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沟壑区小型滑坡致大灾及其机理 被引量:25
1
作者 范立民 李勇 +3 位作者 宁奎斌 王启耀 张新宇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发生于延安市甘泉县马岔沟的黄延高速公路14标段的滑坡灾害,滑坡体小但灾情严重,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滑坡体滑向285°,滑动块体长约12 m,宽约10 m、厚约3 m,体积约360 m3,为一小型黄土滑坡。调查发现,滑坡体位于黄土沟壑区,属... 发生于延安市甘泉县马岔沟的黄延高速公路14标段的滑坡灾害,滑坡体小但灾情严重,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滑坡体滑向285°,滑动块体长约12 m,宽约10 m、厚约3 m,体积约360 m3,为一小型黄土滑坡。调查发现,滑坡体位于黄土沟壑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后缘有一长大裂缝,为古滑坡体的一部分。形成原因主要是高陡边坡的存在,加之滑坡体上部储水设施引水管漏水,长期浸润,导致滑坡体含水量高达31%以上,最终形成一个规模小、滑距长、速度快的飞跃式滑坡,滑坡体直接砸在坡脚下的工棚上,致灾严重。提出了加强黄土沟壑区工棚、建筑工地选址论证和地质灾害监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小型黄土滑坡 致灾机理 控制因素 成因分析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以神府矿区郭家湾煤矿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永红 何意平 +4 位作者 康金栓 张新宇 李辉 丁佳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4期41-45,57,共6页
郭家湾煤矿地处神府矿区新民采区西北部,为生态环境脆弱区。井田七层煤三个煤组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含水层疏干、土地结构变化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陕北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 郭家湾煤矿地处神府矿区新民采区西北部,为生态环境脆弱区。井田七层煤三个煤组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含水层疏干、土地结构变化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陕北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以1∶10000野外详细调查为依据,首先进行现状评估,然后针对矿山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加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最后提出了以移民搬迁、回填裂缝、生态恢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等为主的防治措施,让煤矿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并行。旨为陕北地区乃至全国煤矿,在保护地质环境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生态脆弱区 地质环境现状 地面变形 预测评估 恢复治理 陕北煤矿区
下载PDF
西安典型段地面沉降分层标观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启耀 彭建兵 +1 位作者 蒋臻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98-3302,3309,共6页
根据西安地下水监测和详细的地层剖面资料,采用比奥固结理论和不连续面的接触分析,建立了含2条地裂缝的典型地段的二维抽水沉降计算模型,对先存断裂存在时抽水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尽可能精细地模拟计算。结合该计算段的监测资料,分... 根据西安地下水监测和详细的地层剖面资料,采用比奥固结理论和不连续面的接触分析,建立了含2条地裂缝的典型地段的二维抽水沉降计算模型,对先存断裂存在时抽水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尽可能精细地模拟计算。结合该计算段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市抽水作用下地层压缩量垂向上的分布特点及地面沉降水平位置上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认为,西安市的地面沉降量主要由100~300 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压缩量组成,地裂缝的出现不单是地层厚度不同产生的差异沉降引起的,先存断裂面的作用也很大。由于断裂的存在以及其正断层的特点,沉降过程中上盘(南盘)的沉降得到了放大,而下盘(北盘)沉降缩小,不同结果导致地面沉降在断裂位置出现差异放大现象,导致地裂缝越来越严重。研究成果很好地解释西安地裂缝附近地面沉降的反常差异现象,对于进一步确定地裂缝的成因、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裂缝 监测 分层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分形分维理论在地质灾害发育及空间分布规律中的应用——以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婉丽 +2 位作者 盖海龙 葛瑞华 郭倩怡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6年第1期44-50,共7页
长安区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样,加之人类经济工程活动、降雨、地震等诱发影响,秦岭北坡及黄土台塬边缘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区)之一。本文以长安区为研究区域,在对长安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等... 长安区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样,加之人类经济工程活动、降雨、地震等诱发影响,秦岭北坡及黄土台塬边缘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区)之一。本文以长安区为研究区域,在对长安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等资料充分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长安区滑坡崩塌灾害点的实际调查资料,详细分析了长安区的滑坡崩塌灾害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网络覆盖法,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形分维计算。求得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分维值为0.876 6,反应出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性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形分维理论能合理评价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对类似地区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崩塌 空间分布 分形分维
原文传递
陕西镇安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9
5
作者 仵拨云 +1 位作者 李勇 何意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81-88,96,共9页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多发。调查面积共计3487km2,发现地质灾害点共计319处,其中滑坡286处,泥石流12处,崩塌17处,地面塌陷4处,且主要分布于乾佑河流域、冷水河流域与达仁河流域。研究认为,多雨年份和每年6~10月...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多发。调查面积共计3487km2,发现地质灾害点共计319处,其中滑坡286处,泥石流12处,崩塌17处,地面塌陷4处,且主要分布于乾佑河流域、冷水河流域与达仁河流域。研究认为,多雨年份和每年6~10月份是地质灾害多发季节,其中强降雨、河水位升降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因素。根据地质灾害点的现状与潜在发展趋势,结合不同因素单元,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分别为2个高危险区、5个中危险区和4个低危险区。调查区内以小型地质灾害居多,威胁口人多,治理费用高,因此灾害防治以"监测预防"为主,工程治理为辅,加强民众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与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镇安县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危险区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地裂缝场地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苗晨阳 黄强兵 +2 位作者 苟玉轩 贾少春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5,171,共12页
地裂缝场地内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管廊结构的施工建设面临严重安全风险。文章以通过f3地裂缝场地的西安地铁5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理论解析法,分析了地裂缝场地内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上部既... 地裂缝场地内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管廊结构的施工建设面临严重安全风险。文章以通过f3地裂缝场地的西安地铁5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理论解析法,分析了地裂缝场地内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上部既有管廊的影响,揭示了地裂缝场地内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管廊结构位移与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从地裂缝场地下盘至上盘下穿管廊施工时,引起管廊的变形相对于无地裂缝场地时增大30.9%;管廊结构在地裂缝附近出现应力降低区(即影响带),其影响范围为上盘约4 m、下盘约16 m,应力降低区以外的管廊结构侧壁应力与无地裂缝场地时相比增加1倍以上,而底部应力增加40%左右;地裂缝的存在对管廊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变形叠加放大、地裂缝带附近应力降低和影响带之外应力增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场地 盾构隧道下穿 地下综合管廊 数值模拟 变形与应力
下载PDF
陕北黄土粱峁沟壑区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浅析——以陕北延安地区2013年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范立民 +3 位作者 向茂西 贺卫中 何意平 张新宇 《地下水》 2016年第1期155-157,共3页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点多面广,2013年7月份陕北尤其是延安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据初步统计,倒塌房屋(窑洞)约4.5万间(孔),损毁房屋(窑洞)26.6万间(孔),造成15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2人...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点多面广,2013年7月份陕北尤其是延安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据初步统计,倒塌房屋(窑洞)约4.5万间(孔),损毁房屋(窑洞)26.6万间(孔),造成15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2人(含山洪及塌窑遇难者),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其中,引发滑坡、崩塌、泥流等地质灾害8 000余处,有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灾情近300起,因地质灾害死亡近30人,分析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对引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降雨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黄土高原 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成因 临界降雨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防治地质灾害四大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红 +2 位作者 贺卫中 李辉 何意平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4年第2期40-48,共9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围绕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建设工作编制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旨在为铜川市政府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为铜川境内各区县编制地质灾害防治...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围绕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建设工作编制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旨在为铜川市政府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为铜川境内各区县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指导。我国目前尚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技术要求,该文章为我省乃至全国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 规划 铜川市
原文传递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地裂缝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启耀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4-958,共5页
考虑到西安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地铁工程建设将会遇到严重的地裂缝灾害,工程建设的风险性较大。根据分析将地裂缝对地铁的灾害事件定义为地裂缝活动引起地铁隧道开裂和漏水,同时由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确定了西安地铁地裂缝灾害事件... 考虑到西安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地铁工程建设将会遇到严重的地裂缝灾害,工程建设的风险性较大。根据分析将地裂缝对地铁的灾害事件定义为地裂缝活动引起地铁隧道开裂和漏水,同时由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确定了西安地铁地裂缝灾害事件的地裂缝最小垂直活动量。在假定活动量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下,计算了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预测了各相交段灾害事件发生将会引起的价值损失,最后采用风险度R=F(C,P)的评价模型,计算得到了地铁二号线通过地裂缝的各段的风险度。结果表明:按常规的设计,西安地铁二号线在7个地裂缝地段的风险高或极高,需要采取特殊的工程措施来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地裂缝 风险分析 期望损失
下载PDF
区域泥石流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红 +4 位作者 向茂西 张新宇 闫文中 康金栓 崔爱平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第5期66-69,共4页
泥石流灾害是陕西省秦巴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为了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作者在收集区内县(市、区)区划资料和汛期应急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IS统计分析小流域单位面积内泥石流灾害的密度,形成高、中、低易发单... 泥石流灾害是陕西省秦巴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为了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作者在收集区内县(市、区)区划资料和汛期应急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IS统计分析小流域单位面积内泥石流灾害的密度,形成高、中、低易发单灾种图层,结合区内地质背景条件,对该图层进行概化,形成陕西省秦巴山区泥石流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对各个分区进行评价。近几年来,该项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相关部门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其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秦巴山区 泥石流灾害 易发程度评价
下载PDF
某黄土崩塌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应急治理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志平 段钊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7期139-140,共2页
基于礼泉县烽火镇兴隆村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从崩滑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成因、规模、变形破坏迹象等,深入分析了兴隆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并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崩滑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 基于礼泉县烽火镇兴隆村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从崩滑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成因、规模、变形破坏迹象等,深入分析了兴隆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并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崩滑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为防治该类崩塌体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崩滑 破坏特征 稳定性 应急治理
下载PDF
陕北黄土地区伤亡性地质灾害时空特点及成灾原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奎斌 +2 位作者 张新宇 李勇 王启耀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探讨陕北地区伤亡性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从孕灾环境、致灾因素、致灾体运动特征和承灾体防范能力四个方面对陕北地区伤亡性地质灾害成灾原因和防范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陕北 地质灾害 时空分布 成灾原因
原文传递
陕西佛坪县城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永红 康金栓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加之区内暴雨频发,佛坪县城常发生泥石流灾害,特别是近年来,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导致县城的教育基地和基础设施等严重受损,恶劣的地质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佛坪县城泥石流灾害...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加之区内暴雨频发,佛坪县城常发生泥石流灾害,特别是近年来,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导致县城的教育基地和基础设施等严重受损,恶劣的地质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佛坪县城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和防治方案对提高区内泥石流灾害防治水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佛坪县城 泥石流灾害 成因 防治方案研究
原文传递
关于陕西南部堆积层滑坡的几点新认识
14
作者 李勇 张新宇 +2 位作者 何意平 杨渊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陕西南部广泛分布堆积层滑坡,该类滑坡除具滑坡通有性质外,还具独特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对现代堆积层滑坡的研究和工程治理意义重大。在历次详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研究力图建立一个更完善、更实际的堆积层滑坡模型,以对秦巴山区的... 陕西南部广泛分布堆积层滑坡,该类滑坡除具滑坡通有性质外,还具独特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对现代堆积层滑坡的研究和工程治理意义重大。在历次详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研究力图建立一个更完善、更实际的堆积层滑坡模型,以对秦巴山区的堆积层滑坡工程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 滑坡 特征
原文传递
黄土地区崩塌灾害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陕西永寿仪井镇王家庄黄土崩塌为例
15
作者 张新宇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永寿县仪井镇王家村黄土崩塌为例,探讨黄土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采取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崩塌体的稳定性,并结合实际对提出该崩塌体应急治理对策。
关键词 黄土崩滑 变形特征 稳定性 应急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GIS结合模糊信息方法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以大西安地区崩滑地质灾害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谢婉丽 +3 位作者 杜蕾 盖海龙 成天娥 黄北秀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大西安地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黄土台塬边缘及高阶地前缘地带,这些灾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或生产安全,开展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区划研究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大西安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 大西安地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黄土台塬边缘及高阶地前缘地带,这些灾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或生产安全,开展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区划研究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大西安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崩滑灾害的发育现状特征,结合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情况,选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作为影响该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大西安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信息原理建立模糊信息综合评价模型,基于GIS系统对大西安地区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了分区区划及其综合评定。评价结果表明,大西安地区滑坡和崩塌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2 138.6 km2,占大西安地区总面积的13.85%;主要分布在大西安地区南部的周至县、户县、长安区,东南部的蓝田县和临潼区,以及蒲城县东部、北部,泾阳县的西南部。高危险区面积为258.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7%;主要位于周至秦岭山前地带和蓝田白鹿塬边。该成果不仅可为大西安建设过程中的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提供依据,而且可充分挖掘大西安范围内高质量环境与土地资塬的开发潜力,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发展与环境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模糊信息评价模型 大西安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黄土湿陷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建军 李雪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4,共5页
基于统计学相关理论的黄土湿陷系数预测及评价方法是简化其工程应用的重要途径。当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黄土湿陷系数预测模型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自变量间多重相关性对预测精度影响的合理考量。基于上述考虑,该文分别采用普通多元线性... 基于统计学相关理论的黄土湿陷系数预测及评价方法是简化其工程应用的重要途径。当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黄土湿陷系数预测模型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自变量间多重相关性对预测精度影响的合理考量。基于上述考虑,该文分别采用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黄土湿陷系数的多因素(天然含水量、初始孔隙比和压缩系数)回归模型并对二者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方法在消除自变量之间多重相关性对结果的扰动方面成效显著,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获取的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取的回归模型。黄土湿陷系数与天然含水量和初始孔隙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缩系数对湿陷系数的解释能力较差,即使通过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依然无法正确体现其对湿陷系数的微弱影响,在后续相关回归分析中不宜将压缩系数作为湿陷系数的自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黄土湿陷性 物理力学参数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大西安地区滑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婉丽 +3 位作者 杜蕾 成天娥 杨惠 於红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9-88,共10页
大西安正在进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决策、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等环节都面临着许多与岩土体和地质环境相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滑坡治理与预报工作。本文通过大量野外调查、测绘和勘查,统计分析了大西安... 大西安正在进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决策、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等环节都面临着许多与岩土体和地质环境相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滑坡治理与预报工作。本文通过大量野外调查、测绘和勘查,统计分析了大西安地区发育的滑坡,将大西安地区的滑坡按滑体特征、动力成因和滑动特征分为三大类,又进一步按诱发因素、物质组成、滑面埋深、滑体规模和力学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并从滑坡形貌、滑带与纵断面、变形与运动特征等方面对大西安地区发育的滑坡进行了归纳总结,建立了大西安地区具有层次性的滑坡分类体系。为大西安地区滑坡监测预报和稳定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为该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滑坡 分类 特征 黄土
下载PDF
关中盆地西安凹陷地热水赋存特征及其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建军 周阳 +5 位作者 梁欣阳 高晶波 曹晓凡 薛胜泽 崔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6-203,共8页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和治污减霾。关中盆地西安凹陷地热水赋存条件较好,资源量丰富,地热水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未见关于西安凹陷地热储层划分及资源量的研究。将西安凹陷地热水热储层分为红...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和治污减霾。关中盆地西安凹陷地热水赋存条件较好,资源量丰富,地热水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未见关于西安凹陷地热储层划分及资源量的研究。将西安凹陷地热水热储层分为红河-白鹿塬组、新近系的冷水沟-寇家村组、蓝田灞河组、张家坡组4类,对其系统分析每类热储层的储盖特征、地层岩性、沉积相等。通过地热水水化学分析,认为在纵向上,西安凹陷地区地热水赋存环境越往下部封闭性越强;在平面上,西安凹陷中部地区的环境相对较为封闭,而南部、北部为相对开放的化学环境。结合区域地温资料,分别计算了西安凹陷地区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的恒温层深度,分析了区域20 m、500 m、1500 m、2000 m深度处的地温场特征及区域地温梯度特征。采用体积法评价了西安凹陷地热水的总体积储量、总弹性储量、总静储量。总体积储量为5270.96×10^8 m^3,总弹性储量为16.89×10^8 m^3,总静储量为5287.85×10^8 m^3。通过对西安凹陷地区地热水资源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地区地热水资源储量丰富,热储层的埋藏相对比较稳定,开发利用的风险较小,推进该地区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对治污减霾、调整能耗结构及改善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 地热水 西安 资源 特征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投入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7,共6页
随着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投入效果可为开展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基于DEA-BC^(2)模型对2008~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进行效果评... 随着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投入效果可为开展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基于DEA-BC^(2)模型对2008~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进行效果评价,并对综合效率值、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进行分析,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提出针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1年和2012年处于综合效率前沿,说明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余年份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产出结构欠佳,需进一步改善投入规模或提升技术水平。在防治手段上,论证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气象预警、人为工程活动的有效监管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是提升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DEA-BC^(2)模型 效果评价 陕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