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单元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温德树 樊志勇 +1 位作者 雷永红 瑞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卒中单元 《英国医学杂志》 组织化卒中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 21世纪初 医学观点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CT影像学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智 瑞福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与CT表现的关联。结果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估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效参数。将以上3...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与CT表现的关联。结果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估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效参数。将以上3个参数综合起来组建方程1与方程2来估测预后。另收集1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方程进行复核。结论通过方程1与方程2可以将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3个参数综合起来更确切地估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影像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的安全及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瑞福 林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84-388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3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与1例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症患者,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3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与1例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症患者,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IvIg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加用IvIg治疗后,病情均逐渐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与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症等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IvIg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 治疗 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 不良反应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的动物模型及雷公藤多甙对其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武勇琴 瑞福 宋素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多发性肌炎的良好动物模型及其有效的治疗药物。  方法 给动物注射同种大鼠的肌匀浆 ,观察其活动状态 ;通过肌肉组织染色及ELISA法 ,研究肌肉的病理学变化 ,同时给动物喂服雷公藤多甙观察药物疗效。  结果 部分动... 目的 寻找一种多发性肌炎的良好动物模型及其有效的治疗药物。  方法 给动物注射同种大鼠的肌匀浆 ,观察其活动状态 ;通过肌肉组织染色及ELISA法 ,研究肌肉的病理学变化 ,同时给动物喂服雷公藤多甙观察药物疗效。  结果 部分动物表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大多数肌肉组织学检查示肌纤维炎性变 ;免疫组化检查可见肌膜、肌内膜和肌束膜中有IgG沉积。动物服雷公藤多甙后肌肉病变明显减轻 ,其疗效与强的松相似。  结论 用同种大鼠肌匀浆免疫动物可诱导出多发性肌炎的动物模型 ;雷公藤多甙能有效地治疗多发性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雷公藤多甙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口语功能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孔莉 王颖 瑞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观察口语功能障碍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 ,探讨以家庭口语功能康复治疗为主的模式是否有效。方法 :按照配对因素共选择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 18对 ,并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口语功能障碍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 ,探讨以家庭口语功能康复治疗为主的模式是否有效。方法 :按照配对因素共选择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 18对 ,并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让其口语功能自然变化。康复组的患者在医师的定期指导下 ,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口语功能康复训练。在发病后 6个月和 12个月 ,两组患者重新进行口语功能的评估。结果 :对照组患者口语功能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改善。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有显著的改善。无论是在发病后 6个月还是 12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作为成本低、患者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法 ,家庭口语康复治疗是一种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口语功能障碍 家庭康复治疗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肌病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建萍 瑞福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肌病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骨骼肌无力和萎缩性肌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被疏漏。本文综述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肌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肌肉病理、实验室检查、可能的机理、诊断和防治。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类固醇肌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应重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瑞福 林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目前全国约有4000余万例糖尿病患者,它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糖尿...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目前全国约有4000余万例糖尿病患者,它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例如已熟知的三联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在并发的神经系统病变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更为多见,故本文将着重叙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并简略叙述应对之重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诊断 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系统病变 肥胖发生率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MD基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樊绮诗 崔杰峰 +4 位作者 夏玉卿 黄陶 孟渊 瑞福 李建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寻找DMD基因的缺失范围。方法 用 2 5对引物以多重PCR技术对 17例DMD或BMD患者进行DMD基因检测。结果  8例患者 (47.1% )被检出DMD基因片段性缺失 ,其中 7例患者的缺失部位集中在 44~ 5 1号外显子 ,另 1例患... 目的 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寻找DMD基因的缺失范围。方法 用 2 5对引物以多重PCR技术对 17例DMD或BMD患者进行DMD基因检测。结果  8例患者 (47.1% )被检出DMD基因片段性缺失 ,其中 7例患者的缺失部位集中在 44~ 5 1号外显子 ,另 1例患者的缺失部位处于DMD基因的 5′端。结论 我国DMD或BMD患者DMD基因的缺失热点主要位于该基因的中央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DMD/BMD 基因缺失 肌营养不良症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智 瑞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两者均可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瘫痪。近年来这两种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作...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两者均可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瘫痪。近年来这两种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 危重病性肌病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类固醇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骨骼肌病变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建萍 瑞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合成代谢类激素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X),分别为 5mg/kg腹腔注射,每日 1次,连用 14 d和 10、20、40、60、90m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合成代谢类激素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X),分别为 5mg/kg腹腔注射,每日 1次,连用 14 d和 10、20、40、60、9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5d诱导类固醇肌病(steroid myopathy,SM)的大鼠模型,观察其骨骼肌的病理改变;观察苯丙酸诺龙(NPP)对类固醇肌病的预防效果。结果 DX 5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 3天即足以造成大鼠的实验性SM模型,随剂量和疗程的增加,肌肉病变加重;病肌显示肌纤维萎缩和结构破坏,以Ⅱ型纤维为主,Ⅰ型纤维亦可受累,但程度较轻;Ⅰ型肌纤维在DX40、90mg/kg组中比例增高;NPP与DX5mg/kg同步使用未能防止SM的发生,但减轻了肌纤维的坏变程度。结论大鼠实验性SM模型的病肌以肌纤维萎缩为主,伴纤维结构破坏,病变随激素剂量和疗程的递增而加剧;Ⅰ型和Ⅱ型肌纤维均可受累;合成代谢类激素不能防止S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肌病 药物诱导性肌病 动物模型 苯丙酸诺龙 治疗
下载PDF
线粒体肌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瑞福 李浩民 +1 位作者 陈俊宁 谢龙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9,共2页
报告1例线粒体肌病,经改良(MGT)、(SDH)染色与透射电镜检察证实。并结合病例就诊断、鉴别诊断、临床类型与预后估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神经肌肉病
下载PDF
神经肌病四肢肌萎缩的CT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爱华 华佳 +2 位作者 许绍奇 瑞福 蒋蕴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笔者报告了11例正常者和39例神经肌病患者四肢肌肉的CT表现。除了肌肉密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萎缩及真、假性肥大外,各肌肉之间的间隔在各种肌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借助CT的测量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可帮助我们进一步鉴别... 笔者报告了11例正常者和39例神经肌病患者四肢肌肉的CT表现。除了肌肉密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萎缩及真、假性肥大外,各肌肉之间的间隔在各种肌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借助CT的测量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可帮助我们进一步鉴别神经原性及肌原性肌萎缩,特别是不同肌萎缩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CT 四肢肌 诊断
下载PDF
脑梗塞的某些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与临床治疗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德树 瑞福 《医学综述》 1999年第10期464-465,共2页
随着医学者们对脑梗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深刻地揭示了脑梗塞的本质,一些传统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治疗得以创新,疗效更加显著。现仅对近年来脑梗塞的某些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脑梗塞临床治疗的创... 随着医学者们对脑梗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深刻地揭示了脑梗塞的本质,一些传统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治疗得以创新,疗效更加显著。现仅对近年来脑梗塞的某些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脑梗塞临床治疗的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水肿 颅内压降低 溶栓治疗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DMD基因及其产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绮诗 瑞福 +5 位作者 崔杰峰 李建平 翁中芳 张宇舟 朱立红 杨伟宗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6期268-270,共3页
目的针对DMD基因的突变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编码产物的异常,探讨DMD基因及其编码产物──抗肌营养个良蛋白的检测对于诊断疾病的意义。方法用多重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对DMD或BMD患者的DMD基因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 目的针对DMD基因的突变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编码产物的异常,探讨DMD基因及其编码产物──抗肌营养个良蛋白的检测对于诊断疾病的意义。方法用多重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对DMD或BMD患者的DMD基因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33.3%的DMD患者虽然未被检测出基因的片段性缺失,但他们的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却完全丧失。结论多重PCR技术是检测DMD基因片段性缺失的有效方法,但却无法检测出点突变等微小突变。兔疫印迹技术能反映由于各种类型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编码产物的缺陷,更有利于DMD和BMD的确实诊断,应将其作为主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诊断肌营养不良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华成 于文 +4 位作者 申海莲 瑞福 宋永建 谢君 樊绮诗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迪谢内 (DMD)、贝克 (BMD)、肢带 2D(LGMD2D)和肢带 2C(LGMD2C)型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编码产物dystrophin、α 肌聚糖和γ 肌聚糖进行检测 ,为临床对肌营养不良的确诊和分型建立特异性的实验诊断手段。方法 用... 目的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迪谢内 (DMD)、贝克 (BMD)、肢带 2D(LGMD2D)和肢带 2C(LGMD2C)型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编码产物dystrophin、α 肌聚糖和γ 肌聚糖进行检测 ,为临床对肌营养不良的确诊和分型建立特异性的实验诊断手段。方法 用抗dystrophin中央棒状区、C 末端和抗α 、γ 肌聚糖单克隆抗体 ,借助免疫荧光技术对患者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致病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研究。结果 在 15例临床拟诊为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确诊 9例为DMD ,4例BMD ,1例LGMD2D和 1例LGMD2C。结论 分析骨骼肌细胞膜上DMD、α 肌聚糖和γ 肌聚糖基因表达产物是诊断DMD/BMD、LGMD2D和LGMD2C型肌营养不良的可靠和特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抗体技术 肌营养不良 肌营养不良蛋白 膜糖蛋白 诊断
原文传递
合并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16
作者 林智 瑞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8-499,共2页
目的观察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连续入住我院并行颅脑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276例。结果20例(7.2%)脑梗死患者的颅脑MRI显示有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灶。胼胝体腔隙性梗死大部分呈"指状",起自胼胝体下缘,伸入... 目的观察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连续入住我院并行颅脑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276例。结果20例(7.2%)脑梗死患者的颅脑MRI显示有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灶。胼胝体腔隙性梗死大部分呈"指状",起自胼胝体下缘,伸入胼胝体内;少数病灶呈"小山丘状"。结论胼胝体腔隙性梗死并非罕见。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形态与多发性硬化的胼胝体病灶相似,应注意鉴别。胼胝体腔隙性梗死也不是CADASIL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时应注意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腔隙性梗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探讨
17
作者 徐群 郭明光 瑞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8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疗程及副作用。方法对34例患者用大剂量激素递减法治疗。结果激素治疗有效率100%。激素起效时间胸腺异常组迟于胸腺正常组(P<0.01),严重全身型迟于轻度... 目的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疗程及副作用。方法对34例患者用大剂量激素递减法治疗。结果激素治疗有效率100%。激素起效时间胸腺异常组迟于胸腺正常组(P<0.01),严重全身型迟于轻度全身型(P<0.01)。治疗早期,6名患者一度MG症状加重,但继续治疗后症状均好转。治疗中仅1例出现轻度消化道溃疡。结论对未能用抗胆碱酯酶药及胸腺切除术得到良好控制的MG患者,激素可作为第一线药物。治疗须按长期用药、缓慢减量的原则,尤其对胸腺异常的严重全身型患者,以防止症状波动及副作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药物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 疗效
下载PDF
神经肌肉疾病的超声诊断
18
作者 瑞福 武晋鸿 +1 位作者 张苏扬 宋素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29例神经肌肉疾病(包括多种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多种神经原性肌肉病变与DMD可能递体)的120处随意肌进行了临床与超声检查。其中20块受检肌,在超声检查的相应部位,又接受了肌活检。结果提示:1.除结缔组织增生与脂肪浸润外,肌纤维坏... 对29例神经肌肉疾病(包括多种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多种神经原性肌肉病变与DMD可能递体)的120处随意肌进行了临床与超声检查。其中20块受检肌,在超声检查的相应部位,又接受了肌活检。结果提示:1.除结缔组织增生与脂肪浸润外,肌纤维坏变与间质内细胞浸润,也是超声图像异常的病理基础。2.超声可检出肌力尚未减退的病肌。3.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随诊病况,但敏感性不强。4.或有助于初选DMD递体,其阳性率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多发性肌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与梗死范围的关系
19
作者 李颖 瑞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104-10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的变化,探讨蛋白S水平与脑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7/2003-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脑梗死组)。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的变化,探讨蛋白S水平与脑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7/2003-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脑梗死组)。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8例,性别、年龄均与脑梗死组相匹配(P>0.05)。脑梗死组在入院时(发病5d以内)、发病后20d采静脉血2mL(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同时间点采血)。总蛋白S和游离蛋白S含量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参加实验脑梗死组39例,对照组38例,均采样至实验结束。①不同病程阶段蛋白S水平的变化:脑梗死组急性期(5d内)、亚急性期(20d)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0±2.83),(14.69±2.66),(16.91±4.04)mg/L,(t=-3.888,-2.828,P<0.01)]。脑梗死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游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6.36±2.02),(6.88±1.60),(8.80±2.41)mg/L,(t=-4.782,-4.095,P<0.01)]。②不同梗死范围蛋白S水平的变化:根据入院1周时MRI的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11例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27例。急性期、亚急性期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急性期:(13.22±2.79),(15.22±2.50)mg/L;亚急性期:(13.88±2.16),(16.68±2.83)mg/L,(t=-2.062,-3.313,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16.91±4.04)mg/L(t=-4.098,-3.906,P<0.01)]。急性期、亚急性期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游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5.78±1.69),(7.79±2.14)mg/L;(6.41±1.40),(8.03±1.52)mg/L,(t=-3.077,-3.15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8.80±2.41)mg/L,(t=-5.944,-5.031,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蛋白S水平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均明显下降,其下降的水平与病灶大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蛋白质S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儿童慢性特发性多发性肌炎诊治中的若干问题
20
作者 瑞福 樊绮诗 李建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多发性肌炎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