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纳钊 邹浩 +3 位作者 魏东 张小文 王滔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10,19,共5页
目的建立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方法 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施行假手术和电灼损伤胆管,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及生存率,术前及术后30 d行肝功能检测,MRI... 目的建立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方法 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施行假手术和电灼损伤胆管,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及生存率,术前及术后30 d行肝功能检测,MRI影像学、大体形态学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胆管狭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30 d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肝功能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和大体解剖均发现损伤处形成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病理观察证实损伤处有纤维化增生改变.结论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可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灼损伤 胆管狭窄 瘢痕 动物模型
下载PDF
MACT联合IDS治疗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的预后获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吕卫琴 +2 位作者 尚云 马睿 柴馨婷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灭减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对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预后获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灭减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对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预后获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和NACT联合IDS治疗的102例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PDS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5.2个月,NACT+IDS组患者的PFS为9.1个月,两组患者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术后残留灶大小和体质指数是NACT+IDS组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患者术后残留病灶大小、IDS前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和手术病理分期是NACT+IDS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ACT+IDS组患者的不同术后残留灶大小、IDS前血清CA125水平是否正常以及Ⅲc期和Ⅳ期的中位OS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IDS后开始化疗时间是NACT+IDS组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IDS前血清CA125水平正常与否是NACT+IDS组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ACT+IDS组患者术后残留病灶大小、IDS前血清CA125水平和手术病理分期是NACT+IDS组患者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IDS前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使其降低至正常水平,且在术后患者加强IDS围手术期管理,能够改善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间歇性肿瘤细胞灭减术 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 血清CA125水平
下载PDF
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浩 王滔 +3 位作者 张小文 朱红 纳钊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9-720,共2页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过度增生是良性胆管瘢痕狭窄形成的主要原因[1];前期研究发现Fb在良性胆管瘢痕病变中可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并能表达凋亡相关因子如Sur-vivin、BCL-2、BAX等,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VEGF等[2];而正常组织的...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过度增生是良性胆管瘢痕狭窄形成的主要原因[1];前期研究发现Fb在良性胆管瘢痕病变中可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并能表达凋亡相关因子如Sur-vivin、BCL-2、BAX等,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VEGF等[2];而正常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未见表达。另有研究报道不同组织来源的Fb生物学行为有所不同[3],分离培养人良性胆管瘢痕来源的Fb将对该病变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人良性胆管瘢痕Fb,并鉴定证明培养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成纤维细胞 胆管 良性 鉴定 凋亡相关因子 成纤维细胞转化 养和 瘢痕狭窄形成
下载PDF
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浩 +3 位作者 张小文 纳钊 王滔 魏东 《云南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优化其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的方法对树大网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其传至第三代时,用含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μmol/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1μmoL/L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优化其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的方法对树大网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其传至第三代时,用含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μmol/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1μmoL/L地塞米松的高糖DMEM诱导配方对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进行成脂诱导,14d后见到细胞内聚集脂滴,对其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树大网膜脂肪细胞在体外成功培养,细胞形态良好,呈梭形。诱导后的脂肪细胞第3d出现少数出现小脂滴,14d左右,大部分细胞胞质中出现圆而大的脂滴。结论树大网膜脂肪组织可在体外进行培养,稳定传代并能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脂肪细胞 培养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HPV E6/E7mRNA在不同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朋 +2 位作者 吉晓霞 贺研 刘亚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上皮瘤变(CIN)疾病患者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变病毒(HPV)E6/E7 mRNA检出率差异及对CIN进展及诊断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运城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HPV感染的妇女200例作... 目的探讨在不同上皮瘤变(CIN)疾病患者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变病毒(HPV)E6/E7 mRNA检出率差异及对CIN进展及诊断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运城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HPV感染的妇女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镜检及宫颈病理学检查将患者分为CINⅠ级98例、CINⅡ级63例、CINⅢ级30例、浸润性鳞癌及腺癌组9例。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HPV E6/E7 mRNA、HPV(PCR-反向点杂交)阳性表达率差异;观察不同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的CINⅠ级患者随访1年后疾病进展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诊断为高级别上皮瘤变的相关因素。结果CINⅠ级组患者的HPV(PCR-反向点杂交)、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及腺癌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及腺癌组患者的HPV(PCR-反向点杂交)、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PCR-反向点杂交)诊断CINⅡ级的灵敏度为74.78%,特异度为70.66%,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4;HPV E6/E7 mRNA的诊断CINⅡ级的灵敏度为83.69%,特异度为78.53%,AUC值为0.789;Logistic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HPV(PCR-反向点杂交)阳性率、HPV E6/E7 mRNA阳性率是诊断CINⅡ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的CINⅠ级患者发展为CINⅡ级患者的发生率为52.00%,显著高于HPV E6/E7 mRNA阴性表达患者(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的CINⅠ级患者发展为CINⅡ级患者的中位时间为显著短于HPV E6/E7 mRNA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HPV E6/E7 mRNA、HPV(PCR-反向点杂交)阳性表达与CIN分级疾病进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是CIN高级别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瘤变 人乳头瘤变病毒 宫颈癌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人大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化分方法
6
作者 王滔 邹浩 +3 位作者 张小文 纳钊 魏东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建立人大网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chymal stem cells,ADSCs)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方法术中取人大网膜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44、CD34、CD90和CD45分子、MT... 目的建立人大网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chymal stem cells,ADSCs)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方法术中取人大网膜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44、CD34、CD90和CD45分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取P3细胞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地塞米松及吲哚美辛诱导该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脂肪染色法进行脂肪细胞鉴定.结果培养出的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或漩涡状生长,经流式细胞仪鉴定为ADSCs,细胞生长曲线表明P3细胞增值旺盛,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圆形,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聚集脂肪颗粒,油红O染色鉴定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结论该方法能培养出形态均一的人大网膜ADSCs,经诱导后可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