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ultisim的二进制译码器综合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滕香 杨玉强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63-69,共7页
通过Multisim14虚拟电子实验平台对集成二进制译码器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与仿真,将传统硬件实验验证方式向多元化实验方式转化,改变了传统的电路分析、设计等研究手段,解决了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波形无法用电子实验仪器进行分析验证的问题... 通过Multisim14虚拟电子实验平台对集成二进制译码器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与仿真,将传统硬件实验验证方式向多元化实验方式转化,改变了传统的电路分析、设计等研究手段,解决了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波形无法用电子实验仪器进行分析验证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能力、实验综合分析及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二进制译码器 仿真实验
下载PDF
情感牵引语文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滕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5期76-78,共3页
现今。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乃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情感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心理可塑性强的特点,教育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塑造美好心灵,陶... 现今。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乃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情感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心理可塑性强的特点,教育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牵引 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 双重任务 教书育人 高尚情操
原文传递
糖尿病胃动力障碍和促胃动力药的作用 被引量:58
3
作者 陆广华 滕香 +3 位作者 任颖 范吴强 周峘 刘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DM)胃动力变化和观察西沙必利对DM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对74例2型DM患者以SPECT显像技术用核素标记^(113)In液体试餐、^(99m)Tc固体试餐测定胃半排空时间(GET_(1/2))和进行胃电图(EGG)检查,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结...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DM)胃动力变化和观察西沙必利对DM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对74例2型DM患者以SPECT显像技术用核素标记^(113)In液体试餐、^(99m)Tc固体试餐测定胃半排空时间(GET_(1/2))和进行胃电图(EGG)检查,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结果 (1)22例FBG≤7.8mmol/L的糖尿病患者,未见GET_(1/2)延迟;52例FBG>7.8mmol/L的糖尿病患者,36例(69.2%)固相GET_(1/2)延迟,其中14例伴液相GET_(1/2)延迟(P<0.01)。(2)正常对照组和DM组的空腹和餐后胃电图主频、平均过零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餐后振幅均显著高于空腹(P<0.05)。DM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3)FBG>7.8mmol/L的DM患者,核素胃排空(RGE)与EGG相关。(4)36例DM胃轻瘫分两组:A组降糖药加西沙必利和B组单用降糖药用药4周。A组对胃轻瘫有效率85%,B组无效。结论FBG与DM患者胃排空呈负相关;血糖控制不良的DM患者,RGE与EGG相关;西沙必利对DM胃轻瘫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动力障碍 促胃动力药 胃肌轻瘫 胃电图 空腹血糖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贾芸 王君俏 滕香 《上海护理》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疾病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自我管理量表、基本资料量表 ,对 198例门诊患者作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焦虑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调查。结果  198例 2...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疾病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自我管理量表、基本资料量表 ,对 198例门诊患者作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焦虑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调查。结果  198例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 8 0 % ,焦虑症患病率 14 1% ,同时患有焦虑抑郁症 8% ;自我管理总分来看 ,水平良好 2 5 7% ,中等 4 8 9% ,差 2 5 2 % ;中等水平集中在饮食、药物、低血糖管理 ;管理水平差主要反映在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足管理。Spearman’rho分析显示 :焦虑抑郁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饮食管理、低血糖管理和病足管理呈负相关。结论 需要高度重视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之间的联系 ,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 ,有利于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理健康 自我管理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1059例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50
5
作者 滕香 杨永年 +2 位作者 谭燕 闻杰 陆志强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中山医院1997~2000年间收治的1059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59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9.73%,终末期肾病...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中山医院1997~2000年间收治的1059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59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9.73%,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为5.47%。高血压和以高甘油三酯、低HDL血症为特征的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单次的HbAlc测定值与微量蛋白尿排泄率(UAER)水平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国外报道稍低,而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当前大多数高危患者尚未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时,正是积极开展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的有利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1
6
作者 贾芸 滕香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对控制糖尿病发展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深入探讨。对疾病自我管理方法的产生、应用和发展、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实施...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对控制糖尿病发展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深入探讨。对疾病自我管理方法的产生、应用和发展、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实施的意义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认识,促进其实施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下载PDF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34
7
作者 贾芸 傅东波 +3 位作者 杨霞 乔兰鹰 滕香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评价实施不同健康教育模式3个月后对糖尿病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将133名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专业人员授课,实验组由经过培训、本身即为糖尿病患者的非专业人... 目的评价实施不同健康教育模式3个月后对糖尿病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将133名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专业人员授课,实验组由经过培训、本身即为糖尿病患者的非专业人员授课。教育3个月后对血糖、血脂、血压和知识得分等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患者相比,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都有积极的影响,医院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的长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俊 滕香 刘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20-1922,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期女性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状态和慢性的无排卵是其主要特征。目前认为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导致代偿性的高胰岛素水平是导致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是P-COS患者代谢异常及生殖功能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期女性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状态和慢性的无排卵是其主要特征。目前认为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导致代偿性的高胰岛素水平是导致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是P-COS患者代谢异常及生殖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用于临床治疗PCOS,可纠正PCOS的代谢和内分泌紊乱,恢复患者的排卵和受孕功能。其作用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改善胰岛素抵抗(IR)有关;但也有部分报道提示TZD可能存在与IR无关的作用途径。本文主要就TZD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R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滕香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12期714-717,724,共5页
常规人胰岛素由于不能很好地在糖尿病患者中重建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其临床运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改变了胰岛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起效、达峰、作用持续时间均较常规人胰岛素短,更符合生理餐后胰岛... 常规人胰岛素由于不能很好地在糖尿病患者中重建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其临床运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改变了胰岛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起效、达峰、作用持续时间均较常规人胰岛素短,更符合生理餐后胰岛素谱,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其使用后,餐后血糖平稳,夜间血糖水平高于使用常规人胰岛素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变胰岛素等电点或增加类似物分子量的方法,使其分解、吸收及作用时间延长,吸收变异度小且无峰值,能更好地模拟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临床使用后低血糖的危险性较中效人胰岛素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类似物 人胰岛素 低血糖 改变 胰岛素分泌 餐后血糖 正常 增加 区域 作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峘 滕香 刘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5-677,共3页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2型糖尿病 “二次打击”学说 单纯性脂肪肝 病理综合征 病理学改变 脂肪性肝炎 NAFLD
下载PDF
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2型糖尿病 被引量:11
11
作者 滕香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5年第12期722-725,733,共5页
格列奈类药物能血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可有效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延缓β细胞功能衰竭,同时具有较好的安... 格列奈类药物能血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可有效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延缓β细胞功能衰竭,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胰岛素分泌剂 格列奈类 磺脲类
下载PDF
育龄护士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萍 滕香 +4 位作者 王丽华 郑俊 李圣贤 裘慧颖 刘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本研究在育龄护士中开展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率研究,并分析比较PCOS4种表型的特征。方法以2011年在仁济医院工作的育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多毛评分、激素水平测定、妇产科超声检查等... 目的本研究在育龄护士中开展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率研究,并分析比较PCOS4种表型的特征。方法以2011年在仁济医院工作的育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多毛评分、激素水平测定、妇产科超声检查等方法。结果共计有520人参与问卷调查,486人完成雄激素检查,283人正常,48人多囊卵巢,129人有高雄激素的临床或生化表现,89人稀发排卵或无排卯。鹿特丹标准PCOS患病率11.1%,其4个分型间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育龄期护士中PCOS患病率为11.1%,目前迫切需要对标准中的每个条件进行明确的定义,这可改善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增加已发表研究的价值。PCOS广泛筛查对于PCO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鹿特丹标准 患病率 分型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失随访原因及代谢指标控制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丽华 刘伟 +6 位作者 周峘 吴培红 董莹 滕香 章明 贾芸 陈雅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失随访原因;调查在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控制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病历库中选取上海市浦东地区1年以上未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通...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失随访原因;调查在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控制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病历库中选取上海市浦东地区1年以上未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流向、失随访原因及血糖监测情况;结合生化指标测定和问卷调查,评价在上海市浦东地区6家社区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控制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92例(78.4%)患者完成失随访原因的问卷调查。调果结果显示:69.1%的患者流向社区医院;87.8%的患者近半年内有空腹血糖测定值;44.9%的患者有餐后2h血糖测定值,20.2%的患者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值。在900例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中,HbA1c<6.5%的患者占18.3%,收缩压/舒张压<130mmHg/80mmHg的患者占17.4%,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达标的患者分别占29.6%、31.6%和82.25%。相关分析显示:病程长、合并腹型肥胖、家庭收入低、监测血糖频率低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结论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联动组成管理网络,可能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管理 控制现状 相关因素
下载PDF
β细胞脂性凋亡 被引量:9
14
作者 滕香 杨永年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循环甘油三酯 (TG) /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升高以及TG在 β细胞内的堆积 ,早期可导致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钝化 ,随后 β细胞内胰岛素含量渐下降 ,并出现 β细胞凋亡增加 ,细胞数量减少。神经酰胺依赖及非依赖的... 循环甘油三酯 (TG) /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升高以及TG在 β细胞内的堆积 ,早期可导致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钝化 ,随后 β细胞内胰岛素含量渐下降 ,并出现 β细胞凋亡增加 ,细胞数量减少。神经酰胺依赖及非依赖的途径均参与了脂性凋亡的过程。当能量过剩、脂肪组织储存TG饱和且 β细胞内 β氧化代偿不足时 ,则造成TG在 β细胞内的堆积。若高糖和高脂同时出现时 ,两者可发生协同作用 ,加速 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细胞凋亡 脂肪酸 脂毒性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中心性肥胖正常糖调节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敏感性者的代谢特征及脂联素水平 被引量:10
15
作者 滕香 刘伟 张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腰围匹配的中心性肥胖正常糖调节人群,不同胰岛素敏感性组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收缩压、血清甘油三酯、空腹及餐后血糖逐渐升高,代谢综合征(MS)的构成比也随之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而降低;此外,MS与非MS者... 腰围匹配的中心性肥胖正常糖调节人群,不同胰岛素敏感性组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收缩压、血清甘油三酯、空腹及餐后血糖逐渐升高,代谢综合征(MS)的构成比也随之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而降低;此外,MS与非MS者间血清脂联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胰岛素敏感性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游离脂肪酸与β细胞功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滕香 杨永年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 游离脂肪酸 Β细胞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相关肥胖程度的适宜指标及其切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滕香 刘伟 +1 位作者 贾芸 方学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0-983,共4页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中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的适宜切点。方法 利用该院2002~2003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的调查资料,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WC/BMI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其他成分聚集的关系,并寻找检出两个及以上危险成分敏感...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中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的适宜切点。方法 利用该院2002~2003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的调查资料,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WC/BMI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其他成分聚集的关系,并寻找检出两个及以上危险成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WC/BMI切点,比较各切点检出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异常的比值比(OR),并计算在此切点以上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结果 随WC/BMI增大,代谢综合征成分聚集的OR值显著增高。男性WC≥85cm、女性WC≥80cm、男性BMI≥24kg/m^2、女性BMI≥25kg/m^2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距离最短和(或)正确指数最大的切点。女性以WC≥80cm为切点的OR值及PARP均较以BMI≥25kg/m^2为切点的大,而男性情况恰与女性相反。结论 结果提示,女性WC≥80cm以及男性BMI≥24kg/m^2能较好地反映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聚集,为选择较合适地反映与该地区代尉综合征相关肥胖程度的指标和切点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腰围 体质量指数 切点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闻杰 陆志强 +5 位作者 殳雪怡 吴丹 张忆文 滕香 谭燕 杨永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将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79例,3次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30 mg]和MAU组(103例,3次24 h UAER均为30~300 mg)组,另设对照(C组,健康成年人42名)组...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将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79例,3次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30 mg]和MAU组(103例,3次24 h UAER均为30~300 mg)组,另设对照(C组,健康成年人42名)组,分析其临床和生化特征,测定UAER、尿Ⅳ型胶原排出率(UCER)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排出率(UMCP-1)。结果MAU组的UCER和U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和NAU组(P值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CER与UAER(r= 0.325)、糖尿病病程(r=0.287)、舒张压(r=0.266)、尿素氮(r=0.312)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UMCP-1与体质指数(r=0.251)、收缩压(r=0.253)、UAER(r=0.423)、UCER(r=0.287)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而与胆固醇(r=-0.3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60)呈负相关(P值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ER与UCER呈独立正相关(β=0.478,P=0.007),UMCP-1与UAER呈独立正相关(β=0.427,P=0.017)。UAER与UCER(β=2.23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35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β= 1.524)、UMCP-1(β=0.367)和稳态模型胰岛来抵抗指数(HOMA-IR,β=0.483)呈独立正相关(P值均<0.05)。以UCER、UMCP-1、hs-CRP、颈动脉IMT和HOMA-IR等变量作MAU逐步判别分析,UCER(x_1)、hs-CRP(x_2)和颈动脉IMT(x_3)作为有显著意义的指标进入判别方程(函数)式,UMCP-1和HOMA-IR因无显著意义而被剔除,从而得到一组判别式:y_1=-108.536+1.422 x_1+3.169 x_2+168.928 x_3;y_2=-71.513+ 1.226 x_1+2.912 x_2+132.321 x_3;y_3=-112.333+1.366 x_1+3.327 x_2+174.271 x_3;y_4=-65.053+ 1.047 x_1+2.431 x_2+131.842 x_3。结论合并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CER和UMCP-1水平显著升高,建立的判别方程式对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判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尿白蛋白排出率 尿Ⅳ胶原排出率 尿单 核细胞趋化蛋白-1排出率 .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莹 滕香 +1 位作者 刘伟 王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肝硬化组,非肝病组44例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联合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测定其血糖(G)、胰岛素(INS...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肝硬化组,非肝病组44例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联合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测定其血糖(G)、胰岛素(INS)和C肽水平。结果:糖调节正常(NGR)或仅糖耐量异常(IGT)时,肝硬化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5.72±2.15和4.98±2.70,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分别为105.88±37.86和67.53±24.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OMAIR(1.62±0.34,2.72±1.62,P<0.05)和HOMAB(17.53±5.13,19.07±9.43,P<0.05);而其胰岛素指数(INSindex)分别为9.00±4.21和6.79±4.02显著低于对照组(23.46±11.59,17.24±7.52,P<0.05)。糖尿病(DM)时,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HOMAIR、HOMAB、INSindex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GR或IGT时,C肽/INS比值(C/I)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M时,C/I值在空腹及糖负荷后30min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在糖负荷后60、120、180min时肝硬化组的C/I值(分别为5.07±2.37、4.02±2.97和3.03±1.96)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0±2.95、8.31±2.92和11.89±4.22,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在NGR或IGT时已存在胰岛素抵抗、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负荷后的胰岛素早期分泌障碍;在DM时,由于肝损所致胰岛素在肝内代谢障碍,产生糖负荷后较低的C/I值,其为肝源性DM的特征性改变。因此,肝源性糖代谢异常的防治应从血糖正常时即开始,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糖代谢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峘 滕香 刘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0-652,67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未用过口服降糖药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1H-MRS法评估肝内脂肪含量(IHCL),比较IHCL水平不同组的脂肪量及分布、代谢改变和循环中脂肪因子、细胞因子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未用过口服降糖药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1H-MRS法评估肝内脂肪含量(IHCL),比较IHCL水平不同组的脂肪量及分布、代谢改变和循环中脂肪因子、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以IHCL值的下四分位数为切点分成少量脂肪浸润组与明显脂肪浸润组时,两组间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这些简单体脂指标无显著差别。而L3断面的CT扫描显示腹腔内脂肪占总横断面脂肪百分比差别具统计学意义(45.27±17.01比56.72±8.77,P=0.02)。明显脂肪浸润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少量脂肪浸润组(19.49±12.08比12.36±5.03,P=0.022),而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和年龄后,IHCL与腹腔内脂肪占横断面总体脂百分比(r=0.58,P<0.05),肝脏体积(r=0.46,P<0.05),血脂联素水平(r=0.43,P<0.05)及HOMA-IR(r=0.62,P<0.05)相关。结论: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IHCL与腹腔内脂肪占横断面总体脂百分比、肝脏体积、血脂联素水平及HOMA-I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联素 腹内脂肪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