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磊 +1 位作者 杨庭显 康海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09,213,共4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8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院内感染患者63例,非院内感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1例,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标本,接种血... 目的检测和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8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院内感染患者63例,非院内感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1例,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标本,接种血平板和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培养,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采集血标本,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采用ELISA法测定IL-6。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3例妇科恶性肿瘤院内感染患者原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及泌尿道,分别为23例(占36.51%)和13例(占20.63%);手术切口、胃肠道、血液、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分别为10例(占15.87%)、8例(占12.70%)、5例(占7.94%)、3例(占4.76%)、1例(占1.59%)。63例妇科恶性肿瘤院内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71.13%;革兰阳性菌22株,占22.68%;真菌6株,占6.19%。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年龄≥60岁,贫血,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合并慢性病及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院内感染发生相关因素(P<0.05)。血PCT、CRP、IL-6观察组分别为(4.57±0.38)μg/L、(39.56±6.25)mg/L和(107.51±17.82)ng/L,对照组分别为(0.86±0.15)μg/L、(5.28±1.04)mg/L和(53.24±6.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900、45.532和24.086,均P<0.05)。结论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及泌尿道,主要感染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发生与高龄、贫血、接受手术和放化疗、合并慢性疾病及使用抗菌药物等密切相关,同时院内感染患者炎症反应较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院内感染 病原菌特点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正确观察和护理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采用正确的卧位、保暖、早期高流量面罩加压吸氧、及早建立人工气道、及时脱水、利尿药的应用。结果:... 目的;探讨正确观察和护理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采用正确的卧位、保暖、早期高流量面罩加压吸氧、及早建立人工气道、及时脱水、利尿药的应用。结果: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30例治愈出院,3例转入内地治疗,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发病后,立即脱离高原环境,早期高流量面罩加压吸氧及高压氧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利尿剂、脱水荆等药物治疗,加之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呼吸道的管理等救护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肺水肿 脑水肿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