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程度、炎症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会聪 赵琴 +2 位作者 李婵 赵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程度、炎症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26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就诊顺序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程度、炎症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26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就诊顺序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腕踝针+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T0(术后清醒时刻)、T1(术后2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血清炎症疼痛介质[包括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P)]、应激激素水平[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在T0、T4和T5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2、T3的VAS评分分别为(2.70±0.67)、(3.09±0.58)和(3.01±0.71)分,较对照组[(2.98±0.71)、(3.32±0.67)和(3.28±0.80)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3、T4和T5的血清PGE2为(151.72±15.27)、(199.24±19.48)、(155.40±16.69)μg/mL,P物质为(1.53±0.15)ng/mL、(1.90±0.21)ng/mL、(1.79±0.25)ng/mL,较对照组[PGE2(203.37±18.19)、(245.71±21.65)、(196.10±20.14)μg/mL;P物质(1.75±0.19)、(2.04±0.23)、(1.97±0.28)ng/mL]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3、T4和T5的β-EP为(15.73±1.56)、(13.96±1.23)、(17.96±1.50)μg/mL,较对照组[(12.55±137)、(9.36±1.19)、(13.63±1.22)μg/mL]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T0时的血清PGE2、P物质和β-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3、T4和T5的皮质醇分别为(167.65±11.52)、(185.70±10.41)、(133.92±9.47)mmol/L,NE为(96.93±7.18)、(125.30±6.75)、(90.57±7.40)mmol/L,较对照组[皮质醇(189.56±12.29)、(224.73±9.88)、(160.43±10.55)mmol/L;NE(121.82±7.94)、(143.52±8.05)、(110.36±8.09)mmol/L]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静脉自控镇痛 胸外科手术 疼痛 炎症疼痛介质 应激激素
下载PDF
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用于胸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会聪 赵琴 +2 位作者 李婵 赵亮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用于胸外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术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44例采取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B组43例采取脚踝针,C组43例采取择时耳穴压丸。... 目的探讨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用于胸外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术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44例采取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B组43例采取脚踝针,C组43例采取择时耳穴压丸。比较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IA)给药次数、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β-内啡肽(β-EP)]、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术后3、7 d,A组静息和活动状态VAS评分、PaCO_(2)及血清5-HT、PGE_(2)水平低于B组、C组,PaO_(2)、OI、β-EP高于B组、C组(P<0.05)。术后7 d,A组PSQI、HAD评分均低于B组、C组(P<0.05)。A组舒适度优于B组、C组,PCIA给药次数少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舒适度和PCIA给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脚踝针结合择时耳穴压丸用于胸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舒适度,改善睡眠及呼吸功能,可能与调节疼痛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镇痛 耳穴压丸 脚踝针 前列腺素E_(2) 氧合指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sCD14、sTREM-1和CRP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魏会聪 +3 位作者 赵亮 李婵 翟建宾 刘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sTRE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河北省中医院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20...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sTRE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河北省中医院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更高(88.33%)(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发热、胸片中炎性病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调节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肺部感染 痰热清注射液 症状体征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