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_(45)单抗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翟志敏 朱薇波 +4 位作者 蔡晓燕 戴海明 潘理明 余自强 吴树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 CD45设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CD45单抗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对 3 2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及 5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细胞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淋巴细胞门内 ,正常对照组... 目的 :探讨 CD45设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CD45单抗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对 3 2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及 5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细胞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淋巴细胞门内 ,正常对照组相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组 CD45-F ITC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平均荧光道数值分别为 (x± s) :(99.1± 0 .5 ) %对 (85 .2± 4.3 ) % (P<0 .0 5 )和 3 1.66±8.47对 2 .46± 1.0 7(P<0 .0 0 1) ;CD45-PE为 (99.3± 0 .7) %对 (90 .2± 6.6) % (P<0 .0 5 )和 10 6.99±2 5 .94对 13 .86± 9.5 1(P<0 .0 0 1)。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始幼稚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 1∶ 10 0 0混合稀释后 ,CD45/SSC参数图上 ,可清楚地对原始幼稚细胞设门。结论 :利用 CD45设门方法 ,能简单、快速、准确地识别混在外周血中的少量原始幼稚细胞 ,敏感度高达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免疫分型 作用
原文传递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余自强 翟志敏 +6 位作者 何晓东 潘理明 吴竟生 蔡晓燕 朱薇波 杨会志 耿良权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10-111,共2页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 (RPs)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36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 [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9例 ,脾功能亢进 5例 ]全血中 RPs的比例和...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 (RPs)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36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 [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9例 ,脾功能亢进 5例 ]全血中 RPs的比例和绝对值 ,观察 RPs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变化 ,并与 2 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 RP s百分率和 RPs绝对值为 (2 .5 2± 1.12 ) %和 (3.32± 1.6 0 )× 10 9/ L;ITP患者的 RPs百分率为 (10 .77± 8.42 ) %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但 RPs绝对值 [(1.74± 3.19)× 10 9/ L]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P <0 .0 5 ) ;CAA及脾功能亢进者的 RPs百分率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 ,分别为 (2 .92± 2 .19) %和 (1.82±0 .97) % ,但 RPs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0 .5 8± 0 .86 )× 10 9/ L ;(0 .5 9± 0 .11)× 10 9/ L ]。结论 :采用本方法测定RPs可靠易行 ,在血小板破坏增多或血小板生成不足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 ,RPs的比例和绝对值均有相应的显著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 ITP诊断的辅助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减少症 网织血小板
下载PDF
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治疗二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8
3
作者 孙自敏 王祖贻 +7 位作者 朱微波 刘会兰 刘欣 刘芝樟 王宁玲 潘理明 吴树农 吴竞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 (CB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及免疫重建情况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 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进行HLA 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CBT。预处理方案 :例 1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 目的 探讨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 (CB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及免疫重建情况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 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进行HLA 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CBT。预处理方案 :例 1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 (BU CTX)方案 ,例 2采用BU CTX+卡氮芥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 +霉酚酸酯 (MMF)方案。移植有核细胞数 (NC)例 1为 14.6× 10 7 kg ,例 2为 16 .2 4× 10 7 kg ,CD3 4+细胞例 1为 7.2 4× 10 5 kg ,例 2为2 1.11× 10 5 kg。结果 例 1和例 2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 .5× 10 9 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5天和第7天 ;血小板计数 >5 0× 10 9 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5 3天和第 46天 ;全血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6 0天和第 5 2天。例 1、例 2分别于移植后第 6 0天和第 30天免疫功能开始恢复 ,移植后第134天和第 12 2天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移植后第 19天和第 17天DNA指纹图提示供者型。例 1供者为男婴 ,移植后第 49天外周血及骨髓染色体检查均为供者型 :46 ,XY ,10 0 %嵌合。例 1和例 2分别于移植后第 2 6天和第 2 1天出现Ⅱ度急性GVHD。 2例受者已无病生存 2 1个月和 16个月余。结论 CBT造血重建与免疫重建快而稳定 ,移植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治疗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脐血移植 HLA不相合
原文传递
免疫学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 被引量:7
4
作者 翟志敏 潘理明 吴竟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流式细胞仪技术
下载PDF
胞浆内抗原CD_3、CD_(22)、MPO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翟志敏 何晓东 +7 位作者 吴竞生 潘理明 吴树农 孙自敏 朱微波 蔡晓燕 余自强 王祖贻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和明确胞浆内抗原 CD3、CD2 2 、MPO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多聚甲醛和甲醇联合固定细胞 ,单抗间接荧光法标记细胞内相应的抗原 ,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计数 ,并将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目的 :探讨和明确胞浆内抗原 CD3、CD2 2 、MPO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多聚甲醛和甲醇联合固定细胞 ,单抗间接荧光法标记细胞内相应的抗原 ,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计数 ,并将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9例初诊患者中 ,11例 MPO阳性 ,6例 Cy CD2 2 阳性 ,1例Cy CD3阳性 ,1例 3项均为阴性 ,结合形态学和表面抗原分析 ,全部病例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胞浆内 CD3、CD2 2 、MPO的检测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可在临床广泛开展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D3 CyCD22 髓过氧化物酶 白血病 诊断
下载PDF
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引起截瘫(附3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祖贻 宋继娥 +1 位作者 潘理明 吴树农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引起截瘫(附3例报告)                   安徽省立医院王祖贻,宋继娥,潘理明,吴树农白血病细胞浸润脊髓引起损害,用氨喋呤鞘内注射后出现截瘫,国外文献中已见到11例[1],我院2年来见... 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引起截瘫(附3例报告)                   安徽省立医院王祖贻,宋继娥,潘理明,吴树农白血病细胞浸润脊髓引起损害,用氨喋呤鞘内注射后出现截瘫,国外文献中已见到11例[1],我院2年来见到3例,结合文献介绍如下。1病例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鞘 注射 截瘫 药源性疾病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CML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欣 孙自敏 +6 位作者 朱薇波 汪健 潘理明 吴树农 吴竞生 蔡晓燕 余自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IFNα 2b)和小剂量阿糖胞苷 (LDAra C)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寻找治疗CML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IFNα 2b(30 0万U/d)和Ara C(2 0mg·m-2 ·d-1,每月用 10d)联合治疗...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IFNα 2b)和小剂量阿糖胞苷 (LDAra C)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寻找治疗CML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IFNα 2b(30 0万U/d)和Ara C(2 0mg·m-2 ·d-1,每月用 10d)联合治疗CML慢性期患者 17例 ,检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情况 ,并与IFNα 2b治疗组和羟基脲 (Hu)治疗组作对照。结果 :IFNα 2b LDAra C治疗组治疗 6个月 ,CHR率和总CHR率分别为 76 .4 7%和 88.2 4 % ,4 7.0 6 %的患者治疗 7~ 32个月 (中位数 14个月 ) ,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至 38%~90 % ,仅 1例 (5 .88% )在 34个月发生急变 ,治疗 6个月CHR率、总CHR率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病例百分数均显著高于IFNα 2b治疗组 (P =0 .0 0 95、P <0 .0 0 5和P =0 .0 4 3)和Hu治疗组 (P =0 .0 14、P <0 .0 0 5和P<0 .0 0 5 ) ,CML急变发生率较低 (P =0 .0 3和P <0 .0 0 5 ) ,而且发生急变的时间较晚。结论 :对CML慢性期患者采用IFNα 2b和LDAra C联合治疗 ,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 ,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 ,提高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血液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 被引量:5
8
作者 翟志敏 潘理明 +4 位作者 周珞平 何晓东 吴竞生 朱薇波 孙自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和 5 3例AML完全缓解 (CR)的患者为对象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RD ,并与传统的骨髓形态学结果进...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和 5 3例AML完全缓解 (CR)的患者为对象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RD ,并与传统的骨髓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预测各组患者发生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CR≤ 1年组为 10 0 %(8/ 8)和 4 2 .9% (3/ 7) ,1年 <CR≤ 3年组为 10 0 % (5 / 5 )和 75 % (6 / 8) ,CR >3年组为 5 0 % (1/ 2 )和 95 .6 % (2 2 / 2 3) ,对所有第 1次受检MRD为阳性随后确认为复发的患者 ,比骨髓象诊断复发平均提前 7个月。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可比传统骨髓形态学更早提示复发 ,尤其是采取连续性定期监测、动态观察的方式 ,会进一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临床防止复发、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检测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骨髓形态学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翟志敏 吴竞生 +1 位作者 潘理明 何晓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1年第6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累 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 目的 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累 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总干祖细胞占0.16%±0.14%,(2)髓系前体细胞CD34+/CD33+ 0.08%±0.06%、CD33+ 1.32%±1.28%、MPO+ 0.67%±0.88%,(3)淋巴系前体细胞CD45dim/CD19+0.75%±0.62%,CD45dim/CD10+ 0.45%±0.11%;CD45dim/CD7+0.24%±0.14%,CD45dim/CD2+0.22%±0.13%。鉴别异常细胞的敏感度可达 10-3,发现1例完全缓解期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髓系前体细胞有异常,3个月后临床证实复发。结论 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系造血前体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可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下载PDF
CD59抗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珞平 翟志敏 +5 位作者 韩永胜 潘理明 朱薇波 蔡晓燕 吴竞生 孙自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 CD5 9抗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 2 0例正常人和 2 2例确诊为不同类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或外周血中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 目的 探讨 CD5 9抗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 2 0例正常人和 2 2例确诊为不同类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或外周血中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表面 CD5 9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和红细胞中的 CD5 9+细胞均占 95 %以上 ,9例 AML患者中有 7例粒细胞表面 CD5 9表达量低于正常值 ( 4 2 .4%~ 78.9% ) ,2例双表型 AL及 3例 ALL伴髓系抗原 CD1 3阳性的患者中有 3例 CD5 9表达量降低 ( 87.0 %~ 92 .0 % ) ,3例 CLL、3例单纯 ALL以及 2例淋巴瘤患者的粒细胞 CD5 9均正常。此外 ,所有患者红细胞表面 CD5 9的表达均正常。结论 粒细胞表面 CD5 9的表达异常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明显相关 ,研究结果可能为 MDS及 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抗原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表达 流式细胞仪 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自敏 王祖贻 +7 位作者 刘会兰 刘欣 朱薇波 韩永胜 杨会志 潘理明 吴树农 吴竟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长期生存的情况。方法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 12例 ,其中同胞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7例 ;无亲缘...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长期生存的情况。方法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 12例 ,其中同胞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7例 ;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 (UCBT)5例。结果 :11/12例受者获造血重建 ,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同胞PBSCT或BMT慢 ,1例UCBT移植后 4 6d造血功能未重建 ,回输自体骨髓后恢复自体造血。 11例Allo HSCT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开始于移植后 30d ,死亡 2例 ,均为移植后复发病例。结论 :Allo 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 ,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 ,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恶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下载PDF
500例血友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修才 吴竞生 +3 位作者 孙自敏 潘理明 孙萍 余自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提高血友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 5 0 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家系调查及抗体检测。结果 :5 0 0例血友病患者中 ,甲型 45 5例 (重型 185例 ,中型 148例 ,轻型 12 2例 ) ,乙型 45例 (重型 14例 ... 目的 :提高血友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 5 0 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家系调查及抗体检测。结果 :5 0 0例血友病患者中 ,甲型 45 5例 (重型 185例 ,中型 148例 ,轻型 12 2例 ) ,乙型 45例 (重型 14例 ,中型 2 2例 ,轻型 9例 )。 46例血友病甲患者 (重型 30例 ,中型 12例 ,轻型 4例 )测定FⅧ因子抗体 ,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 6例 ,2例和 0例。 2 2例血友病甲家系采用BclⅠ ,XbalⅠ多态位点和VNTR方法检测 ,检出率分别为 5 5 % ,45 %和 36 %。 10例血友病患者进行了 2 2内含子倒位分析 ,显示 5例有倒位 ,均为重型。结论 :我国血友病患者基数大 ,集中 ,往往呈家族性分布。且致残率高 ,中、重型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基因分析 家系调查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欣 潘理明 +8 位作者 吴树农 孙自敏 吴竞生 朱薇波 蔡晓燕 刘会兰 韩永胜 杨会志 耿良权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RT-PCR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3^+CD45dim细胞和CD33^+CD45^dim智细胞,监测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以及CD13^+CD45^dim、细胞和CD13^+CD45^dim细胞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5个月-70个月(中位数36个月)。白血病复发3例,复发率17.65%,总生存率(OS)94.12%,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和FCM检测MRD转阴率分别为23.53%、29.41%和23.53%。结论:APL CR后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可以较好地减少或消除APL患者体内的残存白血病细胞,减少白血病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APL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化学治疗 t(15 :17)染色体异位 PML-RARΑ 融合基因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米托蒽醌和VP_(16)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理明 朱薇波 +3 位作者 刘欣 余自强 孙自敏 蔡晓燕 《白血病》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索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 ( RRAL)的治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 ( 3 d)和 VP1 6( 5 d)再诱导治疗 RRAL 2 7例 ,在化疗的第 7天 ,根据原始细胞下降指数 ,决定是否再增加米托蒽醌。结果 :15 / 2 7例 CR,CRR5 5 .6% ;6/ 2 7例 PR,... 目的 :探索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 ( RRAL)的治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 ( 3 d)和 VP1 6( 5 d)再诱导治疗 RRAL 2 7例 ,在化疗的第 7天 ,根据原始细胞下降指数 ,决定是否再增加米托蒽醌。结果 :15 / 2 7例 CR,CRR5 5 .6% ;6/ 2 7例 PR,占 2 2 .2 % ,总有效率 77.8%。CR的 15例中 ,一疗程 CRR占 93 .3 %。结论 :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 RRAL副作用轻 ,对 M3 复发者仍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治疗 急性 米托蒽醌
下载PDF
VP-16偶联血小板治疗难治型 ITP 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子清 胡兆平 +5 位作者 朱新友 陈家萍 潘理明 朱微波 宋海波 王祖贻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15-116,114,共3页
本文应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SPISA)为难治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筛选不配合的供血者血小板,用该血小板载体与 VP-16(足叶乙甙)偶联,并输给5例难治型 ITP 病人。5例治疗均有效,其中4例完全缓解,显示了临床上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 血小板 ITP 紫癜
下载PDF
应用VNTR/PCR技术进行血友病甲家系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竞生 顾建明 +4 位作者 阮长耿 潘理明 汪健 丁浩 孙自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84-485,共2页
应用VNTR/PCR技术进行血友病甲家系分析吴竞生,顾建明,阮长耿,潘理明,汪健,丁浩,孙自敏我们利用ST14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对两例血友病甲家系进行了基因诊断,其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3例血... 应用VNTR/PCR技术进行血友病甲家系分析吴竞生,顾建明,阮长耿,潘理明,汪健,丁浩,孙自敏我们利用ST14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对两例血友病甲家系进行了基因诊断,其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3例血友病甲家系12名家庭成员DNA曾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甲 家系分析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改良染料排斥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预测急性白血病化疗的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自敏 吴晓亚 +5 位作者 包明红 宋继娥 潘理明 孟刚 沈际佳 王祖贻 《白血病》 199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使用改良染料排斥法测定17例20人次的白血病患者对常用的9种化疗药物体外的敏感性,其中急性白血病14人(初治7人,复发3人,难治4人),FAB分型ANLL10人(M11人,M25人,M53人,M61人),ALL4人(... 使用改良染料排斥法测定17例20人次的白血病患者对常用的9种化疗药物体外的敏感性,其中急性白血病14人(初治7人,复发3人,难治4人),FAB分型ANLL10人(M11人,M25人,M53人,M61人),ALL4人(L23人,L31人),MDS-RAEBT1人CML急变2人,体外药敏结果显示:体外药敏实验与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59.2%,阳性符合率65.82%,阴性符合率48.91%。初步表明该法对指导临床白血病个体化治疗,选用有效的化疗药物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方法还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所需标本少和实验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改良染料排斥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40例恶性血液病p170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薇波 翟志敏 +6 位作者 潘理明 吴树农 蔡晓燕 余自强 刘欣 杨会志 耿良权 《白血病》 2000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 :研究 p170表达、免疫分型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用异硫氰荧光与间接免疫标记法、流式细胞仪及软件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初治恶性血液病患者 p170阳性表达率45 .0 % ,初治急性白血病外周血 p17... 目的 :研究 p170表达、免疫分型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用异硫氰荧光与间接免疫标记法、流式细胞仪及软件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初治恶性血液病患者 p170阳性表达率45 .0 % ,初治急性白血病外周血 p170高表达占 30 .7%。结论 :p170、CD34以及白血病两系抗原共表达三者间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它们又分别是一独立的负性预后指标 ,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采用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70 恶性血液病 白血病 免疫分型
下载PDF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竞生 谈敏 +5 位作者 潘理明 丁浩 吴冬梅 王祖贻 程涛 王忠荣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测定了临床几种疾病状态下6种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含量。证实肝、胆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采用VK拮抗剂治疗及DIC时可引起继发性依K因子减少,VK治疗有效;而某些血栓症则由于先天性蛋白C、S缺乏所致,VK治疗无效。
关键词 依赖性 维生素K 凝血因子 检测
下载PDF
用载有VP—16的血小板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疫(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理明 吴竞生 +5 位作者 朱微波 徐华梅 王祖贻 丁子清 胡兆平 未新友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3年第1期29-30,共2页
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激素、切脾或者免疫抑制剂有效,然而约25%左右的患者对上述方法无效。这些患者病程大于7个月,反复发生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症状,甚至可威胁生命,临床称之原难治性ITP(RITP)。常规方法给以... 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激素、切脾或者免疫抑制剂有效,然而约25%左右的患者对上述方法无效。这些患者病程大于7个月,反复发生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症状,甚至可威胁生命,临床称之原难治性ITP(RITP)。常规方法给以强的松、长春碱、6MP等药物治疗也很少使RITP缓解。1978年Ahn用载有长春花碱的血小板治疗ITP,国内已有类似报道。近年来国外曾有以载有VP—16的血小板治疗RITP成功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