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秀英 吕杰强 +2 位作者 蔡珠华 李强 升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4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月经量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4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月经量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Ki-67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放置曼月乐前月经PBAC评分为210.1±44.96,放置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月经PBAC评分分别为51.08±12.03、21.83±10.06及8.2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曼月乐12个月后,宫腔镜图像显示子宫内膜变得菲薄,子宫内膜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改变消失,内膜呈分泌现象及间质蜕膜样变。放环后12个月ER、PR和Ki-67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在腺体细胞中表达亦下降,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曼月乐能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月经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ER、PR、Ki-67、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从而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增生症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 Bcl-2 BAX
下载PDF
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水平及胎盘膜型Flt-1的表达 被引量:19
2
作者 秦洁 升华 +2 位作者 林小莉 何令伟 戴洁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2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前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以及胎盘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Flt-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20例;选择年...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前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以及胎盘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Flt-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20例;选择年龄、孕周等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sFlt-1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胎盘中膜型Flt-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Fl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及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胎盘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与对照组染色结果一致,但较对照组表达强度低(P<0.05),而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lt-1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胎盘中膜型Flt-1表达下降,提示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硫酸镁治疗可使外周血sFlt-1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硫酸镁
下载PDF
Fascin和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利敏 升华 +1 位作者 孙广正 张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探讨Fascin和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scin和SP1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ascin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 目的探讨Fascin和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scin和SP1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ascin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27%比9.52%,P〈0.01),Fascin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P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7.14%比12.70%,P〈0.01),SP1表达水平与胃癌TNN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检测Fascin和SP1有助于评估胃癌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N SP1 免疫组织化学法 胃癌
原文传递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安慧敏 郭德超 +2 位作者 升华 吴文珍 廖谦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2-393,共2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炎症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酷似乳腺癌,故外科手术前常易误诊。本文收集2001--2012年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外科收治的GLM21例,对其...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炎症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酷似乳腺癌,故外科手术前常易误诊。本文收集2001--2012年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外科收治的GLM21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乳腺炎症性疾病 临床病理特征 医院外科 影像学特征 温州医学院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膈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国鑫 汤旭明 +4 位作者 郑霞 升华 翁海旭 罗文朝 李海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大鼠膈肌ATP酶活性变化及血必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给大鼠灌胃氧化乐果50 mg/kg复制成AOPP模型;血必净治疗组腹腔注射血...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大鼠膈肌ATP酶活性变化及血必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给大鼠灌胃氧化乐果50 mg/kg复制成AOPP模型;血必净治疗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制模后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膈肌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膈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Na+-K+-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h-1?g-1:5.22&#177;0.74比9.98&#177;0.37,P<0.01);血必净治疗组Na+-K+-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6.93&#177;1.14)明显高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Ca2+-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h-1?g-1:7.45&#177;0.74比12.08&#177;0.74,P<0.01),血必净治疗组Ca2+-ATP酶活性(9.35&#177;1.67)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出现膈肌肿胀,坏死,血必净治疗组未发现坏死。结论 AOPP大鼠膈肌可出现变性坏死,采用血必净干预可减轻膈肌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膈肌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性 膈肌 ATP酶 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血必净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蔡锋泉 翁海旭 +4 位作者 何国鑫 金胜威 升华 李文娟 刘勇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8-711,I00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治疗组(XBJ组,n=18),各组给药后6、24及72 h 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个亚组(n=6)。AOMP组及XBJ组以40%氧乐果20mg/kg灌胃建立氧乐果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XBJ组灌胃后立即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 m 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AOMP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 L/kg),每12 h 1次。给药6、24及72 h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右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间质炎性改变、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同时提取左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通过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浓度。结果:AOMP后6、24及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TNF-α、MDA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肺组织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AOMP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XBJ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MDA均显著性下降(P<0.01或P<0.05),肺组织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肺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未见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MDA的生成并增加SOD、GSH-Px的活力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氧乐果 急性肺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HDGF、VEGF及黏蛋白5B过表达与肝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金海 朱明辉 +3 位作者 孙丽形 蒲青凡 张海峰 升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HICC)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黏蛋白5B(MUC5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79例...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HICC)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黏蛋白5B(MUC5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79例肝内胆管结石或HICC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患者中HICC者41例(HICC组),肝内胆管结石者38例(肝内胆管结石组)。另选取同期行肝切除术的37例肝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行肝切除术的患者11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69例,年龄(66.1±3.2)岁。对比三组患者HDGF、VEGF和MUC5B的阳性表达情况。在41例HICC患者中,考察HDGF、VEGF与MUC5B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内胆管结石组和HICC组患者HDGF、VEGF和MUC5B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内胆管结石组相比,HICC组患者HDGF、VEGF和MUC5B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CC患者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局部浸润程度、肿瘤长径、肿瘤分期、肿瘤糖类抗原(CA)19-9水平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UC5B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局部浸润程度、肿瘤长径、肿瘤分期、CA19-9水平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DGF与VEGF在HICC组织内呈正相关表达(r=0.935,P<0.01)。生存分析结果表明,VEGF阳性表达HICC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36.7%、17.1%、7.3%)较阴性表达患者同期累积生存率(51.2%、26.8%、19.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5B阳性表达HICC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34.1%、17.1%、4.9%)较阴性表达患者同期累积生存率(53.7%、31.7%、17.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DGF可作为早期评估HICC发病的参考指标,而VEGF与MUC5B的过表达可作为评判HICC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胆结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黏蛋白5B
原文传递
Castleman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安慧敏 郭德超 +3 位作者 升华 吴文珍 夏康 廖谦和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5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分型:局限型1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分型:局限型1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1例,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大伴脾大、贫血、清蛋白降低等。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8例(8/13,61.5%),浆细胞型2例(2/13,15.4%),混合型3例(3/13,23.1%)。全部Castleman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情况良好。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术前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多中心型患者术后采用化疗等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临床病理学 治疗
原文传递
核基质蛋白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对预后的意义
9
作者 李金海 翟华伟 +5 位作者 孙广正 张海峰 朱明辉 蔡宇 升华 李淑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4(NMP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4(NMP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58.5±10.4)岁。免疫组化法检测NMP4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NMP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NMP4阳性组(n=62)和NMP4阴性组(n=32)。单因素分析NMP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MP4主要位于细胞核,NMP4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2.0%(62/100)比8.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P=0.003)。NMP4是否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BCLC分期、子灶数目以及是否合并脉管癌栓相关(均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证实,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低分化、BCLC分期C期、子灶数目≥3个、NMP4阳性表达;影响HC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低分化、BCLC分期C期、子灶数目≥3个、NMP4阳性表达。NMP4阳性组HC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22.3和11.5个月,NMP4阴性组HC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40.6和19.4个月,NMP4阳性组HC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NMP4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MP4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HCC恶性生物学进展以及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核基质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联合免疫组化预测大肠癌患者肝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道浙 陈积贤 +8 位作者 升华 郑一双 李克诚 余铭 吴伟力 张仁虎 梁美珍 林肖 贺新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16-1417,143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癌肿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于手术开腹后采集82例大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应用定量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这...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癌肿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于手术开腹后采集82例大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应用定量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这些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随访18个月。结果肝转移组患者门静脉血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5,P<0.05);肝转移组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P<0.05);门静脉血VEGF水平≥250μg/L患者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VEGF水平<250μ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2,P<0.05);门静脉血与肿瘤组织中VEGF同时表达阳性者肝转移率高达75.00%(15/20)。结论门静脉血VEGF水平、大肠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肝转移密切相关,门静脉血VEGF水平≥250μg/L且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者肝转移发生率最高,可作为早期预测大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转移 门静脉血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锌指蛋白217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季婷婷 谭擎缨 +2 位作者 升华 李荣洲 林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17( zinc finger protein 217,ZNF21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间解放军117医院及瑞安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43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ZNF217...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17( zinc finger protein 217,ZNF21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间解放军117医院及瑞安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43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ZNF217 mRN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ZNF217蛋白表达,统计分析ZNF217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ZNF217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911±0.139,对应癌旁组织为1.372±0.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1,P=0.013);胰腺癌组织中ZNF217阳性表达率为72.09%(31/43),癌旁组织中ZNF217阳性表达率仅为16.28%(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腺癌组织中ZNF217蛋白高表达与神经浸润、肿瘤体积增大、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 ZNF217 mRNA及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ZNF217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217 胰腺癌 MRNA 蛋白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黏蛋白2与黏蛋白4在肝内胆管结石致石胆汁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金海 朱明辉 +3 位作者 蔡宇 张海峰 升华 蒲青凡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2与MUC4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致石胆汁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肝脏部分切除的5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和17例对照患者的术前静脉血、术中胆汁及肝内胆管壁黏膜上皮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抽取胆管内胆汁中脂类指...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2与MUC4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致石胆汁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肝脏部分切除的5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和17例对照患者的术前静脉血、术中胆汁及肝内胆管壁黏膜上皮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抽取胆管内胆汁中脂类指标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胆管壁MUC2与MUC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1iT—PCR)检验胆管黏膜MUC2与MUC4的基因表达水平;对胆汁内脂类指标与黏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组血清脂类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胆汁总胆汁酸浓度、胆汁酸摩尔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肝内胆管结石组MUC2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内胆管结石组MUC4和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肝内胆管结石组患者胆管MUC4mRNA的表达与胆汁中的总胆汁酸水平负相关(r=-0.374,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MUC4表达增强,促进了胆管黏膜上皮对胆汁酸的吸收,使黏蛋白大量分泌进入胆汁,可能与致石胆汁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致石胆汁 黏蛋白2 黏蛋白4 胆石症
原文传递
右颈部Kimura病1例并复习文献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高健 升华 +2 位作者 孙庆丰 缪初升 金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KIMURA病 右颈部 颈部肿块 文献 复习 外科门诊 淋巴结结核 肿块切除术
下载PDF
Kimura病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增奇 升华 +3 位作者 孙庆丰 嘉西 丁继光 徐道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1-482,共2页
Kimura病在1937年由中国学者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948年Kimura等以日文文献报道后。因日本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后在国际上该疾病便被称之为Kimura病。多见于亚裔中青年男性。本病机制可能为自身免疫反应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本病是... Kimura病在1937年由中国学者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948年Kimura等以日文文献报道后。因日本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后在国际上该疾病便被称之为Kimura病。多见于亚裔中青年男性。本病机制可能为自身免疫反应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局部慢性免疫炎性疾病,一般为良性经过。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头颈区域皮下深部位的软组织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自身免疫反应 治疗 中国学者 炎性疾病 中青年男性 寄生虫感染 软组织肿块
下载PDF
重症中暑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及脑能量代谢核磁共振氢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国鑫 马志全 +4 位作者 升华 徐安聪 陈尔 徐啸天 虞希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研究重症中暑(HS)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及脑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与HS组(n=14)。HS组大鼠持续暴露于40℃热仓中,当核心体温达到42℃时取出复温3 h造模,对照组置于(25.0±0.5)℃环境中。HS组大鼠... 目的研究重症中暑(HS)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及脑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与HS组(n=14)。HS组大鼠持续暴露于40℃热仓中,当核心体温达到42℃时取出复温3 h造模,对照组置于(25.0±0.5)℃环境中。HS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复温0 h、造模后复温3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HS对两组大鼠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取对照组(n=3)及HS组(n=3)大鼠的组织,采用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学改变;取对照组(n=8)及HS组(n=11)大鼠脑组织,在核磁共振(NMR)波谱仪上使用MestReNova软件(v9.0.1)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从代谢组学角度阐述HS早期大鼠脑损伤的相关机制。结果病理研究结果显示,HS早期大鼠脑组织即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等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S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延长[(33.14±1.51)s vs.(53.14±2.14)s],寻找平台航行距离延长[(360.79±13.50)cm vs.(693.29±28.63)cm],目标区域穿越次数减少[(6.36±0.84)次vs.(2.64±0.75)次],目标象限航行时间百分比减少[(65.78%±1.06%)vs.(35.81%±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HS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HS组大鼠脑内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乳酸(Lac)、琥珀酸(Suc)含量升高(P<0.05),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谷胱甘肽(GSH)、丙酮酸(Py)含量下降(P<0.05)。结论大鼠在HS早期即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且脑组织代谢模式发生改变,出现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能量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脑损伤 核磁共振氢谱 中枢神经系统代谢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辣木籽致药物性肝损伤1例
16
作者 董朴 徐霜 +4 位作者 孙庆丰 张亮 洪亮 升华 蔡福景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03-605,共3页
报道1例53岁男性患者, 其每日服用15粒辣木籽, 共服用20 d余, 而后出现肝功能异常, 皮肤瘙痒伴有低热, 排除其他原因相关的肝病, 肝脏病理检查符合药物性肝损伤(DILI)表现, 最终诊断为辣木籽相关的DILI。患者入院后经护肝治疗10 d, 病... 报道1例53岁男性患者, 其每日服用15粒辣木籽, 共服用20 d余, 而后出现肝功能异常, 皮肤瘙痒伴有低热, 排除其他原因相关的肝病, 肝脏病理检查符合药物性肝损伤(DILI)表现, 最终诊断为辣木籽相关的DILI。患者入院后经护肝治疗10 d, 病情好转出院, 随访至今, 病情稳定, 未再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医师在面对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用药史, 注意个体差异, 警惕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导致D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
原文传递
HMGI-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道浙 升华 +5 位作者 庄微雅 薛迪新 陈哈哈 吴伟力 余铭 陈积贤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I-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接受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2例,检测其癌组织标本的HMGI-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和表阿霉素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62例乳腺癌患者HMGI-C蛋...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I-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接受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2例,检测其癌组织标本的HMGI-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和表阿霉素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62例乳腺癌患者HMGI-C蛋白总体阳性率为48.4%(30/62);HMGI-C阳性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HMGI-C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Ki-67及Her-2呈正相关(P<0.05),与ER及PR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无关。[结论 ]HMGI-C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疗效有密切关系,HMGI-C阳性表达强度越高,患者表阿霉素化疗有效率也越高,可作为预测表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MGI-C 表阿霉素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宫腔镜检查对内膜厚度≥4mm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洁 夏秋霞 +1 位作者 升华 曹华妹 《健康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阴道超声下内膜厚度≥4 mm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经阴道超声初筛后选取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阴道超声下内膜厚度≥4 mm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经阴道超声初筛后选取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71例,正常31例,病理检查异常73例,正常29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诊断的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0.3%,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90.3%。病理检查正常组的内膜厚度为5.42±0.52 mm,异常组的内膜厚度14.56±2.91 mm,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内膜厚度17.19±2.77 mm,每两组两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为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可经阴道超声初筛后选择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绝经后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厚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B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森 戴志坚 +2 位作者 陈崇喜 升华 廖志苏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研究琥珀酸脱氢酶B(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ubunit B,SDHB)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和42例初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 目的 研究琥珀酸脱氢酶B(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ubunit B,SDHB)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和42例初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DHB的表达情况,运用x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 初发鼻咽癌组织中SDHB低表达率为57.1%(24/42),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SDHB低表达率为76.5%(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7,P<0.05).SDHB低表达与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的T分期、临床分期、脑神经侵犯等有关(P值均<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DHB表达降低与患者低生存率有关(x2=4.15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DHB低表达、远处转移、脑神经侵犯是影响鼻咽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 0.05).结论 SDHB表达降低对鼻咽癌的局部复发、预后不良可能起着重要作用,SDHB低表达可作为判断鼻咽癌复发及预后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琥珀酸脱氢酶 预后
原文传递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森 升华 +1 位作者 廖志苏 陈崇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9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D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PDK1...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D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PDK1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其对鼻咽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而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为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不同组织PDK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8,P<0.05)。PDK1蛋白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颅神经侵犯以及T分级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DK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阴性表达组为58个月。结论 PDK1基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PDK1阳性表达可作为鼻咽癌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