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探讨深吸气量测定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流阻塞变化和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中度稳定期 COPD 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以 Borg指数判断受试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在吸入400μg沙丁胺醇后重复检测肺功能和呼吸困难分级,36例在进行6 min 步行试验(6MWT)后重复肺功能检测和呼吸困难分级。结果吸入沙丁胺醇后,COPD 患者的深吸气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分别为(1.6±0.5)和(1.3±0.4)L,均显著高于吸入前的(1.4±0.5)和(1.1±0.4)L,深吸气量平均改善率为(20±16)%,FEV_1平均改善率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0,P<0.01);其中深吸气量改善率≥10%的占75.4%(46/61),FEV_1改善率≥10%的占39.3%(2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90,P<0.01)。治疗后 Borg 指数(3.0±0.7)显著低于治疗前(3.9±0.8)。6MWT 后,COPD 患者深吸气量为(1.1±0.4)L,FEV_1为(1.0±0.4)L,均显著低于6MWT 前的(1.4±0.5)和(1.1±0.4)L,深吸气量平均恶化率为(26±8)%,FEV_1平均恶化率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9,P<0.01),其中深吸气量恶化率≥10%的占100%(36/36),FEV_1恶化率≥10%的占7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13,P<0.01)。运动后 Borg 指数(5.6±1.0)显著高于运动前(3.9±0.9)。治疗前后深吸气量差值与治疗前后 Borg 指数差值、运动前后深吸气量差值与运动前后 Borg指数差值均呈显著正相关。静息状态未吸人沙丁胺醇时深吸气量与功能残气量、治疗前后深吸气量差值与治疗前后功能残气量差值、运动前后深吸气量差值与运动前后功能残气量差值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与 FEV_1比较,深吸气量检出稳定期 COPD 患者气流阻塞变化的敏感性比较高,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