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阑尾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小斌 +1 位作者 熊建国 方汉初 《腹部外科》 201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阑尾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阑尾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术后通气时间为(33.9±14.5)h、进食时间为(12.4±5.5)h,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6±2.1)d、住院费用为(588.6±1157.5)元,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各有1例切口感染,未见其他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阑尾切除术中运用能促进术后病人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安全而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103例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宏 王汉林 +1 位作者 邓小斌 《腹部外科》 200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空肠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以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空肠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以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0.7%,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手术后随访87例,随访时间1~8年。结石复发率为8%,优良率为90.8%。结论 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汁郁积 吻合术 Roux-en-Y
下载PDF
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劲松 杜超 +4 位作者 刘俊 王汉林 周宏 卢晓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8-2007-08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手术治疗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经腹-会阴联合途径行超低位直肠癌根...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8-2007-08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手术治疗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经腹-会阴联合途径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且临床病理资料相匹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术式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ICU治疗时间缩短(均为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时,30例患者肛管直肠测压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和10.0%(3/30),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8.6%和5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性高、根治效果与对照组相当、预后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宏 王汉林 +1 位作者 周乐昌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治疗3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56±22)岁,中位年龄56.8岁;Dukes分期A期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治疗3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56±22)岁,中位年龄56.8岁;Dukes分期A期2例、B期13例、C期17例。结果:3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其中Miles术6例,Dixon术24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平均(180±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0±10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48±12)h;术后无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出现轻度尿潴留,4例发生吻合口漏,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2)d。结论:熟悉解剖结构,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练,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安全、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基层医院
下载PDF
VEGF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小斌 +1 位作者 沈世强 王汉林 《腹部外科》 2004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探索评估结直肠癌病人临床预后的指标。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3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VEGF和E cadherin在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探索评估结直肠癌病人临床预后的指标。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3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VEGF和E cadherin在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VEGF和E cadherin在结肠癌原发灶中的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膜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0 %和 34.4 %。VEGF的阳性百分率肿瘤与局部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VEGF的过度表达和E 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E-CADHERIN 表达 直肠癌 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手术疗效观察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广峰 方汉初 +2 位作者 聂磊 邓小斌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选择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5-02腹股沟疝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临床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选择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5-02腹股沟疝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临床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临床选择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在临床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镇痛药物使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一次性成功率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药物使用量、脏器损伤数量以及血管损伤数量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临床选择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术完成治疗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最终显著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镜腹完全膜外疝补片植入术 疗效观察 预后
下载PDF
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光伟 沈世强 +5 位作者 陈亮 胡汉华 沈雄山 李卫民 樊立 《腹部外科》 2006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全部表达,而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全部表达,而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46.5%。TNM分期Ⅲ期表达缺失率为74.3%,显著高于Ⅰ、Ⅱ期的27.3%、31.3%(P<0.05)。低分化腺癌表达缺失率为65.6%,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的38.5%(P<0.05)。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RASSF1A表达缺失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胃肿瘤 研究
下载PDF
交通事故致腹部闭合性损伤36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月 +3 位作者 余耀平 李鹏 王汉林 张俊方 《腹部外科》 2006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道路交通事故 诊治体会 拥有量 机动车
下载PDF
胆囊癌1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宏 +2 位作者 王劲松 方汉初 肖国栋 《腹部外科》 2007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术中发现的胆囊癌16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 目的探讨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术中发现的胆囊癌16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胆囊癌根治切除术15例。本组3年生存率为31.3%,5年生存率为6.3%。结论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术前误诊率高。行胆囊癌根治术是延长病人生命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切除术 误诊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汉林 邓小斌 《腹部外科》 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26例梗阻性黄疸经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后1~14d内发生的28例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在积极抗感染、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结果28例中,胆道感染...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26例梗阻性黄疸经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后1~14d内发生的28例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在积极抗感染、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结果28例中,胆道感染合并内毒素血症22例(78.6%),围手术期出现一过性低血压5例(17.9%),术后HBV-DNA阳性9例(32.1%),均明显高于正常治愈组(P〈0.05或P〈0.01)。经以上方法治疗后27例在术后1~2个月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逐渐下降至正常,肝功能明显改善,1例因癌症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6.4%。结论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原因可能为胆道感染、内毒素血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活动等,治疗方面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及腺苷蛋氨酸等护肝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汁淤积 肝内 糖皮质激素类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胃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小斌 +1 位作者 熊建国 方汉初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608-609,共2页
对于胃癌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但外科手术治疗会引发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我们对279例胃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胃癌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10例报告
12
作者 肖国栋 +2 位作者 周宏 聂磊 王汉林 《腹部外科》 2008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断流术后 上消化道再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术后再出血
下载PDF
12例低位肠瘘的治疗体会
13
作者 周宏 王汉林 +2 位作者 王劲松 周乐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3期93-94,共2页
目的总结低位肠瘘的诊疗经过,探讨促进低位肠瘘愈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取的12例低位肠瘘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生长抑素的治疗。结论... 目的总结低位肠瘘的诊疗经过,探讨促进低位肠瘘愈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取的12例低位肠瘘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生长抑素的治疗。结论及早诊断、通畅引流以及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应用生长抑素,能达到好的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肠瘘 引流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普外科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
14
作者 邓小斌 +2 位作者 周宏 王劲松 广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3期22-23,共2页
目的 分析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6 2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 医院感染共91例,感染率为1.46%;Ⅱ类和Ⅲ... 目的 分析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6 2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 医院感染共91例,感染率为1.46%;Ⅱ类和Ⅲ类手术感染率高于Ⅰ类手术,χ2=7.301,P=0.007;χ2=6.538,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占39.56%,泌尿系统感染占18.68%、消化系统感染占17.58%、手术切口感染占13.19%、皮肤及黏膜感染占4.40%、血液感染占4.40%和其他占2.20%;共分离菌株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79%,革兰阴性菌占46.21%,真菌占19.09%.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的临床监测,掌握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特征,指导临床合理选择防治方案,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感染部位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疗效对比
15
作者 广峰 聂磊 +3 位作者 方汉初 程剑锋 邓小斌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2期4624-4626,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对两种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于开腹手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术后生活质量更高,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外叶胆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创伤性肝破裂的外科治疗体会
16
作者 龚光伟 沈世强 +3 位作者 胡汉华 李卫民 樊立 《腹部外科》 2006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院内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治愈3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3例,胆漏1例,膈下感染1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6.3%,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院内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治愈3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3例,胆漏1例,膈下感染1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6.3%,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方法,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创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
17
作者 《学习月刊》 2006年第8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 事业 城镇 权利主体 学校布局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压缩空气加热沥青的试验
18
作者 吴亮 《石油沥青》 1993年第3期68-70,共3页
本文介绍了压缩空气加热沥青工艺试验的过程,表征其是一种工艺简单、节能降耗显著的加热沥青工艺。
关键词 加热 压缩空气 沥青路面
下载PDF
道路沥青加热工艺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19
作者 张祖政 《石油沥青》 1993年第4期53-55,7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四种沥青加热工艺的优点和各自存在的不足及其应用动态,经过理论分析表征提高传热效果的途径,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加热 工艺 沥青路面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八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邓小斌 广峰 +1 位作者 方汉初 《腹部外科》 2008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轻型胰腺炎的6例中,顺产3例,行剖宫产术3例,孕妇及胎儿无一例死亡;重症胰腺炎...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轻型胰腺炎的6例中,顺产3例,行剖宫产术3例,孕妇及胎儿无一例死亡;重症胰腺炎的2例中,行胰腺包膜切开引流、腹腔减压、剖宫产术1例,保守治疗1例,孕妇均健在,但胎儿均死亡。结论妊娠期合并轻型胰腺炎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妊娠期合并重型胰腺炎应视病情及时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胰腺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