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单重态激子裂变对Rubrene有机电致发光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亚莉 雷衍连 +4 位作者 焦威 张巧明 陈林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具有单重态激子裂变(Singlet Exciton Fission,即STT过程)的红荧烯(Rubrene)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15KT300K)研究了器件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 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与不具有STT过... 采用具有单重态激子裂变(Singlet Exciton Fission,即STT过程)的红荧烯(Rubrene)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15KT300K)研究了器件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 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与不具有STT过程的参考器件相比,Rubrene器件的MEL无论是在线型还是在幅度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现象:室温下参考器件的MEL主要表现为低磁场下的快速上升和高磁场下缓慢增加直至逐渐饱和的特点,但Rubrene器件MEL的低磁场部分受到很大抑制且其高磁场部分一直增加而没有表现出饱和迹象,其线型也有很大不同;另外,这些特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光谱随温度的降低还出现了红移.通过对磁场作用下器件的超精细相互作用、STT过程和三重态激子湮灭过程(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以及这些微观过程温度效应的综合分析,认为室温300K下器件的MEL可用超精细相互作用和STT过程来解释,低温15K下器件的MEL则是超精细相互作用与TTA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荧烯发光 磁场效应 温度影响 STT过程 TTA过程
原文传递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致磁电导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焦威 雷衍连 +4 位作者 张巧明 刘亚莉 陈林 熊祖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61-466,共6页
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Alq_3/LiF/Al的常规有机发光二极管,之后对器件采用波长为442 nm和325 nm的激光线进行照射产生激子,并在小偏压下(保证器件没有开启)对激子的演化过程进行控制,同时测量器件的光致磁电导(photo-induced magnet... 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Alq_3/LiF/Al的常规有机发光二极管,之后对器件采用波长为442 nm和325 nm的激光线进行照射产生激子,并在小偏压下(保证器件没有开启)对激子的演化过程进行控制,同时测量器件的光致磁电导(photo-induced magneto-conductance,PIMC).实验发现,不同于电注入产生激子的磁电导效应,PIMC在正、反小偏压下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磁响应结果.当给器件加上正向小偏压时,器件的PIMC在0—40mT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磁场的进一步增大,该PIMC增加缓慢,并逐渐趋于饱和.反向小偏压时,器件的PIMC随着磁场也是先迅速增大(0—40 mT),但达到最大值后却又逐渐减小.通过分析外加磁场对器件光生载流子微观过程的影响,采用‘电子-空穴对'模型和超精细相互作用理论对正向偏压下的PIMC进行了解释;反向偏压下因各有机层的能级关系,为激子与电荷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运用三重态激子与电荷的反应机制可以解释PIMC出现高场下降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生载流子 高磁场效应 三重态激子-电荷反应
原文传递
激子复合区厚度对有机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东梅 王观勇 +2 位作者 张巧明 熊祖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410,共7页
在常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发光层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Ⅲ)(Alq3)厚度,研究了激子复合区厚度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磁效应的影响.测量了器件在不同温度及偏压下电致发光及注入电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变化,着重研... 在常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发光层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Ⅲ)(Alq3)厚度,研究了激子复合区厚度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磁效应的影响.测量了器件在不同温度及偏压下电致发光及注入电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变化,着重研究了低温下的有机磁电导效应和有机磁电致发光效应.实验发现,低温(50K)高磁场(500mT)下,器件表现出随Alq3厚度的减薄,磁电导值由正到负再到正的非单调变化.利用磁场调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磁场抑制的三重态激子-电荷反应以及激子在界面的淬灭效应,对有机磁电导在低温下表现出的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解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激子复合区的厚度,可以实现对激子浓度的有效调节,进而实现对有机磁电导和磁电致发光效应的调节.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有机磁效应的实验现象,同时提供了一种调控有机磁效应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复合区 激子浓度 有机磁电导 有机磁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扭转丝状液晶电光效应及电场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1 位作者 陆申龙 马世红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8-52,共5页
在研究扭转丝状液晶电光曲线的基础上,通过测量TN型液晶的电场响应时间和驱动电场频率响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TN型液晶临界电压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精确测量液晶材料的某些基本特性参数.
关键词 TN型液晶光阀 电光曲线 响应时间 临界电压
下载PDF
激子复合区随温度移动对OLED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春梅 雷衍连 +3 位作者 张巧明 焦威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2-738,共7页
制备了DCM掺杂层靠近阴极的双发光层有机发光器件ITO/CuPc/NPB/Alq3(发射绿光)/Alq3:DCM(发射红光)/LiF/Al,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该器件和无DCM掺杂的单发光层参考器件的磁电致发光(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和磁电导(Magneto-C... 制备了DCM掺杂层靠近阴极的双发光层有机发光器件ITO/CuPc/NPB/Alq3(发射绿光)/Alq3:DCM(发射红光)/LiF/Al,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该器件和无DCM掺杂的单发光层参考器件的磁电致发光(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和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在注入相同电流密度下,发现双发光层器件MEL的高场(B50mT)效应随温度降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单调变化,这与单发光层参考器件的单调递增变化明显不同.同时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电致发光光谱,发现双发光层器件的533nm和600nm两个特征峰的强度随温度变化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表明激子复合区域随温度变化发生了移动.通过分析工作温度对器件各发光层中的三重态激子对间相互作用及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对双发光层器件中MEL的高场效应随温度的非单调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在单发光层器件中得到的有机磁效应高场变化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掺杂 双发光层器件 磁效应 激子复合区域 TTA作用
原文传递
器件老化处理对有机发光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巧明 雷衍连 +4 位作者 陈丽佳 陈林 张勇 熊祖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00-1105,共6页
制备了基于小分子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III)(Alq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室温下对器件进行大电流老化处理;然后测量了器件的光电性能,以及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 制备了基于小分子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III)(Alq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室温下对器件进行大电流老化处理;然后测量了器件的光电性能,以及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老化处理后,器件的发光效率降低、工作电压增大;但器件的MEL随老化时间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且其线型保持不变.基于器件光电性能退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器件MEL发生非单调变化的可能原因,即器件中形成了对发光激子有淬灭作用的Alq3阳离子,该阳离子引起发光强度的减弱造成MEL在短时间处理后增加,而阴极/Alq3界面的退化导致发光层中电场的增大则引起器件MEL的减小.这对理解有机发光的退化机制和有机磁效应的形成机制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处理 有机磁效应 Alq3阳离子 界面退化
原文传递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不同金属电极引起的奇特磁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林 雷衍连 +3 位作者 张巧明 张勇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481,共7页
采用三类金属阴极材料Ca,Al和Cu(Au)通过分子束沉积和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ITO/CuPc/NPB/Alq3/金属阴极,并在300,200,150,100,50和15K6个温度下,分别测量了不同电极器件的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 采用三类金属阴极材料Ca,Al和Cu(Au)通过分子束沉积和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ITO/CuPc/NPB/Alq3/金属阴极,并在300,200,150,100,50和15K6个温度下,分别测量了不同电极器件的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在室温300K下,发现Ca,Al和Cu(Au)电极器件的MEL在低场(0B50mT)均表现为快速上升;但随磁场(B>50mT)的进一步增大,Ca和Al电极器件的MEL缓慢变大并逐渐趋于饱和,且与阴极的制膜方式无关;而采用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的Cu(Au)电极器件,其MEL却表现出高场缓慢下降;且温度越低,该类Cu电极器件MEL的高场下降更为显著.实验研究表明,Ca和Al电极器件的MEL主要是由超精细耦合作用随外加磁场变化引起的.但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的Cu(Au)电极器件的MEL除了超精细耦合作用引起的低场快速上升外,其高场下降的可能机制则是:Cu(Au)电极器件中电子-空穴对的俘获区(e-hCapture Zone)靠近阴极界面,相比较于热蒸发的方式,电子束蒸发的方式更容易使重金属Cu(Au)原子得到更高的能量,使其渗透进相邻的有机层Alq3中,Cu(Au)原子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导致电子-空穴对发生自旋翻转,此为MEL出现高场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金属电极 自旋轨道耦合 磁效应
原文传递
大学物理设计实验:李萨如图形演示装置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晗 于瑶 +2 位作者 唐永军 张锦龙 《大学物理》 2021年第10期36-39,7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大学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自制李萨如图形演示装置.首先理论上分析了由薄膜受迫振动形成李萨如图形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李萨如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会随着驱动声源频率的增加做周期性的变化;最后根据测得的共振频率值计算出... 本文介绍了一种大学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自制李萨如图形演示装置.首先理论上分析了由薄膜受迫振动形成李萨如图形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李萨如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会随着驱动声源频率的增加做周期性的变化;最后根据测得的共振频率值计算出乳胶气球表面积扩大一倍时的等效表面张力值约为46.00 N/m,表明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 受迫振动 李萨如图形 共振频率 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不同BCP插层厚度及工作温度对高场有机磁电导正负转变的影响
9
作者 陈林 张巧明 +4 位作者 贾伟尧 焦威 刘亚莉 熊祖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3-809,共7页
采用插入较厚(40,80和120nm)的BCP空穴阻挡层,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Alq3/BCP(xnm)/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器件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conductance,MC).发现不同厚度BCP插层器件在低场(0B50mT)下均表现... 采用插入较厚(40,80和120nm)的BCP空穴阻挡层,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Alq3/BCP(xnm)/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器件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conductance,MC).发现不同厚度BCP插层器件在低场(0B50mT)下均表现为正磁电导效应,且这一特性与器件工作温度无关.但高场部分(B>50mT)的MC却表现出对温度及厚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即随着温度的降低,120nmBCP插层器件表现出明显的正负磁电导转变;而80和40nm的BCP器件则不存在这种转变现象,在低温下只存在负磁电导成分.其原因可能是:MC低场正磁电导部分由超精细相互作用引起;而高场MC的正负转变则主要是由于较厚BCP插层引起大量没有复合的剩余空穴,与低温下长寿命的三重态激子相互作用(即TQA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磁电导 高场正负转变 空穴阻挡层 三重态激子-电荷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NPB/Alq_3界面激子拆分研究
10
作者 王爱芬 孙晓宇 +2 位作者 李文彬 郑晓燕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527-6531,共5页
采用瞬态光电压技术研究了NPB和Alq3界面激子拆分过程和拆分机理.对NPB和Alq3组成双层结构的样品,在脉冲355nm激光照射下,测量样品的瞬态光电压信号,通过对不同结构的和有界面激子阻挡层的样品的瞬态光电压分析,并排除了ITO/有机外界面... 采用瞬态光电压技术研究了NPB和Alq3界面激子拆分过程和拆分机理.对NPB和Alq3组成双层结构的样品,在脉冲355nm激光照射下,测量样品的瞬态光电压信号,通过对不同结构的和有界面激子阻挡层的样品的瞬态光电压分析,并排除了ITO/有机外界面对激子拆分的影响,得出了NPB/Alq3界面激子拆分机理是向Alq3注入电子,向NPB注入空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拆分 界面 瞬态光电压
原文传递
伦琴对电磁理论的重要贡献
11
作者 Peter Dawson 马世红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5-329,共5页
提到伦琴,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他对X射线的发现,而对他在电磁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则较少提及.文章详细叙述了伦琴为论证“位移电流”存在而做的实验,此实验曾被誉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在当时广受赞誉,但今天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提到伦琴,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他对X射线的发现,而对他在电磁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则较少提及.文章详细叙述了伦琴为论证“位移电流”存在而做的实验,此实验曾被誉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在当时广受赞誉,但今天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了.希望该文能够使人们对伦琴为构建19世纪物理学宏伟大厦而取得成就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琴 位移电流 麦克斯韦 电磁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