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民间诸神信仰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成达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壮族 越南 民间诸神信仰 比较 岱族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越南革新以来的民族政策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成达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8,共9页
关键词 越南 民族政策 实践 民族问题 社会经济 生产关系
原文传递
柬埔寨伊斯兰教本土化的特点与路径
3
作者 成达 岑沐熹 《中国穆斯林》 CSSCI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历史上早期国家“扶南”出现以来,就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历史上长期崇奉印度教和佛教。如今,上座部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成为90%以上柬埔寨民众的信仰。伊斯兰教是柬埔寨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数大...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历史上早期国家“扶南”出现以来,就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历史上长期崇奉印度教和佛教。如今,上座部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成为90%以上柬埔寨民众的信仰。伊斯兰教是柬埔寨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数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座部佛教 印度宗教 伊斯兰教本土化 印度教 柬埔寨 国教 穆斯林
原文传递
从古乡约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影响——以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为例
4
作者 杜文楠 成达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儒家思想作为东亚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了多个国家。越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自封建时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方面均受到了其深刻影响。乡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性文件,是一个地区的集体通过相互商量制定的一... 儒家思想作为东亚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了多个国家。越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自封建时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方面均受到了其深刻影响。乡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性文件,是一个地区的集体通过相互商量制定的一般行为准则,以规范、调解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自治社会关系。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条款,旨在维护和促进在一个地域范围内良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古乡约作为越南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承载了越南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基层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研究越南古乡约背后的儒家思想在越南乡村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乡约 儒家文化 农村治理
下载PDF
间断与均衡: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海外越南人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5
作者 成达 董洁 赵子龙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海外越南人是越南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高度重视开展海外越南人工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海外越南人参与国家建设。目前,海外越南人工作已经迈入全面而强有力的实施阶段,政策的修订和实施成为越南社会的... 海外越南人是越南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高度重视开展海外越南人工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海外越南人参与国家建设。目前,海外越南人工作已经迈入全面而强有力的实施阶段,政策的修订和实施成为越南社会的一个热点议题。文章以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越南自1986年至今历次颁布修订的270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深入分析,厘清其变迁轨迹及背后的内在逻辑,并借助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间断均衡理论深入挖掘其变迁背后的内、外部因素和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潜在力量,旨在为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新的视角。研究结果发现:1986—2023年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变迁总体呈现“均衡—间断—再均衡”特征,经历了政策的探索期(1986—2003年)、形成期(2004—2014年)、发展期(2015—2020年)和调整期(2021—2023年)。其中,政策总目标的变化、决策层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的出现是影响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关键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推动社群经济合作与回国投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侨务政策法制化和机构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越南人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 历史逻辑
下载PDF
加快边境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调查研究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盘金贵 成达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7-71,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边境瑶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基础设施、边疆社会等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边境地区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步伐加快。但受种种因素影响,边境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应积极探索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边境瑶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基础设施、边疆社会等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边境地区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步伐加快。但受种种因素影响,边境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应积极探索加快边境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瑶族 经济社会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越南北部山区贫困程度及发展政策——越南河江省南明县南达屯、南民屯瑶族村寨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盘金贵 李云霞 成达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17,共7页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时代背下,越南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辟符合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越南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以"经济为中心"的革新发展战略,结合北部落后贫困山区的实际实施有效的发展政策,各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时代背下,越南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辟符合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越南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以"经济为中心"的革新发展战略,结合北部落后贫困山区的实际实施有效的发展政策,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边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关系和谐,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北部山区呈现了边疆稳定、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文章仅以越南北部山区两个边陲瑶族村寨为个案调查,重点开展北部山区贫困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越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了解越南国家为加快北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实施的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贫困山区 瑶族 政策
下载PDF
当代越南占族与伊斯兰教 被引量:1
8
作者 成达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伊斯兰教在越南的历史和现状与大陆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占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古代伊斯兰教在占婆王国的传播促使婆尼教出现,近现代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传播和影响使当地的占族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概述了当代越... 伊斯兰教在越南的历史和现状与大陆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占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古代伊斯兰教在占婆王国的传播促使婆尼教出现,近现代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传播和影响使当地的占族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概述了当代越南占族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越南伊斯兰教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越南 回教
下载PDF
永和情趣建导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体系教学设计之三 被引量:1
9
作者 成达 梁鑫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永和情趣建导方案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本教材《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通过不同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确解读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 永和情趣建导方案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本教材《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通过不同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确解读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简称中央"十二条")中的第三条表述。通过情趣建导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存在的长期性,正确理解族性再生的现象,加深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了解,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点 民族差异 族性再生 情趣建导
下载PDF
越南北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及影响
10
作者 成达 夏军城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2,共8页
越南北部地区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是与中国有着众多跨界民族的交界地区。越南自1998年越共"八大"提出《2000年消除贫困规划》以来,开始有计划地扶持、推动北部山区社会经济的发... 越南北部地区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是与中国有着众多跨界民族的交界地区。越南自1998年越共"八大"提出《2000年消除贫困规划》以来,开始有计划地扶持、推动北部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贫政策和举措,取得了初步效果,并促进了中越边贸经济的发展。在中越两国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中越边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和营造互惠互利的和谐氛围,是需要切实加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部 少数民族 扶贫政策 影响
原文传递
壮族民间诸神信仰析
11
作者 成达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1年第1期83-85,共3页
宗教信仰是人类对外界事物主观歪曲的、虚幻的反映.至今,由于人类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有限,宗教仍占有一席之地.壮族与所有民族一样,始终存在着宗教信仰,而且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特殊原因,其宗教信仰既有全人类的共性,又有其作为一个岭... 宗教信仰是人类对外界事物主观歪曲的、虚幻的反映.至今,由于人类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有限,宗教仍占有一席之地.壮族与所有民族一样,始终存在着宗教信仰,而且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特殊原因,其宗教信仰既有全人类的共性,又有其作为一个岭南农业民族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广西 人家 壮族 沙人 神明崇拜
下载PDF
伊斯兰教在越南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达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越南 婆尼教 宗教传播
下载PDF
中越边境陆路口岸特点及发展策略
13
作者 成达 孔涵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作为沿边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区,中越边境陆路口岸在带动产业发展、推进边境地区城镇化、实现边民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中越边境陆路口岸... 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作为沿边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区,中越边境陆路口岸在带动产业发展、推进边境地区城镇化、实现边民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中越边境陆路口岸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重要门户的地位凸显。中越边境陆路口岸应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贸易能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发展口岸现代文化产业;创新培养口岸所需人才,健全边境地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数字贸易,巩固边境地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固边、兴边、富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边境陆路口岸特点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越农业合作:优势互补与发展路径
14
作者 成达 董洁 《广西农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中国和越南海陆相连。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相近,各领域交往日益频繁,为农业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合作不仅是中越经济协作的关键领域,也是深化两国合作的关键驱动力。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和越南在农业资本、技术... 中国和越南海陆相连。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相近,各领域交往日益频繁,为农业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合作不仅是中越经济协作的关键领域,也是深化两国合作的关键驱动力。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和越南在农业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呈现显著的互补性。现阶段,中越两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数字技术合作、农产品贸易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双边贸易结构、农业技术交流机制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为了持续推进两国农业的繁荣与发展,未来两国应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开发更为广泛的合作领域,制订更有效的合作策略,以共享耐盐碱作物品种的联合研发,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延展农业产业链的综合效应,实现农业合作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理论 农业合作 越南
下载PDF
泰国铜鼓述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舜安 成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2-83,共2页
本文对泰国铜鼓的发现和分布情况略作介绍。
关键词 泰国 铜鼓 用途
下载PDF
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度戒仪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达(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描述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为男子举行度戒仪式的过程,指出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度戒仪式与很多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仪式世代相传,承载着瑶族的特色文化,有连接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越南勉瑶 供奉盘王仪式 度戒仪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