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鼻胆管置入在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俞亚红 +3 位作者 杨光耀 丁志强 卢兴培 陈勇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随着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渐取代开腹手术[1]。但术后T管引流存在着各种弊端,特别是长时间放置T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2009年至2011年间107例患者分... 随着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渐取代开腹手术[1]。但术后T管引流存在着各种弊端,特别是长时间放置T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2009年至2011年间107例患者分别采用术中鼻胆管置入三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简称鼻胆管组)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简称T管引流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术 鼻胆管 临床应用 置入 T管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 2009年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轻黄疸对外科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峰 王敏 +2 位作者 彭丰 俞亚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彻底减轻黄疸对肝门部胆管癌半肝切除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8例行半肝切除术前彻底减轻黄疸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24例... 目的探讨术前彻底减轻黄疸对肝门部胆管癌半肝切除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8例行半肝切除术前彻底减轻黄疸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24例半肝切除术前未行减轻黄疸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未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减轻黄疸治疗后,患者的平均TBil、DBil、ALT分别为(27±5)μmol/L、(22±6)μmol/L、(52±42)U/L,分别与治疗前的(287±120)μmoL/L、(212±86)μmoVL、(267±180)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6.61,4.19,P〈0.05)。减轻黄疸组患者行左半肝切除术14例、右半肝切除术4例,民切除率为16/18。未减轻黄疸组患者行左半肝切除术11例、右半肝切除术13例,Rn切除率为83.3%(20/24)。两组患者R。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减轻黄疸组和未减轻黄疸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0±0.8)h和(6.3±1.5)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2±207)ml和(815±463)ml,术中输血量分别为(430±317)m1和(750±14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7.80,4.65,P〈0.05)。减轻黄疸组和未减轻黄疸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8和75.0%(18/24),其中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8和33.3%(8/24),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18和33.3%(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5.14,7.58,7.58,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半肝切除术前有效减轻黄疸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 黄疸 肝切除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3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经内镜取石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定 游建 +4 位作者 何鑫 金鑫 纪桂宝 刘贤莉 《腹部外科》 2017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普爱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成功接受内镜取石术病人资料,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37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接受内镜取石... 目的探讨经内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普爱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成功接受内镜取石术病人资料,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37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接受内镜取石术诊治且无肝硬化病史的胆总管结石34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术前肝硬化程度、术中内镜操作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37),较对照组的7.2%(25/345)明显增多。其中出血发生率为45.5%(5/11),较多发,且均为Child-Pugh B级和C级、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法者。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在接受内镜取石术治疗仍具有一定风险,严重并发症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因此术前要积极改善其凝血功能,尽量降低Child-Pugh评分;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较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损伤小、出血少,更适宜作为本类病人的内镜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下载PDF
PIWIL2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小凡 +5 位作者 杨光耀 杨康 俞亚红 丁志强 游建 陈勇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PIWIL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IWIL2的表达;蛋白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QBC... 目的研究PIWIL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IWIL2的表达;蛋白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和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pic株中PIWIL2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对胆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PIWIL2在肝门部胆管癌和QBC939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织和HIBEpie细胞(P〈0.05);PIWIL2在低、中分化胆管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根治术后PIWIL2高表达的生存期较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IWIL2的表达水平是影响胆管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WIL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蛋白 PIWIL2 肝门部胆管癌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何鑫 张子龙 +3 位作者 金鑫 黄乐 游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63-968,共6页
目的:探究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功能定位及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公司,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通过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14... 目的:探究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功能定位及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公司,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通过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14周制备NASH小鼠模型,在造模过程中分别腹腔注射IgG单克隆抗体,0.1 g/kg WISP1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0.2 g/kg WISP-1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为IgG、低剂量WISP1抗体组和高剂量WISP1抗体组,每周2次,连续给药14周。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水平。苏木精-伊红(HE)、糖原(PAS)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检测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活性氧(ROS)荧光染色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含量;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肝组织WISP-1、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CG-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245.01±57.57)U/L比(37.28±4.23)U/L、(218.96±55.27)U/L比(49.81±10.57)U/L、(25.73±2.29)mmol/L比(8.06±0.51)mmol/L,P<0.01];模型组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多处坏死灶;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炎症因子(IL-10、IL-6、IL-1β、TNF-α)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7.49±059比1.00±0.38、5.57±3.22比1.00±0.59、4.86±3.86比1.00±0.34、10.18±3.24比1.00±0.17,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组[(3.75±0.40)nmol/ml比(2.22±0.24)nmol/ml,P<0.01],GSH、SOD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质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脂肪过氧化
原文传递
核酸内切酶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光耀 杨康 +3 位作者 俞亚红 丁志强 陈勇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3-757,共5页
目的研究核酸内切酶(Dicer)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Dicer的表达;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人胆管... 目的研究核酸内切酶(Dicer)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Dicer的表达;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与人胆管上皮细胞株HIBEpic中Dicer的表达量;分析Dicer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对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Dicer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在QBC939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IBEpic(P〈O.05),高分化胆管腺癌中Dicer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腺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icer低表达组的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短于高表达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Dicer表达水平为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和胆管癌细胞株Dicer表达下调;低表达Dicer的胆管癌患者预后更差。Dicer可能为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ER 肝门部胆管癌 临床病理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区域灌注天普洛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定 游建 +3 位作者 金鑫 何鑫 纪桂宝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 探讨区域灌注天普洛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天普洛安经静脉全身给药,观察组50例则给予天普洛安应用Seldinger法进... 目的 探讨区域灌注天普洛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天普洛安经静脉全身给药,观察组50例则给予天普洛安应用Seldinger法进行区域动脉灌注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d时血淀粉酶(BA)为(432.5±184.1)U、尿淀粉酶(UA)为(1 316.5±499.2)U/ml、血糖(BS)为(8.07 ±1.16) mol/L、尿素氮(BUN)为(7.01±1.14) mol/L、白细胞(WBC)为(10.64 ±0.94)×109/L,治疗6d时BA为(151.2±56.1)U、UA为(637.5±322.1)U/ml、BS为(5.88±0.84) mol/L、BUN为(5.76±1.02) mol/L、WBC为(8.31±1.31)×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a2+在3d时为(2.05 ±0.08) mol/L,6d时为(2.20±0.07) mol/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普洛安采用区域动脉灌注给药的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相较于静脉给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天普洛安
原文传递
大蒜衍生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通过上调肠道TGF-β1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定 纪桂宝 +2 位作者 邹雯佳 胡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衍生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DELN)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对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蒜制备GDELN并对其进行鉴定,小动物活体分析GDELN在体内的分布。分别采用PBS及GDELN对清除... 目的:探讨大蒜衍生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DELN)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对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蒜制备GDELN并对其进行鉴定,小动物活体分析GDELN在体内的分布。分别采用PBS及GDELN对清除和未清除肠道微生物的小鼠预处理10 d,然后采用2%的DSS诱导小鼠结肠炎。记录小鼠生存周期,同时记录14 d内小鼠体质量;比较分析DSS诱导14 d后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及Alcian blue染色比较结肠炎症严重程度;蛋白Array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ELISA对结肠组织中IL-8、TNF-α、IL-6及TGF-β1的表达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TGF-β1下游信号通路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收集小鼠肠道代谢产物后,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38,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的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结果:GDELN直径约为(204.7±42.6)nm,在进入小鼠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肝脏及消化道内。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GDELN能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下降的速度,并延长小鼠生存周期。病理结果显示GDELN处理组小鼠结肠缩短程度显著优于未处理组。HE及Alcian blue染色结果显示,GDELN处理组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及损伤程度显著优于未处理组。细胞因子蛋白Array及ELISA结果显示,GDELN处理小鼠后,能在抑制结肠组织中IL-8、TNF-α及IL-6表达的同时促进TGF-β1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DELN处理的小鼠结肠组织中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未处理组;而在清除小鼠肠道微生物后,GDELN无法缓解DSS诱导小鼠体质量下降,生存周期也未得到显著延长;结肠组织HE染色及ELISA实验结果也表明,去除微生物后,GDELN无法缓解DSS诱导的肠道炎症;TGF-β1的表达及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均未发生显著改变。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GDELN处理后的小鼠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能够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衍生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 溃疡性结肠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曲张下肢静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鑫 游建 +3 位作者 肖定 何鑫 纪桂宝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41-284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AngⅡ2型受体(AT2)在曲张下肢静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动脉搭桥手术中采用的正常大隐静脉44例为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52例为曲张组.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正...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AngⅡ2型受体(AT2)在曲张下肢静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动脉搭桥手术中采用的正常大隐静脉44例为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52例为曲张组.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下肢大隐静脉以及曲张静脉AT1和AT2的表达.结果 AT1和AT2在曲张大隐静脉中的表达(1.0473±0.0732、1.837 5±0.1064)高于正常大隐静脉(0.7560±0.0235、0.944 2±0.567 1,P<0.05),以AT2表达增高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1和AT2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血管重构并参与曲张静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下肢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circ_0091581通过靶向miR-1256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机制
10
作者 肖定 游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circ_0091581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市第四医院20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irc_0091581和miR-1256的表达水平。Huh7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9... 目的探讨circ_0091581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市第四医院20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irc_0091581和miR-1256的表达水平。Huh7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91581组、miR-NC组、miR-1256组、si-circ_0091581+anti-miR-NC组、si-circ_0091581+anti-miR-1256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0091581和miR-1256的靶向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irc_0091581表达水平升高,miR-1256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抑制circ_0091581表达或过表达miR-1256,Huh7细胞活性降低,迁移侵袭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升高(均P<0.05)。circ_0091581靶向调控miR-1256,下调miR-1256表达逆转了抑制circ_0091581表达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作用。结论抑制circ_0091581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256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0091581 miR-1256 肝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