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84-1586,159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照组单用亚甲蓝为淋巴示踪剂,两组均先行常规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8.00%(98/100)、95.74%(45/47)、4.26%(2/47)、96.94%%(95/98)和0.860;对照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4.00%(94/100)、86.96%(40/46)、13.04%(6/46)、93.62%(88/94)和0.75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获更高检出率、准确率,同时降低假阴性率,为乳腺癌外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吲哚菁绿
下载PDF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年发病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4 位作者 邹礼明 吴绮鋆 张秀容 崔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1期2271-2272,共2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年发病率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肉芽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53例患者中,39.62%为2009—2012年,60.38%...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年发病率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肉芽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53例患者中,39.62%为2009—2012年,60.38%为2013—2015年;9.43%未生育,90.57%已育。发病时期:94.34%非妊娠哺乳期,5.66%妊娠期或哺乳期。20.75%为≤29岁,47.17%为30—39岁,24.53%为40—49岁,7.55%为≥50岁。17例存在既往病史,占32.08%。临床表现:30.19%乳头内陷,5.66%粉刺样乳头溢液,11.32%浆液样乳头溢液,41.51%皮肤发红,86.79%局部有肿物,35.85%局部皮肤温度升高,66.04%局部疼痛;病灶主要位于外周象限区(58.49%),其次为乳晕+外周象限区(35.85%);58.49%伴随脓肿,69.81%淋巴结肿大,18.87%导管扩张;24.53%白细胞上升,26.42%中性粒细胞上升,22.64%单核细胞上升,1.89%结核抗体阳性,18,87%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阳性;41例术前服用激素,其中37例有效,3例显效,总有效率97.56%,6个月后复发率为4.88%。12例术前未给予激素治疗,10例有效,手术有效率83.33%,6个月后复发率为33.33%。结论GM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术前先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待肿块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发病率 临床特点 治疗方案 疗效
原文传递
类固醇激素与扩大切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4期91-92,共2页
目的了解类固醇激素与扩大切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扩大切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时间。结... 目的了解类固醇激素与扩大切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扩大切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时间。结果甲组治疗效果中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4%和20%,乙组分别为86%和24%,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甲组复发时间为(13.25±2.69)个月,乙组为(13.58±3.01)个月,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类固醇激素与扩大切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相当,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扩大切除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下载PDF
不同路径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仁忠 +4 位作者 张秀容 吴绮鋆 崔琦 邹礼明 杨接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路径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纤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腋窝隐匿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美观效果。结... 目的探讨不同路径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纤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腋窝隐匿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腋窝隐匿性切口切除术,两种路径手术均对乳腺美观度影响较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除术 腋窝隐匿性切口切除术
下载PDF
肺曲霉菌病的诊治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邹礼明 涂秋平 +3 位作者 杨接辉 叶满伟 李政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 总结肺曲霉菌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10~2001-06外科手术治疗43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曲霉菌病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43例中6例无原发病,有原发病37例。术前误诊17例,误诊率39.5%(17/43)... 目的 总结肺曲霉菌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10~2001-06外科手术治疗43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曲霉菌病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43例中6例无原发病,有原发病37例。术前误诊17例,误诊率39.5%(17/43),误诊时间为6个月到84个月。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24a,无肺曲霉菌复发。结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熟悉其影像学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外科手术治疗行病变肺叶切除是根治本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诊断 曲霉菌病/诊断 误诊 曲霉菌病/治疗
下载PDF
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崔仁忠 +3 位作者 吴绮鋆 张秀容 崔琦 杨接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775-776,共2页
目的 观察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切开引流术,微创组38例行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手术切口长度(3.8±0.9... 目的 观察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切开引流术,微创组38例行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手术切口长度(3.8±0.9)mm、术中出血量(42.8±16.8)ml、脓腔愈合时间(11.8±4.2)d及换药次数(3.0±1.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微创组患者的乳房变形的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微创组复发率7.89%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脓肿 微创旋切引流术 疗效
下载PDF
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外科治疗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启驹 张建辰 +5 位作者 陆江 刘平 郭锋 李军 王新生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 评价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颈、胸、腹三切口 ,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淋巴结清扫 ,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 10 4例。总结并探讨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病变长度、... 目的 评价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颈、胸、腹三切口 ,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淋巴结清扫 ,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 10 4例。总结并探讨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病变长度、外侵程度与切除率的关系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性。结果 颈部及最上纵隔 (右胸顶 )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分别为 47.11% ( 4 9/10 4)及13 .2 7% ( 114 /85 9)。其中 ,左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 17.3 1% ( 18/10 4)及 11.46% ( 2 5 /2 18) ;左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 7.69% ( 8/10 4)及 8.13 % ( 17/2 0 9) ;右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 12 .5 0 % ( 13 /10 4)及 10 .61% ( 19/179) ;右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 11.5 4% ( 12 /10 4)及11.86% ( 2 1/177) ;右胸顶淋巴结分别为 17.3 0 % ( 18/10 4)及 42 .10 % ( 3 2 /76)。全组手术切除率为 10 0 .0 0 % ( 10 4/10 4)。主要并发症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16.3 4% ( 17/10 4)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8.65 % ( 9/10 4)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 9.61% ( 10 /10 4) ;上消化道梗阻发生率为 0 .96% ( 1/10 4) ;死于肺部并发症所致的呼吸衰竭 2例 ,病死率为 1.92 % ( 2 /10 4)。结论 经右胸途径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较为有效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右胸途径 颈段 胸上段 食管癌 手术切除 三区淋巴结清扫术 外科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乳管镜联合乳管冲洗液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接辉 +3 位作者 邹礼明 吴绮鋆 张秀容 米贤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的镜下诊断联合乳管镜检查中冲洗液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份及2014年4—6月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1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已行乳管...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的镜下诊断联合乳管镜检查中冲洗液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份及2014年4—6月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1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已行乳管镜检查患者中,同时行乳管冲洗液TCT检查的有100例,最终经手术治疗的有90例。经病理证实,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2.8%。TCT诊断乳头溢液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57.1%,特异度为96.4%。如果将乳管镜或TCT任一检查诊断为恶性即为恶性,两者联合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91.4%。结论乳管镜联合TCT检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乳头溢液中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头溢 薄层液基细胞学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邹礼明 +1 位作者 杨接辉 徐业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自1996年10月到2005年11月,对384例肺小结节患者施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的准确率为974%(374/38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自1996年10月到2005年11月,对384例肺小结节患者施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的准确率为974%(374/384),并发症发生率16.1%(62/384);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8.8%(328/332),特异性为10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小结节有效的、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礼明 杨接辉 《中国医药》 200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比较2组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80例Ⅱ、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用CT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碇),B组用TT方案(吡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3~4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 目的比较2组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80例Ⅱ、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用CT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碇),B组用TT方案(吡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3~4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CTF组总有效率为52.5%,TT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相似;TT组脱发程度较重,伴有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及面色潮红等毒性反应,但程度较轻,可以耐受。结论2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毒性反应均可耐受。TT组疗效及毒性反应均高于CT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吡柔比星 紫杉醇 环磷酰胺 5-氟尿嘧碇
下载PDF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III_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礼明 +3 位作者 杨接辉 李政 徐业新 涂秋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 (brouchialarteryintusionBAI)化疗治疗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经验 ,探讨术前BAI化疗 +手术切除治疗IIIA 期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选择肿瘤的供应... 目的 总结应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 (brouchialarteryintusionBAI)化疗治疗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经验 ,探讨术前BAI化疗 +手术切除治疗IIIA 期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选择肿瘤的供应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 ,注入化疗药物 ,术后 3周摄胸片复查肺部阴影变化情况 ,必要时作CT复查。 1~ 3个疗程后手术治疗 ,同期未行术前BAI化疗而直接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根治率及长期生存时间。结果 术前BAI化疗的总有效率 (CR +PR)为 66 8%,根治性切除率为 90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根治率为 61 1%P <0 0 0 1)。术前BAI化疗组的 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80 7%;48 6%;3 9 4%,而对照组分别为 65 5 %;2 6 1%;16 7%。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术前BAI化疗是治疗IIIA 期NSCLC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 ,能明显提高IIIA 期NSCLC的手术根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ⅢA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支气管动脉造影 SELDINGER法
原文传递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绮鋆 +2 位作者 崔仁忠 张秀容 杨接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根治术80例,与同期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6例患者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皮肤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对比随访。结果肋间臂神经...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根治术80例,与同期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6例患者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皮肤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对比随访。结果肋间臂神经保留组与肋间臂神经不保留组患肢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是11.25%及82.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09,X^2(0.05)=3.84,X^2〉X^2(0.05)1,P〈0.05)。随访6~36个月,2组均无腋窝肿瘤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有目的地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有效改善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上臂内侧及腋窝区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琦 杨接辉 +3 位作者 崔仁忠 吴绮鋆 张秀容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918-919,共2页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30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环乳晕切口组(观察组)与放射状切口组(对照...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30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环乳晕切口组(观察组)与放射状切口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局部血肿及乳晕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放射状切口治疗的疗效,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且能够获得较好的乳房美容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心脏二次手术8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海云 黄江平 +3 位作者 崔丰和 曾伟 李星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总结各类二次心脏手术开胸及体外循环方法,提高二次心脏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6例二次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采用正中开胸,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建立体外循环70例,经股动静脉插管体外16例。2例死亡,其中1例为... 目的总结各类二次心脏手术开胸及体外循环方法,提高二次心脏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6例二次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采用正中开胸,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建立体外循环70例,经股动静脉插管体外16例。2例死亡,其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术后21年,术后第3天因低心排死亡;另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术后11年,术后当天因出血死亡。结论二次心脏手术的难点是心脏术后心包粘连所致的解剖关系不清、分离困难、创面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及锯开胸骨时对心脏和纵膈组织的损伤,全面而充分的术前评估及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二次手术 经验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NSC 74859对曲妥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仁忠 +4 位作者 吴绮鋆 张秀容 崔琦 邹礼明 杨接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与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蛋白(STAT3)抑制剂NSC 74859联用对曲妥珠耐药细胞株SK-BR-3R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鉴定曲妥珠耐药的SK-BR-3R细胞株并检测曲妥珠单药...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与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蛋白(STAT3)抑制剂NSC 74859联用对曲妥珠耐药细胞株SK-BR-3R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鉴定曲妥珠耐药的SK-BR-3R细胞株并检测曲妥珠单药处理、NSC 74859单药处理以及两药联用处理对SK-BR-3R细胞的生长抑制程度。建立SK-BR-3R的皮下肿瘤模型,观察两药联用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K-BR-3R细胞中磷酸化HER2(p-HER2),磷酸化STAT3(p-STAT3)及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结果:当曲妥珠浓度在50 nmol/L及NSC 74859的浓度在50μmol/L联用时,较之两药单用显示了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在建立的SK-BR-3R小鼠肿瘤模型中观察到了曲妥珠联合NSC74859治疗组显示了比曲妥珠或NSC 74859单独使用时更显著的抑瘤效果。最后,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了曲妥珠和NSC74859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SK-BR-3R细胞的HER2,STAT3及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NSC 74859使用可显著抑制曲妥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SK-BR-3R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药物协同抑制了对肿瘤生长重要的PI3K/AKT信号通路。本研究可为临床上治疗曲妥珠耐药的乳腺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NSC 74859 曲妥珠耐药 乳腺癌 SK-BR-3R细胞
原文传递
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礼明 +3 位作者 杨接辉 李政 涂秋平 徐业新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1987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手术治疗 2 4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经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 ,其中 10例首选支气管残端瘘修补加带蒂大网膜移...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1987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手术治疗 2 4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经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 ,其中 10例首选支气管残端瘘修补加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 ,14例首选支气管残端瘘修补加胸廓成形术治疗。结果  10例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者皆一次性瘘修补成功 ,术后无复发 ,成功率 10 0 %。 14例首选胸廓成形术者 8例一次性瘘修补成功 ,6例复发 ,成功率 5 7 2 % (8/ 14 )。 6例支气管胸膜瘘复发者经再次手术行胸腔内大网膜移植后 4例治愈 ,2例再次复发后死于呼吸衰竭。瘘修补加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总的成功率为 87 5 % (14 / 16 )。结论 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操作简单 ,创伤性少 ,能明显增强支气管残端的愈合能力 ,是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 肺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瘘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6期3692-3693,共2页
目的评价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初治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吡喃阿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多西紫杉醇采用每周给药方案,对... 目的评价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初治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吡喃阿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多西紫杉醇采用每周给药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为常规给药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vs 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初治乳腺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 吡喃阿霉素 晚期乳腺癌 初治
下载PDF
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琦 杨接辉 +3 位作者 崔仁忠 吴绮鋆 张秀容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56例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56例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乳腺炎 哺乳期 微创穿刺引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紫杉醇+DDP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接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4X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 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可以手术。结论: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在2~3个 疗程的新辅助...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 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可以手术。结论: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在2~3个 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便于手术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局部
下载PDF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176例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接辉 邹礼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1-222,共2页
为了探讨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意义,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对17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枝的管腔和管壁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形态特征,必要时用活检针取组织送病检,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6例... 为了探讨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意义,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对17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枝的管腔和管壁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形态特征,必要时用活检针取组织送病检,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6例患者中,其检查190孔,导管内乳头状瘤75例(42·6%),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1例(17·6%),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6·3%),慢性炎症46例(26·1%)及导管扩张症9例(5·1%%),4例未发现异常(2·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可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诊断 乳溢/诊断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