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瓷器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
坤
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瓷器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经常涉及清洗,清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瓷器污染物的认识。本文从污染物的定义、病害与污染物的关系、污染物的分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是为清洗工作准备的,因此,污染物分类方法必须具备实用性。本...
瓷器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经常涉及清洗,清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瓷器污染物的认识。本文从污染物的定义、病害与污染物的关系、污染物的分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是为清洗工作准备的,因此,污染物分类方法必须具备实用性。本文对教学实践、实地考察、已发表文献中的大量修复案例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发现各污染物名称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混淆。为更好地指导清洗工作,合理地去除污染物,本文结合保护修复从业人员的清洗习惯,根据瓷器污染物六大基本信息:位置、状态、种类、物质、成因和对器物的影响,将纷繁的瓷器污染物名称以状态为主,兼顾位置、物质,并充分考虑俗称,对于特征特别明显的污染物独立成类的分类原则进行梳理分类,并给出在修复实践中去除不同类别污染物的清洗技术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污染物
清洗
病害
原文传递
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在思政改革下的课堂设计——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例
2
作者
涂京红
潘
坤
容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06-111,共6页
文章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切入口,探讨该类课程如何在思政引领下作好课堂设计。课程以思政元素的提取、思政元素的导入与课程考评机制的完善为主要设计思路,体现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思政内涵,发挥课程...
文章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切入口,探讨该类课程如何在思政引领下作好课堂设计。课程以思政元素的提取、思政元素的导入与课程考评机制的完善为主要设计思路,体现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思政内涵,发挥课程融入思政的作用,利用大学课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思政课堂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修复材料学
实验类课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蒋道银
潘
坤
容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169-172,共4页
为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方式,文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通过概述技艺情况,传承现状,以及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0多年本科教学经验进行详细阐述,从历史沿革、课程的科学设计、与行业接轨的“深入式”教学、...
为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方式,文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通过概述技艺情况,传承现状,以及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0多年本科教学经验进行详细阐述,从历史沿革、课程的科学设计、与行业接轨的“深入式”教学、青年人才培养、成效与挑战5个方面来分享高校教育的传承实践,以期为其他修复技艺提供一些可行的传承经验,同时,为加强高校之间的认知与交流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修复
传承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
项目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粘瓷器再修复中的拆分方法初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在瓷器修复工作中,当被胶粘旧修过的瓷器需要再修复时,有关"拆分"的讨论则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修专业教学实践案例,详尽地描述拆分的整个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拆分的必要性、拆分步骤规范性、拆分方法...
在瓷器修复工作中,当被胶粘旧修过的瓷器需要再修复时,有关"拆分"的讨论则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修专业教学实践案例,详尽地描述拆分的整个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拆分的必要性、拆分步骤规范性、拆分方法对瓷器的影响,期盼能为同类型瓷器的修复工作带来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瓷器
拆分
规范性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安双龙墓群出土西汉黑陶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
坤
容
王荣
姚政权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了探索六安双龙机床厂墓葬出土西汉黑陶的呈色机理,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对黑陶的黑色物质进行物相分析、显微观察和成分分析。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黑色物质是无定形碳;SEM显示黑色物质均匀覆盖在胎体表面,其颗粒大小为3μm左右,属于炭...
为了探索六安双龙机床厂墓葬出土西汉黑陶的呈色机理,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对黑陶的黑色物质进行物相分析、显微观察和成分分析。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黑色物质是无定形碳;SEM显示黑色物质均匀覆盖在胎体表面,其颗粒大小为3μm左右,属于炭黑颗粒;能谱分析显示碳元素分布较为均匀;红外光谱检测出黑色层中含有生漆成分。综合分析显示黑陶样品的呈色机理是:胎体表面被均匀地涂饰了一层由生漆和炭黑构成的黑色物质。该研究对探讨黑陶呈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黑陶制作工艺的发展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黑陶
呈色机理
炭黑
生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涉案文物艺术品有据鉴定规范刍议
6
作者
马骋
朱淳良
+2 位作者
陈克涛
潘
坤
容
吴桥
《上海视觉》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2021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做好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相关鉴定工作。支持文博单位、社会力量探索成立文物鉴定机构,提供公益性咨询和经营性活动相结...
2021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做好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相关鉴定工作。支持文博单位、社会力量探索成立文物鉴定机构,提供公益性咨询和经营性活动相结合的鉴定服务。本文在对文物鉴定的概念与方法界定的基础上,参照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提出了涉案文物艺术品有据鉴定标准化程序构建,以及分类鉴定证据体系构建的理论设想,以期为制定出台文物司法鉴定通用程序规范与分类鉴定标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文物艺术品
有据鉴定
通用程序规范
分类鉴定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相伯“真光普照”漆匾的时空定格
7
作者
张岚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21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撰写的“真光普照”漆匾,距今已有90年,由于保护不善,出现虫蛀、褪色、龟裂和脱落等病害。经过对文物质地和病害的分析,制定了契合漆匾的保护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清洗和加固,运用传统技法,采用新的保护材料,进行...
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撰写的“真光普照”漆匾,距今已有90年,由于保护不善,出现虫蛀、褪色、龟裂和脱落等病害。经过对文物质地和病害的分析,制定了契合漆匾的保护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清洗和加固,运用传统技法,采用新的保护材料,进行了二次修复,使漆匾恢复了原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博物馆文物研究和陈列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修复
漆匾
马相伯
土山湾博物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统计研究
8
作者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探讨古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教学情况,本文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古陶瓷修复本科专业方向六届毕业生94篇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毕业设计基本情况、修复器物概况、论文研究课题情况,从器物的器型和釉彩、课题涉及的保护修复步骤和学...
为探讨古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教学情况,本文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古陶瓷修复本科专业方向六届毕业生94篇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毕业设计基本情况、修复器物概况、论文研究课题情况,从器物的器型和釉彩、课题涉及的保护修复步骤和学科领域,结合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侧面探寻该校11年的古陶瓷修复本科教学情况,为开设或准备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些教学数据和经验,同时,对加强高校之间的认知与交流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器型
釉彩
研究课题
修复步骤
学科领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瓷器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文摘
瓷器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经常涉及清洗,清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瓷器污染物的认识。本文从污染物的定义、病害与污染物的关系、污染物的分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是为清洗工作准备的,因此,污染物分类方法必须具备实用性。本文对教学实践、实地考察、已发表文献中的大量修复案例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发现各污染物名称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混淆。为更好地指导清洗工作,合理地去除污染物,本文结合保护修复从业人员的清洗习惯,根据瓷器污染物六大基本信息:位置、状态、种类、物质、成因和对器物的影响,将纷繁的瓷器污染物名称以状态为主,兼顾位置、物质,并充分考虑俗称,对于特征特别明显的污染物独立成类的分类原则进行梳理分类,并给出在修复实践中去除不同类别污染物的清洗技术选项。
关键词
瓷器
污染物
清洗
病害
Keywords
Porcelain
pollutant
cleaning
disease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在思政改革下的课堂设计——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例
2
作者
涂京红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06-111,共6页
基金
202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堂思政下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实施”(ZZ202-228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文章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切入口,探讨该类课程如何在思政引领下作好课堂设计。课程以思政元素的提取、思政元素的导入与课程考评机制的完善为主要设计思路,体现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的思政内涵,发挥课程融入思政的作用,利用大学课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优势。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思政课堂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修复材料学
实验类课程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蒋道银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出处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169-172,共4页
文摘
为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方式,文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通过概述技艺情况,传承现状,以及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0多年本科教学经验进行详细阐述,从历史沿革、课程的科学设计、与行业接轨的“深入式”教学、青年人才培养、成效与挑战5个方面来分享高校教育的传承实践,以期为其他修复技艺提供一些可行的传承经验,同时,为加强高校之间的认知与交流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古陶瓷修复
传承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
项目教学
Keywords
ancient ceramic restoration
inheritance status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project teachings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粘瓷器再修复中的拆分方法初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出处
《上海视觉》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基金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古陶瓷修复的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受该项目(项目编号:Z.20002.17.01)资助
文摘
在瓷器修复工作中,当被胶粘旧修过的瓷器需要再修复时,有关"拆分"的讨论则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修专业教学实践案例,详尽地描述拆分的整个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拆分的必要性、拆分步骤规范性、拆分方法对瓷器的影响,期盼能为同类型瓷器的修复工作带来一些思路。
关键词
胶粘瓷器
拆分
规范性
影响
Keywords
Adhesive Porcelain
Split
Standardization
Impact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安双龙墓群出土西汉黑陶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
坤
容
王荣
姚政权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文摘
为了探索六安双龙机床厂墓葬出土西汉黑陶的呈色机理,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对黑陶的黑色物质进行物相分析、显微观察和成分分析。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黑色物质是无定形碳;SEM显示黑色物质均匀覆盖在胎体表面,其颗粒大小为3μm左右,属于炭黑颗粒;能谱分析显示碳元素分布较为均匀;红外光谱检测出黑色层中含有生漆成分。综合分析显示黑陶样品的呈色机理是:胎体表面被均匀地涂饰了一层由生漆和炭黑构成的黑色物质。该研究对探讨黑陶呈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黑陶制作工艺的发展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
西汉黑陶
呈色机理
炭黑
生漆
Keywords
Black pottery
Coloration mechanism
Carbon black
Raw lacquer
分类号
K85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涉案文物艺术品有据鉴定规范刍议
6
作者
马骋
朱淳良
陈克涛
潘
坤
容
吴桥
机构
上海市司法鉴定理论研究会
出处
《上海视觉》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摘
2021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做好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相关鉴定工作。支持文博单位、社会力量探索成立文物鉴定机构,提供公益性咨询和经营性活动相结合的鉴定服务。本文在对文物鉴定的概念与方法界定的基础上,参照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提出了涉案文物艺术品有据鉴定标准化程序构建,以及分类鉴定证据体系构建的理论设想,以期为制定出台文物司法鉴定通用程序规范与分类鉴定标准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涉案文物艺术品
有据鉴定
通用程序规范
分类鉴定标准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and artworks involved in the case
evidence-based appraisal
general procedure specificati ons
classified appraisal stan da rds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相伯“真光普照”漆匾的时空定格
7
作者
张岚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出处
《上海视觉》
2021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文摘
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撰写的“真光普照”漆匾,距今已有90年,由于保护不善,出现虫蛀、褪色、龟裂和脱落等病害。经过对文物质地和病害的分析,制定了契合漆匾的保护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清洗和加固,运用传统技法,采用新的保护材料,进行了二次修复,使漆匾恢复了原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博物馆文物研究和陈列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漆器修复
漆匾
马相伯
土山湾博物馆
Keywords
lacquer ware restoration
the horizontal lacquer board
MA Xiangbo
Tu-Shan-Wan Museum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统计研究
8
作者
潘
坤
容
机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出处
《上海视觉》
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
文摘
为探讨古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教学情况,本文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古陶瓷修复本科专业方向六届毕业生94篇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毕业设计基本情况、修复器物概况、论文研究课题情况,从器物的器型和釉彩、课题涉及的保护修复步骤和学科领域,结合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侧面探寻该校11年的古陶瓷修复本科教学情况,为开设或准备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些教学数据和经验,同时,对加强高校之间的认知与交流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器型
釉彩
研究课题
修复步骤
学科领域
Keywords
graduation design
instrument type
glaze
research projects
restoration procedure
subject area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瓷器污染物的研究
潘
坤
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2
纸质文物保护实验类课程在思政改革下的课堂设计——以修复材料学基础课程为例
涂京红
潘
坤
容
《大学教育》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以“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
蒋道银
潘
坤
容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胶粘瓷器再修复中的拆分方法初研究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六安双龙墓群出土西汉黑陶呈色机理研究
潘
坤
容
王荣
姚政权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涉案文物艺术品有据鉴定规范刍议
马骋
朱淳良
陈克涛
潘
坤
容
吴桥
《上海视觉》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相伯“真光普照”漆匾的时空定格
张岚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陶瓷修复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统计研究
潘
坤
容
《上海视觉》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