0.01)。分别以焦虑/抑郁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焦虑抑郁共存性大相关度较高,且年龄对抑郁因子的贡献较大(t=2.360,P=0.019)。结论:健康体检工作任重道远,由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做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维护心身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焦虑 抑郁 调查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航 +1 位作者 史树贵 高建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因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接受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因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接受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m TICI评级、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出血情况及90 d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机械取栓42例(机械取栓组),动脉溶栓40例(动脉溶栓组),机械取栓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5.70%,动脉溶栓组总有效率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周机械取栓组疗效优于动脉溶栓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取栓相比动脉溶栓出血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机械取栓方法与动脉溶栓比较,时间窗可以适当放宽,溶栓效果、安全性及远期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选择性动脉溶栓 疗效
下载PDF
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柳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9,共5页
风险投资能促进技术创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其技术成果转化。由于风险投资占高新技术企业相当比例的股权,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治理机制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利益... 风险投资能促进技术创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其技术成果转化。由于风险投资占高新技术企业相当比例的股权,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治理机制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利益,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企业创业、成长的风险期内获得内在的持续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32
16
作者 石人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指导,并将理性分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结合对武汉市农民工健康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民工主体的角度,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民工能够... 以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指导,并将理性分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结合对武汉市农民工健康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民工主体的角度,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民工能够获得越多的比较收入,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农民工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越强,能够获得的资源越多,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而"原居住地自然灾害情况"和"原居住地区类别"所构成的生存理性,对农民工的永久性迁移意愿则不具有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永久性迁移 生存理性 经济理性 社会理性
下载PDF
源岩生烃潜力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2 位作者 李贤庆 黄第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酒东盆地侏罗—白垩系为例,介绍一种根据干酪根和(或)有机显微组分在源岩中的含量和“富氢组分/贫氢组分”值,结合镜质组反射率R0值和源岩果计厚度多项参数,采用计分定量化单井剖面、不同构造单元或同一凹陷内部烃源岩生烃潜... 以酒东盆地侏罗—白垩系为例,介绍一种根据干酪根和(或)有机显微组分在源岩中的含量和“富氢组分/贫氢组分”值,结合镜质组反射率R0值和源岩果计厚度多项参数,采用计分定量化单井剖面、不同构造单元或同一凹陷内部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对比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演化 干酪根生油岩 岩石学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8
作者 方盛泉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缠绵,症状多样,为世界公认的疑难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UC的临床治疗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从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缠绵,症状多样,为世界公认的疑难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UC的临床治疗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从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UC的角度,对临床治疗UC常见的方法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UC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孙萍 +2 位作者 张国青 朱柏瑾 丁凤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采用沉淀法并通过控制前驱体的煅烧温度来制备粒径不同的氧化锌(ZnO)纳米晶体,对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形貌一致、粒径分布集中。样品的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前驱体煅烧温度增加,晶体... 采用沉淀法并通过控制前驱体的煅烧温度来制备粒径不同的氧化锌(ZnO)纳米晶体,对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形貌一致、粒径分布集中。样品的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前驱体煅烧温度增加,晶体粒径增大、结晶度提高;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峰位随粒径减小而发生蓝移,这一实验结果表明ZnO纳米晶体呈现出较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红外吸收光谱测量结果表明,用沉淀法制备的ZnO纳米晶体的表面会吸附一小部分残余的离子,对红外吸收光谱中的ZnO特征振动峰随粒径减小发生宽化和红移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光致发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ZnO纳米晶体在紫外区(360 nm)存在一较弱的发光峰,而在可见区(468 nm)存在一较强的发光峰,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后,认为锌空位点缺陷是导致ZnO纳米晶体可见区发光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晶体 沉淀法 量子限域效应 光谱分析 锌空位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车辆自主行驶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曲仕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车辆无人驾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开发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环境下的辅助驾驶系统,旨在帮助乃至取代驾驶员,实现车辆自动控制和自动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效率,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模糊... 车辆无人驾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开发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环境下的辅助驾驶系统,旨在帮助乃至取代驾驶员,实现车辆自动控制和自动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效率,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模糊控制实现智能车辆自主行驶的方法.该方法以CMOS摄像头为路径识别传感器,通过图像分析提取车道中心线,并引入速度反馈,形成闭环控制,建立一个由两个模糊控制器组成的分级模糊控制器控制车辆转向,并使用模糊控制代替传统的PID速度控制来控制速度.和常规的PID算法及模糊控制算法相比,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使智能车在道路上更快速、平稳地运行,并且在转弯处的超调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车 自动驾驶 模糊控制 视觉导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