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DNA错配修复系统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滕陆康
王轶卓
李春生
肖慧杰
申震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
-
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417-420,共4页
-
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101256JC)。
-
文摘
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分析发现,结直肠癌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占所有癌症中的10%[1]。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致多基因改变最终癌变。从分子水平来看,微卫星是DNA基因组的一个简单重复序列,DNA复制过程中重复序列的错配对微卫星重复性的破坏称为微卫星不稳定(MSI),可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2-3],被视为癌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早期事件[4]。
-
关键词
癌变过程
结直肠癌
DNA基因
微卫星重复
简单重复序列
DNA复制
环境因素
统计分析
-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回盲部转移1例并文献分析
- 2
-
-
作者
赵金明
谌通
滕陆康
申震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
-
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2期274-275,共2页
-
文摘
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2019年6月因肝癌于外院行肝癌介入动脉栓塞术,术后应用索拉菲尼口服药物治疗,5个月来因间断腹痛,于2020年8月27日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既往乙肝病史1年余,入院体格检查:T:6.5℃,P:78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不大。
-
关键词
索拉菲尼
口服药物治疗
入院体格检查
乙肝病史
回盲部
病例资料
文献分析
术后应用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腹腔镜下治疗成人胃重复畸形1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金明
滕陆康
邱丽
申震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
-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7-307,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39岁。因“咳嗽、咽部不适,伴有恶心、呕吐6 d”入院。胃镜检查示:贲门见1处黏膜下隆起,大小约3.0 cm,表面黏膜光滑,局部敷薄苔。超声内镜检查示:贲门黏膜下隆起(间质瘤或外压可能),贲门隆起型病变处呈中高回声改变,与第4层固有肌层相邻,回声欠均匀,大小观察不清。腹部CT检查示:胃贲门处可见类圆形异常密度影,边界清楚,大小约4.1 cm×3.7 cm×4.2 cm,考虑胃囊肿可能性大(图1)。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示:贲门部、右前侧壁见类半椭圆形充盈缺损,约3.0 cm×1.5 cm大小,造影剂尚可通过(图2)。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贲门,瘤体大部分随食管进入纵膈,沿胃小弯切开肝胃韧带,结扎血管,使胃小弯近侧充分显露,切开食管裂孔膈肌角处腹膜,应用超声刀沿着肿物周围游离,将贲门及肿物完全牵拉入腹腔,仔细剥离肿物,将肿物从胃壁完整剥离,应用倒刺线连续缝合胃壁破损部位,并浆肌层包埋。术后病理检查示:(胃肿物)囊性肿物,内见均质粉染的无结构物,散在灶状胆固醇结晶及肉芽肿,局部囊壁内衬柱状上皮,组织学形态为良性病变,不除外胃重复畸形(图3)。术后复查上消化道X线造影无渗漏。
-
关键词
上消化道
胃小弯
囊性肿物
连续缝合
食管裂孔
充盈缺损
薄苔
胃镜检查
-
分类号
R656.6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