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构造热液白云岩及其储层意义 被引量:72
1
作者 何治亮 +3 位作者 邢秀娟 卿海若 何碧竹 李程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7-284,共8页
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广泛分布与构造活动有关的热液白云岩化作用。这种构造热液白云岩化作用有其特有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以鞍形白云石和自形白云石为标志,多表现为裂缝和孔洞填隙物,具有粗晶结构;流体... 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广泛分布与构造活动有关的热液白云岩化作用。这种构造热液白云岩化作用有其特有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以鞍形白云石和自形白云石为标志,多表现为裂缝和孔洞填隙物,具有粗晶结构;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地球化学上具有较轻的碳氧同位素值,与围岩(白云岩)有一定范围的重叠;锶同位素放射性不明显,表现出亲源性特征。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构造热液白云岩与西加盆地泥盆系热液白云岩区别明显。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广泛发育的岩浆热事件可能是构造热液白云岩的主要成因。与构造热液白云岩有关的储层多是优质储层,其分布与断裂、不整合密切相关,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构造-热液作用 优质储层 下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被引量:70
2
作者 何治亮 魏修成 +5 位作者 钱一雄 鲍征宇 范明 彭守涛 陈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易溶蚀、易充填和成因、演化复杂的特点,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为主要对象,开展了环境描述、形成机理、发育模式和分布预测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①不同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能...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易溶蚀、易充填和成因、演化复杂的特点,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为主要对象,开展了环境描述、形成机理、发育模式和分布预测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①不同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能力对比实验表明,不同岩性、岩石结构、流体介质、添加物加入在开放与封闭状态下,碳酸盐岩溶蚀行为差异很大,但基本上遵循碳酸盐岩溶解—沉淀的"溶蚀窗"规律。②碳酸盐岩储层总体上受控于环境与地质作用过程两大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储集体"五因素"(构造、地层、岩相、流体、时间)的剖析,表明不同地区和层系的储层分别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特点、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面临复杂地表—构造、埋深大、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等不利条件,通过"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提高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水平,利用井—震结合,厘清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建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分析其非线性特征,揭示储层内部的不连续性、不规则性,定量计算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技术路线的实施,可以有效预测优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白云岩储层 礁滩储层 成因机理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不整合成因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何碧竹 许志琴 +2 位作者 李海兵 蔡志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本文利用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6个关键构造不整合的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开展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不整合面与下伏地层的夹角、遭受剥蚀的方向、剥蚀程度及不整合面的分布,对不整合的成因及其油气成藏作用进行了探讨。加里东中... 本文利用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6个关键构造不整合的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开展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不整合面与下伏地层的夹角、遭受剥蚀的方向、剥蚀程度及不整合面的分布,对不整合的成因及其油气成藏作用进行了探讨。加里东中期形成的志留系与上奥陶统构造不整合(T70)主要为由南向北剥蚀,向北剥蚀范围可达阿-满坳陷南部;在盆地南部西昆仑、阿尔金早古生代中期造山构造作用下,形成和田古隆起和卡塔克古隆起,塔北隆起仅在西部有活动。加里东晚期形成的上泥盆统-石炭系与中下泥盆统不整合(T06)主要表现为双向角度不整合特征,盆地受来自南缘和北缘造山带的挤压作用,形成了北、东、南三面连接的周缘环形隆起,塔北隆起构造活动强度及范围大于卡塔克隆起、和田-巴楚隆起。海西期形成的三叠系与二叠系不整合(T50)主要为由北东向南西的剥蚀,存在两个剥蚀阶地现象,盆地主要遭受来自北东和北部的挤压,在塔北隆起西部形成了高角度不整合。印支运动形成的侏罗系与前侏罗系不整合(T46)主要存在于盆地的东北部及西南部,塔北和孔雀河地区形成了中等角度单斜型角度不整合,塔东隆起形成了褶皱角度不整合,巴楚隆起成为塔西南坳陷的前缘隆起。燕山期形成的白垩系与前白垩系不整合(T40)表现为北北东-南南西、北北西-南南东两组方向的抬升剥蚀,盆地西南、东南断隆剥蚀强度大。喜马拉雅早期主要受南北向挤压,形成古近系与前古近系双向的角度不整合(T31),后期巴楚隆起持续抬升剥蚀,大部分缺失白垩系-古近系,盆地受挤压、走滑构造作用明显增强。构造不整合的形成与区域构造运动及不同时期盆地周缘的造山带形成响应,不同时期构造运动的主要作用范围、强度,不仅控制了构造不整合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而且控制着古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序列 构造不整合结构 形成机制 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生物礁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36
4
作者 欧阳睿 +2 位作者 白利华 苌蘅 王玉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多种类型生物礁 ,主要造礁生物包括海绵、托盘类、层孔虫、珊瑚、隐藻类、苔藓虫、蓝绿藻、绿藻、管孔藻科红藻等 ,主要礁体类型为灰泥丘和少量的骨架礁、障积礁。分析钻探揭示的生物礁特征 ,结论是...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多种类型生物礁 ,主要造礁生物包括海绵、托盘类、层孔虫、珊瑚、隐藻类、苔藓虫、蓝绿藻、绿藻、管孔藻科红藻等 ,主要礁体类型为灰泥丘和少量的骨架礁、障积礁。分析钻探揭示的生物礁特征 ,结论是灰泥丘主要形成于棚内及棚缘内带环境 ,骨架礁与障积礁主要形成于棚内与棚缘环境。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预测塔中地区的陆棚边缘相带和塔中北部斜坡的中部地带 ,有望找到带状或断续带状分布的生物礁带。塔中 1号断裂西端的顺托果勒西区块已发现 6个地震异常反射体 ,从其发育层位、所处环境和内部反射特征来看 ,极可能是生物礁丘。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生物礁 特征 分布 灰泥丘 骨架礁 障积礁 棚内 棚缘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层序界面类型及其对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39
5
作者 何治亮 高志前 +2 位作者 张军涛 丁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3-859,共7页
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大量的不同级次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与这些层序界面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控制着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依据构造运动强弱和海平面升降的相对幅度和持续时间,层序界面可分为6个级次。其中较大级次的层序界面(Ⅰ到Ⅲ... 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大量的不同级次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与这些层序界面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控制着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依据构造运动强弱和海平面升降的相对幅度和持续时间,层序界面可分为6个级次。其中较大级次的层序界面(Ⅰ到Ⅲ级)与各种不整合面相对应,较小级次的层序界面主要与海泛面或局部的沉积事件相对应。Ⅰ级和Ⅱ级层序界面主要控制了规模性的岩溶型储层的形成,岩溶古地貌位置对储层形成和保持的影响最大。处于不同古地貌位置的岩溶作用的控制因素和储层发育程度差异较大。Ⅲ级层序界面整体岩溶作用较弱,储层分布相对局限,但与台缘、台内礁滩相储层发育与分布的关系最为密切,层序界面对沉积相和成岩有着双重控制。Ⅳ级和Ⅴ级层序界面由于暴露时间较短,在缺乏后期成岩作用改造的情况下,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储层。由于层序界面类型和级别以及所对应的地质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精细的层序划分和层序界面的识别与描述,可以有效地预测和评价各种碳酸盐岩储层,当然,也需要综合考虑沉积充填样式、相带展布、构造变形和流体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级次 层序界面类型 碳酸盐岩 优质储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航磁异常带新解译 被引量:32
6
作者 何碧竹 +2 位作者 蔡志慧 张淼 高爱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969,共9页
横亘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纬向航磁高ΔTa异常带,一直是探讨盆地及深部基底的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的焦点。根据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满加尔坳陷中南部上奥陶统内发育大型地震反射异常体,平面上主要由8个地震反射异常体近东西向呈带... 横亘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纬向航磁高ΔTa异常带,一直是探讨盆地及深部基底的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的焦点。根据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满加尔坳陷中南部上奥陶统内发育大型地震反射异常体,平面上主要由8个地震反射异常体近东西向呈带状展布,与盆地中部航磁高ΔTa异常带相关。从地层发育及地震相特征分析,这些地震反射异常体应为辉绿岩-玄武岩等基性火成岩体,且与航磁ΔTa异常带上的磁力高相对应。异常体具有垂直向下的通道,与断裂及岩浆活动通道有关。盆地中部高航磁异常带为多期构造易活动带,反映了满加尔坳陷震旦纪与中晚奥陶世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异常体 中部航磁异常带 构造活动 震旦纪和晚奥陶世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中、下寒武统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忠宝 杨圣彬 +3 位作者 蔡习尧 邢秀娟 王恩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埋深大、钻井少的问题,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巴楚隆起中下寒武统膏盐岩、碳酸盐岩、红褐色泥岩互层发育的特殊岩性组合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该沉积体系中GR泥质含量高低不能反映相对海平面升降,精细沉... 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埋深大、钻井少的问题,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巴楚隆起中下寒武统膏盐岩、碳酸盐岩、红褐色泥岩互层发育的特殊岩性组合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该沉积体系中GR泥质含量高低不能反映相对海平面升降,精细沉积相划分是识别基准面旋回升降变化的关键。以此为依据,将寒武系划分为3个超层序,7个三级层序,其中中、下寒武统发育4个三级层序,上寒武统发育3个三级层序,并分析了各层序发育特征,建立寒武系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巴楚隆起中、下寒武统属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沉积体系,可识别出2种相、5种亚相、19种微相,其中下寒武统以发育局限台地相灰坪、灰云坪、膏云坪、云坪沉积为主,东西沉积存在差异,西部以膏云坪沉积为主,东部主要为云坪沉积,而中寒武统以发育蒸发台地相潮间坪和盐湖沉积为主,巴3井-巴1井一线以西为潮上坪沉积,以东主要为潮间坪和盐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28
8
作者 邢秀娟 +3 位作者 何碧竹 陈代钊 李程成 刘忠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8-1015,共8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具有时代老、埋藏深、成岩作用复杂的特点。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其中孔隙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铸模孔、溶蚀孔洞等;裂缝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缝合线、风...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具有时代老、埋藏深、成岩作用复杂的特点。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其中孔隙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铸模孔、溶蚀孔洞等;裂缝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缝合线、风化裂缝和构造裂缝。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特征,白云岩储层可以划分为孔隙型、孔洞型、缝洞型和裂缝型4种。孔隙型储层和缝洞型储层物性较好。根据成因白云岩储层可以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储层、埋藏型白云岩储层、构造-热液型白云岩储层和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其中后两者及其复合类型常形成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奥陶系 白云岩 储层类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预测 被引量:27
9
作者 何治亮 云露 +6 位作者 尤东华 彭守涛 张宏 王康宁 钱一雄 张继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共9页
中国多旋回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具有多因素联合控制与多阶段复合成因的总体特点。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北部地区超深层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之上存在相对完整的上奥陶统、志留系,几期不整合没有叠加且暴露时间相对较短,... 中国多旋回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具有多因素联合控制与多阶段复合成因的总体特点。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北部地区超深层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之上存在相对完整的上奥陶统、志留系,几期不整合没有叠加且暴露时间相对较短,储层发育受控于沿断裂发生的深循环岩溶作用,主要沿断裂带分布。阿-满过渡带南部地区奥陶系超深层储层发育受控于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分段性及热液流体改造,分别形成了热液白云岩储层(古城墟隆起鹰山组下段)、热液流体交代形成的硅化岩储层(顺南斜坡区鹰山组上段)、热液流体改造形成的微生物岩储层(顺托-顺南地区一间房组)。基于断裂-流体主控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地质模式和针对性的地震采集、处理工作,通过叠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多参数定量雕刻与叠后储层、裂缝预测技术及与应力场模拟的结合,可预测储层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超深层 储层成因 储层预测 阿-满过渡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阿尔金-西昆仑加里东中晚期构造作用在塔里木盆地塘古兹巴斯凹陷中的响应 被引量:27
10
作者 何碧竹 +3 位作者 许志琴 蔡志慧 刘士林 张英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5-3448,共14页
对塔里木盆地塘古兹巴斯凹陷志留系与奥陶系(S/O3)、上泥盆统与志留系(D3d/S)2个区域角度不整合的三层结构特征及属性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不整合面下构造变形特征、不整合面结构类型分布、不整合面上初始沉积砾岩成分及其物源。发现加... 对塔里木盆地塘古兹巴斯凹陷志留系与奥陶系(S/O3)、上泥盆统与志留系(D3d/S)2个区域角度不整合的三层结构特征及属性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不整合面下构造变形特征、不整合面结构类型分布、不整合面上初始沉积砾岩成分及其物源。发现加里东中期该区形成了塔里木盆地独特的不整合结构,构造不整合(S/O3)明显地受北东东-南西西走向逆冲断裂系控制,在凹陷北部逆冲断裂系上盘发育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和褶皱不整合,沿断裂带形成了多个角度不整合带;加里东晚期不整合(D3d/S)区域上呈现由南向北的剥蚀特征,局部受继承性再活动的断裂控制存在北东东向的中角度单斜不整合带,且构成了加里东中期及晚期的叠合不整合。两期不整合面上的初始沉积砂砾岩有明显差异,加里东中期不整合面上初始沉积以近源的沉积岩为主、物源来自被动大陆边缘;晚期不整合面上的初始沉积砾岩主要为硅质岩和变质岩,物源主要来自较远的被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综合分析表明,晚奥陶世末塘古兹巴斯凹陷主要受到阿尔金、西昆仑的构造作用;中志留世-晚泥盆世主要受到西昆仑及阿尔金碰撞造山活动共同作用。在加里东构造运动中晚期,凹陷中控制不整合发育的NEE向逆冲断裂系与南阿尔金断裂在活动时限、强度、区域应力场上具有可比性。加里东中、晚期不整合的三层结构及其属性是反映阿尔金-西昆仑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发生、发展、终结动态演化过程的良好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三层结构 构造运动及过程 加里东中晚期 塘古兹巴斯凹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地区奥陶系岩溶作用及对油气储层的制约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何碧竹 +1 位作者 贾斌峰 汪功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5-403,共9页
塔中西部地区下奥陶统—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了巨厚的、多种岩性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根据对该区钻井岩芯、测井和地质化验分析资料综合研究结果,奥陶系存在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等三种不同的岩溶作用类型。同生岩溶沿上... 塔中西部地区下奥陶统—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了巨厚的、多种岩性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根据对该区钻井岩芯、测井和地质化验分析资料综合研究结果,奥陶系存在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等三种不同的岩溶作用类型。同生岩溶沿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带分布,大气成岩透镜体发育频繁,但规模较小;风化壳岩溶主要分布于中奥陶世中1低隆起及塔中Ⅱ号构造带;埋藏岩溶主要存在3期,在断裂构造带及火成岩区较为发育。岩相和沉积相、岩溶作用、构造裂缝等是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制约了不同层段、不同部位岩溶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主控因素 奥陶系 塔中西部
下载PDF
不整合结构构造与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加里东中期青藏高原北缘及塔里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何碧竹 +4 位作者 许志琴 刘士林 蔡志慧 李海兵 张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84-2198,共15页
不整合结构与不整合面结构具有不同的属性及特征。本文在分析不整合三层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异岩不整合等3大类不整合的结构构造,划分出10个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不整合亚类。重点针对不整合面下的构造变... 不整合结构与不整合面结构具有不同的属性及特征。本文在分析不整合三层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异岩不整合等3大类不整合的结构构造,划分出10个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不整合亚类。重点针对不整合面下的构造变形特征、不整合结构类型的平面分布、不整合面上的初始沉积物、物源及其层序结构等展开了精细研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不整合形成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在盆地尺度,解析不同区域不整合结构类型的特征、性质及差异。现今保留的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在盆地中南部广大地区呈角度不整合,在阿瓦提-满加尔坳陷南部、巴楚隆起中西部、塔中隆起北部为低角度、北倾的单斜角度不整合;在塘古兹巴斯凹陷表现为中-低角度的断褶不整合,呈北东向展布,在巴楚隆起东部及塔中隆起的南部局部也存在北东向展布的断褶不整合。在盆地北部塔北隆起西部局部存在褶皱不整合,东部存在低角度、南倾、单斜不整合。而盆地中部在阿瓦提-满加尔凹陷中北部、塔东凹陷东北则以平行不整合为特征。结合沉积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分析,恢复了志留系沉积前构造古地理,塔里木盆地大部分为混积陆棚沉积、中部碳酸盐岩台地被逐渐淹没,满加尔及英吉苏凹陷为盆地相沉积。伴随着盆地南缘西昆仑-库地洋、南阿尔金洋的闭合及碰撞造山,在盆地南部主体为南北向的缩短,塘古兹巴斯凹陷为南东-北西向缩短,且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北向的缩短。因此,盆地南部的南东-北西向挤压作用是该期最活跃的构造作用,和田古隆起北部、塘古兹巴斯凹陷北东向加里东期褶皱带西北部,应是塔里木盆地第一期油气大规模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整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三层结构 构造作用过程 构造古地理环境 加里东中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及周缘晚奥陶世古地震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何碧竹 乔秀夫 +4 位作者 许志琴 蔡志慧 张英利 苏德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05-1816,共12页
通过对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发现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晚奥陶世开阔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地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流动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底劈构造及水塑性卷曲变形与震积不整合... 通过对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发现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晚奥陶世开阔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地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流动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底劈构造及水塑性卷曲变形与震积不整合等。特别是在满加尔坳陷与卡塔克隆起结合部塔中Ⅰ号断层的下降盘,发现存在米级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以软沉积物布丁变形构造为主,变形构造的上、下均发育不等厚的未变形沉积层。这些变形构造的形成与震积作用有关,发育在晚奥陶世不同时期。在晚奥陶世早期,古地震记录表现出拉张应力作用的结果,且由早至晚古地震应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发现的多幕次的古地震记录表明,中加里东运动在满加尔坳陷及周缘表现明显,塔中Ⅰ号断裂是该时期古地震的主控断裂,其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多旋回的特点,表现为多期次的由弱到强再结束的特征,且在不同部位有差异。晚奥陶世塔中Ⅰ号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影响着该区古构造和古沉积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震积作用 震积岩成因 晚奥陶世 满加尔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显生宙古隆起的分布及迁移 被引量:19
14
作者 何碧竹 +5 位作者 许志琴 蔡志慧 刘士林 张建新 李海兵 张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属于多期叠合盆地,存在多期不整合与古隆起构造,二者的形成及发育密切相关。利用钻井、地震、野外露头等综合资料,开展了盆地尺度的构造层、不整合结构构造、累积最小生长指数分析,进一步了解盆地内多个古隆起的分布、成因及... 塔里木盆地属于多期叠合盆地,存在多期不整合与古隆起构造,二者的形成及发育密切相关。利用钻井、地震、野外露头等综合资料,开展了盆地尺度的构造层、不整合结构构造、累积最小生长指数分析,进一步了解盆地内多个古隆起的分布、成因及隆升过程,特别是和田、塔中、塔北、巴楚、塔东古隆起及其内部的形成演化。发现盆地内不同时期古隆起构造变形和展布与盆地周缘造山带构造作用相响应。早古生代以来盆地内古隆起经历了6次大的迁移,每次迁移的动力来源于该时期盆地周缘的板块边缘或造山带的构造活动。根据隆起形成的主控因素,塔里木盆地古隆起主要可分为4种成因类型,包括断控隆起、继承性隆起、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和构造古地理隆起等。古隆起隆升的差异还体现在隆起区内不同部位上,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分布 迁移 成因 显生宙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何碧竹 +3 位作者 王生朗 邓国振 汪功怀 何希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9-1046,共8页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古构造及台地边缘成因等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古地形、古构造、水体能量的控制,将该台地边缘带划分为陡坡高台型、断褶高丘型、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等4种类型,并初步划定了它们在塔中地区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沉积微相有较大的变化,其上发育着灰泥丘、障积礁、骨架礁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礁(丘)、滩及复合体;且随着台地边缘向中央断垒带快速的迁移、收缩,形成的礁(丘)滩复合体规模变小,发育不完整。由于处于同生大气成岩环境中,礁、丘、滩及复合体在海平面暂时性相对下降时,发生同生岩溶作用,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孔隙,能作为有效孔隙保存下来的,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内,构成大气成岩透镜体。受后期埋藏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储层储渗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有4~6期大气成岩透镜体,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发生频率高,单层厚度较薄。台地边缘相带的分布控制了有利的成藏区域;经过改造的粒屑滩和礁核部位多发育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顺西坡折带和卡4坡折带礁滩相发育,油源条件好,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相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加里东中期Ⅰ幕古岩溶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碧竹 +1 位作者 邢秀娟 刘士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塔里木盆地加里东中期I幕构造运动形成了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古岩溶。该期古岩溶形成于中奥陶世,岩溶发育强度相对较小,岩石物性较差,而分布范围较大;岩溶具有垂向分带、横向似层状分布特征。加里东中期的古地貌、古气候、沉积相带... 塔里木盆地加里东中期I幕构造运动形成了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古岩溶。该期古岩溶形成于中奥陶世,岩溶发育强度相对较小,岩石物性较差,而分布范围较大;岩溶具有垂向分带、横向似层状分布特征。加里东中期的古地貌、古气候、沉积相带、层序界面、古断裂是控制该期古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利用上述指标预测了塔中奥陶系加里东中期Ⅰ幕古岩溶发育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岩溶 控制因素 加里东中期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相与旋回地层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锐 赵腾 +3 位作者 李慧莉 高晓鹏 赵学琴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I0001,共17页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碳酸盐旋回组成。分析顺托果勒地区钻井资料和沉积相,识别研究区沉积相类型;根据藻屑颗粒结构比例,划分沉积旋回;根据垂向岩相、旋回叠置样式和可容纳空间变化,识别研究区旋回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识别...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碳酸盐旋回组成。分析顺托果勒地区钻井资料和沉积相,识别研究区沉积相类型;根据藻屑颗粒结构比例,划分沉积旋回;根据垂向岩相、旋回叠置样式和可容纳空间变化,识别研究区旋回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识别两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别是半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在顺北和顺南地区进一步分别划分为7种(LF1~LF7)和10种(L1~L10)岩石微相;识别两种类型的旋回,分别是半局限浅水—中潮下旋回和开阔中—深水旋回,第一种旋回发育于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下段地层,第二种旋回主要发育于一间房组上段地层;识别8个三级层序(Sq4—Sq11),由下部海进域和上部高位域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稳定/海侵段和上部海侵段两段。该结果对研究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沉积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旋回地层 层序 海平面变化 地层对比 中下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裂陷群结构构造及其形成动力学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碧竹 +10 位作者 黄太柱 周新桂 蔡志慧 曹自成 姜忠正 崔军文 余卓颖 陈威威 刘若涵 贠晓瑞 郝光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5-655,共21页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的构造属性及结构构造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也是深层研究的重点及难题.通过区域探井和地震资料联合解释,结合航磁资料综合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深层存在近20个大小不等的南华纪-晚震旦世裂陷.裂陷发育在前寒武纪变质结晶...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的构造属性及结构构造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也是深层研究的重点及难题.通过区域探井和地震资料联合解释,结合航磁资料综合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深层存在近20个大小不等的南华纪-晚震旦世裂陷.裂陷发育在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上,与上覆显生宙盖层构造格局迥异.受正断层控制呈半地堑、不对称地堑及垒堑相间的构造样式,从东北到西南可分为NWW、NEE、NW向展布的三个裂陷群,地层最大厚度可达4100m.从南华纪到震旦纪主要断裂继承性活动,断陷沉降中心沿断裂向东迁移,震旦纪末期至早寒武世断裂活动减弱至停止.断裂走向及沉降中心展布表明,新元古代塔里木陆块不同部位分别处于NNE-SSW、NNW-SSE向拉张古应力场(相对现今),并伴有顺时针旋扭作用.根据同沉积断裂的活动性差异、岩浆活动、裂陷充填沉积物及与航磁异常的协调性分析,裂陷的构造属性多以大陆裂谷及陆内断陷为主.裂陷的主要发育期在0.8~0.61Ga,其形成与南阿尔金-西昆仑洋、南天山洋的初始打开为响应,且是Rodinia超大陆主要裂解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陷群 正断层 拉张及顺时针旋转 大陆裂谷及板内断陷 南华纪-晚震旦世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类型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晓丽 林畅松 +1 位作者 黄理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广泛发育白云岩储层,但对储层的主要类型、特征和成因机制均缺乏深入研究并存在争议。为了弄清该区储层发育特征和成因,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储层沉积学、沉积地球...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广泛发育白云岩储层,但对储层的主要类型、特征和成因机制均缺乏深入研究并存在争议。为了弄清该区储层发育特征和成因,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储层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等方法开展综合研究,探讨了中—上寒武统主要白云岩储层类型的储集空间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中—上寒武统主要发育有蒸发性潮坪泥—粉晶型、礁滩相-残余结构型、热液-裂缝中粗晶型、表生岩溶-热液叠加型及埋藏-细中晶型5种白云岩储层;各类储层的储集空间、发育演化和分布均受到了沉积环境、白云石化作用、岩溶作用和深部流体改造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控制。通过建立礁滩型、表生岩溶-热液叠加型及蒸发性潮坪型等3种有利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预测了有利发育区。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储集空间 发育模式 中-上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变速成图系统技术关键及其在塔中西部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杰 尚雅珍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变速构造成图是解决塔中地区低幅度构造问题和落实圈闭的方法之一 ,速度场的求取精度以及深度转换方法是变速构造成图的两个关键环节。采用层位反偏移技术使叠后时间偏移成果仅仅成为方便反射层位解释追踪的桥梁 ,避开了叠后时间偏移算... 变速构造成图是解决塔中地区低幅度构造问题和落实圈闭的方法之一 ,速度场的求取精度以及深度转换方法是变速构造成图的两个关键环节。采用层位反偏移技术使叠后时间偏移成果仅仅成为方便反射层位解释追踪的桥梁 ,避开了叠后时间偏移算法本身产生的偏移偏差和偏移速度不准造成的偏移误差对速度场建立与构造成图精度的影响 ;利用叠加速度反演进行逐层层速度求取 ,用三维空间射线追踪图形偏移技术把零偏移距时间域T0 图进行空间偏移归位到深度域 ,生成深度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中部地区 变速成图 叠加速度反演 层速度 三维射线追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