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本土 放眼全球——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4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世界意识 中学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德、才、学: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2
作者 雷敬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史德、史才和史学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历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自孔子始,其后的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章学诚,近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翦伯赞等人都十分注重德才学三方面的修养,并一致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三千多年... 史德、史才和史学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历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自孔子始,其后的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章学诚,近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翦伯赞等人都十分注重德才学三方面的修养,并一致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德、史才和史学的具体内涵与外延总是改变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借用这一概念体系,目的绝非是重弹阶级社会中史家陈腐的老调,而是“旧瓶装新酒”,立足于传统,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联系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师 素质教 历史教学 资产阶级革命 司马迁 梁启超 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 整体历史 历史教科书
下载PDF
春秋时期楚晋战略之比较
3
作者 刘保昌 《荆州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通过从早晚与优劣两方面对春秋时期楚、晋两国战略的比较,说明楚在战略的应用上强于晋国。
关键词 楚国 晋国 战略 春秋时期
下载PDF
寻根的小说与小说的寻根
4
作者 刘保昌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寻根派小说作为一个有着自觉意识的小说流派 ,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清理寻根小说的创作路径 ,寻求寻根小说的曲折行程 ,思索寻根小说的传统因素 ,分析寻根小说的现代转换 ,总结寻根小说的得失成败 ,解读寻根小说... 寻根派小说作为一个有着自觉意识的小说流派 ,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清理寻根小说的创作路径 ,寻求寻根小说的曲折行程 ,思索寻根小说的传统因素 ,分析寻根小说的现代转换 ,总结寻根小说的得失成败 ,解读寻根小说的本文结构 ,对寻根派小说进行综合论析 ,认为寻根派小说纠结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 ,暧昧的传统特色与模糊的现代特征导致寻根派小说具备着罗杰·福勒所说的“文本间性”的特征 ;寻找与背离 ,是寻根派小说的文本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背离 寻根派小说 文体间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的系统研究与理论建构——读龙泉明、邹建军著《现代诗学》
5
作者 刘保昌 《孝感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诗学理论 诗歌 中国 现代诗学 龙泉明 邹建军 《现代诗学》
下载PDF
楚文学对毛泽东的影响
6
作者 刘保昌 《华夏文化》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楚文学对毛泽东的影响●刘保昌●游燕凌楚文学即先秦时期产生于楚地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大河之源,在文艺思想、创作精神、表现手法及体裁形式等各方面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生... 楚文学对毛泽东的影响●刘保昌●游燕凌楚文学即先秦时期产生于楚地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大河之源,在文艺思想、创作精神、表现手法及体裁形式等各方面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生长于南楚故地的毛泽东,受楚文学的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老子》 文学主张 《楚辞》 《庄子》 表现手法 自然之美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浪漫主义文学 《离骚》
下载PDF
德、才、学: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7
作者 刘保昌 《历史教学问题》 2000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历史教师 素质教育 历史读物 历史教学
原文传递
长江文学论
8
作者 刘保昌 《长江论坛》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浪漫主义精神 五代文学 《庄子》 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文学史 桐城派 中国古代 明代戏曲 古文运动
下载PDF
德·才·识: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9
作者 刘保昌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8年第11期28-30,共3页
史德、史才和史识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自孔子始,其后的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章学诚,近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翦伯赞等人都十分注重德才识三方面的修养,并一致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中华文明... 史德、史才和史识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自孔子始,其后的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章学诚,近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翦伯赞等人都十分注重德才识三方面的修养,并一致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德、史才和史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师 素质教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学历史教学 应试教育 自身素质 学会学习 整体历史 封建制度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评《楚国史》
10
作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楚国 楚史 “成一家之言”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研究 历史学 中国先秦史 历史演进 发展历程 胡绳先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