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海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35-136,共2页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思辨反应能力,有利于正确接受教育新理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促进教学相长、增进师生亲...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思辨反应能力,有利于正确接受教育新理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促进教学相长、增进师生亲和力的交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下载PDF
黑暗中的颠覆与狂欢——试析鲁迅《野草》中的“梦” 被引量:1
2
作者 海萍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散文诗集《野草》是身处黑暗中的鲁迅在心灵的炼狱中熔铸出来的鲁迅哲学,其中的“梦”体现了他独特的梦意识和象征性的艺术实践。本文将从“梦”的叙述与“梦境”的角度对《野草》进行新的解读,以期能够抵达鲁迅诡谲的心灵深处与之对话。
关键词 《野草》 梦境 狂欢
下载PDF
“大学语文”的价值与课程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海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100,共2页
“大学语文”的价值和课程定位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各种认识,阐述了“大学语文”的价值和定位,并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价值 课程定位
下载PDF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4
作者 海萍 《平原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71-73,共3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和新课程一起发展,将自己置身于教育教学的变革之中,使自己在新课程的发展中,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 教师 专业提升
下载PDF
论刘震云小说中的权力批判
5
作者 海萍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7-168,共2页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引发读者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刘震云小说以悲情的叙事、零度情感的写实、戏谑调侃的历史叙事,揭示了不正当权力主宰下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考察了绵延了...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引发读者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刘震云小说以悲情的叙事、零度情感的写实、戏谑调侃的历史叙事,揭示了不正当权力主宰下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考察了绵延了“官本位”文化对民族生存、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小说 权力批判 “官本位”文化 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 历史叙事 社会生活 精神危机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创新教育
6
作者 海萍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5年第Z1期82-82,共1页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语文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始逐渐关注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和引导,注重从情感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想象、审美态度和审...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语文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始逐渐关注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和引导,注重从情感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想象、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情感 教育理念 审美想象 新课程改革 审美心境 教育方法 审美态度 心理过程 课堂内外 艺术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