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胃癌根治术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赵群 李勇 +6 位作者 王贵英 赵雪峰 檀碧波 周超熙 孙文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1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50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1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50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每月随访1次,随访终点为2010-12-31,记录患者失访、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2例出现并发症,1例为术后残胃功能障碍,1例为腹腔感染。腹腔镜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3±9.0)个月,失访3例,失访率为6%;开腹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5.8±10.3)个月,失访6例,失访率为12%。两组随访时间、失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为4%(2/48)、转移率为4%(2/48)、病死率为6%(3/48),开腹组分别为4%(2/44)、4%(2/44)、9%(4/4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根治度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别,短时期复发、转移及病死率无明显增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大蒜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勇 刘冀红 +8 位作者 赵群 范立侨 于跃明 王力利 赵雪峰 刘品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传代培养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使细胞浓度为 5× 10 5个 /ml。分别加入 10 -5g/L(大蒜素 1)和 10 -3 g/L(大蒜素 2 )的大蒜素 ,另设对照组 ,培养时间分别为 6h...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传代培养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使细胞浓度为 5× 10 5个 /ml。分别加入 10 -5g/L(大蒜素 1)和 10 -3 g/L(大蒜素 2 )的大蒜素 ,另设对照组 ,培养时间分别为 6h、2 4h、48h、72h。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①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凋亡率、降低PI值 (P <0 0 1或P <0 0 5 ) ,且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②大蒜素可明显降低胃癌细胞CEA、GST -π的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③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的cAMP水平 (P <0 0 1) ,降低PK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④大蒜素能够显著增加胃癌细胞fas基因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 (P <0 0 5或P <0 0 1) ;降低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P <0 0 1)。 结论 :大蒜素可通过对第二信号系统cAMP、PKC的影响 ,增强细胞凋亡始动基因fas、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 ,抑制凋亡抑制基因bcl- 2的表达 ,增加细胞凋亡率 ,并使胃癌细胞调亡 ,并抑制其增殖活性 ;并可导致胃癌细胞CEA、GST -π的合成减少 ,从而降低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腺癌 BGC-823细胞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群 李勇 +6 位作者 檀碧波 田园 赵雪峰 王冬 杨沛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3-777,共5页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0例)和单纯手术组(45例).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均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0例)和单纯手术组(45例).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均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则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p5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32.5%,肿瘤控制率为9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R0切除率为87.5%,高于单纯手术组(73.3%,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25.4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2.8个月(P =0.376).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24.4个月,单纯手术组为19.9个月(P =0.15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肿瘤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77.59±4.36)%和(72.0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S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2.54±2.93)%和(17.80±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67 ±2.84)%和(7.8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中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而p21、p53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分子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时IL-6、氧自由基变化及IL-2、川芎嗪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勇 乜连波 +9 位作者 张学明 邝钢 赵群 范立侨 赵雪峰 于跃明 刘品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伤中的作用 ,及重组人白介素 - 2 (IL -2 )、川芎嗪的治疗价值。 方法 :SD大鼠 112只 ,随机分为 14组 ,每组 8只。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AP动... 目的 :探讨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伤中的作用 ,及重组人白介素 - 2 (IL -2 )、川芎嗪的治疗价值。 方法 :SD大鼠 112只 ,随机分为 14组 ,每组 8只。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AP动物模型 ,检测血浆IL - 6、SOD、MDA、ALT、AST、LDH、LIP、AMY ,并观察肝、胰病理变化。 结果 :①AP组血浆AMY、LIP、ALT、AST、LDH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镜下可见胰腺水肿、炎细胞浸润、坏死 ,肝脏肝窦充血、细胞浊肿及坏死 ,且损伤程度随时限延长而加重 ;②AP各组血浆IL - 6明显升高 (P <0 0 1) ;③AP各组MDA明显升高 (P <0 0 1)、SOD明显降低 (P <0 0 1)。④IL- 2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及IL - 2、川芎嗪联合应用组与NS组比较血浆IL - 6、MDA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SOD明显升高(P <0 0 5 ) ,胰、肝病理损害程度减轻 ,并且AMY、LIP、ALT、AST、LDH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联合应用组降低IL - 6、MDA水平和减轻胰腺坏死优于单药组。 结论 :①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中明显升高 ,起损伤作用 ,而SOD明显降低 ,其保护作用减弱。检测血浆IL - 6、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IL-6 氧自由基 重组人IL-2 川芎嗪 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巩涛 李勇 +6 位作者 郭建文 范立桥 赵群 王力利 宋振川 刘羽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77-81,T0001,共6页
目的利用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凋亡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30和45μg/ml的EPA或DHA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 目的利用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凋亡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30和45μg/ml的EPA或DHA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P<0.001);Hoechst33258染色和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G0/G1细胞明显增加,G2/M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在G0/G1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人胃癌BGC-823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勇 张景华 +6 位作者 邝刚 杨进强 赵群 王晓玲 王力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5-9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组织及613枚区域淋巴结中的MUC1、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组、浸润型组、T3+T4组、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组、生存期<5年组分别为84.6%、88.1%、87.3%、91.7%、94.4%、95.5%,CD44v6分别为79.5%、74.6%、79.4%、81.7%、87.0%、87.9%,nm23分别为38.5%、32.2%、30.2%、25.0%、25.9%、18.2%。MUC1和CD44v6表达低分化癌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78.9%vs57.7%),浸润型组高于局限型组(72.6%vs54.9%),T3+T4组高于T2组(72.3%vs46.8%),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0%vs46.0%),TNM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67.9%vs44.6%),生存期<5年组高于≥5年组(59.1%vs31.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nm23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不同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T3+T4组低于T2组(51.1%),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区域淋巴结 MUC1 CD44V6 nm23 基因表达 胃癌 肿瘤侵袭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癌区域转移淋巴结中锌指蛋白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檀碧波 李勇 +5 位作者 赵群 范立侨 刘小慧 赵雪峰 郝英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953,共3页
目的检测锌指蛋白139(ZNF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 目的检测锌指蛋白139(ZNF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ZNF139、MMP-2、MMP-7、TIMP-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ZNF139、MMP-2、MMP-7mRNA表达分别为0.63±0.09、0.75±0.11、0.73±0.1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43%、84.78%、86.96%,均明显高于原发灶的mRNA(0.32±0.05、0.27±0.04、0.21±0.03)和蛋白阳性率(54.35%、52.17%、58.70%);而转移灶TIMP-1mRNA(0.63±0.09)和蛋白阳性率(43.48%)则明显低于原发灶(1.24±0.18、78.26%,P〈0.05)。ZNF139与MMP-2、ZNF139与MMP-7的在原发灶中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8、0.3446,P〈0.05),ZNF139与TIMP-1无明显相关(P〉0.05);ZNF139与MMP-7在淋巴结中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66.P〈0.05),而ZNF139与MMP-2、ZNF139与TIMP-1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ZNF139可能通过调节部分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锌指蛋白139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粉防己碱对人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勇 赵群 +5 位作者 檀碧波 范立侨 刘庆伟 赵雪峰 郝英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胃癌细胞及耐药细胞中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139,ZNF139)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μg/mL)TET对胃癌细胞SGC790...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胃癌细胞及耐药细胞中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139,ZNF139)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μg/mL)TET对胃癌细胞SGC7901、SGC7901/ADR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通过RT-PCR法检测TET作用前后SGC7901/ADR细胞内ZNF139、MRP-1、MDR1、GST-π表达情况,以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ZNF139与各多药耐药因子之间关系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 MTT结果显示,2.0μg/mL及以下浓度TET对SGC7901、SGC7901/ADR两种细胞的抑制率均<10%;在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表达高于SGC7901细胞(均P<0.05);TET能抑制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的水平(均P<0.05);TET作用前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与MRP-1、MDR1存在相关关系,作用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均P<0.05)。结论 TET可能通过抑制ZNF139下调、MDR1、MRP1的表达从而逆转胃癌耐药细胞MDR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粉防己碱 锌指蛋白139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胃癌中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雪峰 +1 位作者 李勇 王晓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探讨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手术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IGF-1、IGF-1R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降... 目的探讨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手术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IGF-1、IGF-1R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降低,IGF-1、IGF-1R表达增高;PTEN、IGF-1、IGF-1R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PTEN蛋白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组高于Ⅲ-Ⅳ期组。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进展期胃癌组高于早期胃癌组,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组低于Ⅲ-Ⅳ期组;进展期胃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优于阴性患者,IGF-1、IGF-1R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差于阴性患者。结论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改变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以帮助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TEN IGF-1 IGF-1R
下载PDF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群 李勇 +8 位作者 杨沛刚 檀碧波 范立侨 赵雪峰 王冬 刘羽 田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开腹行根治术的763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开腹行根治术的763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改良空肠间置术266例(空肠间置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252例(食管残胃吻合组);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45例(Roux-en-Y吻合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生活质量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空肠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en-Y吻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23/266)、8.3%(21/252)和7.8%(19/24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间置组术后6个月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反流症状Visick分级和反流症状内镜Los Angeles(LA)分级优于食管残胃吻合组(均P<0.05);空肠间置组GSRS评分和术后6个月进食量恢复百分比值均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术后3年空肠间置组和食管残胃吻合组残胃复发率分别为0.8%(2/244)和1.2%(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en-Y吻合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7%、46.3%和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空肠间置术是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改良空肠间置术 食管反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雪峰 +1 位作者 李勇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理的诊疗方法,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但开腹手术仍然不可避免,适时的病情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理的诊疗方法,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但开腹手术仍然不可避免,适时的病情评价非常重要。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外科治疗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病情评价 急性胰腺炎 诊疗方法 保守治疗
下载PDF
纳米炭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后淋巴结检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庆伟 +6 位作者 李勇 赵群 范立侨 赵雪锋 王冬 刘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后检获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NCT后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后检获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NCT后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38例。纳米炭组在术前给予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淋巴结检获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黑染率及淋巴结病理分期(pN)情况。结果纳米炭组共检获淋巴结1 328枚,平均(35.2±8.3)枚/人;对照组共检获淋巴结945枚,平均(24.6±6.8)枚/人,纳米炭组淋巴结检获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纳米炭组长径〈5 mm的淋巴结检获率为62.5%(830/1 328),高于对照组的42.1%(398/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P〈0.05)。纳米炭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3.7%(182/1 328),高于对照组的10.2%(96/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05)。纳米炭组黑染淋巴结914枚,黑染率为68.8%(914/1 328);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7.9%(164/914);未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4.3%(18/414);黑染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及未黑染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40、44.53,P〈0.05)。纳米炭组pN0为3例(7.9%)、pN1为19例(50.0%)、pN2+pN3为16例(42.1%),对照组pN0为12例(31.6%)、pN1为16例(42.1%)、pN2+pN3为10例(26.3%),两组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能提高阳性淋巴结及小淋巴结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NCT后精确的pN分期,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纳米炭示踪剂 术前化疗 淋巴结病理分期
下载PDF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经胸导管引流干预时NF-κB、IL-6、TNF-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冬 李勇 +3 位作者 范立侨 赵群 刘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重症...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重症胰腺炎+胸导管引流(cervical thoracic duct drainage,DC)组,各组均在2、6、12h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在各时间点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3个时间点SAP组和DC组血浆ALT、AST、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SO组,SAP组各指标均高于DC组(P<0.05);②2h时3组动物NF-κB p65表达SAP组和DC组已明显高于SO组(P<0.05);6h时SAP组、DC组NF-κB p65表达进一步升高,SA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12h时SAP组NF-κB p65表达又有增强,与D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C组高于SO组(P<0.05)。结论胸导管引流对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胸导管引流可减少NF-κB的激活,使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胰腺炎 大鼠
下载PDF
胃癌患者脾虚证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健脾益气中药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群 李勇 +6 位作者 杨进强 陈少轩 王力利 刘品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医脾虚证与胃癌病人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探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 ,将 10 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证和有脾虚证两组。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PTN... 目的 研究中医脾虚证与胃癌病人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探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 ,将 10 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证和有脾虚证两组。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PTNM分期等。并将有脾虚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 +健脾治疗组 ,分别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BC 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  10 2例胃癌患者中有 6 3例 (6 1 8% )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虚证。脾虚组与无脾虚组患者相比 ,其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PTNM分期的构成比不同 ,有脾虚证组T3~T4、低分化腺癌以及 3、4站淋巴结转移患者较多 ,PTNM分期Ⅲ、Ⅳ期者较多 (P <0 0 1)。脾虚组胃癌患者手术 +健脾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RBC C3bR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 ,RBC ICR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胃癌患者脾虚证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合并脾虚证患者的预后比不合并脾虚证患者差。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合并应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脾虚证 细胞免疫 参芪扶正注射液
原文传递
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庆伟 +7 位作者 李勇 赵群 范立侨 王冬 赵雪峰 檀碧波 刘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进展期胃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28例。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D2式全胃切除术,...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进展期胃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28例。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D2式全胃切除术,纳米炭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则不给予。标本离体后,寻找淋巴结,并记录检获淋巴结数目、直径和所需时间;纳米炭组记录淋巴结黑染,分组送病理检查,常规HE染色,显微镜观察淋巴结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纳米炭组淋巴结检获(43.8±10.3)枚,高于对照组的(31.4±8.6)枚(t=6.45,P=0.002);检获所需时间(19.5±4.9)min短于对照组的(31.7±5.3)min(t=4.52,P=0.013)。纳米炭组检获直径<5 mm的淋巴结率为58.5%(422/721),高于对照组的37.9%(209/551)(χ2=53.01,P<0.05);纳米炭组黑染检获最小淋巴结直径为(1.7±0.5)mm,小于对照组的(2.2±0.7)mm(t=3.16,P<0.05)。纳米炭组检获淋巴结转移率为34.3%(247/721),高于对照组的17.4%(96/551)(χ2=44.95,P<0.05)。纳米炭组黑染率为84.9%(612/721),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38.1%(233/612),高于未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2.8%(14/109)(χ2=26.15,P<0.05)。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亦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χ2=60.94,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中可达到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提高了淋巴结检出数目及小淋巴结检出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纳米炭示踪剂 淋巴结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丽 +8 位作者 高艳敏 黎洁 姜海仙 李勇 范立侨 赵群 赵雪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VEGF-D、VEGFR-3的表达、D2-40阳性淋巴管特点以及淋巴管生成,分析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8例大肠癌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大肠癌中VEGF-D、VEGFR-3在淋巴结...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VEGF-D、VEGFR-3的表达、D2-40阳性淋巴管特点以及淋巴管生成,分析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8例大肠癌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大肠癌中VEGF-D、VEGFR-3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9%、5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1%、34%),复发转移组阳性率(82%、52%)高于无复发转移组(59%、34%),生存期≤3年组阳性率(81%、62%)高于生存期>3年组(59%、35%)(均P<0.05);VEGF-D在淋巴管受累组阳性率(85%)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60%)(P<0.05);LVD值在溃疡型和浸润型组中高于肿块型组,Dukes'C、D期高于DukesA、B期,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受累组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复发转移组高于无复发转移组,生存期≤3年组高于生存期>3年组(均P<0.05)。结论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升高与促进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VEGF-D VEGFR-3 淋巴管密度 转移
下载PDF
CIK细胞对胃癌OCUM-2MD3细胞体内外杀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群 李勇 +6 位作者 陈少轩 杨进强 单保恩 王力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人胃癌细胞株OCUM 2MD3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胃癌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 ,... 目的 研究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人胃癌细胞株OCUM 2MD3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胃癌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 ,加入γ IFN、IL 2、抗 CD3单抗和IL 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 ,用MTT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OCUM 2MD3的细胞毒活性 ,并与CD3AK作对比。在Balb/c裸小鼠腹腔内接种OCUM 2MD3细胞 ,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 CIK细胞在培养 2周左右获得大量增殖 ,CD3+ CD5 6 + 双阳性细胞大量增殖达 10 0 0倍以上 ;体外实验证明 ,CIK细胞对OCUM 2MD3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对比CD3AK其抑瘤率为 85 %与 6 2 .8% (P <0 .0 5 )。体内实验表明 ,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癌性腹水的生长 ,其抑瘤率可达 10 0 % ;肿瘤标志物CE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 ,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胃癌细胞活性 ,具有明显的抑制癌性腹水的生长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胃癌 OCUM-2MD3细胞 细胞毒活性 抗肿瘤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如迅 时高峰 +3 位作者 王琦 杜煜 杨丽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544-3545,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和Borrmann分型价值,探讨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和Borrmann分型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 174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分2次口服1 000 ml水充分扩张胃后行低张动态增强扫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分别...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和Borrmann分型价值,探讨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和Borrmann分型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 174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分2次口服1 000 ml水充分扩张胃后行低张动态增强扫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分别依据横断位、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通过协商对胃癌的T分期和Borrmann分型进行评价,并与病理组织结果对比。结果 MSCT能够显示黏膜和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的侵犯程度,对进展期胃癌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3.47%,76.06%和90.74%,总准确率为79.89%;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Ⅰ型、Bor-rmannⅡ型、BorrmannⅢ型和BorrmannⅣ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6%、71.93%、67.74%和63.63%,总准确率为70.69%。结论 MSCT常规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高T分期和Borrman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螺旋CT T分期 Borrman分型
下载PDF
胃镜下局部注射大蒜素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勇 +7 位作者 赵雪峰 范立侨 赵群 张立玮 吴明利 王顺平 高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大蒜素局部应用对进展期胃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胃镜及病理均证实为腺癌,分为两组;大蒜素组40例,术前48h胃镜下病变处局部注射大蒜素,对照组40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手术切除胃癌组织,采用美国Becto... 目的探讨胃镜下大蒜素局部应用对进展期胃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胃镜及病理均证实为腺癌,分为两组;大蒜素组40例,术前48h胃镜下病变处局部注射大蒜素,对照组40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手术切除胃癌组织,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的FACS-42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胃癌组织周期(G0/G1期、S期、G2/M期)各时相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以及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大蒜素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60±1.52、2.20±0.58,G0/G1期(%)分别为72.12±8.35、69.56±5.15,G2/M期(%)分别为9.54±3.20、13.20±3.05,PI值分别为27.80±8.35、30.40±5.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蒜素组可增加凋亡促进基因Bax基因蛋白、凋亡始动基因Fas基因蛋白的表达(P<0.05,P<0.01),降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本项研究初步证明胃镜下局部注射大蒜素能够抑制进展期胃癌组织细胞生长、增殖,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镜 胃癌 细胞周期 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下载PDF
胃间质瘤腹腔镜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群 李勇 +6 位作者 王贵英 赵雪峰 檀碧波 周超熙 孙文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本研究对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根治度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胃间质瘤 疗效分析 临床 手术根治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