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储层差异及主控因素
1
作者 吴文娟 戴建文 +3 位作者 王华 宋刚 吴宇翔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为了分析珠江口盆地荔湾气区同一深水盆底扇两相邻气田的储层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分析资料,对2个气田的岩石组分、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沉积及成岩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 为了分析珠江口盆地荔湾气区同一深水盆底扇两相邻气田的储层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分析资料,对2个气田的岩石组分、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沉积及成岩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质量宏观上受控于沉积作用,A气田位于扇体远端,粒度较细,分选好;B气田靠近扇根位置,粒度较粗,分选差,粒间充填泥质杂基,沉积组分差异对储层物性有一定影响。2)造成储层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不同埋深影响引起的差异化成岩作用。受深埋藏强压实作用,塑性组分含量高的储层,粒间泥质杂基易挤压变形,降低储层的原生孔隙体积;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多呈丝缕/丝片状充填于粒间和次生孔隙中,导致储层渗透性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果对区域深水盆底扇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质量差异 成岩作用 深水盆底扇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海相砂岩水驱气藏水侵机理与见水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鹏 秦峰 +4 位作者 石军太 洪舒娜 白美丽 罗睿乔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484-2489,2494,共7页
通过设计机理实验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以PY气田为例对海相砂岩气藏的水侵机理与见水规律开展研究。侧面接触自吸实验表明岩石孔渗条件越好,吸水能力越弱,毛管力作用不明显;微观玻璃刻蚀模型水侵机理实验表明水驱气过程中水优先进入小... 通过设计机理实验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以PY气田为例对海相砂岩气藏的水侵机理与见水规律开展研究。侧面接触自吸实验表明岩石孔渗条件越好,吸水能力越弱,毛管力作用不明显;微观玻璃刻蚀模型水侵机理实验表明水驱气过程中水优先进入小孔径、壁面,观察到圈闭、卡断以及指进现象,其中指进现象与驱替速度关系密切,当流速增高到一定值时,驱替压力占据主导,水能同时进入各种大小孔径中,水驱前缘均匀推进,随着驱替速度的适当增加,水驱气末的残余气饱和度越低气体采出程度越高。结果表明,对于均匀的边底水气藏适当提高气藏的采气速度,有利于提高气藏的无水采收率。宏观并联岩心水侵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单井气水同产阶段水气比缓慢上升与储层非均质性有关,以此为依据调整油藏数值模型,使单井产水拟合精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 海相砂岩 水侵机理 见水规律 物模实验
下载PDF
尕斯库勒E_3~1油藏Ⅲ6小层砂体厚度分布结构特征研究
3
作者 丁宁 丁荣晓 +1 位作者 黄方方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8期60-63,共4页
砂层厚度对储层发育程度的好坏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砂层厚度分布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青海尕斯库勒E31油藏III6小层为例,利用surfer软件对该小层1229口井的砂层厚度分布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空间分布进行... 砂层厚度对储层发育程度的好坏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砂层厚度分布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青海尕斯库勒E31油藏III6小层为例,利用surfer软件对该小层1229口井的砂层厚度分布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空间分布进行结构研究,绘制出其空间展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厚度 尕斯库勒 空间展布图
下载PDF
深水气田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睿乔 羊新州 +2 位作者 杨鹏 唐圣来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年第S01期133-136,共4页
由水下井口和深水海管组成的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水气田开发的大趋势。因生产管柱穿孔、封隔器失效、井口阀组内漏等原因,导致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超高,接近井口装置安全许用压力,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国内外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法。通过进行现... 由水下井口和深水海管组成的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水气田开发的大趋势。因生产管柱穿孔、封隔器失效、井口阀组内漏等原因,导致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超高,接近井口装置安全许用压力,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国内外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法。通过进行现场测试,分析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超高的原因,结合现场工艺流程和物料资源,研究出一套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处理技术,并在现场成功应用。该技术研究为深水气田水下井口环空压力异常处理开辟了新思路,极大地提高了深水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田 水下井口 环空压力异常 环空压力异常处理技术
下载PDF
海上油田薄储层沉积期次解剖及开发意义——以惠州油田L油藏为例
5
作者 邓永辉 戴建文 +3 位作者 王华 衡立群 杨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69-74,81,共7页
针对南海东部惠州油田珠江组L油藏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储层沉积水动力环境及沉积微相类型,开展井震结合的薄储层沉积期次解剖,识别刻画L油藏储层沉积期次及演化过程。结... 针对南海东部惠州油田珠江组L油藏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储层沉积水动力环境及沉积微相类型,开展井震结合的薄储层沉积期次解剖,识别刻画L油藏储层沉积期次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L油藏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处于河流、波浪、潮汐水动力的共同作用区,三角洲沉积受海洋水动力作用改造明显;识别出古珠江与东沙滨岸砂两支物源体系,北部古珠江三角洲是主控物源体系;L油藏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微相,连片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优势储集相带类型;空间上识别出四期三角洲前缘复合沉积体,北部的三期古珠江三角洲沉积体系自西向东叠置发育,形成L油藏的主要储集砂体,南部发育的一期东沙滨岸物源三角洲沉积与L油藏主体区连为一体,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油田 珠江组 薄储层 沉积特征 沉积期次
下载PDF
沥青质管流动态沉积模型对比与评价研究
6
作者 杨鹏 +2 位作者 朱彦杰 羊新州 罗睿乔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0期40-44,共5页
在原油的管输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沥青质从原油中析出,聚集成颗粒状,最后部分沉积在管壁上,导致产量降低,同时增大生产压差,最终可能堵塞管道。近年来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多相混输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问题越发受到关注。本文... 在原油的管输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沥青质从原油中析出,聚集成颗粒状,最后部分沉积在管壁上,导致产量降低,同时增大生产压差,最终可能堵塞管道。近年来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多相混输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问题越发受到关注。本文从沥青质在管流中的动态沉积机理(扩散、惯性、碰撞)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几类典型的沥青质颗粒沉积模型,编制了动态模型的求解程序,并参考Jamialahmadi实验数据对比评价其计算结果。其中,Beal和E-M模型的计算结果与Jamialahmadi实验十分吻合,Beal模型在不同流量下的沉积量对比Jamialahmadi实验数据平均误差为9.6%,E-M模型的平均误差为11.8%,此两类模型可用来预测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量。同时研究发现,增大流速,管壁处的剪切力增大,能降低沥青质颗粒的沉积速率;降低管壁温度,减小沥青质颗粒的管壁黏附能,能抑制颗粒在管壁的沉积。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指导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沉积机理 沉积模型 对比评价 沉积速率
下载PDF
富含气态凝析水的相态研究新应用
7
作者 朱彦杰 杨鹏 +2 位作者 白美丽 洪舒娜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2期40-44,共5页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烃类流体饱和气态凝析水含量高,而使用水下井口回接进行开采的深水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的单井多相流量计计量的油水产量误差大,浅水平台分配的单井油水产量与地质认识不符,严重影响了生产动态分析。基于油气水三相相平...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烃类流体饱和气态凝析水含量高,而使用水下井口回接进行开采的深水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的单井多相流量计计量的油水产量误差大,浅水平台分配的单井油水产量与地质认识不符,严重影响了生产动态分析。基于油气水三相相平衡理论,井流物在实际的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气态凝析水,富含的饱和气态凝析水摩尔分数高达3.0%~3.9%。以饱和气态凝析水的井流物为基础模拟计算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生产初期汇集到平台的油水产量,对比验证表明,气田的模拟计算油水总产量与平台计量油水总产量比较一致,油产量模拟计算相对误差在3%以内,水产量模拟计算相对误差在8%以内,各气井计算的油水产量更符合认识,也有助于正确地开展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生产初期的动态分析。饱和气态凝析水模拟计算油水产量的方法 可作为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生产初期油水产量计量分配的有效辅助手段。正确认识高温高压气藏气井凝析水产出机理和产出规律有助于认识气井产水规律,更准确的开展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凝析气藏 气态凝析 水相平衡 油水计量
下载PDF
海相砂岩水驱气藏井筒排液技术研究——以南海东部PY气田为例
8
作者 杨鹏 羊新州 +2 位作者 洪舒娜 白美丽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9期52-58,共7页
见水气井井筒排液技术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陆地气井以及裂缝性或低渗气藏,海上气井排液技术因见水规律与平台空间限制等原因,与陆地气田相比有较大不同。本文以南海东部海上PY气田为例对海相砂岩水驱气藏井筒排液技术开展研究。通过调... 见水气井井筒排液技术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陆地气井以及裂缝性或低渗气藏,海上气井排液技术因见水规律与平台空间限制等原因,与陆地气田相比有较大不同。本文以南海东部海上PY气田为例对海相砂岩水驱气藏井筒排液技术开展研究。通过调研主要的井筒排液工艺,结合海上气井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PY气田气井特征进行适应性分析,筛选出优选管柱、电泵排液、液体泡排、连续气举四个工艺方向,并对其中最适用的两项——电泵排液与优选管柱进行了配套技术研究。气井电泵排液需经过工艺管柱改造,搭配井下气液分离器、特殊Y接头、特殊井口等配套井下工具,从而实现气液高效分离,应用于高产液气井。针对优选管柱,利用PIPSIM软件与KH波动理论携液计算方法,从摩阻、冲蚀、携液三因素分析,得到不同尺寸油管的推荐产气量,当气井低于目前管柱最低携液气量时,筛选出73.025mm油管为最优接替管柱,适用于低产液气井。该项气井排液配套工艺技术可以解决此类海相砂岩水驱气藏不同类型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井筒排液问题,在延长气井生产期、提高天然气产量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排液 海上气井 海相砂岩 电泵排液 优选管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