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被引量:214
1
作者 王国祥 +2 位作者 胡春华 胡维平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世界上许多湖泊面临着严峻的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中的营养盐比水体中要丰富得多 ,因此 ,人们常把疏浚底泥作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一种重要措施 .它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但尚未见在中等以上湖泊中通过疏浚底泥控制湖泊富营养... 世界上许多湖泊面临着严峻的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中的营养盐比水体中要丰富得多 ,因此 ,人们常把疏浚底泥作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一种重要措施 .它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但尚未见在中等以上湖泊中通过疏浚底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明显实例 .分析表明 ,疏浚底泥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 ,其改善水质效果与疏浚方法有关 .适当的疏浚可在短期内改善水质 ,但从月和季以上长时段看 ,疏浚底泥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充要条件 .而减少外污染源、改善生态结构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途径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 疏浚底泥 生态工程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96
2
作者 童昌华 杨肖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47-1450,共4页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和底泥遮蔽的方法对养鱼池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控制研究 .结果表明 ,金鱼藻等 6种水生植物对水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而以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两种效果最好 ,1个月后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83 84 %和 77 ...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和底泥遮蔽的方法对养鱼池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控制研究 .结果表明 ,金鱼藻等 6种水生植物对水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而以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两种效果最好 ,1个月后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83 84 %和 77 5 4 % ,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95 85 %和 90 6 5 % ,磷的去除率都达到了 91 7% .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稍差 ,1个月时去除效果只有 14 %~ 70 % .底泥进行塑料遮蔽处理后在前期 (15~ 2 0d)能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 ,但不能保持长久 ;并在后期表现出“补偿效应” .试验结果还表明 ,水生植物能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体观感 ,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底泥 水生植物
下载PDF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54
3
作者 王国祥 +6 位作者 李正魁 胡春华 陈宝君 成小英 李波 张圣照 范云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泊中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 EcologicalEngineering ,PEEN)实验研究实践 .主要结论为 :(1)地表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修复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主要方法是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实践物理生态工程(PEEN)和生物环保产业 (Bio EnvironmentalEnterprise ,BEE) ;(3)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星火燎原 ,从局部到大范围乃至全流域 ;(4 )实现目标的主要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 (4M ) :高等水生植物(Macrophyte) ,宏观仿生学 (Macro bioimitation)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及管理 (Management) ;(5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物理生态工程
下载PDF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30
4
作者 王国祥 成小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直接除藻 ,到生物调控、生态工程及生态恢复等艰难历程 ,各国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 ,然而收效甚微 ,富营养化依然是全球性重大水环境问题 .回顾和分析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直接除藻 ,到生物调控、生态工程及生态恢复等艰难历程 ,各国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 ,然而收效甚微 ,富营养化依然是全球性重大水环境问题 .回顾和分析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无疑将有助于采取更切实可行的技术有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 .综观全球富营养化治理研究成果 ,不难看出 ,富营养化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只有用生态学方法解决 .在全湖性富营养化难以快速根治的情况下 ,如何集中技术优势和有限财力 ,优先解决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问题 ,逐步修复受损的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并建立湖泊健康生态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湖泊治理 生物调控 生态工程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冬季水生高等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111
5
作者 王国祥 +2 位作者 张圣照 胡春华 胡维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太湖-湖湾的物理-生态工程围区内,采用覆膜和改变生态位的越冬技术,使喜旱莲子草,凤眼莲等漂浮植物能安全越冬,并有效地改善水体透明度,为水植物生长及种群自我演替提供了保障,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简易的防寒越冬技术,改... 在太湖-湖湾的物理-生态工程围区内,采用覆膜和改变生态位的越冬技术,使喜旱莲子草,凤眼莲等漂浮植物能安全越冬,并有效地改善水体透明度,为水植物生长及种群自我演替提供了保障,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简易的防寒越冬技术,改变生态位的喜旱莲子草对TN,NH^+4-N,Chla的去除率达77.2%,90.15,58.3%透明度提高1.5倍;对喜旱莲子草覆膜并间种沉水植物,这一镶嵌组合群落对TN,N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高等植物 越冬 净化 富营养化 湖水 太湖
下载PDF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101
6
作者 王国祥 +3 位作者 张圣照 李万春 胡维平 胡春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0-414,共5页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等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ACE),并在太湖五里湖中桥湖湾内以...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等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ACE),并在太湖五里湖中桥湖湾内以动态模拟试验,从群落水平研究了多种水生植物镶嵌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水经该系统净化后,藻类生物量(以Chla计)下降58%,氨氮下降66%,总氮下降60%,总磷下降72%,可溶性磷酸盐下降8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与以该湖湾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相比,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出水的氨氮比水厂出水的氨氮平均低45%,总氮低37%,可见经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处理的湖水部分指标优于同源的自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ACE 生态系统 局部水域 太湖 水质净化
下载PDF
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10
7
作者 童昌华 杨肖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在低温季节用金鱼藻等6种植物对养鱼池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季节6种植物对TN、TP和硝态氮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对氨态氮的吸收效果稍差;处理4~8天后能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 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在低温季节用金鱼藻等6种植物对养鱼池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季节6种植物对TN、TP和硝态氮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对氨态氮的吸收效果稍差;处理4~8天后能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理想,可能与冬季温度低、植物换叶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季节 水生植物 污染水体 净化效果 氨态氮 水体透明度 水体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若干人工调控措施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国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太湖用围隔试验,研究湖泊底泥和外源污染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底泥和外源污染(相当于彻底清淤和截污)的情况下,围区内(200m2)水体氮磷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但藻类生物量却急剧上升,且出现“藻华... 在太湖用围隔试验,研究湖泊底泥和外源污染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底泥和外源污染(相当于彻底清淤和截污)的情况下,围区内(200m2)水体氮磷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但藻类生物量却急剧上升,且出现“藻华”.结合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的截污、清淤挖泥、引水冲污等富营养化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分析,探讨了截污、清淤、引水冲污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指出对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单纯采取截污、清淤或引水冲污难以控制富营养化藻类种群暴发,有时甚至还会导致藻类生物量增加、富营养化呈现加重的趋势;对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应根据系统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原理,在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时,着眼于中性地恢复湖泊原有的以高等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并维护其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藻类 生物量 种群动态 湖泊 人工调控
下载PDF
利用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污染水体 被引量:92
9
作者 方云英 杨肖娥 +1 位作者 常会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7-412,共6页
在实验围隔系统中,夏季利用凤眼莲、冬季利用耐寒型沉水植物伊乐藻等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营养盐、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处理围区营养盐水平均显著低于围区对照和大湖水体.最初15d,凤眼莲生... 在实验围隔系统中,夏季利用凤眼莲、冬季利用耐寒型沉水植物伊乐藻等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营养盐、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处理围区营养盐水平均显著低于围区对照和大湖水体.最初15d,凤眼莲生长速度快,覆盖面积从100m2增加到470m2;44d后,覆盖面积达到65%,处理围区的水质最佳,总氮(TN)、铵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高锰酸钾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浓度最低,透明度达到1.7~1.8m(水底).10月份后,处理围区水体总磷(TP)维持在0.1mg.L-1左右.处理围区透明度提高后,伊乐藻逐渐成为优势种(覆盖面积达到总水域的1/3),在净化水质、维持水质理化性质稳定和提高透明度方面作用显著.表明水生植被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营养盐,控制浮游植物增长,是改善富营养湖泊水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伊乐藻 总氮 总磷 透明度
下载PDF
太湖水动力学三维数值试验研究──1.风生流和风涌增减水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1
10
作者 胡维平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7-25,共9页
本文建立了太湖风生流和风涌增减水的一个三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可对垂直方向进行多层次划分,且各计算网格点层数一样,模拟计算了1997年8月的11三号台风对太湖水位和湖流作用.用环湖六个水位站水位过程资料对模型计算出的水位进行了... 本文建立了太湖风生流和风涌增减水的一个三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可对垂直方向进行多层次划分,且各计算网格点层数一样,模拟计算了1997年8月的11三号台风对太湖水位和湖流作用.用环湖六个水位站水位过程资料对模型计算出的水位进行了验证,并用太湖梅梁湖湾口的实测流速资料对模型计算出流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水位过程与实测资料吻合一致,模型基本上反映了实际流场的结构,模型的结果还显示太湖风生流存在垂直切变,底层湖流为补偿流,中间为转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拟 风生流 风涌水 太湖 水动力学
下载PDF
冬季富营养化湖泊中水生植物的恢复及净化作用 被引量:59
11
作者 成小英 王国祥 +2 位作者 张圣照 陈宝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秋末冬初大多数水生植物处于衰亡期 ,在透明度较低的富营养化湖泊中引种和恢复水生植物往往十分困难 .借助物理生态工程技术 ,秋末冬初在重富营养化湖泊中新建的 10 0 0m2围隔内 ,引种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 ;利用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及人工干... 秋末冬初大多数水生植物处于衰亡期 ,在透明度较低的富营养化湖泊中引种和恢复水生植物往往十分困难 .借助物理生态工程技术 ,秋末冬初在重富营养化湖泊中新建的 10 0 0m2围隔内 ,引种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 ;利用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及人工干预 ,若干种水生高等植物不仅能够引种存活 ,而且能够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 .引种水生高等植物 3周后 ,有水生高等植物的围区内水体透明度提高一倍 ,并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6周后 ,有植物围区内水体TN浓度比对照围区及开敞水域分别降低 4 3.7%和 5 9.4 % ,TP分别降低 5 0 .3%和 5 7.0 % ;6个月后 ,TN分别降低 6 1.6 %和 79.7% ;TP有植物围区较开敞水体降低 7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富营养化 湖泊 水生植物 恢复 净化作用 净化 水质
下载PDF
用镶嵌组合植物群落控制湖泊饮用水源区藻类及氮污染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国祥 +3 位作者 张圣照 李万春 胡维平 胡春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2期35-41,共7页
依据湖泊中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为优势种的斑块小群丛构成的镶嵌组合水生植物群落(MosaicCommunityofMacrophytes:MCM),并在太湖五里湖一湖湾... 依据湖泊中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为优势种的斑块小群丛构成的镶嵌组合水生植物群落(MosaicCommunityofMacrophytes:MCM),并在太湖五里湖一湖湾内以动态模拟试验,从群落水平研究了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泊饮用水源区湖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水经MCM净化后,藻类生物量(以Chla计)下降577%,藻类数量下降2~3个数量级,氨氮下降667%,总氮下降60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与以该湖湾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相比,经MCM净化的湖水其氨氮比水厂出水的氨氮平均低451%,总氮低373%,可见经MCM净化的湖水部分指标优于同源的自来水。综合群落的微生境特征及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硝化反硝化细菌分布特点,探讨了MCM的除氮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高等植物 群落 水质净化 饮用水源水 太湖
下载PDF
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72
13
作者 李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3,共7页
利用洪泽湖及其淮河入湖河段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近30年来洪泽湖水质的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八五"、"九五"期间洪泽湖水质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通过对淮河干流、省界河流代表站及全流域国家基本站水质监测数据... 利用洪泽湖及其淮河入湖河段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近30年来洪泽湖水质的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八五"、"九五"期间洪泽湖水质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通过对淮河干流、省界河流代表站及全流域国家基本站水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论述了淮河流域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全流域水质恶化的趋势已经基本得到遏止,水质有所改善,但波动性大,部分河段特别是省界河流污染仍然较严重,集中排污所引起的污染事故仍时有发生。近几年"达标排放"等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淮河、洪泽湖水变清",依然"任重道远";淮河流域位于温度变化的南北过渡带,当属于我国最大的Ecotone(生态交错带)类型之一,建议基于其Ecotone的生态实质,进行流域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的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泽湖 水质监测 演变趋势 南北过渡带 生态交错带 水质变化
下载PDF
太湖藻型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及植被的恢复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圣照 王国祥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4期52-57,共6页
太湖的五里湖是典型的藻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水生高等植物消失。在该湖的物理生态工程围区内外,用盆吊繁殖试验、壮芽直播试验及人工水生植物群落套种栽培试验,研究藻型富营养化湖泊中影响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 太湖的五里湖是典型的藻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水生高等植物消失。在该湖的物理生态工程围区内外,用盆吊繁殖试验、壮芽直播试验及人工水生植物群落套种栽培试验,研究藻型富营养化湖泊中影响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水体透明度是制约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幼苗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在水体透明度较低、水下光照不足时,沉水植物生长受水下光照的影响大于浮叶植物,水下光照严重不足时,沉水植物的幼苗大量死亡。1995~1997年,在围区内成功地组建了包括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的15个不同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能够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型富营养化 水生高等植物 生长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净化湖泊饮用水源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胡维平 +6 位作者 逄勇 魏阳春 刘雪芬 张静仪 颜京松 李文朝 SvenEricJφrgensen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我国许多历史上水质优良的湖泊水源区已遭污染或严重污染,净化饮用水源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自1991年以来在太湖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EE)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在太湖的重富营养湖湾──五里湖无锡中桥自来水厂水源区的静态和... 我国许多历史上水质优良的湖泊水源区已遭污染或严重污染,净化饮用水源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自1991年以来在太湖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EE)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在太湖的重富营养湖湾──五里湖无锡中桥自来水厂水源区的静态和抽水动态实验.阐明了PEE净化水质的原理,示范工程结构,若干水生植物生长规律,螺对水的净化作用及工程效果等.PEE能有效地除藻和净化水质.工程对水的浊度、铵氮、亚硝酸氮和色度的降解效果较好,1994年8月-1995年6月间工程输出水比工程外原水分别平均削减82%,60%,69%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饮用水 净化 物理-生态工程
下载PDF
太湖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被引量:43
16
作者 王国祥 +1 位作者 黄宜凯 张圣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数[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水体中较敞水区湖水高2~5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漂浮植物群落内水体的反硝化细菌n(MPN)较沉水和浮叶植物群落内水体高2~3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硝化细菌n(MPN),敞水区湖水高于凤眼莲、水花生群落内水体,差异显著(P<0.05),菱群落与其他群落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亚硝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较敞水区高3~4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氨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高于敞水区水体.除硝化细菌外,反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均在根际处最为密集,且由根际向外呈现递减趋势.各种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铵态氮的硝化和挥发、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作用.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生高等植物生长区水样的氨化产气量为敞水区的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胞 氮化细胞 太湖
下载PDF
太湖开阔水域凤眼莲的放养实验 被引量:58
17
作者 窦鸿身 +2 位作者 张圣照 胡维平 逄勇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1期54-60,共7页
1991~1993年在无锡市马山自来水厂太湖水源区开展的旨在除去藻类和净化水质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有大风浪的太湖开阔水域凤眼莲能正常生长繁殖,夏季的净生产力达500g/m ̄2/d左右。根据实验所得,探讨了... 1991~1993年在无锡市马山自来水厂太湖水源区开展的旨在除去藻类和净化水质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有大风浪的太湖开阔水域凤眼莲能正常生长繁殖,夏季的净生产力达500g/m ̄2/d左右。根据实验所得,探讨了在该湖开阔水域放养凤眼莲的技术,研究了凤眼莲在不同时期、不同密度下的生产力、增长率、适宜放养密度等,提出了对凤眼莲生长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水面 放养 太湖
下载PDF
太湖风生流三维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42
18
作者 逄勇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2-328,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合太湖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式,考虑太湖局地风场的影响,模拟了太湖的风生流,模拟结果和二维模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流速值较符合实际。另外,研究了太湖地形因子对太湖环流的影响,指出洞庭西山和洞庭东山间狭长的过道区... 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合太湖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式,考虑太湖局地风场的影响,模拟了太湖的风生流,模拟结果和二维模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流速值较符合实际。另外,研究了太湖地形因子对太湖环流的影响,指出洞庭西山和洞庭东山间狭长的过道区是产生太湖大范围环流的重要原因。为了研究太湖中藻类的治理和富集问题,对不同风向作用下太湖的散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太湖的梅梁湾和贡湖地区进行分析,结果可归纳为三类:(1)辐合型(对应S、SW风);(2)辐散型(对应N、NE风);(3)并存型(对应W、NW、E、SE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源 数值模拟 风成流 辐散场 湖泊
下载PDF
冬季净化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33
19
作者 胡春华 +1 位作者 王国祥 黄宜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延至7d左右时,水质指标能改善50%-80%;工程内水质净化的机理为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细菌的共同作用,使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成为抵抗环境变化的稳定生态系统,使水质变化处于良性循环;而滞留时间<2d或在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系统 净化 水质 冬季 湖水
下载PDF
太湖水动力学三维数值试验研究──2.典型风场风生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43
20
作者 胡维平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34,共9页
本文用垂直方向均分五层,水平网格距离为1km的压缩σ坐标系下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了太湖典型风场SE,NW,SW风生流.分析了太湖湖流及由各层流场平均得到的整层平均流态在这三种典型风场作用下随时间的演变特征;探讨了风应力、水面... 本文用垂直方向均分五层,水平网格距离为1km的压缩σ坐标系下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了太湖典型风场SE,NW,SW风生流.分析了太湖湖流及由各层流场平均得到的整层平均流态在这三种典型风场作用下随时间的演变特征;探讨了风应力、水面倾斜压强梯度力、湖底摩擦力三者对湖流垂直结构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太湖湖流垂直结构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拟 风生流 太湖 风场 水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