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 被引量:260
1
作者 姚檀栋 施雅风 +5 位作者 秦大河 克勤 杨志红 田立德 L.G.Thompson E.Mosley-Thompson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5期447-452,共6页
通过对古里雅309m冰芯上部268m的研究,重建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根据对古里雅冰芯 δ^(18)O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划分出阶段1(冰后期)、2(末次冰期冰盛期)、3(末次冰期间冰阶)、4(末次冰期早冰阶)和5(末次间冰期).阶段5又可分出... 通过对古里雅309m冰芯上部268m的研究,重建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根据对古里雅冰芯 δ^(18)O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划分出阶段1(冰后期)、2(末次冰期冰盛期)、3(末次冰期间冰阶)、4(末次冰期早冰阶)和5(末次间冰期).阶段5又可分出a,b,c,d,e 5个亚阶段.古里雅冰芯δ^(18)O记录明确地显示了青藏高原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太阳辐射是驱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古里雅冰芯记录与北极格陵兰冰芯和南极Vostok冰芯的对比研究表明,这些相距遥远、不同地区冰芯所记录的大的冷暖事件变化是一致的.但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是不一致的.青藏高原地区变化幅度大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末次间冰期 气候变化 三极对比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1号冰川40a观测事实 被引量:161
2
作者 李忠勤 韩添丁 +2 位作者 井哲帆 杨惠安 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分析研究了天山冰川站自 195 9年以来的气温、降水、水文、冰川物质平衡、冰川末端变化、冰川运动和冰川面积变化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乌鲁木齐河源区处于一个最为显著的暖湿阶段 .195 8— 2 0 0 0年的 4 2a间... 分析研究了天山冰川站自 195 9年以来的气温、降水、水文、冰川物质平衡、冰川末端变化、冰川运动和冰川面积变化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乌鲁木齐河源区处于一个最为显著的暖湿阶段 .195 8— 2 0 0 0年的 4 2a间 ,1号冰川年平均物质平衡量为 - 188.6mm (约为 - 34.6× 10 4m3 ) ,累积物质平衡量达到 - 792 5mm ,亦即冰川减薄了 8m多 ,累积亏损量达 14 5 2× 10 4m3 .1号冰川面积在 196 2— 2 0 0 0年的 38a间减少 0 .2 2km2 ,为 11% ,并呈加速减小趋势 .196 2年至今 ,1号冰川东支末端共退缩 16 8.95m ,西支 185 .2 3m ,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减缓 .1号冰川年融水径流量有增加趋势 ,1985年前后是个分界线 ,1986— 2 0 0 1年年均径流深为 936 .7mm ,较之 195 8— 1985年的 5 0 8.4mm高出 4 2 8.3mm ,亦即增加 84 .2 % .气温持续升高 ,冰川冷储减少可能是导致冰川加速消融的重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气候变化 冰川 气温 降水 水文
下载PDF
青藏高原2ka来温度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记录 被引量:133
3
作者 姚檀栋 秦大河 +4 位作者 田立德 克勤 杨志红 谢超 L.G.Thompson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4期348-353,共6页
古里雅冰芯中^(18)O和冰川积累量高分辨地和连续地记录了过去2ka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曾出现了8次暖期和7次冷期。其中4次重要寒冷事件有3次出现在小冰期,1次出现在11~12世纪。降水的波动相对较小,这段时间内共出现过5... 古里雅冰芯中^(18)O和冰川积累量高分辨地和连续地记录了过去2ka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曾出现了8次暖期和7次冷期。其中4次重要寒冷事件有3次出现在小冰期,1次出现在11~12世纪。降水的波动相对较小,这段时间内共出现过5次相对高降水期和4次相对低降水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温度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但降水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Δ^18O 气候变化 降水 温度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中部近350a来的降水量 被引量:66
4
作者 袁玉江 李江风 +3 位作者 胡汝骥 刘潮海 克勤 李忠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40,共7页
单相关普查表明 ,乌鲁木齐河谷树轮年表与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降水相关显著 .西白杨沟及波尔钦沟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可较好地重建出天山中部近 35 0a来该时段的降水量 ,解释方差达 6 2 % .经用统计参数、独立降水资料、历史气候记载、冰川... 单相关普查表明 ,乌鲁木齐河谷树轮年表与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降水相关显著 .西白杨沟及波尔钦沟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可较好地重建出天山中部近 35 0a来该时段的降水量 ,解释方差达 6 2 % .经用统计参数、独立降水资料、历史气候记载、冰川及其它资料多方面验证 ,表明近 35 0a的降水重建序列是可信的 .降水特征分析指出 :天山中部降水可划分出 3个偏湿期 (16 71(?)— 16 92年 ,1716— 1794年 ,182 5— 186 6年 )和 3个偏干期 (16 93— 1715年 ,1795— 182 4年 ,186 7— 196 9年 ) .其后两个偏湿期与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前的第二、第三道终碛垄相对应 ,经推算 ,相应年降水量比现今分别偏多约 5 9mm及 30mm .天山中部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的降水具有 5、10、5 3~ 5 4、3 7及 3 3a的变化准周期 ,在1716— 196 9年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干趋势 ,并在 1831年发生过突变 .重建降水序列对乌鲁木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乌鲁木齐河 树轮差值年表 降水量 树木年轮 气候资料
下载PDF
Climate variation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 被引量:69
5
作者 姚檀栋 L.G.Thompson +5 位作者 施雅风 秦大河 克勤 杨志红 田立德 E.M.Thompso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6期662-668,共7页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are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upper 268 m of the 309-m-long Guliya ice core. Five stages can be distinguished since the Last Inter...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are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upper 268 m of the 309-m-long Guliya ice core. Five stages can be distinguished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from the δ18O record in the Guliya ice core: Stage 1 (Deglaciation), Stage 2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Stage 3 (interstadial), Stage 4 (interstadial in the early glacial maximum) and Stage 5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Stage 5 can be divided further into 5 substages; a, b, c, d, e. The δ18O record in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s clearly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olar activities.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olar activity is a main forcing to the climatic var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ice core record in Guliya with that in the Greenland and the Antarctic,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large temperature variation ev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s generally the same, but the variation amplitude of temperature is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variation LAST Interglaciation GULIYA ICE core
原文传递
42a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60
6
作者 克勤 井哲帆 +3 位作者 韩添丁 杨惠安 叶柏生 李忠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1959—200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发生了显著变化,冰川物质平衡累计达-7976 0mm,冰川末端退缩171 06m,冰川面积缩小0 217km2,冰川厚度平均减薄8 86m,冰储量减小21 9×106m3,冰川运动速度平均减小39 3%,冰川成冰带谱上移,冷渗... 1959—200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发生了显著变化,冰川物质平衡累计达-7976 0mm,冰川末端退缩171 06m,冰川面积缩小0 217km2,冰川厚度平均减薄8 86m,冰储量减小21 9×106m3,冰川运动速度平均减小39 3%,冰川成冰带谱上移,冷渗浸重结晶带消失.从冰川物质平衡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推测,1号冰川要扭亏为盈,改变已有的巨大的物质亏损(-7976 0mm),除非要连续21a出现42a来最大正平衡(+374 0mm).已有的观测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1号冰川目前的退缩趋势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至少在未来20~30a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前进.从树木年轮反映的冷暖气候变化周期性推测,目前正处小冰期以来第三个温暖期.若这次温暖期重现62~67a周期的情况,则温暖气候还将持续20~30a左右.可见1号冰川至少还将持续退缩20~3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变化 趋势预测 乌鲁木齐河 天山
下载PDF
古里雅冰芯中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52
7
作者 姚檀栋 克勤 +1 位作者 杨志红 施维林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108-1114,共7页
以古里雅冰芯中δ^(18)O和积累量的记录为基础,论述了小冰期以来古里雅冰芯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特征。自1570年以来,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气候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17世纪和19世纪是400多年来的相对寒冷和少雨时期;18世纪和20世纪是400多年... 以古里雅冰芯中δ^(18)O和积累量的记录为基础,论述了小冰期以来古里雅冰芯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特征。自1570年以来,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气候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17世纪和19世纪是400多年来的相对寒冷和少雨时期;18世纪和20世纪是400多年来的相对温暖和多雨时期。古里雅冰芯反映了这一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密切关系:温度上升对应降水增加,温度下降对应降水减少。这种关系与季风对本区的影响具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里雅冰芯 冰芯 Δ^18O 积累量 季风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近2ka来高分辨的连续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古里雅冰芯近2ka记录初步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姚檀栋 杨志红 +3 位作者 皇翠兰 克勤 谢超 L.G.Thompso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中核心项目之一的PAGES(过去全球变化),把过去2ka以来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段,运用多种研究手段,集中进行攻关。在中国东部,从竺可桢通过物候资料和历史资料所恢复的过去5ka来的温度变化曲线,可... 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中核心项目之一的PAGES(过去全球变化),把过去2ka以来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段,运用多种研究手段,集中进行攻关。在中国东部,从竺可桢通过物候资料和历史资料所恢复的过去5ka来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大致判断过去2ka来的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吴祥定等曾在拉萨根据不同树木年轮资料衔接的办法,恢复了过去2ka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本文根据古里雅冰芯的记录,恢复了这一时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史。这一记录不但分辨率高(以年计)、记录连续(是一整根冰芯上的连续记录),而且同时提供多种参数(气候和环境),便于进行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气候变化 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
原文传递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past 2000 a on the Xizang (Tibet) Plateau——Guliya ice core record 被引量:46
9
作者 姚檀栋 L.G.Thompson +4 位作者 秦大河 田立德 克勤 杨志红 谢超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4期425-433,共9页
The pas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are recorded precisely and continuously in μ18O and glacial accumulation records in the Guliya ice core. Fight warm periods and seven cold periods can be distinguishe... The pas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are recorded precisely and continuously in μ18O and glacial accumulation records in the Guliya ice core. Fight warm periods and seven cold period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past 2000 a. Of the four most intensive cold periods, three are in the Little Ice Age and one in the 11th - 12th century. 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with that of temperature. Five humid periods and four dry periods occurred in the past 2 000 a. The long-term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precip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Guliya ice core record, but 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lags behind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liya ice core δ^(18)O glacial accumulation.
原文传递
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井哲帆 叶柏生 +1 位作者 克勤 杨惠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3-566,共4页
奎屯河哈希勒根 5 1号冰川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的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 ,奎屯河上游支沟哈希勒根河源区 .1999年 8月 ,在该冰川上布设了用于冰川运动和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测杆 18根 ,并进行了冰川表面运动、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末... 奎屯河哈希勒根 5 1号冰川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的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 ,奎屯河上游支沟哈希勒根河源区 .1999年 8月 ,在该冰川上布设了用于冰川运动和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测杆 18根 ,并进行了冰川表面运动、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末端变化的首次观测 .根据 2 0 0 0年 8月和 2 0 0 1年 8月的冰川运动观测资料 ,分析了奎屯河哈希勒根 5 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和冰舌末端的变化状况 .结果表明 :奎屯河 5 1号冰川应属于亚大陆型冰川 ;1999/ 2 0 0 0年度和 2 0 0 0 / 2 0 0 1年度的表面运动值不大 ,最大流速点的年运动速度为 3 15m·a-1;运动速度垂直分量UZ的变化规律同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变化规律相同 ,即消融区的显出流作用和积累区的显入流作用 .该冰川的冰舌末端处于相对稳定的退缩状态 ,196 4— 1999年间平均退缩量约为 1 4m·a-1,而 1999— 2 0 0 1年间的平均退缩量为 5 0m·a-1,反映出冰川退缩增大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冰川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新疆 冰川运动 冰川物质平衡
下载PDF
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40
11
作者 克勤 姚檀栋 李世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室样品分析和年代测定,综合讨论了西昆仑山32 ka以来几个特征时段的 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末次冰期冰盛期,气温比现代低9℃,降水量不足200mm.冰川规模比现代 大 2.2倍,平衡线降低值在 300~40... 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室样品分析和年代测定,综合讨论了西昆仑山32 ka以来几个特征时段的 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末次冰期冰盛期,气温比现代低9℃,降水量不足200mm.冰川规模比现代 大 2.2倍,平衡线降低值在 300~400 m.新仙女本期.除气温急剧降低外,并伴随着大气尘埃含量 的迅速增加全新世早期,气候波动非常之剧烈,并导致了降温事件和与之相伴随的冰进事件,但 这并没有改变升温的总趋势.全新世中期,最暖期时,温度高于现代1.5℃.并在末次冰期冰盛期的 冰碛上发育了土壤和古土壤.全新世晚期,新冰期开始于4000aBP.可明显分为3次.小冰期的3 次冷期发生在15, 17和19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气候与环境演变 西昆仑山
下载PDF
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冰芯记录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姚檀栋 杨志红 +2 位作者 克勤 皇翠兰 田立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5-100,共6页
文章通过对古里雅冰芯中δ18O、冰川积累量和Ca等指标的研究,恢复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作为温度指标的δ18O反映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在冷暖波动中逐渐变暖的趋势。作为降水指标的冰川积累量反映出降水变... 文章通过对古里雅冰芯中δ18O、冰川积累量和Ca等指标的研究,恢复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作为温度指标的δ18O反映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在冷暖波动中逐渐变暖的趋势。作为降水指标的冰川积累量反映出降水变化具有和温度变化相似的特征,即降水在增减波动中显示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与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大的趋势相反,冰芯中的Ca含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说明大气中尘埃含量随气候的变暖逐渐减少。这和我们研究中所得出的冷期时大气尘埃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里雅冰芯 冰川积累量 气候环境变化 冰芯
下载PDF
古里雅冰芯中钙离子与大气粉尘变化关系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姚檀栋 邬光剑 +2 位作者 蒲建辰 克勤 皇翠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8-892,共5页
通过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的研究,发现陆源的Ca2+离子是可溶气溶胶中的主要阳离子,可以作为中、低纬干旱区周边山地冰芯中反映大气成分和环境变化的指标.在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Ca2+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变化,有两个较强的增高时期... 通过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的研究,发现陆源的Ca2+离子是可溶气溶胶中的主要阳离子,可以作为中、低纬干旱区周边山地冰芯中反映大气成分和环境变化的指标.在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Ca2+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变化,有两个较强的增高时期和两个较弱的增高时期,这些变化总体与气候变化相关.即气候变冷时,Ca2+离子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时,Ca2+离子浓度降低.但Ca2+离子浓度变化并非总是在气候变暖时降低和在气候变冷时升高,与温度记录在变化相位和幅度上也不完全一致.大气环流、高原下垫面以及大气湿度的变化可能是除温度以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里雅冰芯 钙离子 大气粉尘 粉尘传输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δ^(18)O与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姚檀栋 孙维贞 +2 位作者 蒲健辰 田立德 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2,共8页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δ(18)O与温度有...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δ(18)O与温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说明δ(18)O是温度的可靠指标.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局地性降水的增加影响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在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因局地性降水增加,所以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较乌鲁木齐站差.但在月平均以上时间尺度上,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δ(18)O与温度的关系反比乌鲁木齐站好,说明越往冰川区,δ(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温度 内陆河流域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冰芯所记录的环境变化及空间耦合特征 被引量:31
15
作者 姚檀栋 克勤 +1 位作者 皇翠兰 李月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29,T001,共8页
近年来,我们先后在青藏高原的古里雅冰帽、唐古拉冰川和希夏邦马地区钻。取了大量冰芯。在这些冰芯中保存着大量的环境变化信息。特别是反映沙暴、尘暴和浮尘等环境事件的尘埃冰志记录,是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记录最详细、分辨率最高和... 近年来,我们先后在青藏高原的古里雅冰帽、唐古拉冰川和希夏邦马地区钻。取了大量冰芯。在这些冰芯中保存着大量的环境变化信息。特别是反映沙暴、尘暴和浮尘等环境事件的尘埃冰志记录,是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记录最详细、分辨率最高和最连续的资料系列。青藏高原冰芯中尘埃指标显示,在气候变冷时,青藏高原的尘暴、沙暴和浮尘等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多,强度增大;在气候变暖时,则尘暴、沙暴和浮尘等事件的频率减少,强度减小。目前,在青藏高原面上,正经历着气候变暖、环境改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芯记录 环境变化 空间耦合
下载PDF
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刘红雨 刘友存 +4 位作者 孟丽红 克勤 朱明勇 陈燕奎 张鹏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9-306,共8页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增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是至关重要的新任务。熵权法是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可以剔除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结果贡献...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增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是至关重要的新任务。熵权法是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可以剔除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结果贡献较小的指标,减少人为因素对于主观权重的影响,其计算结果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地反映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现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从而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水环境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熵权法的由来及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熵权法在水资源量、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环境评价四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发现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当前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思路。除此之外,对熵权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熵权法可与其他方法创新结合共同使用,构建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资源利用发展趋势、时空格局演变等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水资源承载力 水环境评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冰碛物ESR测年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系列 被引量:29
17
作者 易朝路 易朝路 +3 位作者 克勤 刘克新 李玲 业渝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晚阶段底碛的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当 ,而冰上融出碛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差较大 .认为冰下的压碎和磨蚀作用可能导致冰碛中石英砂的ESR信号归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ESR测年 末次冰期 天山 乌鲁木山 石英砂 压碎作用 古冰川 磨蚀作用
下载PDF
基于交叉小波的天山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多尺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友存 刘志方 +4 位作者 郝永红 韩添丁 沈永平 克勤 霍雪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4-1572,共9页
运用连续小波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河上游1958-2006年的月均气温(MMT)、月降水量(MP)和月均径流量(MMR)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5年月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三者始终存在着12个月左右尺度的主周期,... 运用连续小波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河上游1958-2006年的月均气温(MMT)、月降水量(MP)和月均径流量(MMR)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5年月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三者始终存在着12个月左右尺度的主周期,并呈现出全局性特征,信号的强弱依次为MMT、MP和MMR;同时,MMT存在66个月和96个月的次周期,MP存在6个月、30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MMR亦存在6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交叉小波分析后发现,MMR与MMT、MP的相关程度除了表现为12个月的主周期和6个月的次周期外,MMT对MMR的影响还表现在34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而MP对MMR的影响也表现在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MMT对MMR的影响除了12个月的主周期表现为正相关外,6个月的周期相位亦存在正负交错的现象,说明在该尺度上MMT对MMR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MMT对MMR的影响在其他次周期上均表现为负相关或近似负相关;而MP对MMR的影响在主次周期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交叉小波 乌鲁木齐河
下载PDF
西昆仑山南坡湖相沉积和湖泊演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世杰 郑本兴 克勤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6-314,共9页
根据西昆仓山南坡湖盆区古湖相地层的分布和地层变化以及^(14)C 测年资料,阐述了湖泊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指出该区湖泊变化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统一大湖分裂的若干小湖→高湖面期→湖面降低→高潮面期→湖面降低→湖泊大幅度萎缩.其湖... 根据西昆仓山南坡湖盆区古湖相地层的分布和地层变化以及^(14)C 测年资料,阐述了湖泊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指出该区湖泊变化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统一大湖分裂的若干小湖→高湖面期→湖面降低→高潮面期→湖面降低→湖泊大幅度萎缩.其湖泊演化是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 沉积 湖泊 演化 昆仑山
下载PDF
天山1号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探测与冰储量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孙波 何茂兵 +3 位作者 张鹏 克勤 温家洪 李院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5 8.77m ,西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44.84m ,冰体厚度最大值发育于冰川中部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冰储量计算表明 ,东支冰储量为 0 .0 5 1 868km3,西支冰储量为 0 .0 2 0 2 1 0km3。表面和底部地形有明显差异 ,主要因冰川动力过程对基岩强烈的地貌作用所致 ,意味着冰床的起伏地形对冰川浅层冰体的运动过程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下地形 冰储量 雷达回波探测 地貌作用 穿透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