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腹膜重建在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卢义康 李永胜 +2 位作者 韩孝文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83-286,290,共5页
目的:评价盆底腹膜重建在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3D腹腔镜APR手术的11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重建盆底腹膜分为2组。其中在3D腹腔镜APR手术中行盆底腹膜重建72例(重建组),... 目的:评价盆底腹膜重建在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3D腹腔镜APR手术的11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重建盆底腹膜分为2组。其中在3D腹腔镜APR手术中行盆底腹膜重建72例(重建组),行3D腹腔镜APR手术且未行盆底腹膜重建38例(未重建组)。进行术后随访3~26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造口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优于未重建组[(3.09±1.50)vs(4.11±2.04)d];未重建组术后有4例患者因小肠坠入盆腔而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随访3~26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是否重建盆底腹膜在3D腹腔镜APR手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但重建盆底腹膜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且可有效预防术后盆腔小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腹膜重建 低位直肠癌 3D腹腔镜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
下载PDF
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流程改良与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卢义康 +1 位作者 吕彦东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科学流程及相关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成功行3D腹腔镜APR手术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对APR手术流程进行改良:会阴部手术开始于游离直肠后间隙...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科学流程及相关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成功行3D腹腔镜APR手术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对APR手术流程进行改良:会阴部手术开始于游离直肠后间隙;会阴部与腹部相通时至完整游离切除标本的时间段,与在开始做造口切口时至完成腹膜外造口第Ⅱ步的时间段一致;重建盆底腹膜其后1/3部分+腹膜外造口第Ⅲ步与会阴部的缝合将同步进行完成。结果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20.4±41.6)ml,手术时间(165.7±30.5)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1~6)d,住院时间为(14.5±2.3)d;发生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和造口旁疝各1例,尿潴留5例,造口水肿1例。90例行3D腹腔镜APR手术患者全部治愈,随访8(6~1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掌握3D腹腔镜APR手术的科学流程,使得腹部与会阴部协调统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盆腹膜重建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3 位作者 李永胜 侯登峰 吕彦东 王锴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盆腹膜重建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264例直肠癌患者,按是否重建盆腹膜分为重建组(127例)和非重建组(137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盆腹膜重建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264例直肠癌患者,按是否重建盆腹膜分为重建组(127例)和非重建组(137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骶前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吻合口漏发生时间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建组手术时间、吻合口漏治愈时间分别为(151.04±15.1)min、20(17~22)d,明显少于非重建组的(164.82±18.5)min、24(2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5,P=0.007;Z=-3.044,P=0.020)。重建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51%(7/127),低于非重建组的6.57%(9/1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19)。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盆腹膜重建安全可行,虽然不会明显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但可以增加其保守成功率及缩短愈合时间,在降低吻合口漏后二次急诊手术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腹腔镜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经肛门直视下切除吻合术治疗男性低位直肠癌应用分析(附19例报告)
4
作者 陈俊生 侯登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在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经肛门直视下切除吻合术的保肛效果。方法19例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经肛直视下切除吻合术,不使用一次性腔镜切割闭合器,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 目的探讨在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经肛门直视下切除吻合术的保肛效果。方法19例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经肛直视下切除吻合术,不使用一次性腔镜切割闭合器,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80 min(中位数15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中位数50 mL)。标本远切缘2.2~3.5 cm(中位数2.5 cm),环周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分期:Ⅱ期12例,Ⅲ期7例。术后排气时间24~120 h(中位数40 h),术后住院时间7~16 d(中位数10 d)。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吻合口瘘,通过使用抗生素、腹腔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等保守治疗愈合。术后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年,术后1~3个月,15例有轻微肛门下坠感及大便次数增多症状,行肛诊触及吻合口附近不同程度组织僵硬感,6~12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在术后1~2年内出现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保守治疗好转。3年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再次住院者。结论经肛门直视下切除吻合术应用于骨盆狭窄、一次性腔镜闭合器离断肿瘤远端困难男性患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男性 保肛手术 直视下切除吻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