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7·31”极端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瑶 阿依先木·尼牙孜 热依拉·玉努斯 《干旱气象》 2021年第3期426-435,456,共11页
2018年7月31日哈密市出现了一次极端大暴雨天气过程,持续强降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和FY-2G红外云图TBB资料,对此次极端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极... 2018年7月31日哈密市出现了一次极端大暴雨天气过程,持续强降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和FY-2G红外云图TBB资料,对此次极端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极端大暴雨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南亚高压双体型建立,东部中心强且位置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明显偏西偏北;高低空急流在暴雨区上空垂直方向形成耦合形势,加强了暴雨区上升运动的维持和水汽的垂直输送;850~200 hPa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条件;低层高温高湿,强风速辐合及特殊地形抬升触发对流不稳定产生,为极端大暴雨提供热力和不稳定能量条件;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边缘TBB等值线密集的梯度最大区域,越接近TBB中心梯度最大处,雨强也越大。数值预报产品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于降水落区及量级预报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大暴雨 环流形势 高低空急流 物理量 中尺度分析
下载PDF
哈密市三次暴雨过程水汽特征对比分析
2
作者 热依拉·玉努斯 周宁芳 +1 位作者 白松竹 道然·加帕依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NCEP/NCAR和GDAS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8—2019年哈密市3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和水汽收支等特征。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和蒙古高压脊的环流背景下,...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NCEP/NCAR和GDAS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8—2019年哈密市3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和水汽收支等特征。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和蒙古高压脊的环流背景下,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东移增强,哈密上空有高空急流,对流层中层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巴尔喀什湖低涡偏深,有利于暴雨强度增强。3次暴雨过程水汽源地、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贡献有差异,水汽源地的多源性和源地水汽贡献量的多少对哈密市降雨的强弱有一定的影响。对流层中低层蒙古反气旋有利于暖湿水汽沿着河西走廊的偏东急流输送至暴雨区,有利于暴雨强度增强。3次暴雨过程不同边界水汽收支量有差异,东边界的低层和西边界的中高层为水汽的主要输入边界。强降水区各边界水汽净流入的强度、维持时间以及水汽的辐合强度对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新疆哈密一次罕见暖区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松竹 热依拉·玉努斯 +1 位作者 洪月 张云惠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2期58-63,80,共7页
利用区域自动站、常规观测、卫星云图TBB及FNL资料,对2018年7月31日(简称“7.31”暴雨)新疆哈密市东南部暖区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南亚高压东部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暴雨区位于200 hPa强西南急流入口区... 利用区域自动站、常规观测、卫星云图TBB及FNL资料,对2018年7月31日(简称“7.31”暴雨)新疆哈密市东南部暖区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南亚高压东部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暴雨区位于200 hPa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500 hPa中亚低涡前部西南气流与西太副高西侧偏南气流的汇合处,850~700 hPa东南急流出口区前部辐合区,700 hPa暖式切变及地面γ尺度切变重叠区域;2)此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黄海,500~700 hPa水汽辐合大值区与暴雨落区关系密切;3)β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地面γ中尺度切变线在暴雨区滞留,受西北—东南向的天山山脉地形作用,使得垂直环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西太副高 概念模型
下载PDF
哈密平原和山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1961—2015年为例
4
作者 热依拉.玉努斯 艾海提.牙合甫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6期233-234,共2页
依据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1961—2015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演变趋势、突变和周期性特点。近55a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 依据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1961—2015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演变趋势、突变和周期性特点。近55a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4mm/10a、0.79mm/10a;结合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得出哈密平原1968年平均降水量出现由少到多突变,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未发生突变;55a来哈密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4a、8~10a、16~17a、30a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振荡,其中16a振动周期稳定,山区存在4~5a、8~10a、21a周期振动10a为主要周期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平原地区 哈密山区 降水 突变 小波分析
下载PDF
2017年哈密北部春末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热依拉.玉努斯 艾海提.牙合甫 《河南农业》 2017年第32期32-33,共2页
利用常规地面与观测资料、自动站逐时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7年新疆哈密北部春末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西伯利亚低槽东移过程中与南支中亚低值系统汇合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空三支气流、强上升运动、... 利用常规地面与观测资料、自动站逐时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7年新疆哈密北部春末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西伯利亚低槽东移过程中与南支中亚低值系统汇合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空三支气流、强上升运动、高比湿输送的有利配合,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三支气流 上升运动
下载PDF
新疆喀什市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一次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6
作者 曼吾拉•卡德尔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热依拉玉努斯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使用喀什气象站1970~2009年的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40年长序列气象资料,应用Excel软件所提供的统计工具,分析了喀什近40年来夏季温度的统计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利用2011年8月1日至10日Ncep 1˚*1˚再分析资料、结合地面及各... 使用喀什气象站1970~2009年的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40年长序列气象资料,应用Excel软件所提供的统计工具,分析了喀什近40年来夏季温度的统计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利用2011年8月1日至10日Ncep 1˚*1˚再分析资料、结合地面及各高度层实况资料对本次高温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喀什市近40年夏季高温日,呈缓慢减少趋势,其中70年代是夏季高温高发时期,而90年代是高温发生偏少时期;7月是喀什市夏季高温发生偏多时期,而6、8月夏季高温发生相对较少;南亚高压中心北抬和北非副高纬向东扩,是造成此次高温过程的重要原因;此次高温过程,大气由地面热低压逐渐发展为高空高压控制,各层系统配合较一致,在这种高底层配置下,喀什市容易出现高温天气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市 夏季 极端高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