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承载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任。"史纲"课程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把历史和现实贯通,理论和实践结合,将民族团结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之中,着力把我国民族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承载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任。"史纲"课程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把历史和现实贯通,理论和实践结合,将民族团结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之中,着力把我国民族团结的深厚历史渊源讲清楚,悉心将我国民族团结的宽广现实基础讲明白,帮助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下载PDF
评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译介 被引量:5
2
作者 认清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4,共7页
何炳松是较早倡导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学者。他率先将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向国人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又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对西方史学中的史学学科理论进行译介和阐释 ;在使西方史学和民族史学相结合方面作出... 何炳松是较早倡导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学者。他率先将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向国人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又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对西方史学中的史学学科理论进行译介和阐释 ;在使西方史学和民族史学相结合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他未能完全熔铸成自己新的学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史学 何炳松 史学理论 民族史学 “新史学” 国人 鲁滨逊 译介 阐释 学科理论
下载PDF
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认清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何干之是以经济史研究见长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三十年代 ,他对中国社会经济性质问题进行全面探讨 ,总结出中国经济的三大特点 :“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中国经济的半封建设性”、“死路一条的民族资本”。何干之的上述观点 。
关键词 何干之 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性 半封建性 民族资本 学术思想 社会经济性质
下载PDF
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 被引量:4
4
作者 认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82,共8页
何炳松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系统接受西方史学专门训练的史学家之一,他在国内首先传播了鲁滨逊的“新史学”。他力图以西方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史学之精华,构建自己的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何炳松 史学思想 "新史学"
原文传递
《食货》半月刊在经济史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6
5
作者 认清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9,共8页
陶希圣于1934年12月创办的《食货》半月刊,以会通史料和理论为办刊宗旨,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该刊组织众多学者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较深远的学术影响,给予我们诸多... 陶希圣于1934年12月创办的《食货》半月刊,以会通史料和理论为办刊宗旨,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该刊组织众多学者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较深远的学术影响,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食货》半月刊撰稿人系统地译介国外学者的经济史学理论著述,为中国经济史学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史料学研究,并在经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提出方法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学派;倡导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史研究,其所主张的综合的贯通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代表了经济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货》半月刊 经济史学理论 陶希圣 社会经济史
下载PDF
陈宝箴与湖南经济近代化的启动
6
作者 认清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72-77,共6页
甲午战前 ,湖南向以守旧闭塞闻天下。由于得风气较晚 ,加上湖南士民思想观念的保守与省署官员才能的平庸等原因 ,湖南经济近代化的闸门迟迟未能开启。甲午战后 ,清政府幡然变计 ,开始推行发展实业的政策 ,部分湘绅也逐渐由保守向进取蜕... 甲午战前 ,湖南向以守旧闭塞闻天下。由于得风气较晚 ,加上湖南士民思想观念的保守与省署官员才能的平庸等原因 ,湖南经济近代化的闸门迟迟未能开启。甲午战后 ,清政府幡然变计 ,开始推行发展实业的政策 ,部分湘绅也逐渐由保守向进取蜕变。适逢此时 ,开明官员陈宝箴受命抚湘。陈宝箴大力倡导西法开矿 ,着意开办近代工厂 ,努力改善交通。在以陈宝箴为首的湖南官绅群体的共同努力下 ,湖南终于步履蹒跚地迈入了经济近代化的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湖南 经济近代化 湖南新政运动 后发型区域性近代化
下载PDF
李达的历史理论和史学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认清 《船山学刊》 2001年第2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现代社会学》 《社会之基础知识》 《社会学大纲》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史 社会性质研究 李达 历史理论 史学思想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家与史学 被引量:4
8
作者 认清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5,共8页
抗战时期,广大爱国史学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以抗敌御侮为学术主旨,自觉为抗战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大众开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展开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其学术活动在回应时代需求的同时... 抗战时期,广大爱国史学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以抗敌御侮为学术主旨,自觉为抗战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大众开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展开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其学术活动在回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也使史学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爱国学者 史学活动 经世致用
下载PDF
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和讲义从体例到内容都有诸多创新。他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献考证功夫和浓厚的问题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倡师生之间展开学术论争,主张培养史学研究专家和通俗史...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和讲义从体例到内容都有诸多创新。他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献考证功夫和浓厚的问题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倡师生之间展开学术论争,主张培养史学研究专家和通俗史学工作者两种人才。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带出了一大批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陈宝箴与湖南矿业近代化的发端 被引量:2
10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59-62,共4页
1895年10月,开明官员陈宝箴受命就任湖南巡抚。他凭借政治强力,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陈宝箴以优先发展矿业作为兴湘首要之策,大力倡导西法开矿;到1896年,随着近代矿山企业的稀疏出现,湖南逐渐形成了以矿冶业为主... 1895年10月,开明官员陈宝箴受命就任湖南巡抚。他凭借政治强力,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陈宝箴以优先发展矿业作为兴湘首要之策,大力倡导西法开矿;到1896年,随着近代矿山企业的稀疏出现,湖南逐渐形成了以矿冶业为主体的近代企业体系,经济近代化开始启动。湖南的经济近代化属于典型的依靠政治强力自上而下启动的后发型区域性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湖南 矿业 后发型区域性近代化 矿山企业 矿务总局 资金
下载PDF
苏联史学在中国 被引量:3
11
作者 认清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7,105,共7页
苏联史学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送来了以苏式唯物史观为指导的苏联(苏俄)史学。苏联史学的输入在中国... 苏联史学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送来了以苏式唯物史观为指导的苏联(苏俄)史学。苏联史学的输入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热烈回响。特别是1938年传到中国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几代马克思主义学人思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建国初期由于政治上的一边倒,全面学习苏联史学的新高潮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苏联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学术界 联共(布)
原文传递
著作权法与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的行使 被引量:3
12
作者 认清 《煤炭高等教育》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期刊编辑 著作权法 修改权 修改意见 学术论文 文字作品 编辑工作 修改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参考文献著录
下载PDF
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与胡适的学术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认清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20世纪 2 0年代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 ,对封建古史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批判 ,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 ,深受胡适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影响。
关键词 顾颉刚 胡适 疑古辨伪
下载PDF
延安时期苏联史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认清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4,共8页
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及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关于历史教科书的5份材料于延安时期传入中国,旋即在中共党内和马克思主义学界产生热烈回响。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倡导下,全党掀起了学习和研究《... 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及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关于历史教科书的5份材料于延安时期传入中国,旋即在中共党内和马克思主义学界产生热烈回响。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倡导下,全党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高潮。苏联关于历史教科书的5份材料也引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人高度重视。苏联史学中真理和谬误交织错杂,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都很明显。但仅就延安时期而言,苏联史学传播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苏联史学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林惠祥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8,19,共5页
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等论著中探讨了民族史理论和方法。他提出:民族史兼具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民族史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功用,中国民族史宜采用"两重分类法&quo... 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等论著中探讨了民族史理论和方法。他提出:民族史兼具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民族史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功用,中国民族史宜采用"两重分类法",中国民族史的分期标准应以华夏系为主干;还创立了融历史文献、考古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于一炉的综合研究方法。林惠祥民族史理论和方法的启示:民族史研究要集科学性与现实性于一体,作成信史;民族史的撰述应贯串民族平等观;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和多角度的研究取向是民族史研究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惠祥 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
下载PDF
论延安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认清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3,共6页
延安时期 ,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毛泽东倡导大力加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 ,强调近代史研究必须有组织地进行。延安学人范文澜、张闻天、何干之、艾思奇、叶蠖生、杨松等分部门有组织地对中国近代通史、近代革命史、近... 延安时期 ,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毛泽东倡导大力加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 ,强调近代史研究必须有组织地进行。延安学人范文澜、张闻天、何干之、艾思奇、叶蠖生、杨松等分部门有组织地对中国近代通史、近代革命史、近代经济史、近代思想文化史等领域进行探讨 ,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就。他们的治学路径和治学方法各具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延安时期 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范文澜的史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6-61,共6页
抗战时期,范文澜的治史旨趣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由一名正统派汉学经师成长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时期,他构筑中国通史新体系,开辟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境地,还首创用唯物史观总结经学;取得了多方面的史学成就。不过,由于... 抗战时期,范文澜的治史旨趣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由一名正统派汉学经师成长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时期,他构筑中国通史新体系,开辟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境地,还首创用唯物史观总结经学;取得了多方面的史学成就。不过,由于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范著也存在非历史主义倾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抗战时期 <<中国通史简编>> 史学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中共党史学科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2-45,共4页
抗战时期,毛泽东就如何建立独立的中共党史学科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一系列论著中,他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中心、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以及中共党史分期方法等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作... 抗战时期,毛泽东就如何建立独立的中共党史学科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一系列论著中,他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中心、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以及中共党史分期方法等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作全面阐述,从而为中共党史学科体系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主义 学科性质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学科理论 历史分期 历史比较研究法 毛泽东 中共党史学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末史学界的思想解放与学术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认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20世纪70年代末,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努力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学风和文风;发扬学术民主,就重大学术问题展开热烈争鸣;历史地、科学地分析一切现实和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就,对80年代史学的... 20世纪70年代末,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努力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学风和文风;发扬学术民主,就重大学术问题展开热烈争鸣;历史地、科学地分析一切现实和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就,对80年代史学的全面繁荣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70年代末 史学 思想解放 学术创新
下载PDF
抗战时期延安与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区域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认清 《三明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7-72,共6页
抗战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延安与重庆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心。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有着学术共性,但由于空间的分离,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又具有不同的区域性特点:两地史著对现实的关注程度不一;两地... 抗战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延安与重庆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心。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有着学术共性,但由于空间的分离,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又具有不同的区域性特点:两地史著对现实的关注程度不一;两地史家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与重庆史家不同,延安史家可以积极地干预政治和学术;较之重庆史家,延安史家的论著更多地受苏联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延安 重庆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