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沙司他胶囊对比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游 霍洁 +2 位作者 邹欢 丘霞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2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胶囊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胶囊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rhEPO治疗,研究进行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RBC、Hb、Hct、SF、TRF、TS、TG、TC、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RBC、Hb、Hct、SF、TRF、TS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TG、TC、L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罗沙司他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还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铁的利用率,其药效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对肾性贫血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原文传递
WISP-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钟翔 杨雪 +5 位作者 李怡 张萍 邹玉蓉 李贵森 王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WISP-1抗体作为处理组,以Ig G作为对照处理组; UUO和正常小鼠作为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高碘酸-雪弗(PAS)染... 目的探讨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WISP-1抗体作为处理组,以Ig G作为对照处理组; UUO和正常小鼠作为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高碘酸-雪弗(PAS)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估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小鼠肾脏WISP-1和胶原蛋白I(Collagen I)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对照处理组较正常组,其梗阻侧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细胞外基质及胶原纤维的沉积,而处理组上述病理损伤显著减轻。IHC和WB显示处理组WISP-1及Collagen I的表达较模型组及对照处理组明显下降。结论抗WISP-1抗体治疗能明显减轻UUO模型小鼠的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 单侧输尿管梗阻
下载PDF
WISP-1在IgA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翔 彭婷 +2 位作者 李贵森 王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9-655,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与肾组织中Wntl诱导分泌蛋白1(Wnt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肾活检明确诊断有肾间质纤维化的局灶增生型IgA。肾病53例,以16例微小病变型肾病(... 目的初步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与肾组织中Wntl诱导分泌蛋白1(Wnt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肾活检明确诊断有肾间质纤维化的局灶增生型IgA。肾病53例,以16例微小病变型肾病(MCD)为阴性对照组,14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研究对象。肾组织和血清中WISP-1水平,同时测定相关的临床指标,并对患者肾脏纤维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血清WISP-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的特点,明确其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WISP-1在MC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肾脏组织中均无明显表达,而在有肾间质纤维化的局灶增生型IgAN患者的肾组织中有大量沉积,主要表达在肾间质;且IgAN患者的血清WIS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5)和MCD患者(P=0.030)。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亚组分析中,肾间质纤维化评分0~10%(F1组)和纤维化评分〉25%(F3组)两组的WISP-1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CD组(均P〈0.05),而F2组(10%〈纤维化≤25%)与正常对照组和MCD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SP-1在肾间质纤维化的IgAN患者血清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一致,均高于未发生肾纤维化的正常对照和MCD患者,且IgAN患者血清WISP-1的表达在纤维化评分较低组明显升高。血清和肾脏组织中WISP一1的表达与IgAN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有关,WISP-1可能作为一个早期的驱动因子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纤维化 Wnt1诱导分泌蛋白-1 微小病变型肾病
原文传递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SFRP5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霍洁 张游 +1 位作者 唐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EHT)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年来EHT发生率显著上升[1]。EHT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肾脏损伤,但其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研究表明[2],尿肌酐及尿素氮浓度上升时机体肾功能已发生明显损伤。早期防治高血压肾损伤对患... 原发性高血压(EHT)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年来EHT发生率显著上升[1]。EHT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肾脏损伤,但其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研究表明[2],尿肌酐及尿素氮浓度上升时机体肾功能已发生明显损伤。早期防治高血压肾损伤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影响。EHT对肾脏损伤的机制复杂,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可拮抗局部炎症反应,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刺激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肾功能损伤[4]。相关研究报道[5],尿微量白蛋白能够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目前临床缺乏此类系统报道,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EHT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SFRP5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局部炎症反应 靶器官损伤 明显损伤 肾功能损伤 中老年人群 肾脏损伤 AngⅡ
下载PDF
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确诊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成年患者的肌酐变化及尿量情况,并根据KDIGO指南筛选出AKI患者,了解住院患者AK...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确诊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成年患者的肌酐变化及尿量情况,并根据KDIGO指南筛选出AKI患者,了解住院患者AKI的发病特点、致病因素、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筛查肌酐变化水平,AKI的发病率为0.82%(264/32147);按增加尿量情况,AKI的发病率为1.1%(354/32147)。住院AKI患者肾前性因素为主要病因。急性肾损伤越严重,尿素、胱抑素C(cysC)、最高肌酐越高(P<0.05),白蛋白越低(P<0.05),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例数越多(P<0.05)。住院医师对AKI的确诊率为26.8%(95/354),漏诊率为66.7%(236/354),延误诊断为6.5%(23/354)。随访AKI患者出院后1年的死亡率为25.2%(82/325)。脑血管病、肾脏血管收缩剂、恶性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AKI患者随访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KI在住院患者中较常见,漏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该注意到肌酐的轻微增加的变化,以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住院病人 发病率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