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8年广西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覃敏 潘燕 +2 位作者 周晓东 黄浩 谭珍连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梧州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8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梧州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8年梧州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1064例,年均发病率为304.60/10万,总体呈现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年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02.658,P<0.001)。流行季节主要呈现双峰模式(4~7月、9~11月),发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共81739例(占89.76%),其中3岁以下59543例(占65.39%)。发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年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4.983,P<0.001)。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2012年前以EV 71为主,2013-2017年呈现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同流行趋势,其他肠道病毒逐渐转换为优势菌株,2018年以Cox A16为主,其他肠道病毒次之。不同年份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8.679,P<0.001)。不同地区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70,P<0.001)。结论2009-2018年梧州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以及地区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加大手足口病联合疫苗的研发力度,提高全人群的免疫能力,填补免疫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手足口病联合疫苗
原文传递
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浩 盘珍梅 潘燕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1501,共11页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会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国内虽已研制出EV71灭活疫苗并上市使用,对其它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并无交叉保护作用,并不能从总体上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在应...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会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国内虽已研制出EV71灭活疫苗并上市使用,对其它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并无交叉保护作用,并不能从总体上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在应对多种病原体的疫苗问世前,对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基因进化监测、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研究仍然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手足口病在病原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进化特征 受体
原文传递
2011—2021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覃敏 潘燕 甘武明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6期777-781,共5页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分析2011—2021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梧州市...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分析2011—2021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梧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53 118例,年均发病率162.62/10万,发病率无拐点,呈现单调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百(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23.25%,(P<0.01)。发病以夏秋季、冬季为主,主要为<2岁儿童,占总病例的44.55%;散居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幼托和学生呈逐年上升。实验室确诊病例3 434例,占总报告病例的6.46%;在医疗机构、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3种类型报告单位中,妇幼保健院报告的实验室确诊占比最高,3种类型报告单位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8,P<0.01)。结论 应对梧州市重点人群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病原学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州市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甘武明 覃敏 +1 位作者 潘燕 唐碧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9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分析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下一步制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22年梧州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9609例... 目的分析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下一步制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22年梧州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960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8.20/10万,死亡率为0.12/10万,且各年度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3.41,P<0.01)。主要报告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次之,全年均有发病,但无明显的发病季节和高峰;男女性别发病比2.08∶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0,P<0.01);发病年龄集中在20~60岁,占总病例数的84.36%;农民是高发职业,占67.36%,家政、家务和待业紧随其后,占6.74%。结论2004—2022年梧州市病毒性肝炎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须重点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做好预防性免疫规划工作。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断规范内容的培训,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错报、误报,加大重点人群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推广力度和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2015-2016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CA6、 CA10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浩 潘燕 周晓东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分析2015-2016年CA6、CA10所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及控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梧州市的两个城区和下辖3县1市共选取7个普通病例监测点以及8个重... 目的分析2015-2016年CA6、CA10所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及控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梧州市的两个城区和下辖3县1市共选取7个普通病例监测点以及8个重症病例定点救治医院,对普通和重症监测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使用RT-PCR法对其他类型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CA6和CA10的分类检测。结果 688份分型样本中CA6、CA10的阳性率分别为47.67%和13.23%,两者的重症监测病例和普通监测病例阳性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33.59,均P<0.01);CA6流行期为每年的4~11月,CA10流行期为每年5~8月;CA6、CA10的高发年龄段均为3岁以下,两种病原体的重症和普通监测病例间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4,P=0.024)。CA6发病数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日照时间、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P<0.01)、0.180(P=0.007)、0.390(P<0.01)、0.070(P<0.01),CA10发病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P<0.01)、0.324(P<0.01)、0.185(P=0.012)、0.280(P<0.01)。结论 CA6是影响非EV71非CA16的其他类型EV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流行期长于EV71和CA16;感染CA10后重症转化率高,CA6、CA10对于低龄儿童的危害均不容忽视;CA6、CA10发病均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及人口密度存在关联,地区间分布差异较大,应寻找热点地区制订个体化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特征 聚类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潘燕 黄小亚 《益寿宝典》 2021年第34期98-100,共3页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于 2020 年 10 月 ~2021年 10 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102 例,针对 102 例患者利用随机且平均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于 2020 年 10 月 ~2021年 10 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102 例,针对 102 例患者利用随机且平均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就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高低。 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价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透护理中的合理运用,对提升患者的血透治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为提升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知,人性化护理值得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透护理过程中运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血透护理 应用
下载PDF
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潘燕 黄浩 崔哲哲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8-853,共6页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措施及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梧州市所有手足口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措施及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梧州市所有手足口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病原构成及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重症率、病死率和重症比例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2020年梧州市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4.91/10万,年均重症率为14.18/10万,病死率为0.02%,发病率、重症率在2017年后均呈逐年下降[年度变化率(APC)=-29.56%,APC=-80.99%,均P<0.05],病死率在2016年后显著下降(APC=-91.26%,P<0.05)。梧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相自关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和9—11月,万秀区和长洲区是发病高发区,岑溪市是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高发地,苍梧县和龙圩区重症比例呈逐年上升(APC=0.59%,APC=0.88%,均P<0.05)。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54∶1),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89.91%),重症病例更好发于3岁以下散居儿童(81.30%)。农村重症和病死率均高于城镇(χ^(2)=455.532、χ^(2)=11.093,均P<0.001),在2017年后农村和城镇重症比例均呈逐年下降(城镇APC=-63.25%,P=0.217;农村APC=-75.32%,P=0.178)。梧州市手足口病多种病原体并存流行,优势病原体不断变迁,2018年后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检出率逐渐降低,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是继EV71后引起重症病例的重要优势毒株。结论梧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重症率和病死率整体呈逐年下降,但重症率仍较高。重症病例存在明显的聚集区域,病原体由EV71转为CA6和CA10,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重点人群手足口病知识健康宣教及重点区域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流行毒株监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学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某学校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暴发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燕 黄浩 +2 位作者 盘珍梅 崔哲哲 覃家秀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调查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梧州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可能危险因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症状... 目的调查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梧州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可能危险因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三间分布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采集典型病例肛拭子、自备井水、储水池、市政末梢水、物表、留样食物等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和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病例142例,罹患率为5.55%(142/2559);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83.10%)、腹痛(83.10%)、发热(67.61%)、恶心(63.38%)、腹泻(50.70%);不同宿舍楼学生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78,P<0.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自备水漱口[比值比(OR)=3.78、95%置信区间(95%CI):1.736~8.234]和接触过病例(OR=2.97,95%CI:1.465~5.312)是主要危险因素,自备水漱口的频率与罹患率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4.935,P=0.002)。8份病例肛拭子、1份呕吐物、A水井、井水储水池水、井水储水罐水均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可能源于环境污染导致井水污染和人传人等多途径,自备水漱口和接触过病例是主要危险因素。缺乏相应水处理设备和未及时隔离病例是导致本次疫情规模较大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使用自备水源的集体单位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降低由水污染引起暴发疫情的风险。同时建议学校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和处置,防止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水污染 暴发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