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对日本儒教特征的再诠释
被引量:7
1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出处
《东疆学刊》
2004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摘
日本虽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由于日本自身的文化特点,儒学文化的精髓并没有真正融化到日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并作为"优势文化"发挥作用。日本文化的精神实质形成于日本民族自己自古以来的生存方式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日本这一"儒教国家"进行更为符合实际的再诠释。
关键词
日本
儒教
特征
再诠释
Keywords
Japan, Confucianism, characteristic, re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题名 儒学与当代韩国
被引量:4
2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
出处
《当代韩国》
1996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摘
儒学与当代韩国潘畅和众所周知,韩国在东亚儒学文化圈中堪称最忠实于儒学文化的国家。这不仅在过去,就是在现在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尽管因历史课题的不同,有过一些文化重心转移的现象,但是儒家学说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却是一贯的历史主线。一以人伦道德、政治伦理...
关键词
朝鲜朱子学
韩国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
儒学原则
朝鲜半岛
伦理道德
刚健不息
退溪学
朝鲜民族
韩国现代化
分类号
B31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论古代朝鲜的“两班”及其文化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潘 畅 和
何方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
延边大学出版社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
项目号:AKS-2010-R58
文摘
"两班"及其文化是古代朝鲜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两班起源于高丽,而两班文化成熟发展于朝鲜王朝时期,其典型形态是在地两班。在地两班于16世纪时走出京城返回农村,并构筑了自己的永久世居地和文化根基。他们在朱子学的价值体系中,远离商品经济,营造了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文化,成为朝鲜王朝稳定的社会体制基础。
关键词
古代朝鲜
在地两班
乡案
乡约
Keywords
Ancient Korea
endemic 'Liang-Ban'
'Liang-Ban' roster
'Liang-Ban' regulation
分类号
D521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政治系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5年第3期81-85,共5页
文摘
日本朱子学从原来的一种文化修养转而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在江户幕府时期急速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日本与中国和朝鲜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统治不同,具有容纳了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等级分工的结构特色。这种结构特色要求朱子学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钟情于抽象的“主义”。因此,日本朱子学被具体诠释成日本社会各个层次乃至庶民的不同伦理文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庶民化的特点。
关键词
日本
朱子学
原因
特色
Keywords
Japan , Zhu Xi's Philosophy , reason , feature
分类号
B31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恨”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金永弼
潘 畅 和
机构
韩国亚细亚大学
延边大学政治系 教授
出处
《东疆学刊》
2005年第3期38-46,共9页
文摘
对韩国人的恨的多层结构———否定与肯定、消极与积极、过去意向性与未来意向性结构进行分析,从和解意向性角度来对恨的独特性进行确认,可以看出,恨的主体是以情促成和解的情绪,类似于把他者构造成自己的意向相关者的本能意向。
关键词
恨
现象学
分析
Keywords
hatred, phenomenology, analysis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日本文化的发生学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115,共8页
文摘
日本文化发生于分隔、封闭的狭小地域。众多分隔、封闭的生存空间又叠加为整体结构,相互形成对立、排斥、竞争关系,从中引出你我分界的政治逻辑。这种逻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最终导致普遍的、恒定的价值判断的缺失。日本民族在走向"世界公民"的过程中,其特有的民族逻辑将受到世界的评判。
关键词
日本文化
集团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
分类号
G131.3
[文化科学]
题名 论日本与韩国文化机质的不同特色
被引量:5
7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文摘
日本与韩国虽然同样接受了中国的儒学,但对同样的儒学文本却做出了现实的不同诠释。这种结果是由两个主体的不同文化机质引发的:日本尚武,韩国崇文;日本是地域分割的有序组织,韩国是依赖血缘的无序社会;日本是以忠为先的主从秩序,韩国是以孝为先的父子序列;日本是基于人为的他律文化,韩国是基于自然主义的自律文化。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文化机质
特色
分类号
G131
[文化科学]
题名 日韩儒家文化背景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105,共17页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儒家文化
文化背景
比较研究
人际关系
幕藩体制
自然环境
社会组织结构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
被引量:4
9
作者
潘 畅 和
李海涛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摘
公元4世纪,佛教经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此时,正值高句丽、百济、新罗鼎足而立之际。虽然三个国家都接受了佛教,并把它看成求福护国的工具,但由于三者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而使得佛教在传入三国的时间上,高句丽最早,百济次之,新罗最晚。
关键词
佛教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传播
Keywords
Buddhism
Kogurgo
Paekche
Silla
spreading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题名 论儒家文化对古代朝鲜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 畅 和
张波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7-1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东亚儒家文化圈价值冲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6JJD720016
文摘
儒家文化对古代朝鲜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一方面儒家文化保住了朝鲜民族,使其作为弱小民族,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与国土完整绵延数千年;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塑造了朝鲜民族,使朝鲜民族所独有的鲜明的文化个性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至今令世人瞩目,也因此使儒家文化真正成为超越国界、民族的普遍主义文化。
关键词
朝鲜民族
儒家文化
两班政治
Keywords
the Korean nation,Confucianism,yangban politic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题名 论日本的武士、武士政权及武士道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 畅 和
张建华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东亚儒家文化圈价值冲突研究"
项目批准号:06JJD720016
文摘
日本武士在平安时代多源头产生后,在镰仓时期形成了武士政权,德川时期确立了武士道。武士道乃武士之道,是日本社会产生的独具日本文化特色的行为文化形态,它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及思维方式。"死的觉悟"和"迎战必胜"的思想是武士道的两大观念支柱。
关键词
日本武士
武士政权
武士道
分类号
B31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古代朝鲜和日本朱子学特色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0-55,共6页
文摘
Though having adopted the same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ancient Korea and Japan, due to the adoption of different cultural subjects, formed totally opposi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ancient Korea, Confucian culture gradually became mature ideology come from a conceptual thought to be an institutional existence. It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ization, idea-orientation, and exclusiveness. However, in ancient Japan, the abstract, conceptual, insubstantial parts of Confucian culture disappeared, or was converted into a concrete, practical, operable pattern,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non-systemization, operation-oriented and compatibility.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朝鲜
东亚
国内
韩国
国家
特色
个性差异
核文化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近百年来韩国儒学研究的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闰洙
潘 畅 和
机构
韩国大邱教育大学
延边大学政治系
出处
《东疆学刊》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通过比较研究,认识了西方哲学和传统哲学之后,从哲学意义上研究韩国儒学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在日帝殖民时期韩国传统哲学研究有"停滞史观"和"民族史观"两个方向,解放后,韩国的儒学研究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相比,韩国传统哲学虽然有些受冷落,但相对于哲学上的其它研究领域,前景并不黯淡。
关键词
近百年
韩国儒学研究
特征
Keywords
the past century,ROK's Confucianism studies,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B31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对中国实学的哲学诠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实学,一方面是儒家实用理性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于儒家文化的始终,乃至于泛指的实学即儒学;另一方面,它又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儒家文化的反思、批判形式,是作为社会新思潮消解儒学的贵族性、经院性而成为庶民文化的"革命"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我们今天指称的实学实际上被界定在这一特指意义上了。
关键词
实学
历史发展
哲学诠释
儒家实用理性
Keyword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practical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题名 北学派的实学思想及其启蒙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 畅 和
出处
《东疆学刊》
1991年第2期44-50,共7页
文摘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正值朝鲜封建社会后期.适应这种后期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别具特色和风格的社会思潮——实学.实学作为旧的行将崩溃,新的正在萌生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旧的批判和否定,对新的指向和启蒙.对兴盛两个半世纪的朝鲜实学,学术界以实学思想表现出的特色大体分“经世致用”学派,“利用原生”学派,“实事求是”学派.经世致用学派指以李瀷为思想主流的星湖学派;利用厚生学派指以燕行使为队伍的北学派;实事求是学派指崔汉绮等后期的学斋实学派.在诸学派中,就启蒙、指向近代的意义讲,北学派思想具有“先觉者”之特色.本人拟就北学派的实学思想及其启蒙意义略述浅见.
关键词
北学
实学思想
启蒙意义
星湖学派
朴齐家
利用厚生
思想家
洪大容
朴趾源
西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圣学十图》对韩国性理学特征的意义诠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 畅 和
姜云
机构
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基金
2014年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海外韩国学资助项目,项目号:AKS-2014-R68
文摘
《圣学十图》是韩国大儒李退溪于1568年在浩如烟海的程朱理学资料中,取舍编辑十幅"图""说"献给国王的上疏文。目的是要国王明白"圣学之大端,心法之至要",并按照圣学的要求和次第进行心性修养。退溪为国王而作的这样的《圣学十图》,一方面代表了韩国性理学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的程朱理学传入韩国后至此已经超越国王的权威而成为足以凌驾世俗权力的文化权威,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韩国表现出了比中国更与现实结合的很强的实践性特征。
关键词
李退溪
《圣学十图》
韩国性理学特征
分类号
B31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中、朝、日道教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0-37,共8页
文摘
以比较的方法,探讨中、朝、日道教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深刻认识三国的文化很有启发意义。这三国道教文化的相同点就在于:其道教文化的建树皆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上;三国道教皆具有相对“下位层次”文化的性质;道教研究一直受到忽视。中、朝、日道教文化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几点:其一,中国道教是一种大型民族宗教,日本道教是道教这棵大树上的部分枝杈,朝鲜道教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既有中国道教似的宗教意义,又有日本道教似的非体系、不完善的一面;朝鲜主要是斋醒祭祀道教,日本主要是实用道教;中国儒、佛、道经渭分明;朝鲜、日本儒、佛、道三者常常搅成一团,无明确界线。道教在本土中国,同儒、佛一样形成巨大的文化洪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色。道教在朝鲜和日本,虽然远没有形成如同中国本土道教那样壮观的历史局面。
关键词
道教文化
中国道教
道教研究
道教思想
日本文化
民间道教
宗教意义
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20
题名 古代日本与朝鲜的特殊阶层——武士与两班之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文摘
古代日本的武士和朝鲜的两班,是古代日本民族和朝鲜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因此也是解读其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日本武士和朝鲜两班都作为位居农工商三民之上的统治阶级,其身份世袭,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不同的是,日本的武士是以来源于社会体制中的俸禄为生的消费阶层,是以忠诚和献身精神立身和行动的人,学问在他的活动范围之外,而朝鲜两班是有闲阶层,是以读书和谨守礼仪为特征的文化人。
关键词
武士
两班
武士道
在地两班
分类号
K31
[历史地理—历史学]
题名 古代中国与朝鲜的“气”哲学传统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 畅 和
张波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重大项目"东亚儒家文化圈价值冲突研究--中韩日儒家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剖析"(06ZZD720016)
文摘
在中国,元气自然论在王充以后,受魏晋玄学思辩哲学的压抑一度发展低迷,到北宋张载时走向高峰而发展为元气本体论,后又受程朱"理"论的排挤,一度衰微。300年后,王廷相、王夫之的气论又形成发展高潮。在朝鲜,确立气一元论哲学的徐敬德之后,气哲学传统就表现为主理主气之争、唯理唯气之争,最终由崔汉绮总集成。中国的气论主要作为宇宙本根论,道器、形而上、形而下等范畴始终成为诠释的中心。朝鲜的气论则更多地是对心、性、情等伦理本体的探讨,故主要围绕理气、心性、善恶等概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国与朝鲜
张载
徐敬德
王夫之
崔汉绮
气论
Keywords
China and Korea
Zhang Zai
Xu Jing- de
Wang Fu- zhi
Cni Han- yi
Qi Theory (Vital Energy)
分类号
B30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题名 试论清代实学与朴齐家的实学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英顺
潘 畅 和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2006年第2期18-22,共5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06197
文摘
朝鲜北学派实学代表人物朴齐家曾先后4次出访燕京,他冲破了夷夏之辨和小中华的传统狭隘观念,系统地总结了北学论思想,提出了从器物利用到思想文化对外开放的主张,以实现正德利用厚生之道,同时提出了发展工商、富民强国的具体措施。朴齐家的实学思想丰富了朝鲜实学的内涵,与嗣后的实事求是实学榫接,其历史地位极为重要。
关键词
清代实学
朴齐家
实学思想
北学中国
Keywords
practical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Pak Che-ga, thought on practical learning, learning from China in the north
分类号
K31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