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远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浩杰 宋云虎 +13 位作者 朱晓东 胡盛寿 郑哲 王水云 孙寒松 王巍 许建屏 熊辉 王欣 闫军 王小啟 刘赟 唐亚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中远期生存率,并分析中远期结果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入选1984-10至2014-12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65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由心血管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中远期生存率,并分析中远期结果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入选1984-10至2014-12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65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由心血管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结果:手术死亡率为1.4%(9例/655例)。平均随访(30.8±30.9)个月(3~213个月),52例(7.9%)患者失访,583例(96.7%)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1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5%、88.3%。80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再次心肌切除和永久起搏器植入),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分别为94.2%、76.7%、6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风险比(HR)=2.16,95%可信区间(CI):1.36~3.46,P=0.001]和术前心房颤动[HR=2.31,95%CI:1.35~3.94,P=0.002)]是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年龄〉50岁和术前心房颤动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室性流出道阻塞 外科 存活率
下载PDF
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亚捷 宋云虎 +6 位作者 邓隆 段福建 刘赟 高歌 李源 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目的:分析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二尖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2002-11至2017-07我院单一术者手术治疗的480例HOCM患者,患者均接受扩大心肌切除、离断二尖瓣装置与室间隔的异常连接及修剪乳头肌等操作,术后利用... 目的:分析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二尖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2002-11至2017-07我院单一术者手术治疗的480例HOCM患者,患者均接受扩大心肌切除、离断二尖瓣装置与室间隔的异常连接及修剪乳头肌等操作,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估手术对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改善效果。结果:480例患者中22例(4.6%)因二尖瓣器质性病变而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其余458例(95.4%)未行二尖瓣处理的患者中,1例(0.2%)术后第5天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失访(0.9%),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患者LVOT压差较术前显著减小[(12.8±11.6)mm Hg vs(89.1±30.6)mm Hg,1 mm Hg=0.133 k Pa,P<0.001];合并二尖瓣前向运动(SAM)的患者由术前451例(98.5%)下降至随访时42例(9.3%)(P<0.001);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患者由术前的297例(64.8%),下降至随访期间的14例(3.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随访期间残余SAM现象的患者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的发生率较高(OR=30.334,95%CI:5.619~163.739,P<0.001)。结论:扩大心肌切除术可消除绝大部分患者的LVOT梗阻及SAM相关二尖瓣反流。在不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时,HOCM患者极少需要同期处理二尖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扩大心肌切除 二尖瓣反流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唐亚捷 宋云虎 +10 位作者 王水云 王巍 许建屏 孙寒松 王欣 刘盛 高歌 李浩杰 刘赟 段福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估左心室中部、主动脉瓣下压差变化及心脏瓣膜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7±14.9)个月,无死亡病例,失访2例;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左心室中部压差[(21.0±19.8)mm Hg(1 mm Hg=0.133 k Pa)vs(60.3±29.4)mm Hg]、主动脉瓣下压差[(11.1±6.5)mm Hg vs(77.9±26.2)mm Hg]、最大室间隔厚度([17.9±7.2)mm vs(25.2±4.9)mm]、左心房直径([37.6±6.4)mm vs(41.1±7.8)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2±4.3)mm vs(39.8±5.1)mm]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患者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术后左心室中部压差缓解不明显。随访时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1),二尖瓣反流程度减低(P<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三度房室阻滞3例(8.8%),胸骨愈合不良并肺部感染二次入院1例(2.9%)。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术可以减轻主动脉瓣下梗阻及左心室中部梗阻,能改善患者中期预后,有可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改良扩大Morrow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68例近中期结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云虎 李浩杰 +4 位作者 高歌 苏文君 张昌伟 樊红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从(92.4±30.8)mmHg(1 mmHg=0.33 kPa)下降至(16.1±10.1)mmHg(P<0.001),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P<0.001)。术后3例(1.8%)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3例(1.8%)患者并发室间隔穿孔术中同期修补,1例患者近心尖部前侧壁穿孔同期修补,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随访107例,平均随访时间(15±11)个月,LVOT压差为(14.2±12.7)mmHg。随访期间,80例患者无症状,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或恢复工作,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HOCM相关事件发生率7.5%,包括4例心房颤动、2例心肌缺血、1例心力衰竭及1例脑卒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57个月因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结论:经升主动脉切口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 改良扩大Morrow术 左心室流出道 随访
下载PDF
血浆B型利钠肽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昌伟 宋云虎 +4 位作者 刘赟 李浩杰 高歌 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非心房颤动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别,分析BNP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结果: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大[(46.2±9.1)mm vs(41.2±6.8)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70.5±9.7)%vs(73.9±6.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LogB NP水平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B NP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B型利钠肽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儿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凌 李丽 +3 位作者 周勇 赵婉 吕焕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061-3063,共3页
目的本研究拟在评价乌司他丁对接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婴儿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近期与远期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婴儿357名,根据术... 目的本研究拟在评价乌司他丁对接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婴儿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近期与远期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婴儿357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乌司他丁被分乌司他丁组(n=203)和对照组(n=154),年龄31天至1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2~3级;在术后第8年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65±7.657)ml/kg vs(12.665±6.858)ml/kg,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最大值、术后血制品的输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肌酐水平的最大值以及术后近远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婴儿心脏术后的总出血量,对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室间隔缺损 婴儿
原文传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宋云虎 +8 位作者 刘赟 唐亚杰 邓隆 马浩 龚嘉淼 常硕 韩辉 石洁 刘小希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216-3219,共4页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4~73岁,平均(38.6±19.9)岁。...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4~73岁,平均(38.6±19.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治疗。采集患者院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情况。结果术前全部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固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6例患者合并左室中部梗阻,3例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后心脏超声提示LVOTPG、IVS、LAD、MI程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术后超声提示仍有4例患者心尖部可见室壁瘤样结构。所有患者随访(47.4±24.0)个月,随访率100%,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好于术前(P=0.001),远期死亡1例。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患者病情危重,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临床结果可以接受,但一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左室心尖部室壁瘤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室壁瘤切除术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改良Morrow术治疗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4
8
作者 宋云虎 +2 位作者 胡盛寿 王水云 孙寒松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09-2011,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 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63%)、年龄49±8(32-62)岁、所有病例均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和PTSMA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达98±30mm Hg(50-159mm Hg)。术式包括了单纯改良Morrow术17例(63%),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1例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远期随访共19(13-38)月,随访率93%。全组病例近远期总死亡率为3.7%(n=1)。术后远期随访7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6%。术后共有2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产生。超声提示绝大部分病例的左室流出道压差接近正常。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者占93%。结论改良Morrow术可以安全的解除曾行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确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改良Morrow手术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经皮室间隔消融术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处理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小希 吴子宁 +8 位作者 宋民 王水云 孙寒松 陈亮 蒙延海 何莉 常硕 郑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远期预后临床证据,从而寻找最佳手术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回顾性纳入了2013年至2018年,在我中心行外科治疗的伴有三尖...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远期预后临床证据,从而寻找最佳手术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回顾性纳入了2013年至2018年,在我中心行外科治疗的伴有三尖瓣反流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同期行外科二尖瓣干预两组。通过长期随访分析两组间远期全因死亡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围术期超声心动变化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远期全因死亡及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平均时间为56个月的远期随访,同期行外科二尖瓣干预组的远期全因死亡率更低(P=0.028),远期MACCE事件发生率也更低(P=0.011)。同期行外科二尖瓣干预患者远期发生出血事件和心律失常风险更高。多因素回归发现,同期行外科二尖瓣干预是此类患者远期全因死亡事件的保护因素(OR=0.03,95%CI:0.00~0.40),而术前左心房较大及术前肌酐水平较高是其危险因素。对于远期MACCE事件发生率,同期行外科二尖瓣干预也是其保护因素(OR=0.29,95%CI:0.09~0.95),而年龄较大、术前肌酐水平较高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三尖瓣反流可以作为此类患者积极行外科二尖瓣干预的有效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三尖瓣反流 手术策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临床分析及远期结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浩 李守军 +6 位作者 闫军 王强 姜睿 龚嘉淼 韩辉 刘小希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119-3121,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长期随访。结果25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其中男性17例... 目的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长期随访。结果25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其中男性17例(68%),女性8例(32%)。年龄为24-582(106.88±127.60)月,体重为10.6-60(24.45±13.92)公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主动脉瓣上狭窄处得以加宽,狭窄处流速、压差及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均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Doty法和McGoon法矫治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6.59±30.38月,随访患者20例(80%),目前均生存,无心功能不全症状;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及体重低于同年龄人3例(15%);智力低下者5例(25%),主动脉狭窄及压差偏高者3例(15%)。结论主动脉瓣上狭窄经手术治疗后,狭窄处流速及压差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变小,手术效果明显,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WILLIAMS综合征 手术治疗 远期结果
原文传递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云虎 +5 位作者 胡盛寿 王巍 王水云 孙寒松 许建屏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流出道收缩压差(LVOTPG)为61~150mmHg(1mmHg=0.133kPa),平均(98±27)mmHg。手术均采用经升主动脉切口的室问隔心肌切除术。围术期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随访0.75~12.5年,平均(4.8±3.3)年。结果术后院内死亡4例,另外有2例分别于手术后4个月及1年时于院外发生猝死。随访74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生存70例(94.6%),1年时69例(93.2%),5年时68例(91.9%)。随访中有63例术后症状缓解,56例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PG小于30mmHg。63例患者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其中I级的比例大于65%。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可明确地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中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避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脏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预后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云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76-879,共4页
心脏外科曾采用多种修复方法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v,MI),如二尖瓣瓣环缝缩、瓣叶切除和折叠、以心包增大瓣叶、清除二尖瓣纤维组织、腱索延长或缩短、腱索移植、ePTFE缝线人工腱索修复、瓣膜修薄、瓣膜交界处切... 心脏外科曾采用多种修复方法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v,MI),如二尖瓣瓣环缝缩、瓣叶切除和折叠、以心包增大瓣叶、清除二尖瓣纤维组织、腱索延长或缩短、腱索移植、ePTFE缝线人工腱索修复、瓣膜修薄、瓣膜交界处切开及边对边修复、乳头肌复位等。但随着1961年Starr首先采用笼球人工机械瓣替换二尖瓣获得成功,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成了二尖瓣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预后 人工腱索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瓣环 EPTFE 人工机械瓣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昱 石佳 +3 位作者 黑飞龙 刘晋萍 晏馥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患儿围术期未接受任何抗纤溶治疗; TXA组为190名患儿术中接受50~80 mg/kg TXA。记录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回归模型评估术中应用TXA与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相关性。结果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TXA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156.66±7.04) ml和(130.91±5.99) ml,TXA组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MD:25.75 ml,P=0.006)。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率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花费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XA可有效降低紫绀小儿心脏手术的术后出血,对围术期血制品的输注、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费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紫绀 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昱 +3 位作者 石佳 崔勇丽 刘晋萍 晏馥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体外循环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嘉淼 +4 位作者 宋云虎 刘赟 唐亚捷 邓隆 刘小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5.6±7.5)岁。全部患者接...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5.6±7.5)岁。全部患者接受同期改良扩大Morrow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术。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超声心动图数据和主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及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5.6±28.2)个月,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1例出现新发心房颤动。所有患者人工瓣膜启闭良好,左室流出道通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同期行改良扩大Morrow术和主动脉瓣手术是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主动脉瓣狭窄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赟 +5 位作者 宋云虎 王立清 王欣 漆志涛 唐亚杰 张昱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和直视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VH)在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及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76例单纯CABG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2型糖尿病,...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和直视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VH)在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及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76例单纯CABG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2型糖尿病,其中EVH组80例,OVH组9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住院期间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时随访并行冠状动脉CT检查,评价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在血糖水平、获取静脉长度和静脉损伤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与OVH组相比,EVH组在获取静脉时间(P=0.028)、切口长度(P<0.001)、腿部切口并发症、术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方面(P<0.001)有明显优势。与OVH组相比,EVH组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间缩短(P=0.033)。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对移植静脉血管的手术要求,微创快速,安全有效。EVH与OVH比较术后1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糖尿病 内镜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云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467-469,共3页
目的总结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50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其中250例接受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EVH),250例接受开放静脉采集(OVH)。对比两组采... 目的总结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50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其中250例接受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EVH),250例接受开放静脉采集(OVH)。对比两组采集手术的结果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取静脉长度和静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相同。在获取静脉时间、切口长度、腿部切口的并发症方面EVH组较OVH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H组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OVH组(P〈0.05)。EVH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H可以满足CABG对移植静脉血管的手术要求。与OVH相比,EVH可以显著减少腿部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窥镜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23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分析
18
作者 唐亚捷 宋云虎 +4 位作者 段福建 邓隆 刘赟 余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因为中部梗阻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中较为少见,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对23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MVO)的HOCM患者的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