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雄兵 杜桂林 +21 位作者 李春杰 尉亚辉 张卫国 贠旭江 洪军 李彦忠 王保海 赵莉 张蓉 庞保平 段廷玉 刘玉升 刘长仲 刘晓辉 李志红 杨定 丛斌 纪明山 王小奇 王贵强 张泽华 南志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0-788,共9页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优先发展领域
下载PDF
警惕沙漠蝗种群持续增加和入侵我国边境地区的风险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紫华 雄兵 +1 位作者 张泽华 李志红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2,共8页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是非洲大陆重要的成灾性害虫,寄主广泛,对非洲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都有严重威胁。1900年以来,沙漠蝗种群有多次暴发的历史记载,甚至经过阿拉伯半岛扩散至亚洲西南部、中东以及欧洲南部,是全世界为害最严重的...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是非洲大陆重要的成灾性害虫,寄主广泛,对非洲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都有严重威胁。1900年以来,沙漠蝗种群有多次暴发的历史记载,甚至经过阿拉伯半岛扩散至亚洲西南部、中东以及欧洲南部,是全世界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沙漠蝗种群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多食性、聚集性以及密度依赖性,开阔的裸露区和低盖度的寄主能够导致沙漠蝗种群的暴发,降雨能够提高沙漠蝗卵的孵化率。沙漠蝗入侵我国的可能通道主要有3条,第1条是经印度、孟加拉、缅甸进入我国云南省边境区域,第2条是跨越印度经尼泊尔沿青藏高原边缘进入我国藏南边境地区,第3条是经印度或巴基斯坦沿着我国西藏自治区西部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进入边境区域。沙漠蝗入侵我国后存在种群暴发风险,其温度适应性、食物适应性、强迁飞能力可能会引起局部成灾。2019—2020年沙漠蝗在非洲之角再次大规模发生,并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灾,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边境生态安全,提前对沙漠蝗进行预警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蝗 种群 扩散 入侵 成灾 风险
原文传递
沙漠蝗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源 秦誉嘉 +3 位作者 赵紫华 雄兵 张泽华 李志红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为明确世界性害虫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入侵我国的风险性,根据沙漠蝗已知的全球最新分布数据,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对19个相关环境因子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宁夏、西... 为明确世界性害虫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入侵我国的风险性,根据沙漠蝗已知的全球最新分布数据,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对19个相关环境因子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宁夏、西藏、云南、新疆、青海、甘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四川、辽宁、北京、天津和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存在沙漠蝗的适生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且大多数适生区都生长有沙漠蝗偏好寄主蒺藜Tribulus terrester;影响沙漠蝗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为降水量,其中最干月降水量的贡献率最高,为40.2%。表明今后需加强沙漠蝗在我国适生区内的监测工作,预防其入侵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蝗 MAXENT 适生区 迁飞性害虫
原文传递
绿僵菌R8-4菌株大量培养固相阶段的条件 被引量:13
4
作者 农向群 雄兵 +1 位作者 张泽华 李存焕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研究了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R8-4菌株液固两相法培养过程中固相培养阶段的条件,包括培养基载体、接种量、接种后基质含水量、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照、通气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和稻壳均可作为固相培养的优良载体,以蛭... 研究了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R8-4菌株液固两相法培养过程中固相培养阶段的条件,包括培养基载体、接种量、接种后基质含水量、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照、通气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和稻壳均可作为固相培养的优良载体,以蛭石为载体的产孢量稍高于稻壳。玉米粉和麦麸组合是该菌的良好营养源,与不同载体配合均可使产孢量达到20×108孢子/g以上;以小米提供营养的不如麦麸加玉米粉,当小米与载体的质量比大于3∶1可获得15×108孢子/g的产孢量。液固接种比以8∶10最佳;接种后适宜的基质含水量约为55%,产孢量达28.9×108孢子/g;在培养过程中,恒温培养时以25℃为宜;最佳温度调节方式是先在25℃下培养16d后转移到21℃下再培养5d,可获得最高产孢量;光照调节对菌株生长和产孢有重要影响,培养前期在暗环境培养14d,再于光照培养7d的产孢量最高;高通气量利于菌株生长和产孢,应保持容器通气口通畅,培养基厚度以<4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固相培养 大规模生产 蛴螬防治
下载PDF
沙漠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雄兵 李霜 +6 位作者 杜桂林 潘凡 徐超民 陈俊 王卓然 杨智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历史记载中,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Forsk.,1775)主要在北非发生,对当地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大规模发生时,可向西亚等地继续扩散为害。2020年初沙漠蝗在巴基斯坦、印度大量发生,肆虐为害,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历史记载中,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Forsk.,1775)主要在北非发生,对当地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大规模发生时,可向西亚等地继续扩散为害。2020年初沙漠蝗在巴基斯坦、印度大量发生,肆虐为害,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其具有迁飞性,周边多个国家面临重大入侵风险。因本次沙漠蝗发生规模与破坏程度堪比1985年非洲蝗灾,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发布预警:"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本文介绍了沙漠蝗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概述了沙漠蝗生物学特性、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为科学防控沙漠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蝗 入侵风险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四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存活率、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训兵 李辉 +1 位作者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为开发防控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生物农药,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芦丁、单宁酸、烟碱和苦参碱4种植物源化合物处理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存活率以及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3种解毒酶和3种保护酶的活性。... 为开发防控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生物农药,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芦丁、单宁酸、烟碱和苦参碱4种植物源化合物处理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存活率以及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3种解毒酶和3种保护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芦丁、单宁酸、烟碱和苦参碱处理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存活率分别为43.63%、62.65%、25.91%和16.62%,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体内ROS浓度分别为263.56、186.94、351.62和392.13 pg/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分别为562.19、362.63、679.36、659.23 U/g,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为236.27、189.25、295.36和315.66 U/g,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为326.89、296.97、392.16和386.29 U/g,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分别为359.23、367.16、382.79和435.65 U/g,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活性分别为196.63、136.68、278.37和327.16 U/g,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arE)活性分别为413.62、365.37、395.27和469.30 U/g;4个处理的存活率、ROS浓度、CAT活性、POD活性、CYP450活性和CarE活性均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烟碱和苦参碱毒性表现最强,芦丁和单宁酸次之。表明这4种植物源化合物在亚洲小车蝗绿色防控和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均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植物源化合物 存活率 解毒酶 生物农药
原文传递
亚洲小车蝗在内蒙古草原宜生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桂林 赵海龙 +1 位作者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1,共8页
研究蝗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及其成灾机理,是有效预测其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3S"等技术,根据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特点,建立了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宜生区(HA)划分标准与方法,综合地理特征和草原类型等影响因子,采用ArcGIS... 研究蝗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及其成灾机理,是有效预测其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3S"等技术,根据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特点,建立了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宜生区(HA)划分标准与方法,综合地理特征和草原类型等影响因子,采用ArcGIS数据统计手段,构建了草原蝗虫宜生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亚洲小车蝗宜生区区域划分。结果表明以栗钙土为主要土壤类型,以大针茅为主的草地类型,地上植物量达150~250 kg/hm^2,海拔高度在1 000~1 100 m之间和坡度为0~10°的条件下,宜生区指数(IH)为5,划分为一级宜生区。各影响因子所占权重为草原类型>土壤类型>地上植物量>海拔高度>坡度。此划分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明确草原蝗虫分布区域和发生动态,明确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宜生区空间分布情况,为草原蝗虫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监测预警技术 宜生区 宜生区指数
下载PDF
蝗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超民 王加亭 +7 位作者 李霜 刘路路 姚贵敏 伟军 王坤芳 王文成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3,共11页
蝗灾是世界性生物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初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再次暴发,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蝗虫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不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蝗虫主要成灾种类、分... 蝗灾是世界性生物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初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再次暴发,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蝗虫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不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蝗虫主要成灾种类、分布及其危害,总结了近年来蝗虫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农药应急防控和生态调控为辅的蝗虫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从不同方面对未来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进行展望,以期为蝗灾科学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监测预警 综合防控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我国及毗邻国家重要蝗虫迁飞规律 被引量:8
9
作者 雄兵 杜桂林 +2 位作者 柴守权 朱景全 张泽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蝗虫灾害是国际性的自然生物灾害,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发生时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列举出中国及毗邻国家对我国产生影响的主要迁飞蝗虫种类,分析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 蝗虫灾害是国际性的自然生物灾害,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发生时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列举出中国及毗邻国家对我国产生影响的主要迁飞蝗虫种类,分析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Bey-Bienko)、意大利星翅蝗Calliptamus italicus(L.)和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共6种重要蝗虫种群的迁飞动态,重点介绍境外蝗虫入境的迁飞路线,揭示蝗虫主要借助低空气流进行迁飞,发现群居型蝗虫迁飞现象普遍存在,迁飞是导致其猖獗为害、暴发成灾的重要因子,并就如何开展迁飞蝗虫监测和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蝗灾 迁飞 监测预警 害虫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制定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岳方正 李璇 +7 位作者 杨鼎 王志鹏 徐震霆 花立民 雄兵 王炳煜 韩海斌 柴守权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73-1781,共9页
草原啮齿动物、昆虫和毒害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其种群密度激增超过环境容纳量,并对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等构成威胁时演变为有害生物。因此,科学防控有害生物和保护... 草原啮齿动物、昆虫和毒害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其种群密度激增超过环境容纳量,并对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等构成威胁时演变为有害生物。因此,科学防控有害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系草地生态动态平衡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是科学防控草原有害生物的前提,更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系统科学决策的依据。害鼠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鼠种单位面积有效洞口数或新鼠丘数及秃斑占比制定;害虫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虫的种群密度制定;毒害草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草类型的植被盖度制定。本研究概述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制定的历史和现状,解读了新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的思路,展望了未来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啮齿动物 草原昆虫 毒害草 生态平衡 防治成效
下载PDF
黄脊竹蝗在中国的发生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红梅 王珺雅 +4 位作者 卓富彦 朱景全 雄兵 张国财 BELINDA Luke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1-536,共6页
黄脊竹蝗为重大林业害虫,多在竹林造成为害。2020年黄脊竹蝗从老挝、越南等地跨境进入中国云南省并在农区造成了严重为害。本文主要综述了黄脊竹蝗在我国发生的历史与现状、暴发的原因以及主要的防治措施,归纳了黄脊竹蝗不同发育阶段的... 黄脊竹蝗为重大林业害虫,多在竹林造成为害。2020年黄脊竹蝗从老挝、越南等地跨境进入中国云南省并在农区造成了严重为害。本文主要综述了黄脊竹蝗在我国发生的历史与现状、暴发的原因以及主要的防治措施,归纳了黄脊竹蝗不同发育阶段的有效防治措施,重点总结了利用生防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黄脊竹蝗的研究进展,为黄脊竹蝗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脊竹蝗 跨境 生物防治 天敌 生物农药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14个苜蓿品种抗蚜评价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凡 杜桂林 +6 位作者 赵莉 王卓谦 乔茗瑛 李金星 綦家欣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本试验研究了抗蚜株率、感蚜指数和改进的感蚜指数3种评价方法对14个苜蓿品种抗蚜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抗蚜株率为标准,‘甘农9号’抗性最好;以感蚜指数为标准,‘阿尔冈金’抗性最好。而采用改进后的感蚜指数评价方法可将14个苜蓿品... 本试验研究了抗蚜株率、感蚜指数和改进的感蚜指数3种评价方法对14个苜蓿品种抗蚜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抗蚜株率为标准,‘甘农9号’抗性最好;以感蚜指数为标准,‘阿尔冈金’抗性最好。而采用改进后的感蚜指数评价方法可将14个苜蓿品种分为7个等级,其中‘WL-319’为高感品种,‘巨能Ⅱ’为感虫品种,‘新牧4号’‘甘农5号’‘WL-354’‘WL-363’为低感品种,‘新牧1号’为中间品种,‘甘农9号’为低抗品种,‘MF4020’为中抗品种,‘中苜1号’‘WL-343’‘阿尔冈金’‘苜蓿王’‘SK3010’为高抗品种。改进后的感蚜指数评价方法符合“1±0.1”等差数列分级标准,使不同抗性级别符合正态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天敌对蚜虫发生量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抗虫性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冷蒿和苜蓿对意大利蝗生长及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训兵 张洋 +3 位作者 曹广春 雄兵 吴乐年 朱猛蒙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7-622,共6页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Sp.Pl.以及二者1∶1混合饲喂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一龄蝗蝻,冷蒿饲喂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两种食料混合饲喂的发育进度要快于紫花苜蓿饲喂的个体。以三种食料分...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Sp.Pl.以及二者1∶1混合饲喂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一龄蝗蝻,冷蒿饲喂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两种食料混合饲喂的发育进度要快于紫花苜蓿饲喂的个体。以三种食料分别饲喂意大利蝗成虫,研究其生长及生殖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紫花苜蓿和取食混合食料相比,取食冷蒿抑制了意大利蝗成虫体长、体重、雌雄成虫寿命、交配率和单雌产卵量,导致交配期提前,雌虫死亡率升高,而对卵囊内卵粒数无影响。与取食紫花苜蓿相比,取食混合食料促进了卵囊内卵粒数的增加,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的隔离种植对减轻意大利蝗为害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冷蒿 紫花苜蓿 生长 生殖力
下载PDF
生物农药白僵菌杀虫剂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农向群 王广君 +5 位作者 王以燕 李梅 袁善奎 冯士骞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93,共16页
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和生态维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白僵菌Beauveria spp.是昆虫病原真菌的典型代表,经长期大量地研究、发掘和试验,逐渐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杀虫剂。该文从研发白僵菌杀虫剂的角度,对其分类鉴别、菌种选育、大... 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和生态维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白僵菌Beauveria spp.是昆虫病原真菌的典型代表,经长期大量地研究、发掘和试验,逐渐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杀虫剂。该文从研发白僵菌杀虫剂的角度,对其分类鉴别、菌种选育、大量培养与发酵生产、产品制剂化与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菌种基因层面及与植物互作角度对提升产品功效进行展望,以期为促进白僵菌杀虫剂的研发提供参考,也为其他杀虫真菌的研发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杀虫剂 白僵菌鉴定 菌种选育 规模化培养 真菌农药制剂
原文传递
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雄兵 杜桂林 张泽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蝗虫属于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是世界农业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康乐和陈永林,1992;陈永林,2000a)。全世界蝗虫种类已超过1万种,其中约有300种可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印展,2010;Bidau,2014),中国分布约1200余种,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危... 蝗虫属于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是世界农业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康乐和陈永林,1992;陈永林,2000a)。全世界蝗虫种类已超过1万种,其中约有300种可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印展,2010;Bidau,2014),中国分布约1200余种,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的有60余种(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0)。由于蝗虫孳生区域广,繁殖力强,发育快,食性杂,并具有群聚集和远距离迁飞等独特生物学现象,因此容易猖獗为害,暴发成灾(陈永林,2007;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猖獗为害 绿色防控技术 主题数据库 生物学现象 农牧业生产 农林牧业 暴发成灾 蝗虫
原文传递
蝗虫化学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雄兵 李霜 +4 位作者 潘凡 徐超民 陈俊 董丰收 张泽华 《现代农药》 CAS 2020年第2期1-5,33,共6页
2020年初,三十年不遇的沙漠蝗灾突发,数百万人口受灾。自然界发出警告,蝗灾依然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严重威胁。蝗灾暴发,化学防治往往是首选的技术手段。近百年来,总体上蝗虫防治紧紧跟随了绿色环保发展的脚步,但也存在农药不合理使用现象... 2020年初,三十年不遇的沙漠蝗灾突发,数百万人口受灾。自然界发出警告,蝗灾依然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严重威胁。蝗灾暴发,化学防治往往是首选的技术手段。近百年来,总体上蝗虫防治紧紧跟随了绿色环保发展的脚步,但也存在农药不合理使用现象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本文简述了世界蝗虫灾害概况,回顾了蝗虫化学防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指出未来随着新型农药的研发、监测技术的提高,蝗虫防治必将走向无害化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新靶点药物 精准防控 防控策略
下载PDF
生物杀虫剂组合在有机水稻种植中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蓉 赵薇 +7 位作者 农向群 周燕 石育萍 于丽 杨金娟 王广君 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绿僵菌与FKBP52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毒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仙枫 朱凯辉 +3 位作者 王芳 张蓉 王福莲 雄兵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阐明绿僵菌与昆虫免疫抑制蛋白的增效机理,采用浸渍法测定昆虫免疫抑制蛋白FKBP52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毒力和其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 为阐明绿僵菌与昆虫免疫抑制蛋白的增效机理,采用浸渍法测定昆虫免疫抑制蛋白FKBP52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毒力和其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致死中时LT_(50)为7.32 d,优于绿僵菌单用(10.87 d)或FKBP52蛋白单用的(14.15 d)。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9 d时,西花蓟马的累计死亡率达81.11%,显著高于绿僵菌单用(45.56%)或FKBP52蛋白单用的(36.67%);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的协同毒力指数为24.10,表现为增效作用。金龟子绿僵菌与FKBP52蛋白联合使用1 d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和PO活性小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2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活性小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而CarE和GST活性均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3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CarE和PO活性均大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表明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相比,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GST、PO和几丁质酶活性抑制或诱导效应与时间有关,这可能是两者具有增效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西花蓟马 免疫抑制蛋白 保护酶 解毒酶
原文传递
微生物杀虫剂联合施用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凯辉 贾静静 +2 位作者 秦双 雄兵 吉训聪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2,共7页
为提高微生物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IPPB343、IPPB1237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IPPM330189三种昆虫病原真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 为提高微生物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IPPB343、IPPB1237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IPPM330189三种昆虫病原真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SLNPV)、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MBNPV)2种昆虫病毒和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昆虫病原细菌,设置9种联合施用药剂组合,评价6种微生物杀虫剂单独使用以及不同药剂联合施用组合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6种微生物杀虫剂单独使用相比,9种联合施用组合均能提升微生物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水平与田间防治效果。施药后7 d时,金龟子绿僵菌IPPM330189+MBNPV药剂组合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增效最明显,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8.75%,协同毒力指数为23.78。此外,金龟子绿僵菌IPPM330189+短稳杆菌悬浮剂药剂组合施药后7 d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7.45%,协同毒力指数也可达到21.72。表明微生物杀虫剂联合施用可显著提升其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昆虫病原真菌 昆虫病毒 昆虫病原细菌 生物源杀虫剂 联合施用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农向群 闫多子 +3 位作者 蔡霓 王广君 雄兵 张泽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9,共19页
蝗虫是世界性重大成灾害虫,时常在草原、沙漠区或农作区暴发为害。当前的非洲沙漠蝗灾害再次提醒人们,蝗灾依然是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在寻求绿色可持续防蝗的新策略新技术研究中,昆虫病原真菌显现出种类多、毒力强、易规模... 蝗虫是世界性重大成灾害虫,时常在草原、沙漠区或农作区暴发为害。当前的非洲沙漠蝗灾害再次提醒人们,蝗灾依然是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在寻求绿色可持续防蝗的新策略新技术研究中,昆虫病原真菌显现出种类多、毒力强、易规模化生产及环境友好等明显优势而倍受重视。近30年,真菌防蝗研究和应用进步加快,国际、国内都有真菌防蝗产品的注册登记和大规模应用。本文综述了真菌杀虫机理、防蝗菌株选育、规模化生产及应用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蝗虫幼龄期施菌干预种群发展的建议,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为蝗灾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蝗虫 致病机理 绿僵菌 真菌杀虫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