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daFlow的天然气凝析液管道瞬变过程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尚飞 史博会 +5 位作者 霍小倩 兰文萍 熊新强 王智 宫敬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11,共8页
随着油气田不断向深海开发,多相混输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面临巨大挑战,天然气凝析液管道的不稳定工况会导致管道运行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给管道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采用新型的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LedaFlow对某天然气凝析液管道的水... 随着油气田不断向深海开发,多相混输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面临巨大挑战,天然气凝析液管道的不稳定工况会导致管道运行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给管道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采用新型的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LedaFlow对某天然气凝析液管道的水力和热力工况进行稳态、瞬态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管道沿线温度、压力、持液率及总积液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edaFlow的计算结果理论上是正确的,其变化趋势符合理论预期。通过软件计算可对管道运行中的安全操作和下游设备设计提供建议,从而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图5,表3,参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凝析液 LedaFlow 稳态模拟 瞬态模拟
原文传递
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强化传热研究
2
作者 陈增良 徐伟胜 +4 位作者 丁晨 阮晓 吴哲 王琦超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0,共12页
研究了油库夏季高温导致的油气回收工艺中吸附罐回收率低、吸收塔解吸效率低、油气回收系统能耗过高以及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将温度较低的地下水作为冷却水,从实践的角度构建多种强化传热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并采用CFD的方法对其热力学... 研究了油库夏季高温导致的油气回收工艺中吸附罐回收率低、吸收塔解吸效率低、油气回收系统能耗过高以及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将温度较低的地下水作为冷却水,从实践的角度构建多种强化传热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并采用CFD的方法对其热力学与水力学性能进行多方面探究。结果表明当油气在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中流动时,热流可以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油气在壳程流动时,CIRF型换热管具有最佳的热力学性能,RAW型换热管具有最佳的水力学性能。综合油气回收工况与计算结果配置CIRF型换热管的管壳式换热器在油气回收工艺中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其可以在有效提高油气的冷却效果的同时兼顾换热器的水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CFD 管壳式换热器 翅片 强化传热
下载PDF
基于天然气用户画像的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凯 刘源 +5 位作者 张曦 韩克江 伍梓文 张晶 宫敬 《国际石油经济》 2023年第8期37-47,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逐年上升。天然气用户日益增多,用户的用气特征和用气规律不断丰富,掌握用户的共性特征、准确预测短期用气需求量是天然气管道调度调峰的关键问题。采用用户画像的方法对天然气用户的...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逐年上升。天然气用户日益增多,用户的用气特征和用气规律不断丰富,掌握用户的共性特征、准确预测短期用气需求量是天然气管道调度调峰的关键问题。采用用户画像的方法对天然气用户的用气特征进行提取,建立天然气用户画像体系,并且根据用户画像结果结合神经网络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对天然气用户的用气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天然气用户画像体系可以由直观型、比值型、推导型三大类指标体系作为框架建立,根据用气规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居民用气、非居民用气等用户属性;针对不同种类的用户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和现代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用户的小时需求量预测,结果误差在10%以下;确定了用户适用的模型——ARIMA模型更适用于用气波动较小的非居民用户,BP网络模型及GA-BP模型更适用于用气波动较大的居民或公服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需求预测 天然气用户 用户聚类
下载PDF
基于LedaFlow和Fluent的冲蚀临界速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昝林峰 孙小喆 +4 位作者 李晓平 李彦博 杨静 宫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1,81,共6页
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生产过程中会携带泥砂等固体杂质。气体携砂在管道中流动时,速度过大会对弯头等关键部件产生冲击,从而造成冲蚀,对管道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基于LedaFlow的API RP 14E冲蚀临界速率预测模型对页岩气管道携砂能... 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生产过程中会携带泥砂等固体杂质。气体携砂在管道中流动时,速度过大会对弯头等关键部件产生冲击,从而造成冲蚀,对管道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基于LedaFlow的API RP 14E冲蚀临界速率预测模型对页岩气管道携砂能力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管道直径、压力、流量对冲蚀临界速率的影响,并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计算出冲蚀临界速率对应的管壁最大冲蚀损失量,从而给出冲蚀临界速率和管壁最大年冲蚀损失量的关系式,既弥补了LedaFlow无法计算出管壁冲蚀损失的问题,也简化了Fluent的复杂计算过程,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气固冲蚀 临界速率 LedaFlow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气井产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尚飞 +4 位作者 史博会 吴海浩 康琦 王智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3期413-421,共9页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向海洋发展,水下油气生产工艺也随之诞生,传统的技术手段面临诸多新的问题。虚拟计量系统已经逐步在国内外的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开始应用。该技术利用油气田的常规基础工艺参数以及从生产控制系统获取的实时仪表数据...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向海洋发展,水下油气生产工艺也随之诞生,传统的技术手段面临诸多新的问题。虚拟计量系统已经逐步在国内外的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开始应用。该技术利用油气田的常规基础工艺参数以及从生产控制系统获取的实时仪表数据,通过多种模型实时计算出单井油气水各相的流量。本文主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在虚拟计量方面的应用。由于目前常用的井筒模型不能适应产量的瞬时变化,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产量,本文引入具有高度非线性预测能力的误差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人工调试后的井筒模型结果作为数据样本库,模拟各种影响因素与天然气井产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天然气井产量计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场物理流量计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33%,超过80%的数据点相对误差处于±5%内,预测精度较高。综合分析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且该模型结构简单,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计算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油气生产工艺 虚拟计量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天然气—凝析液管道 深海流动安全保障
下载PDF
多气合采地面集输面临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平 +4 位作者 李愚 周军 周艳红 韦宝成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18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因其清洁特性被认为是常规能源的替代者。我国初步掌握了适合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特点的集输工艺技术,近年的勘探开发和先导性试验证明了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多气合采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多气合采可降低开发成... 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因其清洁特性被认为是常规能源的替代者。我国初步掌握了适合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特点的集输工艺技术,近年的勘探开发和先导性试验证明了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多气合采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多气合采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除了具有单种非常规天然气集输难点外,多气合采地面集输还需解决不同多压力体系条件下产层产出气压力匹配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1)产层、井间、井与管网之间的压力匹配问题;(2)高低压流体能量的协调利用问题;(3)集输系统工艺参数智能匹配问题。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实现经济高效的多气合采地面集输,应该开展如下研究:(1)多气合采采气、集输工艺一体化技术;(2)包含引射装置的多气合采集输系统模拟优化技术;(3)考虑系统效率的集输工艺参数智能匹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气合采 非常规天然气 地面集输 模拟优化 参数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