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族源流考 被引量:4
1
作者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1期53-56,共4页
水族绝大部分是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分水岭一带地区。他们虽然不是这个地区的土著,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定居在这个地区的。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文献记载,口头传说,颇不一致,很难肯定。... 水族绝大部分是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分水岭一带地区。他们虽然不是这个地区的土著,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定居在这个地区的。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文献记载,口头传说,颇不一致,很难肯定。大致可以分两种说法: 1.由江西、湖南、湖北等省迁来的。这种说法是水族中各个姓氏都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江西、湖南、湖北等省来的,而以由江西迁来的姓氏为最多。其迁徙的原因,有的说是他们的祖先因中原战乱,避难而来的;有的说是他们的祖先随军南征,落籍而居住此地的。迁徙的时代,只能按辈数推算,最多的数到三十二代,约在宋朝南迁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口头传说 荔波 抚水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八寨 邝露 丹寨县 南征 宋末
下载PDF
水族潘新简反清斗争事略
2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1981年第4期84-92,共9页
洒新简小名阿简,现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区(九阡区系清代荔波县十六里中之九阡里,因潘新简反清失败后,清政府改称从善里,民国时称从善乡,解放后恢复原名,称九阡区)板叶乡梅洒村人,贫农家庭出身(荔波县志载潘新简被害后,其产业作为逆产充公... 洒新简小名阿简,现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区(九阡区系清代荔波县十六里中之九阡里,因潘新简反清失败后,清政府改称从善里,民国时称从善乡,解放后恢复原名,称九阡区)板叶乡梅洒村人,贫农家庭出身(荔波县志载潘新简被害后,其产业作为逆产充公,民国时称为学田,仅是五十挑谷的一块大田及三十挑谷的四块小田。据传说,这块大田,系潘新简起义反清,称辅德王后开辟的。此外,并无其他充公的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民军 荔波 清军 德王 进攻 三洞 知县 太平军 三都水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