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应用小腿内侧和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复杂创面 被引量:7
1
作者 付记乐 高峻青 +3 位作者 张家盛 陈浩 张宏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复杂创面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同期应用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双皮瓣修复下肢创面9例,共计18组皮瓣。均合并深部骨质及肌腱外露。其中... 目的探讨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复杂创面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同期应用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双皮瓣修复下肢创面9例,共计18组皮瓣。均合并深部骨质及肌腱外露。其中8例为修复下肢两处不同创面,1例为修复下肢同一部位狭长创面.7组皮瓣携带腓肠肌填塞空腔。皮瓣面积7.0cm×5.5em~9.0cm×10.0cm。皮瓣供区植皮后予VSD治疗。结果术后18组皮瓣完全成活。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4例6个月后为电话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近似。术后6个月对随访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评定,18组皮瓣均恢复S:级及以上感觉。皮瓣供区植皮完全成活。结论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两处创面或者一处特殊创面时无需吻合血管,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必要时可携带肌肉填塞空腔,抗感染力强,是修复足踝部较复杂创面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足踝部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丽华 陈武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6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80例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均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移植皮瓣均存活,且皮瓣生长的外形、色泽...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80例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均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移植皮瓣均存活,且皮瓣生长的外形、色泽和质地与周围健康皮肤无明显差别,AOFAS评分为(87.14±5.37)分,其中优级25例(31.25%)、良级37例(46.25%)、一般18例(22.5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的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积极手术配合及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皮瓣修复术 手术配合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伤科黄油纱联合伤科黄水纱预防电子气压止血带并发症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丽华 +2 位作者 郭跃明 黄素珍 陈卫珍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伤科黄油纱联合伤科黄水纱预防电子气压止血带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0月31日行上肢手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肘垫,观察组使用肘垫加垫伤科黄油纱和伤科黄水纱... 目的:探讨伤科黄油纱联合伤科黄水纱预防电子气压止血带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0月31日行上肢手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肘垫,观察组使用肘垫加垫伤科黄油纱和伤科黄水纱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止血带时间、出现止血带疼痛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止血有效率,皮肤碘酒浸渍率,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止血带时间、VAS评分、皮肤碘酒浸渍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出现止血带疼痛时间晚于对照组(P<0.01),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带皮肤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科黄油纱联合伤科黄水纱干预上肢手术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可减少电子气压止血带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黄油纱 伤科黄水纱 电子气压止血带 并发症 止血效果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卓伟 高峻青 +1 位作者 王朝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患者40例经手法整复后分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观察组)和交叉克氏针固定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两组术后骨折愈... 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患者40例经手法整复后分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观察组)和交叉克氏针固定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手功能评定情况。结果:X线片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3.4周和7.5±2.4周;手指功能按照TAM评定标准,观察组的优良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可缩短骨折端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 手法整复
下载PDF
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
5
作者 陈浩 高峻青 +3 位作者 李卓伟 付记乐 罗桦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瓦合式皮瓣移植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脱套伤7例23指。伤肢急诊行腹部瓦合式皮瓣转移,术后4周行腹部瓦合式皮瓣断蒂术。伤手断蒂后,必要时分别用克氏针自指端打入,... 目的探讨采用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瓦合式皮瓣移植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脱套伤7例23指。伤肢急诊行腹部瓦合式皮瓣转移,术后4周行腹部瓦合式皮瓣断蒂术。伤手断蒂后,必要时分别用克氏针自指端打入,以钢丝固定克氏针末端,维持各伤指间处于分指状态,防止皮瓣挛缩导致皮量不足。必要时可使用可调式手部微型支架,逐渐撑开指间皮瓣,为二期分指准备足够的皮量。断蒂后2~3个月以上行分指手术。结果 7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瓦合式皮瓣修复的伤指外观及功能均较为理想。结论采用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皮瓣外形好,耐磨损。能较好地保留伤指的数量、长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合式皮瓣 手指 脱套伤 手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258-258,共1页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创伤骨科疾病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创伤骨科疾病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创伤 骨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