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基层政权代理人的“差役化”——兼与清代华北乡村社会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12,206-207,共18页
从清朝初期到末期,拥有一定"地方自治品格"的保甲长、里甲长、乡约等乡村控制组织人员逐渐成为完全受官役使的"官之差役",这成为困扰清王朝基层政权良性运转的痼疾。清末"新政"以来,华北村庄权力结构发... 从清朝初期到末期,拥有一定"地方自治品格"的保甲长、里甲长、乡约等乡村控制组织人员逐渐成为完全受官役使的"官之差役",这成为困扰清王朝基层政权良性运转的痼疾。清末"新政"以来,华北村庄权力结构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动,在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自治背景下,国家以从未有过的姿态,将士绅精英、村庄领袖纳入体制内权力体系,使其成为地方自治的主导力量。国家欲借助士绅精英层进行前所未有的乡村政权重构与乡村治理。如同清代的乡村控制组织人员一样,新的地方自治领袖亦成为"官之差役",历史的轨迹固执地沿着自有的方向向传统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权代理人 乡村控制组织 官之差役地方自治
原文传递
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1937—1945)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先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是“晋西事变”后 ,在打退国民党顽固势力进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的。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于 1 941年通过民主“村选”方式对基层政权进行重构 ,力求通过基层权力结构的转变 ,使得新的乡村政权成为抗日民主政府与基层社... 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是“晋西事变”后 ,在打退国民党顽固势力进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的。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于 1 941年通过民主“村选”方式对基层政权进行重构 ,力求通过基层权力结构的转变 ,使得新的乡村政权成为抗日民主政府与基层社会上下沟通的“桥梁” ,进而获取民众的支持 ,达到对社会资源控制的目的。从对乡村权力主角的重塑和基层组织的再造这两个视角来审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民主 "村选" 社会资源 基层权力结构
下载PDF
现代化的压力与乡村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一个分析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现代化所需的巨量资本压在了仍停留在糊口生活水平的小农身上,现代化的行政权力以及新式教育亦以国家强力向乡村挤压。在现代化的种种压力下,小农生活陷入贫困的深渊,乡村内生的自治资源受...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现代化所需的巨量资本压在了仍停留在糊口生活水平的小农身上,现代化的行政权力以及新式教育亦以国家强力向乡村挤压。在现代化的种种压力下,小农生活陷入贫困的深渊,乡村内生的自治资源受到削弱而新的行政整合机制亦带来了基层政权的“痞化”,乡村原有文化调节机制在新式教育模式的强力挤压下受到破坏,新式教育机制未能成功地在乡村落地生根。随着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不断累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的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压力 行政整合 新式教育 社会生态危机
下载PDF
历史视野下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积淀与现代趋向”会议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白宏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滞障。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了“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积淀及现代趋向”学术研讨会 ,与会学者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农村经济、农村市场、农村城市...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滞障。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了“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积淀及现代趋向”学术研讨会 ,与会学者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农村经济、农村市场、农村城市化道路、农村政治及农村历史发展总趋势等多方面进行广泛的讨论 ,追溯“三农问题根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历史积淀 农村城市化道路
下载PDF
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以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初的华北乡村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先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129,共8页
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二十世纪 2 0至 40年代初 ,华北乡村民众在接受“阶级”理念之前 ,对于自身生活社区的层级结构有一整套内生的评价标准与区分体系 ,据此 ,社区成员依次区分为“士绅领袖”阶层、乡村... 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二十世纪 2 0至 40年代初 ,华北乡村民众在接受“阶级”理念之前 ,对于自身生活社区的层级结构有一整套内生的评价标准与区分体系 ,据此 ,社区成员依次区分为“士绅领袖”阶层、乡村“能力型”阶层、“普通大众”阶层和“劣势”阶层。其中 ,士绅领袖阶层具有权威性地位 ,在乡村社会起主导作用 ;乡村“能力型”阶层凭借能力与技能在社区内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 ;“普通大众阶层”则生活能力较低 ,具有依赖性 ;“劣势”阶层由于生活能力极低和道德因素为乡村成员同情或鄙视。这种社会分层的维度是植根于乡村文化脉络的“乡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众 社会分层 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初 华北乡村 乡土资源 阶级分层 多元分层
下载PDF
也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与其他政权实体比较的视野 被引量:7
6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 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制资源对游民的危害行为也发挥着抵制功能。20世纪40年代初,国共摩擦升级,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陷入空前财政危机。根据地政府展开生产自救,大力开荒。囿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根据地政府自上而下地掀起了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国共产党评价体系中的"二流子"与乡村游民有所不同,"二流子"根据抗日政府的标准进行身份识别,注重"有无正当职业",乡村游民则是乡村民众的社区角色认定,侧重"乡村危害性"与"德行"的品评。相比其他政权实体,根据地政府以国家的角色通过运动模式对乡村脱序者进行"专项治理",其改造的规模、力度,效果,都有不俗的表现。改造"二流子"则通过对传统约制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予以推进。社区权威角色、村庄舆论与道德评价机制、宗教仪式与象征符号等各种传统约制资源有机结合,交互运用,成为现代政党改造"二流子"的手段,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对"二流子"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游民 “二流子” 乡土约制资源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以晋西北乡村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20世纪 2 0— 30年代的晋西北乡村社会基层政治变动的突出特征是士绅向“权绅”的转变。这一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阎锡山军阀政府自上而下发起并实施的“村制”。“权绅”在基层政治中 ,由于服务方向转向赋予其“权力资本”的上级政府 ,... 20世纪 2 0— 30年代的晋西北乡村社会基层政治变动的突出特征是士绅向“权绅”的转变。这一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阎锡山军阀政府自上而下发起并实施的“村制”。“权绅”在基层政治中 ,由于服务方向转向赋予其“权力资本”的上级政府 ,与乡村社会联系纽带弱化 ,但并未成为阎氏政府在乡村社会中完全意义上的合格代理 ,而是在基层政治的运作中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权绅”实质上蜕变为只代表本阶层利益的、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外的“权力精英”,成为阎锡山统治时期的制度之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治 “权绅” 权力资本 村制
下载PDF
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私塾与学堂——20世纪前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先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8,共5页
20世纪前期,新式学堂在国家"求才"与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被注入乡村社会,却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受到乡民的回避、抵制与抗拒;私塾在草根社会则以其极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受到乡民的青睐。乡民对待私塾与新式学堂的不同态度,是... 20世纪前期,新式学堂在国家"求才"与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被注入乡村社会,却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受到乡民的回避、抵制与抗拒;私塾在草根社会则以其极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受到乡民的青睐。乡民对待私塾与新式学堂的不同态度,是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努力阙失的回应,是他们受教育权遭遇剥离的"理性"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新式学堂 理性
下载PDF
清末与民国时期华北乡村中“能力型”阶层 被引量:3
9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清末与民国时期,华北乡村中的"能力型"阶层成员主要包括声望型能人、技能型能人与无赖型能人。与村庄中居于最高统治地位的领袖精英相比,"能力型"阶层不一定有累世的家资、正统的学识、"人格魅力"的道德... 清末与民国时期,华北乡村中的"能力型"阶层成员主要包括声望型能人、技能型能人与无赖型能人。与村庄中居于最高统治地位的领袖精英相比,"能力型"阶层不一定有累世的家资、正统的学识、"人格魅力"的道德威望作支撑,但他们却因普通乡民所不具备的"能力",其社区地位高于普通乡民。他们或因其"能力"而在乡民中享有较高声望,在村落社区内有着一定的凝聚力;或因为"技能"在乡民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抑或因其"霸力"为普通乡民所惧而不敢招惹。他们是普通中的不普通,平凡中的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型”阶层 华北乡村 村落社区 “技能型”能人
原文传递
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20世纪前期华北的村庄领袖阶层 被引量:3
10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90,共6页
村庄领袖阶层特指在村一级社区内占统治地位、支配地位的权威阶层。他们既是村中相对富裕的阶层,也是草根文化权威,同时,其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的拥有量在社区中也处于绝对优势。他们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等多种... 村庄领袖阶层特指在村一级社区内占统治地位、支配地位的权威阶层。他们既是村中相对富裕的阶层,也是草根文化权威,同时,其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的拥有量在社区中也处于绝对优势。他们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等多种乡土资源的共同载体。拥有多种资源是村庄领袖区隔于其他阶层的重要指征,其领袖地位的确立也是多种稀缺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任何一种所能单独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领袖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象征资本
下载PDF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演绎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 被引量:2
11
作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1,共7页
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是在国家控制力极强、乡村社会自治性极弱的政治格局下,基层民众被迫执行国家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表现为单方面的国家权力下沉态势,地方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削弱。随着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 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是在国家控制力极强、乡村社会自治性极弱的政治格局下,基层民众被迫执行国家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表现为单方面的国家权力下沉态势,地方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削弱。随着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深度,二者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挤压与被挤压的极端不对等关系。在此状态下,国家权力极度扩张而发生非理性的行为,乡村社会"缓冲地带"消融,面对外界的过度索取失去免疫力,无力抵抗,最终酿成农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全能主义国家政权 乡村自治
下载PDF
日本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变迁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基于日本土库市町村与中国山西赤桥村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10,共6页
战后日本的社会变迁,是由原来集中在村落共同体中的经济、行政和日常生活的功能按照不同的原理不断分化的过程。从日本土库地区来看,市町村主要承担行政服务功能,农协主要行使经济服务功能,村落则是居民日常生活单位。就山西赤桥村而言... 战后日本的社会变迁,是由原来集中在村落共同体中的经济、行政和日常生活的功能按照不同的原理不断分化的过程。从日本土库地区来看,市町村主要承担行政服务功能,农协主要行使经济服务功能,村落则是居民日常生活单位。就山西赤桥村而言,自治单位的功能严重分化不足,理论上的村落自治体,应该是集政治、经济、生活功能于一体的,而事实上,村落组织各项功能急剧蜕化,根本无从完成上述功能的整合,于是出现了由"村庄自治"变成了"村庄不治"的无序状态。按照现代社会功能分化原理,重新整合村落社区的功能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村落共同体 功能分化 村落自治体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民众的社会地位表达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20世纪前期,华北村落中,婚丧、生子满月、老人生日等日常礼俗活动从技术层面上满足了乡村大众的仪式追求,也是他们社会地位表达的重要方式。他们往往以超过其实际能力的经济支出甚至非理性的消费举办上述仪式来展现其地位,确保不被低估。
关键词 日常礼俗 仪式 非理性消费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惰性反映——从徐继畬的《瀛环志略》谈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中西冲突之初,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惰性反映,不少学人归之于诸如"华夷之辨"等儒家保守思想的束缚,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却向世人展示出儒家学说不仅不是拒斥西方文明的理由,反而可以成为理解与接纳西方世界的理论支点。中国对... 中西冲突之初,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惰性反映,不少学人归之于诸如"华夷之辨"等儒家保守思想的束缚,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却向世人展示出儒家学说不仅不是拒斥西方文明的理由,反而可以成为理解与接纳西方世界的理论支点。中国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惰性反映还应从王朝的"闭关锁国"等政治决策思想寻根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畬 华夷之辨 儒家保守思想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华北土改与乡村权威领袖地位变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民国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31-146,共16页
土地改革之前的华北乡村,村庄领袖在社区地位评价模式中处于层级地位金字塔的顶端,是社区中占统治与支配地位的阶层。经过了短暂而剧烈的土地改革,村庄领袖的社区地位一落千丈,由社区精英沦为弱势群体。随着乡村民众剥削观念的契入、原... 土地改革之前的华北乡村,村庄领袖在社区地位评价模式中处于层级地位金字塔的顶端,是社区中占统治与支配地位的阶层。经过了短暂而剧烈的土地改革,村庄领袖的社区地位一落千丈,由社区精英沦为弱势群体。随着乡村民众剥削观念的契入、原村庄领袖权力资源的丧失、传统仪式空间被革命仪式所取代,以及积极分子强烈的示范效应,国家在社区领袖原有的权威地位生成通道中施予强大的'去象征资本'工程,进而成功地完成了社区精英的更替,树立起了国家在村庄的权威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领袖 弱势群体 象征资本
下载PDF
国家不在场与村庄领袖的权威生成模式——以20世纪前期的华北乡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
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仍是传统自治的延续,即国家不在场,村庄权威领袖主导。村庄领袖的权威地位没有制度化的规约保障,主要来自乡民的拥戴与认同,非暴力获得,而是合法性权威。其权威主要通过负责乡村公务、担当纠纷仲... 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仍是传统自治的延续,即国家不在场,村庄权威领袖主导。村庄领袖的权威地位没有制度化的规约保障,主要来自乡民的拥戴与认同,非暴力获得,而是合法性权威。其权威主要通过负责乡村公务、担当纠纷仲裁人、中人以及参与一系列文化实践等布迪厄称之为象征性实践活动,并以"赠品交换"方式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自治 合法性权威 赠品交换 象征性实践活动
原文传递
试述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中的弱势阶层 被引量:1
17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3-109,共7页
20世纪前期,华北村庄的弱势阶层指乡土资源的拥有量极度有限,社区地位最低的阶层,主要包括长工、普通乞丐、普通看青夫、地方等群体。他们土地资源匮乏,生活在乡土社区的边缘,被乡民"贱视",其职业行当非普通乡民所愿为,通常... 20世纪前期,华北村庄的弱势阶层指乡土资源的拥有量极度有限,社区地位最低的阶层,主要包括长工、普通乞丐、普通看青夫、地方等群体。他们土地资源匮乏,生活在乡土社区的边缘,被乡民"贱视",其职业行当非普通乡民所愿为,通常是村庄照顾与救济的对象。同为穷困潦倒,弱势阶层与无赖能人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普通极贫户,其贫穷因"正常"原因所致;而后者则因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而致贫,且常因霸力为乡民所惧,在村庄道德评价体系中为乡民所嫌恶。弱势阶层的形成与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微观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乡村弱势阶层 无赖能人 乡土资源
下载PDF
跨越时代的“三农”对话--评王先明的《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一书以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宏大的历史视野,首次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问题的百年学术论争,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提炼出了不同时代各个学术流派、政治势力围绕乡村问题交锋的主题,... 《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一书以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宏大的历史视野,首次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问题的百年学术论争,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提炼出了不同时代各个学术流派、政治势力围绕乡村问题交锋的主题,梳理、总结了中国乡村发展理论论争的历史进程和走向,与当前的"新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映照,不仅对于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问题的争论主题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对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解决现实的"三农"问题等,也有直接参考价值;不仅是20世纪以来乡村学术思想史研究的上乘佳作,同时具有乡村问题工具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段 “新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阎锡山政制革新中的士绅名流“参政”——兼与清代比较的视角
19
作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6,共9页
清代保甲制度名存实亡。长期以来,有识之士要求士绅"参政",主持地方事务的呼声不绝于耳。清末新政,国家现代化政权建置,给士绅"参政"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迎合现代的潮流,顺应历史的要求,倚靠... 清代保甲制度名存实亡。长期以来,有识之士要求士绅"参政",主持地方事务的呼声不绝于耳。清末新政,国家现代化政权建置,给士绅"参政"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迎合现代的潮流,顺应历史的要求,倚靠地方士绅名流主持地方自治事务。在阎锡山政府的驱动之下,地方士绅名流参与地方自治,成为体制内成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阎锡山新政的进程,但是士绅向"权绅"转变以及"劣绅"的出现,也成为地方士绅名流的政治常态。他们常常与政府对抗,派系斗争不断,又成了阎锡山施政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参政” 正绅 劣绅 地方自治
下载PDF
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20世纪前期华北的村庄领袖阶层
20
作者 《新华文摘》 2010年第13期64-67,共4页
村庄领袖阶层特指在村一级社区内占统治地位、支配地位的权威阶层。对于20世纪前期的地方精英、基层权威.学界多以“士绅”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并不乏见。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社会关系 领袖 村庄 聚合体 财富 文化 华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