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温碧薇
-
机构
广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15期71-72,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总结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埋线疗法治疗8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65例(81.25%)、显效10例(12.5%),好转4例(5.0%)、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配合护理能减少并预防并发症、增强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穴位埋线
疗效
护理
-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大巨穴的临床应用
- 2
-
-
作者
梁月云
温碧薇
李万瑶
-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蜜蜂杂志》
2022年第12期48-48,I0004,共2页
-
文摘
大巨穴(Dàjù;ST27),又名液门、腋门,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其曰:“大巨,一名腋门,在长溪下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长溪穴为天枢穴别名,天枢穴在脐旁二寸)。大巨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该穴可理气消胀,通肠利水。《针灸大成》认为此穴可用于“腹胀满,烦渴,小便难,颓疝,偏枯,四肢不收,惊悸不眠”。临床常用大巨穴治疗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等。
-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针灸大成》
腹胀满
足阳明胃经
小便不利
天枢穴
脐中
消胀
-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陶道穴的临床应用
- 3
-
-
作者
温碧薇
朱圣芳
骆其乐
李万瑶
-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蜜蜂杂志》
2022年第11期I0015-I0017,共3页
-
文摘
陶道穴(DU13)是督脉在上背部的穴位,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此穴在大椎节下间.穴名的"陶",金玉之属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道,通行的道路也.该穴在大椎穴[1]与身柱穴[2](第三胸椎棘突下)之间,阳气强劲充足,意指督脉阳气在此有温煦机体,循督脉道路上下而行,并四散阳气.此穴为督脉循行的第十三个穴,是该脉的正中穴之一.之所以叫陶道,是因古人认为物体旋转最快的莫过于制作陶器时使用的转轮陶钧,我国的制陶技的转盘有轴能旋转,将泥条坯体造出精美陶器.古代医家认为,大到天道循环,小到人体气血循环,周而复始和这陶钧在旋转,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曰风门[3].所以用"陶"来称呼这个穴,形容气血循行.意指陶道可以调节人体整个阳气温珣,气机循环,气血不停地循环运转,使阴阳协调.
-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足太阳膀胱经
胸椎棘突
交会穴
陶道穴
身柱穴
穴名
循行
-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温碧薇
-
机构
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6期164-164,共1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期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7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恢复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角色、躯体、情绪以及社会四项功能以及总评分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改善其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中医康复护理
中风
恢复期
应用
-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