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黄微卫星富集文库构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月琴 +2 位作者 张佩 叶永忠 王红卫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6,共5页
应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AC)8,(AG)8和(ATG)12与地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捕获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转入感受态细胞Trans 5α,构建地黄富集微卫星文库。利用M 13 F和M 13 R载体序列引物筛选文... 应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AC)8,(AG)8和(ATG)12与地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捕获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转入感受态细胞Trans 5α,构建地黄富集微卫星文库。利用M 13 F和M 13 R载体序列引物筛选文库,对插入片段长度为400~800 bp的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96条序列,48条(50%)含有微卫星位点,其中完美型占66%,非完美型22%,混合型12%。微卫星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AG)n和三核苷酸(CAT)n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微卫星 磁珠 富集文库
下载PDF
香椿(Toona sinensis)微卫星富集文库构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裴宋雨 任志勇 +2 位作者 程月琴 王红卫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6,23,共5页
采用Dynal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香椿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测序结果对文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使用改良CTAB法提取香椿基因组DNA,用(AC)8、(AG)8和(ATG)123种带有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香椿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进行杂交,将磁珠捕获的含... 采用Dynal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香椿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测序结果对文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使用改良CTAB法提取香椿基因组DNA,用(AC)8、(AG)8和(ATG)123种带有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香椿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进行杂交,将磁珠捕获的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插入p MD 18-T载体,并转入感受态细胞Trans 5α构建克隆,经筛选后得到含356个克隆的香椿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从富集文库中挑选插入片段长度为400-800 bp的128个克隆进行测序,其中含有SSR的序列77条,得率达60.16%,其中完美型占82.69%,非完美型8.65%,混合型8.65%。上述结果为SSR位点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微卫星 磁珠 富集文库
下载PDF
磁珠富集法构建播娘蒿SSR文库及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亚平 +2 位作者 裴宋雨 叶永忠 王红卫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构建播娘蒿SSR文库,通过Dynal磁珠富集法富集生物素标记的(AC)8,(AG)8和(ATG)12探针与播娘蒿基因组的酶切片段杂交的片段,捕获含有SSR位点的DNA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并转入感受态细胞DH5d,共获得778个克隆.挑选阳... 为构建播娘蒿SSR文库,通过Dynal磁珠富集法富集生物素标记的(AC)8,(AG)8和(ATG)12探针与播娘蒿基因组的酶切片段杂交的片段,捕获含有SSR位点的DNA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并转入感受态细胞DH5d,共获得778个克隆.挑选阳性克隆,利用SuperSNX24一F引物对茵液克隆进行PCR检测.利用M13F,M13R载体引物和探针结合的方法对文库进行2次筛选,获得93个长度为400~1000bp的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82条序列舍有SSR位点,占测序条数的88.17%.共有SSR位点数127个.其中完全型SSR位点102个,不完全型SSR位点10个.混合型SSR位点15个,分别占SSR位点总数的80.31%,7.87%,11.81%.SSR重复基元中,以二核苷酸(CT)n,(AC)n,(GT)n,三核苷酸(GAT)n最为常见,得率分别为20.47%,26.77%,21.26%和1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娘蒿 磁珠富集法 SSR文库
下载PDF
群体表型性状研究揭示环境与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表型及物种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毅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3-1086,共14页
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繁多,属内物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霍山石斛(D.huoshanense)为我国特有物种,其与河南石斛(D.henanense)和细茎石斛(D.moniliforme)以及铁皮石斛(D.catenatum)等近缘种表型相似,在分类处理中存在争议。这种争... 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繁多,属内物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霍山石斛(D.huoshanense)为我国特有物种,其与河南石斛(D.henanense)和细茎石斛(D.moniliforme)以及铁皮石斛(D.catenatum)等近缘种表型相似,在分类处理中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与植物普遍存在的表型可塑性和代际共存有关。为探究环境和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表型性状的影响以及霍山石斛与近缘种的物种边界问题,本研究观测了安徽省霍山县霍山石斛(野生、林间和温室F1代、林间和温室F2代)、野生河南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共计16个群体2,279株植株的假鳞茎茎长等12个表型性状;在种内层面,首次借鉴生态学同质园实验和遗传学代际间性状比较的方法,对霍山石斛群体表型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95%置信区间比较以及主成分和变异系数等统计学分析。在种间层面,对霍山石斛与河南石斛和铁皮石斛等近缘种群体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霍山石斛假鳞茎茎长和假鳞茎直径等具有显著的影响,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假鳞茎直径具有显著的影响。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和细茎石斛等近缘种群体在假鳞茎茎长、假鳞茎直径、花瓣长和花瓣宽等表型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间隔,但与河南石斛仅在假鳞茎表型性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的研究明确了环境和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表型性状的影响程度,为霍山石斛与近缘种等争议物种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了表型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兰科植物 表型性状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