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 被引量:7
1
作者 富恩 刘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9-54,共6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南宋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进行论述。首先对事功之学的理论依据“道不离器”的朴素唯物论作了分析,后依次对讲求实效的“实政与实德双修”的政治教育观、道德与事功相结合的“义利双行”的伦理观、“据往知今”的历史观...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南宋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进行论述。首先对事功之学的理论依据“道不离器”的朴素唯物论作了分析,后依次对讲求实效的“实政与实德双修”的政治教育观、道德与事功相结合的“义利双行”的伦理观、“据往知今”的历史观都给予客观的评述。由此进而说明南宋事功之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从中获得某种历史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功之学 浙东学派 道不离器 吕祖谦 陈亮 实事实功 研究历史 永嘉学派 经世致用 历史观
下载PDF
吕祖谦的实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富恩 徐余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1-46,8,共7页
南宋婺学的创始人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理学家,而是汲取了当时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具有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想.所谓实学,就是指"不贵空谈,而贵实行"研究"切用于世"... 南宋婺学的创始人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理学家,而是汲取了当时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具有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想.所谓实学,就是指"不贵空谈,而贵实行"研究"切用于世"的学问.吕氏实学思想主要有四:其一,正视现实,认为社会改革当是"向前则有功".其二,认为"合群策,集事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其三,以"审订考察"客观之"实"为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其四,教育上主张"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思想述评 经世致用 永嘉学派 理学家 朱熹 封建政权 文集 事功学派 统治集团
下载PDF
论“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富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6-12,共7页
朱熹、张拭,吕祖谦是齐名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因三人的学术活动均在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故世称“东南三贤”。其中,朱熹(1130~1200)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张拭(1133-1180)、... 朱熹、张拭,吕祖谦是齐名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因三人的学术活动均在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故世称“东南三贤”。其中,朱熹(1130~1200)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张拭(1133-1180)、吕祖谦(1137~1181)的学术成就和影响虽比不上朱熹,然而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地区 理学思想 异同 封建社会后期 南宋时期 学术活动 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
下载PDF
论陆九渊与吕祖谦思想之异同
4
作者 富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辨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则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q...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辨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则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道合志同"之情谊,学术思想上则共商讨、相融合、互补充。然而他们的思想亦同中有异,不论在为人治学的风格和探讨社会政治、哲学等问题的见解上亦各具特色。他们打破传统的经学独断论,强调主体精神的力量,主张经、史合一,经史并重,开一代风气,在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理 理势合一 有因有革
下载PDF
论老子“道”的学说 被引量:5
5
作者 施昌东 富恩 《文史哲》 1962年第4期13-20,共8页
“道”是老子哲学路线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它的终极点;是它的基石,也是它的核心。老子对于“道”的反复变化的种种论证,构成了老子的整个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在《老子》第一章里,老子作了概括性的表述:
关键词 自然界 宇宙观 老子哲学 哲学路线 非常道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道法自然 哲学体系 哲学家 非常名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中的理性自觉与精神超越 被引量:3
6
作者 富恩 东方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3-68,共6页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知今、尽命的宗教情怀和成圣成贤的人格理想既是儒家哲学之核心观点,亦是儒家文化之根义所在,它们皆落于人之主体性上而显其理性自觉和精神超越。本文从义理蕴涵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传统儒家了解自然,直面命运和...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知今、尽命的宗教情怀和成圣成贤的人格理想既是儒家哲学之核心观点,亦是儒家文化之根义所在,它们皆落于人之主体性上而显其理性自觉和精神超越。本文从义理蕴涵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传统儒家了解自然,直面命运和安顿人生的独特理路,俾以彰显儒家文化之历史意蕴及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理性自觉 儒家思想 传统儒家 精神超越 圣贤人格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 天人关系 宗教情怀
下载PDF
农家学派“耕之大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富恩 施昌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76-78,33,共4页
战国时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学的进步,因而注重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家学派也就应运而产生.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的封建制度,虽然提出"耕战"和"崇本(重农)抑末"的政策,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 战国时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学的进步,因而注重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家学派也就应运而产生.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的封建制度,虽然提出"耕战"和"崇本(重农)抑末"的政策,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但是小生产劳动者阶层也非常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并且还是农业科学的直接实践者,与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密切的直接联系,所以,在农家学派之中既有新兴地主阶级的成员,也有小生产者,后者的思想则更具进步意义.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农家学派的阶级属性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给以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学派 地主阶级 吕氏春秋 具体分析 进步意义 小生产者 劳动者 战国时代 封建制度
下载PDF
论吕祖谦“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富恩 《中国哲学史》 1992年第1期81-85,共5页
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人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他的思想、学风、治学方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吕祖谦在学术上以“杂博”著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所谓“思潮”,就不是只有一种学说定于独尊的地位,而是百川竞流... 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人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他的思想、学风、治学方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吕祖谦在学术上以“杂博”著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所谓“思潮”,就不是只有一种学说定于独尊的地位,而是百川竞流,由各种不同的学说、思想在相互论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学术思想 朱熹 陆九渊 治学方法 理学家 学术观点 学术主张 中国历史 社会思潮
下载PDF
论洛学对儒学文化的新发展
9
作者 富恩 劲燕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40,共6页
洛学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创立的学派,它以儒为宗,批判地汲取佛道中的哲理,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创造性地宏扬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洛学认为,人的特点在于人的理性,“人只要存个性理”,提倡“民可明也,不可愚也”的文化... 洛学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创立的学派,它以儒为宗,批判地汲取佛道中的哲理,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创造性地宏扬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洛学认为,人的特点在于人的理性,“人只要存个性理”,提倡“民可明也,不可愚也”的文化启蒙,重视“修学校、尊师儒”的文化教育,不赞成“尊君太过”而体现“民为邦本”的观念。它还坚持以义理解释儒经的看法,哲学上提出“格物穷理”、“理一分殊”、“无独有对”、“动静相因”等命题,对儒学文化的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个学派,又宣称“礼即是理也”,它用哲理的形式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天然合理存在,强化礼教统治,给后世带来严重危害。故对洛学在历史上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应有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文化 二程洛学 程颐 儒家经典 自然科学知识 理学思想 文学艺术 封建等级制度 道德教育 儒家传统
下载PDF
论杨时的后继者“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2
10
作者 富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杨时为洛学南传的第一人,他倡始的闽学,实质是洛学的延伸和发展。闽学最大的代表是朱熹,而与他齐名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有张、吕祖谦,因三人的学术活动均在当时中国东南地区,故世称"东南三贤"。研究"东南三贤"的天... 杨时为洛学南传的第一人,他倡始的闽学,实质是洛学的延伸和发展。闽学最大的代表是朱熹,而与他齐名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有张、吕祖谦,因三人的学术活动均在当时中国东南地区,故世称"东南三贤"。研究"东南三贤"的天理观、理欲观和治学观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切地认识杨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东南三贤” 理学
下载PDF
重评王充论孔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富恩 徐余庆 《孔子研究》 1987年第1期67-73,共7页
王充批评过讦纬迷信神化孔子的种种说法,批评过孔子本人的某些观点,如厚葬久丧,去食去兵等等。在“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中,这方面的内容被夸大、拔高,于是王充便被装点成反孔斗士。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从《论衡》全书看,王充对孔子很尊... 王充批评过讦纬迷信神化孔子的种种说法,批评过孔子本人的某些观点,如厚葬久丧,去食去兵等等。在“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中,这方面的内容被夸大、拔高,于是王充便被装点成反孔斗士。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从《论衡》全书看,王充对孔子很尊重,他认为孔子是作为“道德之祖”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和文献家。他在三百多处引证孔子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他的人性论就是孔子性习说的进一步发挥,他的定命论源于孔子的天命观,不过更富于宿命论色彩。因此,说王充反孔是违反历史事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教 王充 人性论 孔子思想体系 天命观 圣人 宿命论 历史事实 论衡 治国之道
原文传递
论东莱与象山思想之异同
12
作者 富恩 陈天林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88-92,共5页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辩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道合志同”之情谊,...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辩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道合志同”之情谊,学术思想上则共商讨、相融合、互补充,然而他们的思想亦同中有异,在为人治学的风格和探讨社会政治、哲学等问题的见解上亦各具特色。他们打破传统的经学独断论,开一代之风气,在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理 理势合一 有因有革 日新
下载PDF
略论二程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富恩 徐余庆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52-59,共8页
二程兄弟是理学的奠基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相当影响的教育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二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它一方面是其理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二程治学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关键词 程颐 遗书 圣人 《易》 自弃 教育思想 教化 《诗》 《孟子》 封建主义
下载PDF
论程颐《周易程氏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富恩 《学习论坛》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是对《周易》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程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他在谈到“一”与“二”关系时明确指出“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生生之本也”。在讨论事物运动时,他提出“动静相因”、“消长...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是对《周易》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程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他在谈到“一”与“二”关系时明确指出“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生生之本也”。在讨论事物运动时,他提出“动静相因”、“消长相因”,并且提出“动之端乃天地之心”,即认为“动”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原则,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动”与“静”更为根本;“随时变易”是普遍的原则。他认为一切事物是“与时消息”,人们的行动当“随时而进”、“随时而宜”、“合宜适变”,企图说明“时”对人行动的重大影响。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程颐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如“危极必安、乱极则治”,然而程颐认识到由“危”转“安”是必定要通过“刚阳之才”活动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程氏传 无独有对 合宜适变 物极必反
下载PDF
论吕祖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15
作者 富恩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南宋浙东婺学宗师吕组谦,发展了中国古代"有对"论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永远处于"日新"之中;贯彻在认识作方面提出"致知"和"力行"相统一的辩证关系;贯彻在历史观方面提出... 南宋浙东婺学宗师吕组谦,发展了中国古代"有对"论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永远处于"日新"之中;贯彻在认识作方面提出"致知"和"力行"相统一的辩证关系;贯彻在历史观方面提出"有因有革"、"向前则有功"的观点。吕祖谦认为人类也都是"同之中自有异"且"各得其所"地共生共存于世界上,于是提出"人之相与"即人事社会交往关系问题;主张"泛观广接"、多了解"物情事理",兼容"相反之论"而求同存异。甚至可以"降意以求"各作妥协、达到互解、和平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对 向前则有功 泛观广接
下载PDF
谈阳明心学与《西游记》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富恩 《运城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7-18,共2页
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到底如何去读?本文认为应该从当时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明代中叶,王阳明“心学”大盛,《西游记》深受其影响,并将其艺术化而指出了一条心路历程。
关键词 心学 明心见性 心路历程
下载PDF
关于朱熹历史观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富恩 《浙江学刊》 1988年第6期68-71,共4页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历史观贯串着理学的基本观点,有着明显的保守性。对此哲学史界并不存在过多的歧议,故而本文不再赘述。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朱熹唯心主义历史观体系中,似乎尚掺杂着某些有价值的颗粒,需要进一步挖掘。准确地说,...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历史观贯串着理学的基本观点,有着明显的保守性。对此哲学史界并不存在过多的歧议,故而本文不再赘述。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朱熹唯心主义历史观体系中,似乎尚掺杂着某些有价值的颗粒,需要进一步挖掘。准确地说,朱熹并不完全否定或轻视历史的研究和学习。他所强调的只是在治史过程中必须以儒家经典中的“义理”为指导,即要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封建统治 儒家经典 理学 司马光 朱子语类 夷夏之辨 历史事件 史书 历史观
下载PDF
论吕东莱《易说》中的哲学思想
18
作者 富恩 陈天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共7页
吕东莱 (吕祖谦 )是南宋浙东思想家。《易说》一书是他研读《周易》时所写下的心得 ,他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的实际而进行了深切的思考 ,尤对《易》学中的辩证法精神 ,颇多自己的体会和发挥 ,别具特色。
关键词 吕东莱 易说 辩证法
下载PDF
略论浙东吕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9
作者 富恩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2期60-62,共3页
“吕学”是南宋时期浙东地区,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的学说思想,它有着“中原文献之传”的家学和家风。它留意复杂的自然现象“天之文”和社会现象“人之文”,对传统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了辩证的理解和诠释。认为天地万物乃“... “吕学”是南宋时期浙东地区,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的学说思想,它有着“中原文献之传”的家学和家风。它留意复杂的自然现象“天之文”和社会现象“人之文”,对传统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了辩证的理解和诠释。认为天地万物乃“各得其所”与互为“兼容”、和谐发展、共生共存。人际交往上主张“泛观广接”求同存异,反对“道不同不相知”的观点,力求达到互解互谅,和平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兼容 以严制恶
下载PDF
板凳坐冷 文章做实——评束景南先生的“朱子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富恩 徐洪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2-78,共7页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影响的哲人可以举出不少,除儒学开创者孔子这位文化巨匠之外,朱熹也是从宋代之后影响甚巨的人物。作为中国近古时代大哲学家的朱熹,他那规模庞杂而又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在过去的近八个世纪里,高踞官方正统哲...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影响的哲人可以举出不少,除儒学开创者孔子这位文化巨匠之外,朱熹也是从宋代之后影响甚巨的人物。作为中国近古时代大哲学家的朱熹,他那规模庞杂而又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在过去的近八个世纪里,高踞官方正统哲学的宝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理论基础和世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元明清三代的中国思想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先生 思想体系 开创者 文化史 元明清 思想演变 研究朱熹 儒学 朱子学 儒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