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质子导体电解质钇掺杂锆酸铈钡微波烧结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力学性能
1
作者
秦嘉辰
高燕
+2 位作者
焦
震
钧
张进
严资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3-2253,共11页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是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钇掺杂锆酸铈钡BaZr_(1–x–y)Ce_(x)Y_(y)O_(3–δ)(BZCY)是常用的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然而,BZCY电解质致密化通常需要在超过1700℃的高温烧结5 h以上,...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是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钇掺杂锆酸铈钡BaZr_(1–x–y)Ce_(x)Y_(y)O_(3–δ)(BZCY)是常用的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然而,BZCY电解质致密化通常需要在超过1700℃的高温烧结5 h以上,这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时间成本,而且,由于制备温度高,当电解质冷却到室温时,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试样后期力学破坏,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探索了质子导体电解质BaZr_(0.7)Ce_(0.2)Y_(0.1)O_(3–δ)(BZCY721)的微波烧结工艺及研究了其电化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烧结方式,微波烧结可以将BZCY721烧结温度降低100~150℃。试样在1500℃微波烧结40 min,致密度可以达到97%以上。试样在650℃测试温度下,晶粒阻抗为34.81Ω·cm^(2),晶界阻抗为89.98Ω·cm^(2),电导率为6.41×10^(–4)S·cm^(–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波烧结的电解质具有与传统烧结结果相当的弹性模量(190.8 GPa),以及更优的硬度(12.379 GPa)和断裂韧性(0.359 MPa·m^(1/2))。本研究结果为在低温下制备致密BZCY721电解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导体电解质
微波烧结
电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焦
震
钧
周晔欣
陶有堃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88-189,169,共3页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是面向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新能源领域的专业课、前沿课,是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开设创新型课程的一次改革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注重兼顾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采用理论联系实...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是面向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新能源领域的专业课、前沿课,是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开设创新型课程的一次改革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注重兼顾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将对燃料电池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环节同步进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课程引导,增强学生对相关技术发展史、多学科基础知识和产业发展的理解来引导学生提升对燃料电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兴趣。针对不同的专业基础以普及相关原理与技术基础为首要指导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专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中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优化设计多维度实践环节,促进跨学科讨论。本课程的建设也是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有助于培养燃料电池技术相关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能
学科交叉
教学改革
创新研修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氢燃料电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陶有堃
邵静
+2 位作者
焦
震
钧
周晔欣
仲政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51-252,共2页
《氢燃料电池技术理论与实践》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关于新能源科技前沿、多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对应实验环节同步穿插、紧密开展,避免二者割裂分立,并结合启发式提问、小组...
《氢燃料电池技术理论与实践》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关于新能源科技前沿、多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对应实验环节同步穿插、紧密开展,避免二者割裂分立,并结合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燃料电池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质子导体电解质钇掺杂锆酸铈钡微波烧结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力学性能
1
作者
秦嘉辰
高燕
焦
震
钧
张进
严资林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
出处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3-225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72104)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GXWD20231130153335002)
+1 种基金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项目(2021QN02L892)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0723)。
文摘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是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钇掺杂锆酸铈钡BaZr_(1–x–y)Ce_(x)Y_(y)O_(3–δ)(BZCY)是常用的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然而,BZCY电解质致密化通常需要在超过1700℃的高温烧结5 h以上,这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时间成本,而且,由于制备温度高,当电解质冷却到室温时,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试样后期力学破坏,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探索了质子导体电解质BaZr_(0.7)Ce_(0.2)Y_(0.1)O_(3–δ)(BZCY721)的微波烧结工艺及研究了其电化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烧结方式,微波烧结可以将BZCY721烧结温度降低100~150℃。试样在1500℃微波烧结40 min,致密度可以达到97%以上。试样在650℃测试温度下,晶粒阻抗为34.81Ω·cm^(2),晶界阻抗为89.98Ω·cm^(2),电导率为6.41×10^(–4)S·cm^(–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波烧结的电解质具有与传统烧结结果相当的弹性模量(190.8 GPa),以及更优的硬度(12.379 GPa)和断裂韧性(0.359 MPa·m^(1/2))。本研究结果为在低温下制备致密BZCY721电解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导体电解质
微波烧结
电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
Keywords
solid oxide fuel cells
proton-conducting electrolyte
microwave sinter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焦
震
钧
周晔欣
陶有堃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88-189,169,共3页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创新课程建设项目(INRP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课程思政项目(HITSZIP20024)。
文摘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是面向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新能源领域的专业课、前沿课,是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开设创新型课程的一次改革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注重兼顾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将对燃料电池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环节同步进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课程引导,增强学生对相关技术发展史、多学科基础知识和产业发展的理解来引导学生提升对燃料电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兴趣。针对不同的专业基础以普及相关原理与技术基础为首要指导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专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中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优化设计多维度实践环节,促进跨学科讨论。本课程的建设也是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有助于培养燃料电池技术相关人才。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能
学科交叉
教学改革
创新研修课
Keywords
fuel cell
hydrogen energy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training course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氢燃料电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陶有堃
邵静
焦
震
钧
周晔欣
仲政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51-252,共2页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创新课程建设项目INRP1016,INRP1015。
文摘
《氢燃料电池技术理论与实践》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关于新能源科技前沿、多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对应实验环节同步穿插、紧密开展,避免二者割裂分立,并结合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氢能
燃料电池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理论与实践
Keywords
hydrogen energy
fuel cell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质子导体电解质钇掺杂锆酸铈钡微波烧结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力学性能
秦嘉辰
高燕
焦
震
钧
张进
严资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焦
震
钧
周晔欣
陶有堃
《广东化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氢燃料电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陶有堃
邵静
焦
震
钧
周晔欣
仲政
《广东化工》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