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薯莨抗H2O2致H9c2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1
作者 刘春花 陆定艳 +4 位作者 王爱民 兰燕宇 王永林 刘亭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8-2682,共5页
目的:利用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筛选薯莨抗氧化损伤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H9c2细胞氧化损伤,选择最佳造模浓度;以不同浓度(100、200、400 mg/L)的薯莨提取物不同部位样品孵育H9c2细胞24 h后,再以H2O2... 目的:利用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筛选薯莨抗氧化损伤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H9c2细胞氧化损伤,选择最佳造模浓度;以不同浓度(100、200、400 mg/L)的薯莨提取物不同部位样品孵育H9c2细胞24 h后,再以H2O2进行氧化损伤模型处理,采用MST法检测H9c2细胞的存活率,以化学试剂盒的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评价薯莨提取物不同部位抗氧化损伤的作用,筛选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结果:H2O2浓度为600μmol/L时可使H9c2细胞存活率下降至50%左右(P<0.001),可用该浓度的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薯莨总提物和水洗脱物能显著提高H2O2诱导下H9c2细胞存活率(P<0.05~P<0.001),并能明显改善细胞形态;与模型组比较,薯莨水洗脱物高浓度组LDH泄漏量显著降低,薯莨水洗脱物各组细胞中ROS、MDA水平显著降低,SOD、CA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结论:在本研究的浓度下,薯莨水洗脱物具有显著的抗H2O2致H9c2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是薯莨抗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主要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莨有效部位 过氧化氢 H9C2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隔山消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脑肠肽及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兰 +4 位作者 潘洁 孙佳 刘春花 彭梅 林昌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隔山消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脑肠肽及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0.5 mol/L冰盐酸),多潘立酮组(C组,31.5 mg/kg多潘立酮),以及隔山消提取物低、中、高... 目的探讨隔山消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脑肠肽及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0.5 mol/L冰盐酸),多潘立酮组(C组,31.5 mg/kg多潘立酮),以及隔山消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0.5,1.0,2.0 g/kg隔山消提取物),各8只。除A组外,所有大鼠按8.0 m L/kg容量灌胃0.5 mol/L冰盐酸,同时采用不规则喂养,以构建FD大鼠模型,A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造模第11天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造模第21天后,取各组大鼠小肠、胃和血液,测定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相比,C组、D1组、D2组、D3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和血浆GAS水平均显著升高,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C组、D3组大鼠的MTL水平均显著升高,C组、D2组、D3组大鼠的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1);B组大鼠部分黏膜层细胞空泡变性,未见明显脱落、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其余各组大鼠胃组织整体结构正常。结论隔山消提取物可通过降低FD模型大鼠血浆VIP和TNF-α水平,升高MTL和GAS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运动,改善胃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山消提取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肽 胃肠功能 作用机制 大鼠
下载PDF
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法的毛大丁草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熊丹丹 +4 位作者 刘春花 潘洁 王爱民 邹颖 王永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毛大丁草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毛大丁草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80 ...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毛大丁草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毛大丁草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三种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毛大丁草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成分。29批毛大丁草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45~0.99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分为3类。PCA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408%,可对毛大丁草药材进行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毛大丁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该方法简单、易行,为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有效的快速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大丁草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毛叶和红叶木姜子果实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鉴别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春花 +4 位作者 陈梅伦若 李勇军 曹闯 兰燕宇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鉴别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比较研究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外观形态特征,采用切片、粉末制片等方法比较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性。结果:毛叶木... 目的:鉴别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比较研究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外观形态特征,采用切片、粉末制片等方法比较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性。结果: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性状特征相似,外表面、果皮和子叶等存在差异;毛叶木姜子中果皮和内果皮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的草酸钙方晶,表面观内果皮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晰,层纹不明显,有的可见孔沟;红叶木姜子外果皮含有红棕色物质,表面观内果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层纹明显,油细胞含有黄色或棕黄色分泌物。结论:毛叶木姜子和红叶木姜子果实的性状特征和显微鉴别特征能为木姜子的分类和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属 分类法 质量控制 毛叶木姜子 红叶木姜子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制片
下载PDF
毛大丁草抗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支气管哮喘作用的活性部位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春花 +6 位作者 周坤 孙佳 陆苑 潘洁 李勇军 王永林 刘亭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 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筛选毛大丁草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法对毛大丁草5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富集,依次洗脱得到水、60%乙醇、95%乙醇3个洗脱部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OVA致... 目的 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筛选毛大丁草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法对毛大丁草5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富集,依次洗脱得到水、60%乙醇、95%乙醇3个洗脱部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OVA致敏、雾化吸入OVA激发来复制哮喘动物模型,在激发阶段连续6 d进行灌胃给药治疗。采用行为学评分考察不同部位对哮喘行为学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5的浓度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的浓度,采用HE染色对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 模型组小鼠哮喘症状评分升高,血清中IgE和IL-5的水平显著升高,BALF中IL-5的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60%乙醇段高剂量组小鼠哮喘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IL-5的水平显著降低,BALF中IL-5的水平也显著降低。结合病理学切片观察,60%乙醇段治疗的小鼠较之模型组小鼠肺泡间隔增厚程度降低,血管周围和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结论 毛大丁草50%乙醇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为其抗哮喘的活性部位,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酚酸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大丁草 支气管哮喘 卵清蛋白 肺泡灌洗液 活性部位
原文传递
UHPLC-PDA法同时测定毛大丁草中6种成分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佳 +3 位作者 兰燕宇 李勇军 王永林 刘春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建立UHPLC-PDA法同时测定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inn.)Cass.中熊果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方法毛大丁草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 目的建立UHPLC-PDA法同时测定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inn.)Cass.中熊果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方法毛大丁草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328 nm。结果熊果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分别在4.45~284.59(r=0.9999)、0.30~19.52(r=0.9998)、0.30~19.50(r=0.9998)、0.31~19.84(r=0.9999)、0.61~38.96(r=0.9998)、0.32~20.19(r=0.999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6%、103.37%、104.97%、104.79%、105.21%、104.75%,RSD分别为1.88%、1.70%、1.20%、1.89%、1.53%、1.25%。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毛大丁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大丁草 化学成分 UHPLC
下载PDF
水族药鸡胚质量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刘春花 +5 位作者 王爱民 王永林 陈旭利 马雪 郑林 李勇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24-528,535,共6页
目的建立水族药鸡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研究鸡胚的外观形态特征,用粉末制片方法研究鸡胚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胚真实性进行鉴定;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鸡... 目的建立水族药鸡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研究鸡胚的外观形态特征,用粉末制片方法研究鸡胚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胚真实性进行鉴定;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鸡胚的显微特征明显,可见灰色的羽毛、片状的肌纤维组织、表面有空隙及陷窝的不规则骨碎片组织等;薄层色谱中主条带清晰、分离度好,条带颜色和位置与对照药材一致;3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和醇溶性浸出物平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鸡胚的质量标准,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薄层色谱法 质量控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总灰分 挥发性盐基氮 醇溶性浸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