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 被引量:33
1
作者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3,共24页
作为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时务报》在读书界引起的回响多元繁复。每位读者在读报的时分,都会因个人关怀的不同与思想立场的差异,对《时务报》承载/提供的讯息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形构了生命个体对外在局势和自我定... 作为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时务报》在读书界引起的回响多元繁复。每位读者在读报的时分,都会因个人关怀的不同与思想立场的差异,对《时务报》承载/提供的讯息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形构了生命个体对外在局势和自我定位的认知,响应的策略与行动自是千样万态。整体观之,环绕着像《时务报》这样的传播媒介而引发的读者的喜恶乐怒,其实是思想观念体系/价值系统在公共场域里的趋同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务报》 价值系统 思想观念体系 中国 晚清时期 新闻事业史
原文传递
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共18页
《时务报》是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它的内容多样繁富,在读书界引起了各式回响。本文以《时务报》刊载的译稿为对象,分析这些译稿提供的讯息,并尝试述说在晚清中国开创关于“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的过程里,传播媒介所能... 《时务报》是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它的内容多样繁富,在读书界引起了各式回响。本文以《时务报》刊载的译稿为对象,分析这些译稿提供的讯息,并尝试述说在晚清中国开创关于“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的过程里,传播媒介所能扮演的独特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知识 公共空间 《时务报》
下载PDF
卫生、种族与晚清的消费文化——以报刊广告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仲民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47,共8页
晚清的文化空间里充斥着关于卫生、身体、种族、国家的种种论述以及相应的追求卫生现代性的努力,这些论述与实践也被商家攀附和挪用。商家借助精心构制的商业广告,来展现卫生的重要性、商品与卫生、种族和国家的关系,激发顾客的消费需... 晚清的文化空间里充斥着关于卫生、身体、种族、国家的种种论述以及相应的追求卫生现代性的努力,这些论述与实践也被商家攀附和挪用。商家借助精心构制的商业广告,来展现卫生的重要性、商品与卫生、种族和国家的关系,激发顾客的消费需求。实际上,这些商品广告中的宣传只是一种噱头,体现的是一种泛政治化的修辞策略与叙述方式,卫生究竟如何并非关注焦点,商品自身也不具备促使种族、国家强盛的效果。不过,这种宣传实践与消费表达的泛政治化现象,却昭示着"卫生"的符号效力以及晚清知识人关于强种和民族国家的建构趋势,反映了一种新型政治文化在晚清中国的兴起,而这种新型政治文化对近现代中国影响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 广告 种族 消费文化 新政治文化
原文传递
傅斯年与吴晗 被引量:5
4
作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106,共13页
傅斯年(1896 -1950)与吴晗(1909 -1969)两人的交谊史,启始于学术相知,终结于政治相异。透过描摹两人的情谊历程,可以为傅斯年这位一代学人的人际关系提供个案的观察,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交游往来加添一个历史的注脚;傅、吴之间从情生... 傅斯年(1896 -1950)与吴晗(1909 -1969)两人的交谊史,启始于学术相知,终结于政治相异。透过描摹两人的情谊历程,可以为傅斯年这位一代学人的人际关系提供个案的观察,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交游往来加添一个历史的注脚;傅、吴之间从情生义结到谊断恩绝的历程,亦或可以个案样态显示导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社群之形成与分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吴晗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的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开放时代》 2003年第6期30-37,共8页
本文以整合式的思考取向,探讨“改造国民论”这个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深具连续性的议题。近现代中国各种“改造国民”之论述,有其渊源,而其影响所在,更寄望能改造存在处境的现实关怀。提出“改造国民”这一论述之论者,一方面进行民族... 本文以整合式的思考取向,探讨“改造国民论”这个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深具连续性的议题。近现代中国各种“改造国民”之论述,有其渊源,而其影响所在,更寄望能改造存在处境的现实关怀。提出“改造国民”这一论述之论者,一方面进行民族自我的批判;另一方面则就其针砭所及,提出民族自我的改造,产生了相关的行动,涉及的层域也相当广泛。学界若能展开综合性的研究,分析彼等论述内容之差异,显示出其共同特征之所在,辨正各自思想之定位,呈显出较有新意的解析,当能提升、深化研究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述的学术价值,对其思想意涵做出更恰当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论” 中国 国民性 自我批判精神
原文传递
人文语义学: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
6
作者 张宝明 沈卫荣 +5 位作者 孙江 闵祥鹏 周程 王中江 褚金勇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5,177,178,共32页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学界广泛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为了践行新文科建设倡议,服务国家“三大体系”建设,打造“学术中国化”与“融会贯通”的特色学术领域,张宝明等学...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学界广泛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为了践行新文科建设倡议,服务国家“三大体系”建设,打造“学术中国化”与“融会贯通”的特色学术领域,张宝明等学者联袂提出“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论题。人文语义学是以关键词为依托,以观念词为寻绎对象,阐释从概念到观念之起源、演绎、衍变之“史”的一门学问。它尝试打破近代以来学科固化的壁垒,关注语际书写中存在的“古今断裂”“中西误解”“圈层隔膜”等问题,通过探讨语义创生转义与思想启蒙、文明对话、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服务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外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为此,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近日举办“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圆桌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概念梳理进行学科性思考,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学术对话,以期以“人文语义学”的视野聚焦现实问题,建构重大理论,凝练学科特色,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三大体系”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研究 人文学术 人文社会科学 中华优秀文化 学术体系 语义学 思想启蒙 学术对话
原文传递
创造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21-29,共9页
晚清以降,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的中国知识人,共同经历了一段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识"的思想旅程,以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为凭借,汲引足可激荡多样思考想象的"思想资源",带动了"... 晚清以降,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的中国知识人,共同经历了一段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识"的思想旅程,以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为凭借,汲引足可激荡多样思考想象的"思想资源",带动了"概念变迁"。因此,如果可以针对具体的个案开展细密的考察,对于阐释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如何被创造生产,从而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世界的洪流,应可提供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知识” “知识仓库” “思想资源” “概念变迁” 近代中国
下载PDF
胡适与罗尔纲 被引量:2
8
作者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3期43-52,共10页
综观胡适与罗尔纲之间的师生姻缘,在私人的人际关系领域里,一个是一直盼望学生做出一番事业的老师;一个是恭谨领受师教,念兹在兹,努力以赴但求不违师教的学生。所以,学生写了在老师看来大有问题的文章,老师毫不客气地严加批评,学生更会... 综观胡适与罗尔纲之间的师生姻缘,在私人的人际关系领域里,一个是一直盼望学生做出一番事业的老师;一个是恭谨领受师教,念兹在兹,努力以赴但求不违师教的学生。所以,学生写了在老师看来大有问题的文章,老师毫不客气地严加批评,学生更会将老师的教训引以为诫;学生在开展自己的事业途里碰上困境,也总是向老师请教,把老师的意见当成引领方向的南针。虽然,末了在现实政治力的作用下,师生的情谊被迫中断,甚至不免显示了师生反目的趋向,但是,这段师生佳话,却不是任何政治力量所能抹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罗尔纲 太平天国史 生平 考证方法
原文传递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蔡元培与史语所 被引量:1
9
作者 《关东学刊》 2019年第5期24-37,共14页
本文要旨为描摹讨论“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创院院长蔡元培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史语所的成长、发展过程言之,蔡元培曾提供相当的帮助,扮演着扶植奖掖者的角色。同时,在史语所向更美好的前景迈开大步的... 本文要旨为描摹讨论“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创院院长蔡元培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史语所的成长、发展过程言之,蔡元培曾提供相当的帮助,扮演着扶植奖掖者的角色。同时,在史语所向更美好的前景迈开大步的历程上,蔡元培始终尊重史语所的学术自主空间,为营构理想的学术建制打下了基础。蔡元培在史语所成长过程里扮演的角色及双方的互动历程,对新生世代的学术领导者,实是启示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 傅斯年
全文增补中
“五四”与中国社会变迁:从知识人的婚姻人生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近代史学刊》 2020年第1期41-56,285-286,共18页
身处新文化浪潮的五四知识人,浴身于"家庭革命"的洪流里,面对婚姻这项与一己切身相关的议题,固然力图"冲决网罗",却难一刀断水。胡适及他的朋友,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耀眼明星,生命道路自有千秋,如何处理自己的... 身处新文化浪潮的五四知识人,浴身于"家庭革命"的洪流里,面对婚姻这项与一己切身相关的议题,固然力图"冲决网罗",却难一刀断水。胡适及他的朋友,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耀眼明星,生命道路自有千秋,如何处理自己的终身大事,人人煞费思量,各有曲折。他们的婚姻,固然未必都曾闹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家庭革命";个人追求理想和面对现实考验的心路历程,却都经历了多重曲折与反复。了解五四知识人的婚姻人生,怀想他们做出最后决定的心衷,正值得后来者再三沉吟反思,也可以让我们从个体生命史的角度,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知识人 婚姻
下载PDF
胡适的《镜花缘》诠释与现代中国女权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胡适述说《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认为是著作者李汝珍主张“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的意见,自从1923年公开问世以来,对此后关于《镜花缘》及李汝珍的诠释和理解,俨然占有典范地位。寻思胡适... 胡适述说《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认为是著作者李汝珍主张“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的意见,自从1923年公开问世以来,对此后关于《镜花缘》及李汝珍的诠释和理解,俨然占有典范地位。寻思胡适的思想世界,他对妇女问题的关怀,早自少年时期即有表露,此后始终陈说不已。将胡适对妇女问题的论述“脉络化”,正可想见,他对《镜花缘》和李汝珍的诠释,其来有自。藉此个案,正可凸显现代中国女权思想之建构,可以凭借的思想资源,固是丰富多样,却不能也不该忽视论者自身的思想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镜花缘》 李汝珍 现代中国 女权思想
下载PDF
胡适与1930年代北京大学的改革与纷争——兼论林损辞职事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胡适在1930年代参与北京大学的改革,引起了一系列纷争。特别是在1934年因北大国文系教授林损“请辞”,竟让胡适集谤汇讥。事实上,胡适透过具体建制里的人事择汰以推动中国现代科学及学术之发展,固有争议,却是理有应然。
关键词 胡适 北京大学 林损
下载PDF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的自我批判
13
作者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第4期93-106,共14页
一拙著《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最初问世于2014年9月;翌年7月,再刷面世;2016年春,再刷本又告售罄;惟自知谬误甚众,惭愧至极,遂乃不再印制,庶免始终贻笑大方。然而,至今为止,分别得到美国王晴佳教授、韩国仁荷大学... 一拙著《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最初问世于2014年9月;翌年7月,再刷面世;2016年春,再刷本又告售罄;惟自知谬误甚众,惭愧至极,遂乃不再印制,庶免始终贻笑大方。然而,至今为止,分别得到美国王晴佳教授、韩国仁荷大学车泰根教授与日本学习院大学小野泰教教授发表英、韩、日文书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史 自我批判 晚清士人 西学 三三
下载PDF
张玉法教授的史学人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自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1-255,共5页
关键词 张玉法 台湾省 史学研究 史学家 近代史 现代史
原文传递
“胖猫”傅斯年与“小耗子”
15
作者 《全国新书目》 2010年第5期50-51,共2页
一群书生聚集"中央研究院",留下了无数逸事篇章: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赵元任……这些曾经与中研院有过缘分的读书人,他们为学问而执著追求的悲喜故事,他们对社会事务孜孜关怀的入世情怀,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一群书生聚集"中央研究院",留下了无数逸事篇章: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赵元任……这些曾经与中研院有过缘分的读书人,他们为学问而执著追求的悲喜故事,他们对社会事务孜孜关怀的入世情怀,成为后人津津乐道和缅怀的话题。本书依据多方面史料,追踪了这些曾经的书生之典故和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史语所 崇武 董作宾 史料 中央研究院 钱穆 历史系 青年学人 青年学者
原文传递
专家政治论与现代中国:从孙中山说起
16
作者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2,共7页
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在强人威权与专业技术官僚(technocracy)领导下,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这些专业技术官僚得以跃升舞台,实有其错综复杂的思想/历史过程。本文取观念脉络的研究手法,论证专业技术官僚的面世,特别与孙中山构思权能区分... 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在强人威权与专业技术官僚(technocracy)领导下,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这些专业技术官僚得以跃升舞台,实有其错综复杂的思想/历史过程。本文取观念脉络的研究手法,论证专业技术官僚的面世,特别与孙中山构思权能区分,主张专家政治之论述密不可分,同时也得到知识界的呼应。专业技术官僚的角色在1949年之后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藉由整体历史的脉络进行观察,对孙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遗产,应可提出更恰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政治 现代中国 孙中山
下载PDF
“胡适档案检索系统”中的周氏兄弟
17
作者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6期81-103,共23页
在20世纪华人历史舞台上,胡适始终占据枢纽的位置,没有人能忽略他的存在。即令在1950年代的中国大陆,胡适好似千夫所指的批判靶子,历经大规模“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清算和批判,胡适一度是人们的历史记忆里被扫地出门的人物。然而... 在20世纪华人历史舞台上,胡适始终占据枢纽的位置,没有人能忽略他的存在。即令在1950年代的中国大陆,胡适好似千夫所指的批判靶子,历经大规模“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清算和批判,胡适一度是人们的历史记忆里被扫地出门的人物。然而,随着环境的变迁,胡适在中国不仅已经从冰封已久的记忆仓库里被逐渐解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思想 档案检索系统 兄弟 批判运动 历史记忆 中国大陆 20世纪 50年代
下载PDF
真伪之间:中国舆论界对日美交涉(1941年)的观察与回应
18
作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6-114,共19页
1941年的日美交涉,情况错综复杂,和日本与美国各自因应国际局势变化的政策,如何计算揣拟,不可须臾或离。中国舆论界方面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与回应,本乎对于日本的“敌人形象”的刻板认识,以自身做为遭受日本侵略之“被害者”为着眼点,设... 1941年的日美交涉,情况错综复杂,和日本与美国各自因应国际局势变化的政策,如何计算揣拟,不可须臾或离。中国舆论界方面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与回应,本乎对于日本的“敌人形象”的刻板认识,以自身做为遭受日本侵略之“被害者”为着眼点,设想如何假藉美国之援助,从而扭转局势。因此,中国舆论界对于日本和美国最终兵戎相见的诸多理由,掌握有阙;诸多诠释,往往将日本“漫画化”,将美国“理想化”。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之上,对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里的地位,不免展现“一厢情愿”的诠释。此后的历史认识,未脱此一窠臼;对于吾人以国际角度理解中日战争,其实并无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舆论界 日美交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晚清中国的民主想象
19
作者 《经济管理文摘》 2007年第22期36-37,共2页
在近、现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下,近代西方的主流政治传统——民主共和政治体制及与其相适应、配套的政治观念、文化、传统(以下简称“西方民主传统”)——逐渐成为中国人(主要是菁英阶层;以下不再详为定义)倡议仿行的对象,是无可争... 在近、现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下,近代西方的主流政治传统——民主共和政治体制及与其相适应、配套的政治观念、文化、传统(以下简称“西方民主传统”)——逐渐成为中国人(主要是菁英阶层;以下不再详为定义)倡议仿行的对象,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那么,仿行来自异域的“西方民主传统”的政治制度以改造现实的思维,跃居中国的思想舞台的历史进程及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民主共和 政治传统 想象 晚清 西方民主 时空背景 政治体制
下载PDF
“公”与“私”之问:从丁文江的故事说起
20
作者 《书摘》 2010年第4期34-35,共2页
丁文江在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群里的角色与地位,值得多方面的深入探索。更往往发人深思。他从1934年起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之后的作为,就是个例子。
关键词 丁文江 “私” “公” 故事 中国知识分子 中央研究院 1934年 20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