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淑萍
曹文博
+6 位作者
曹锐
张志勇
付新露
徐赛俊
潘
虎
强
王小纯
马新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作物的冠层结构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群体微环境反映了作物冠层内小气候的变化,与作物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该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等行距(R_(1),20 cm+20 cm)、宽窄行(R_(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不同行距和低...
作物的冠层结构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群体微环境反映了作物冠层内小气候的变化,与作物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该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等行距(R_(1),20 cm+20 cm)、宽窄行(R_(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不同行距和低(D_(1),120.0 kg·hm^(-2))、中(D_(2),157.5 kg·hm^(-2))、高(D_(3),195.0 kg·hm^(-2))3个播量配置组合,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后期冠层垂直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表现,旨在优化小麦绿色栽培措施,在不增加水肥投入情况下,挖掘冬小麦的生产潜力和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冬小麦上、中、下3个层次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LA)及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R_(2)大于R_(1),且R_(2)行距上层和中层DIFN、各层次MLA及LAI显著高于R_(1),在相同行距下,D_(3)播量LAI下降迅速,D_(2)播量的LAI及其中层和下层的MLA最高,并与D_(1)、D_(3)差异显著;冬小麦冠层温度和群体CO_(2)浓度均随着播量的增大而降低,而相对湿度随播量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播量下,R_(2)行距较R_(1)更具有降温保湿能力,冠层平均温度较R_(1)下降了0.06-0.5℃,相对湿度较R_(1)提高了1.85%-3.15%;在相同播量下,R_(2)行距千粒质量、穗粒数都显著大于R_(1),因此R_(2)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R_(1)。综上所述,冬小麦的水平结构配置可显著改变其冠层的垂直结构及群体微环境,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的灌浆,在不减少穗数的情况下,提高穗粒数及千粒质量,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在该试验中以R_(2)D_(2)配置的冠层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平分布
冠层垂直结构
微环境
产量
原文传递
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氮形态对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谭世超
潘
虎
强
+6 位作者
卫琼茹
牛梦姣
刘翠平
张士宇
郑亮
齐丽彬
熊淑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为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的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采用二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00μmol/mol(正常大气浓度,C)、600μmol/mol(高于正常大气浓度,E)2个CO_(2)浓度和硝态氮(NO_(3)^(-)-...
为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的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采用二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00μmol/mol(正常大气浓度,C)、600μmol/mol(高于正常大气浓度,E)2个CO_(2)浓度和硝态氮(NO_(3)^(-)-N,A)、铵态氮(NH_(4)^(+)-N,N) 2种氮肥形态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小麦花后不同时间旗叶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2年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处理(E)可显著提高小麦旗叶P_(n)、C_(i),而对旗叶G_(s)、T_(r)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麦的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显著升高。高浓度CO_(2)条件下,2种氮形态处理的小麦光合参数和产量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高浓度CO_(2)处理(E)中,施用NH_(4)^(+)-N(A)的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株高、产量比施用NO_(3)^(-)-N处理(N)分别增加5.00%~11.95%、1.92%~3.59%、7.17%~8.26%,穗粒数增加4.41%~5.43%。NH_(4)^(+)-N处理(A)的小麦旗叶P_(n)、T_(r)分别比NO_(3)^(-)-N处理升高7.91%~27.48%、4.91%~27.48%。综上,高浓度CO_(2)条件下施用NH_(4)^(+)-N可有效提升小麦旗叶的光合能力,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O_(2)浓度升高
氮形态
光合作用
产量
原文传递
题名
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淑萍
曹文博
曹锐
张志勇
付新露
徐赛俊
潘
虎
强
王小纯
马新明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A210015)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2010-01-G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5)。
文摘
作物的冠层结构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群体微环境反映了作物冠层内小气候的变化,与作物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该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等行距(R_(1),20 cm+20 cm)、宽窄行(R_(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不同行距和低(D_(1),120.0 kg·hm^(-2))、中(D_(2),157.5 kg·hm^(-2))、高(D_(3),195.0 kg·hm^(-2))3个播量配置组合,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后期冠层垂直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表现,旨在优化小麦绿色栽培措施,在不增加水肥投入情况下,挖掘冬小麦的生产潜力和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冬小麦上、中、下3个层次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LA)及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R_(2)大于R_(1),且R_(2)行距上层和中层DIFN、各层次MLA及LAI显著高于R_(1),在相同行距下,D_(3)播量LAI下降迅速,D_(2)播量的LAI及其中层和下层的MLA最高,并与D_(1)、D_(3)差异显著;冬小麦冠层温度和群体CO_(2)浓度均随着播量的增大而降低,而相对湿度随播量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播量下,R_(2)行距较R_(1)更具有降温保湿能力,冠层平均温度较R_(1)下降了0.06-0.5℃,相对湿度较R_(1)提高了1.85%-3.15%;在相同播量下,R_(2)行距千粒质量、穗粒数都显著大于R_(1),因此R_(2)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R_(1)。综上所述,冬小麦的水平结构配置可显著改变其冠层的垂直结构及群体微环境,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的灌浆,在不减少穗数的情况下,提高穗粒数及千粒质量,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在该试验中以R_(2)D_(2)配置的冠层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最佳。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平分布
冠层垂直结构
微环境
产量
Keywords
Triticum aestivum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vertical structure of canopy
microenvironment
yield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氮形态对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谭世超
潘
虎
强
卫琼茹
牛梦姣
刘翠平
张士宇
郑亮
齐丽彬
熊淑萍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2239)
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221100110800)。
文摘
为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的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采用二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00μmol/mol(正常大气浓度,C)、600μmol/mol(高于正常大气浓度,E)2个CO_(2)浓度和硝态氮(NO_(3)^(-)-N,A)、铵态氮(NH_(4)^(+)-N,N) 2种氮肥形态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小麦花后不同时间旗叶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2年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处理(E)可显著提高小麦旗叶P_(n)、C_(i),而对旗叶G_(s)、T_(r)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麦的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显著升高。高浓度CO_(2)条件下,2种氮形态处理的小麦光合参数和产量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高浓度CO_(2)处理(E)中,施用NH_(4)^(+)-N(A)的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株高、产量比施用NO_(3)^(-)-N处理(N)分别增加5.00%~11.95%、1.92%~3.59%、7.17%~8.26%,穗粒数增加4.41%~5.43%。NH_(4)^(+)-N处理(A)的小麦旗叶P_(n)、T_(r)分别比NO_(3)^(-)-N处理升高7.91%~27.48%、4.91%~27.48%。综上,高浓度CO_(2)条件下施用NH_(4)^(+)-N可有效提升小麦旗叶的光合能力,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升高。
关键词
小麦
CO_(2)浓度升高
氮形态
光合作用
产量
Keywords
wheat
elevated CO_(2)concentration
nitrogen forms
photosynthesis
yield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熊淑萍
曹文博
曹锐
张志勇
付新露
徐赛俊
潘
虎
强
王小纯
马新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2
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氮形态对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谭世超
潘
虎
强
卫琼茹
牛梦姣
刘翠平
张士宇
郑亮
齐丽彬
熊淑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