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慧清
杨云
+6 位作者
柳镇章
方舟
林佳琪
湛
水秀
占鑫怡
陈常颂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72-28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季节对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 MS)靶向代谢组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及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
为探究不同季节对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 MS)靶向代谢组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及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对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品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获取不同季节茶样组间差异。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呈现春季>秋季>夏季,春季鲜味类氨基酸显著高于秋季与夏季(P<0.05),苦味类氨基酸在夏茶中相对含量较春、秋茶高。儿茶素总量呈现秋茶>夏茶>春茶的规律。氨基酸与儿茶素的差异是造成春、夏、秋茶不同风味品质特征的重要原因。3个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共鉴定86种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醇类和碳氢化合物挥发性组分含量较高,酮类物质是春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α-法呢烯是夏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反式-橙花叔醇、吲哚、己酸叶醇酯是秋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通过建立PLS-DA模型可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鉴定出23种区分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传感器S1,S2,S6,S7,S10在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区分中起重要作用,含氮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是区分不同季节茶样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不同季节
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提取物复合方对眼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史仪
陆显格
+2 位作者
湛
水秀
郝志龙
余文英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532-541,564,共11页
采用滤纸圆片法检测尤溪绿茶、尤溪红茶、尤溪白茶、尤溪乌龙茶、菊花、蒲公英的浸提液,互叶白千层精油及山茶油的单方与复合方对眼科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镰刀菌的抑制效果,以筛选有较好抑制效果且耐贮存的茶...
采用滤纸圆片法检测尤溪绿茶、尤溪红茶、尤溪白茶、尤溪乌龙茶、菊花、蒲公英的浸提液,互叶白千层精油及山茶油的单方与复合方对眼科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镰刀菌的抑制效果,以筛选有较好抑制效果且耐贮存的茶提取物草本复合配方。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复配方中,WT∶T∶EOMA-2(白茶、蒲公英、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浓度比为3∶1∶1)、WT∶C∶T∶EOMA-2(白茶、菊花、蒲公英、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浓度比为3∶1∶1∶1)对眼科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综合抑菌作用较好;互叶白千层精油和个别复配液(WT∶T∶EOMA-2、WT∶T∶EOMA-1、WT∶C∶T∶EOMA-2、WT∶EOMA∶CO-1)对眼致病真菌青霉菌和镰刀菌有一定作用;复合方综合抑菌作用与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高度相关。此外,优化的复配方液体试剂显示对热稳定性较差,但有一定程度的抗紫外线能力,表明这些方剂宜低温贮藏且不必严格避光保存。本研究初步寻找到对眼睛亲和性较好的草本复合配方,可为干眼病患者的雾化熏蒸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茶提取物
草本
干眼症
致病菌
复配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慧清
杨云
柳镇章
方舟
林佳琪
湛
水秀
占鑫怡
陈常颂
孙云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72-281,共10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19)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K1520005A06)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为探究不同季节对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 MS)靶向代谢组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及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对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品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获取不同季节茶样组间差异。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呈现春季>秋季>夏季,春季鲜味类氨基酸显著高于秋季与夏季(P<0.05),苦味类氨基酸在夏茶中相对含量较春、秋茶高。儿茶素总量呈现秋茶>夏茶>春茶的规律。氨基酸与儿茶素的差异是造成春、夏、秋茶不同风味品质特征的重要原因。3个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共鉴定86种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醇类和碳氢化合物挥发性组分含量较高,酮类物质是春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α-法呢烯是夏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反式-橙花叔醇、吲哚、己酸叶醇酯是秋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通过建立PLS-DA模型可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鉴定出23种区分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传感器S1,S2,S6,S7,S10在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区分中起重要作用,含氮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是区分不同季节茶样的重要物质。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不同季节
品质
Keywords
new tea line'606'
oolong tea
different seasons
quality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提取物复合方对眼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史仪
陆显格
湛
水秀
郝志龙
余文英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532-541,564,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闽财指[2020]786号)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10389175)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采用滤纸圆片法检测尤溪绿茶、尤溪红茶、尤溪白茶、尤溪乌龙茶、菊花、蒲公英的浸提液,互叶白千层精油及山茶油的单方与复合方对眼科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镰刀菌的抑制效果,以筛选有较好抑制效果且耐贮存的茶提取物草本复合配方。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复配方中,WT∶T∶EOMA-2(白茶、蒲公英、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浓度比为3∶1∶1)、WT∶C∶T∶EOMA-2(白茶、菊花、蒲公英、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浓度比为3∶1∶1∶1)对眼科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综合抑菌作用较好;互叶白千层精油和个别复配液(WT∶T∶EOMA-2、WT∶T∶EOMA-1、WT∶C∶T∶EOMA-2、WT∶EOMA∶CO-1)对眼致病真菌青霉菌和镰刀菌有一定作用;复合方综合抑菌作用与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高度相关。此外,优化的复配方液体试剂显示对热稳定性较差,但有一定程度的抗紫外线能力,表明这些方剂宜低温贮藏且不必严格避光保存。本研究初步寻找到对眼睛亲和性较好的草本复合配方,可为干眼病患者的雾化熏蒸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茶
茶提取物
草本
干眼症
致病菌
复配
抑菌作用
Keywords
Tea
Tea extracts
Herbs
Xerophthailmia
Pathogenic bacteria
Compound formulas
Bacteriostatic effect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28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分析
黄慧清
杨云
柳镇章
方舟
林佳琪
湛
水秀
占鑫怡
陈常颂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提取物复合方对眼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李史仪
陆显格
湛
水秀
郝志龙
余文英
《茶叶通讯》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