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口门海域水体重金属时间变化趋势及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红 +1 位作者 吴建辉 王春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5-698,共14页
通过对2004—2017年长江口口门区域水体中Cu、Zn、Pb、Hg和As 5种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分析了北支、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3个区域水体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几年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Cu和Pb在2011—2017... 通过对2004—2017年长江口口门区域水体中Cu、Zn、Pb、Hg和As 5种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分析了北支、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3个区域水体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几年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Cu和Pb在2011—2017年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低于2004—2008年, Zn和As在2011—2017年间一直处于稳定的下降趋势,Hg的下降趋势较小,5种重金属均在2011年和2015年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时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径流量较大的区域增长幅度较大;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由于早期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高,治理投入成效大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故2004—2008年Cu、Zn、Pb和As含量与环境治理投入呈显著负相关,与排污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而在重金属含量控制到较低水平后,治理难度增加,成效减弱,污染物排放量成为了控制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故2011—2017年的重金属含量与环境治理投入相关性不显著,与排污量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长江口3个区域在盐度和径流量等因素上存在差异,采用了ARIMA模型对不同区域的重金属分别进行预测,预测得出2020—2022年长江口口门处3个区域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在5.19%~11.82%之间,分区域预测可以突出不同区域重金属含量及变化特征,预测结果更具针对性,能够为未来治理方案的拟定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时间序列 重金属 预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湖州市沿圩湾村河流多环芳烃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谌一涵 沈路遥 +2 位作者 彭自然 何文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93,共10页
为研究太湖沿岸农村河道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采集湖州太湖湖滨典型农村湖州市沿圩湾村10个站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6种PAHs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PAH... 为研究太湖沿岸农村河道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采集湖州太湖湖滨典型农村湖州市沿圩湾村10个站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6种PAHs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PAHs含量与其他地区相比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风险较低。对水体中PAHs污染分布特征分析表明,PAHs总质量浓度最高的3个点均为工业区与居民区混合的区域,分别为958.39、685.97、858.57 ng/L,主要以低分子量(2~3环)PAHs为主。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PAH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污染源为秸秆、煤炭的燃烧,伴有少量石油源。采用生物阈值和超标系数对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超过80%区域不存在生态风险,少数地区存在生态风险概率较低,未出现生态风险概率较高的地区。采用致癌等效质量浓度(TEQ)评价该地区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工业区和垃圾站的致癌风险较高,致癌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2.04和1.76 n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来源解析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海金山罗氏沼虾养殖塘多环芳烃分布、源解析及风险评价
3
作者 戴智 谌一涵 +4 位作者 彭自然 何文辉 沈路遥 戴习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2-1012,共11页
为研究上海市金山区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水平、来源和评估其食用健康风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环境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结果表明:养殖区内,大气干、湿沉降中多环芳烃总含... 为研究上海市金山区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水平、来源和评估其食用健康风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环境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结果表明:养殖区内,大气干、湿沉降中多环芳烃总含量及沉降通量分别为5.52~9.45μg/g、47.99~100.42 ng/L和3.75~6.42μg/(m^(2)·d)、83.32~174.36 ng/(m^(2)·d),干沉降中以高环为主,湿沉降中以低环为主;水体中多环芳烃总含量为342.76~1520.83 ng/L,以低环为主,对比国内其他养殖区,研究区水体多环芳烃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分别为1000.45~2138.46 ng/g和1763.70~3656.97 ng/g,高环多环芳烃含量远高于低环,相比于其他养殖区处于较高水平;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中多环芳烃总含量分别为46.18~134.63μg/g和26.13~145.39μg/g,均以4环多环芳烃为主;罗氏沼虾在幼虾期、成长期、育成期体内多环芳烃平均总含量分别为63.09 ng/g、111.89 ng/g、148.77 ng/g,存在生物富集现象,虾肉中3、4环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高,相比于其他养殖区水产品,研究区罗氏沼虾体内多环芳烃处于较低水平。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大气沉降为多污染源并存,其中湿沉降中污染源主要为石油源;干沉降中污染源主要为煤炭、木材的燃烧源;水体主要污染源为石油源;土壤中主要为煤炭燃烧源;沉积物中污染源与土壤中类似,以煤炭燃烧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为主。食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终身致癌风险为1.89×10^(-8)~1.37×10^(-6),在可接受范围内,正常食用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多环芳烃 源解析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