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陶军 +7 位作者 王妍 杨震 刘东红 徐明国 王浩梅 张焰 曾群英 陈国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 30例冠心病患者与 30例正常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 30例冠心病患者与 30例正常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结果 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5 17±2 13)% 与 (11 10±4 36)%,P<0 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11 59±4 56 )ml/mmHg( 1mmHg=0 133kPa) ×10与 (12 11±3 82)ml/mmHg×10, P>0 05],但冠心病组的C2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4 20±1 80)ml/mmHg×100与 (6 26±2 36)ml/mmHg×100, P<0 05],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与C2 呈正相关(r=0 53, P<0 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C2 降低,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提示C2 可作为一种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肱动脉 对照组 动脉弹性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流介导 正常 检测仪
原文传递
年龄相关的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与动脉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陶军 王妍 +7 位作者 杨震 徐明国 王洁梅 王强 曾群英 陈国伟 马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 研究年龄对循环内皮祖细胞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56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分成青年组(n=26)和老年组(n=30)。采用桡动脉脉搏分析法无创性评价健康志愿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 )和小动脉弹... 目的 研究年龄对循环内皮祖细胞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56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分成青年组(n=26)和老年组(n=30)。采用桡动脉脉搏分析法无创性评价健康志愿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 ),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单个核细胞的水平,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2周,荧光显微镜鉴定FITC UEA I和DiI 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内皮祖细胞。结果 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较,C1 和C2 明显降低[C1(11. 73±1 .45)比(16 .89±1 .69)ml/mmHg×10, P<0. 001; C2 (8 .40±1 45)比(10. 58±1 .18)ml/mmHg×100, P<0 .001 ];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 0 .13±0. 02 )比( 0 .17±0. 04 )%,P<0 .05];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指数变化呈正相关(r=0. 47, P<0. 01;r=0 .4, P<0. 01),荧光显微镜鉴定贴壁细胞FITC UEA I和DiI acLDL双染色阳性。结论 增龄导致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提示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和功能障碍,损伤动脉弹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价血管功能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细胞变化 年龄相关 性关系 小动脉弹性指数 大动脉弹性指数 内皮祖细胞 荧光显微镜 细胞水平 CD34^+ 细胞体外培养 健康志愿者 无创性评价 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仪 祖细胞数量 健康男性 动脉脉搏 阳性细胞 细胞数目
原文传递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程飞 兰军 +2 位作者 陈本发 蕫家龙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并均达到理想水平,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治疗后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更好的舒张血管,提高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妍 陶军 +5 位作者 陈龙 杨震 徐明国 王洁梅 黄奕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1 900.7±226.4)个/μlvs(944.9±124.5)个/μl,P<0.001]。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收缩压和脉压呈正相关(r=0.38,P=0.004;r=0.42,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 血管 微颗粒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钟耀棠 李诗成 +1 位作者 杜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按随机...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黏附率(PAR)〕,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V、PV、FIB、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V、PV、FIB、PA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银杏达莫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动脉弹性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妍 苏晨 +6 位作者 陶军 王洁梅 黄奕俊 陈龙 吴芳 杨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高血压病患者(n=60,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n=32,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袖带震荡技术无创检测肱动脉与胫后动脉之间的...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高血压病患者(n=60,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n=32,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袖带震荡技术无创检测肱动脉与胫后动脉之间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972.6±116.2)比(1920.3±152.0)个/μl,P<0.001];高血压组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1369.3±147.3)比(1793.0±328.3)cm/s,P<0.001]。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42,P<0.001),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升高且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循环内皮微颗粒是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循环内皮微颗粒加速了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内皮 微颗粒 动脉 弹性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促进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妍 陶军 +4 位作者 杨震 徐明国 王洁梅 黄奕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提出内皮细胞微颗粒是反映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新指标。方法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及内皮细胞微颗粒的生成,应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提出内皮细胞微颗粒是反映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新指标。方法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及内皮细胞微颗粒的生成,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血小板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玻连蛋白(CD51+)微颗粒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静息状态下内皮细胞生成的微颗粒较少,经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24h后内皮细胞表面呈“出疹样”改变,小泡数目明显增多,直径大小约1.0μm。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组较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CD31+内皮细胞微颗粒,(164±63)/1000内皮细胞比(42±10)/1000内皮细胞,P<0.05;CD51+内皮细胞微颗粒,(260±108)/1000内皮细胞比(19±4)/1000内皮细胞,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损伤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增多,内皮细胞微颗粒有望成为评估内皮损伤替代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肿瘤坏死因子 脐静脉 微颗粒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实验研 扫描电镜观察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杰民 兰军 +1 位作者 刘瑞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1期40-42,7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将100例STEMI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入院即刻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治疗组静脉滴注rh BNP,1.5μg...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将100例STEMI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入院即刻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治疗组静脉滴注rh BNP,1.5μg/kg,治疗3 d,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100μg/min,3 d。规范随访1年,观察终点为MAC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回落率、TIMI3级所占比例、Gensini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组患者PCI术后院内与院外随访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rh BNP可降低STEMI患者再发MACE的风险,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患者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血浆重组人脑利钠肽(NT-pro 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及心脏结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及心脏结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支狭窄≥50%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冠心病患者IMT为(1.03±0.32)mm。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为: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室间隔厚度为(11.26±1.87)mm,左室后壁厚度为(9.74±1.22)mm,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55.27±18.10)g/m2。冠心病患者室间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负相关(r=-0.345,P<0.05);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r=0.369,P<0.05);在排除患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因素影响之后,室间隔、LVMI与颈动脉内膜厚度仍存在相关(r分别为-0.361及0.367,P<0.05)。室间隔及LVMI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无相关性。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室间隔与IMT存在负相关,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通过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IMT,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间隔 左室重量指数 颈动脉内膜厚度 斑块积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IMT(1.03±0.32)mm,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FIB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血管舒张功能 颈动脉内膜厚度 斑块积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6.94±4.21)%:(11.10±4.36)%,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0±38.1):(121.1±38.2)ml/mmHg(1mmHg=0.133kPa),P>0.05],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516.0±264.0):(626.0±236.0)ml/mmHg,P<0.05],冠心病患者FMD及C2均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80,P<0.01及r=-0.329,P<0.01)。结论:C2和FMD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2
作者 兰军 潘伟彪 +2 位作者 郭灼林 李仲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0-511,共2页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胺碘硐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组(观察组,n=65)和单纯胺碘酮组(对照组,n=6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临床...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胺碘硐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组(观察组,n=65)和单纯胺碘酮组(对照组,n=6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及平均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55例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5例仍有阵发房颤发作,5例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总有效率为84.61%;而对照组42例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8例仍有阵发房颤发作,13例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年后观察组平均左房直径为(4.15±1.12)cm,对照组平均左房直径为(4.65±1.41)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阵发性心房颤动 平均左房直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伟彪 +2 位作者 兰军 陈本发 叶文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82例,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82例,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16)、三支及多支病变组(n=20),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1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双侧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同时测定MAU,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及多支病变组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及MAU亦随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U与Gensin-S呈正相关(r=0.54,P<0.05),与颈动脉IMT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颈动脉IMT及MAU水平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颈动脉IMT及MAU含量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血浆Hcy和hsCRP与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兰军 +5 位作者 陈本发 王树胜 张捷 陈杰民 蔡振明 程飞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1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另设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另设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hsCRP,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采用Gemini法评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Hcy分别为(14.5±3.9)μmol/L,(7.95±2.8)μmol/L(P<0.05);hsCRP分别为(8.7±1.3)μmol/L,(2.7±1.2)μmol/L(P<0.05),Hcy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浆Hcy水平增高,而hsCRP不与冠脉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通过测定Hcy可以反映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而测定CRP可以反映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军 +6 位作者 王妍 刘东红 杨震 张焰 徐明国 王洁梅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C2不仅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且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C2降低,C2降低不仅同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相关,而且也受非内皮因素的影响,提示C2反映总体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舒张 内皮 血管 弹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与监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军 +3 位作者 杨震 王妍 徐明国 王洁梅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探讨对糖尿病引起早期血管顺应性的改变作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糖尿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名)的大动脉弹性指数即容量顺应性(capacitivecompliance),又称C1,和小...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探讨对糖尿病引起早期血管顺应性的改变作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糖尿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名)的大动脉弹性指数即容量顺应性(capacitivecompliance),又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即振荡顺应性(oscillatorycompliance),又称C2。结果糖尿病组的C1[(103±12)mL/mmHg×10]与对照组C1[(114±17)mL/mmHg×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2[(31±05mL/mmHg)×100]较对照组C2[(77±16)mL/mmHg×100]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小动脉弹性明显降低。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功能 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监测 小动脉 大动脉弹性指数 容量顺应性 差异 意义 目的
下载PDF
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兰军 潘伟彪 +5 位作者 陈本发 魏建坤 张捷 陈杰民 蔡振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1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组(治疗组,n=60)和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61),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治疗1个... 目的观察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1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组(治疗组,n=60)和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61),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治疗1个月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并观察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心脏基础病变、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期间病死率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在治疗1个月后较入院时有显著性差异并明显优于对照组,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无不良反应。结论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纽约心功能分级及射血分数,使用安全,其机制应与改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小剂量甲状腺素 疗效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忠荣 兰军 +1 位作者 刘瑞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40.10±5.21)mm、LVEF(57.32±4.31)%、LVESD(50.10±5.21)mm、FS(29.09±3.85)%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8.52±4.83)mm、(47.51±4.43)%、(58.89±4.41)mm、(22.86±3.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兰军 +7 位作者 杨银广 程飞 陈本发 叶文卫 陈杰民 夏文豪 陶军 潘伟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29-1532,15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组,另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组,均在入院时、术后...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组,另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组,均在入院时、术后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的水平;采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FITC-UEA-1和DiI-acLDL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实验组FMD有明显改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亦有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FMD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759)。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在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及对照组增加,说明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内皮祖细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分级和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并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FMD在冠心病各亚组中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T在冠心病组中明显增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血浆hsCRP及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与FMD呈负相关。结论血浆hsCRP、FMD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检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