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展与限缩: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确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防止滥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社会组织设定了“高门槛”,亦未赋予公民起诉资格,致使起诉主体与日渐细化的利益诉求不匹配。同时,部分学者主张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宜扩展至环保行政机构。鉴此,文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维度分析当下... 为防止滥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社会组织设定了“高门槛”,亦未赋予公民起诉资格,致使起诉主体与日渐细化的利益诉求不匹配。同时,部分学者主张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宜扩展至环保行政机构。鉴此,文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维度分析当下盛行理论对支撑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借鉴域外国家现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经验,以期明定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张公民应具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适度放宽社会组织的起诉条件,但不宜扩展至环保行政机关。应当在扩展与限缩之间寻求认定机理,实现在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正义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扩展
下载PDF
从传统走向生态: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是因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生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在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上被局限于国家、个体和社会利益保护,既难为预防性和现实性生态责任承担提供依据,又难为生态利益损害... 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是因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生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在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上被局限于国家、个体和社会利益保护,既难为预防性和现实性生态责任承担提供依据,又难为生态利益损害救济提供保障,难以适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然而,随着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不仅生态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增强,产品责任理念生态化、产品责任目标生态化和产品法律理论生态化也使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之正当性和必要性凸显。与此同时,生态法律责任理论、产品政策生态化和法律生态化也为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提供了可行性保障。有鉴于此,实体法应从产品责任理念、产品责任目的和产品责任内容上促进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将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贯穿生产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化为生产者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和废旧产品回收等环节的行为自觉,构建传统责任与生态责任互补、协同和沟通的整体责任体系。程序法则应沿用公私二元分离的救济模式,既可发挥现有制度之功能与效率,又能避免因公私益交织案件对现有司法机关、司法制度和司法人员要求过高而导致的预防失效和救济失灵。当然,为防止生产者产品责任泛化,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并非无限度地生态化,而应是在恪守“必要性”的基础上,既不妨碍传统产品责任功能之实现,又不突破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追究在时间、空间与事实等客观条件上的限制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 法律生态化 责任生态化 生态法律责任 生产者产品责任
下载PDF
野生动物的层次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95-103,共9页
野生动物的层次性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显现出了保护范围窄小的短板,野生动物整体保护还是局部保护的争鸣不断加剧,为其修订带来了困扰。有鉴于此,文章... 野生动物的层次性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显现出了保护范围窄小的短板,野生动物整体保护还是局部保护的争鸣不断加剧,为其修订带来了困扰。有鉴于此,文章以案例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为工具,分析主客二分哲学、人的模式预设和现代性理论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在论证野生动物层次性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倡导在生态整体观基础上对野生动物进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层次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层次性保护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人与自然同构理论下流域治理立法的理论反思与法典路径
4
作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7-108,共12页
我国虽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流域治理法律体系,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流域治理立法仍延续“条块”结合治理,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分治的思维模式,造成实践中流域治理梗阻。究其根源,学理... 我国虽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流域治理法律体系,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流域治理立法仍延续“条块”结合治理,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分治的思维模式,造成实践中流域治理梗阻。究其根源,学理层面,现行流域治理立法“条块”结合治理、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分治逻辑违背流域整体性、系统性和联系性规律。法理层面,流域治理立法“条块”结合治理和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分治既不符合科学立法原则,又违背法秩序统一性原理,规范重复、冲突更会影响规范效力和位阶秩序。有鉴于此,我国应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撰,遵循整体治理、系统治理和统筹治理思路,综合采用立、改、废、释等多元技术推进流域治理规范在《生态环境法典》污染控制编和自然生态保护编中优化、融贯和协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治理法律体系。同时,在法典尚未出台或暂不成熟的情况下,应采取多元手段优化现行流域治理规范,为过渡期纷繁复杂的流域治理问题提供规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立法 《生态环境法典》 法典路径 人与自然同构理论
下载PDF
从公平正义到可持续发展:法律责任价值目标的变迁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共9页
生态文明时代,传统法律责任价值目标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难以满足生态社会持续发展之需求,亟待以生态社会的法律责任价值目标予以丰富和匡正。法律责任价值目标的内涵及评价标准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团体法律责任... 生态文明时代,传统法律责任价值目标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难以满足生态社会持续发展之需求,亟待以生态社会的法律责任价值目标予以丰富和匡正。法律责任价值目标的内涵及评价标准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团体法律责任——个体法律责任——社会法律责任”的总体发展规律,而这一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传统法律责任对团体、个人和社会利益的维护目标并不能从内涵与评判标准上涵摄生态利益维护需求。鉴于此,生态社会法律责任的价值目标宜因应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持续丰富和更新法律责任价值目标之内涵与评判标准,调整法律责任价值目标,使之从公平正义转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责任 价值目标 社会需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需求导向型生态立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8-54,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生态立法中存在的立法与需求脱节、突击性立法明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生态问题与生态立法的矛盾本质上是社会需求与生态立法之间的矛盾,应以需求为中心进行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生态立法中存在的立法与需求脱节、突击性立法明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生态问题与生态立法的矛盾本质上是社会需求与生态立法之间的矛盾,应以需求为中心进行生态立法。以需求理论为依据,应用案例分析、图表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现有的生态立法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我国生态立法还处在“基本法”模式阶段。论证以需求为中心的生态立法的可行性,重视理论和需求研究以改善生态立法目前的突击性立法现状。应提升生态法基本法地位,理顺立法体系建立的逻辑,弥补生态立法的空白,以完善生态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立法 需求理论 法律体系 立法模式
下载PDF
绿色金融视野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研究:价值、缺陷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弈成 《西部金融》 2021年第3期27-31,共5页
作为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管理手段。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处于全面铺开、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存在评价内容有待深化、金融机构义务缺乏具体规则、企业环境信用修复机制缺失等制... 作为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管理手段。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处于全面铺开、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存在评价内容有待深化、金融机构义务缺乏具体规则、企业环境信用修复机制缺失等制度性缺陷。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约束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指标设计、建立信用修复制度、促进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法制化等方式,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信用修复制度 信用法制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8
作者 王雨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而忽视了其他主体的起诉权。实践中,即使村民委员会以环境公益受损为由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院也主要适用行政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公益救济缺失、行政机关行为失范以及普通矛盾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赋予村民委员会主体资格既符合司法实践的需求,又具理论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同时,为防止滥诉,可在时间、空间、事实三个维度上限制村民委员会之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环境公益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环境案件审理的双轨制研究
9
作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72-178,共7页
环境案件的审理以公正高效的审理制度和专业可操作的环境法律为前提,公正高效的审理制度与专业可操作的环境法律有机结合能够促进环境纠纷的公正、高效解决。实践中,环境法律与审理制度的关系并不完美和谐。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差、专业... 环境案件的审理以公正高效的审理制度和专业可操作的环境法律为前提,公正高效的审理制度与专业可操作的环境法律有机结合能够促进环境纠纷的公正、高效解决。实践中,环境法律与审理制度的关系并不完美和谐。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差、专业性不强以及与其他部门法衔接不足,都会造成司法效率低下、重复起诉、环境纠纷不能终局性解决等问题。现阶段,在我国环境法律尚未实现法典化,又未能与其他部门法较好衔接的情况下,以专业化审理模式为主,普通化审理模式为辅的双轨制可能是较为科学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案件 法律适用 案件审理 双轨制
下载PDF
环境保护法反思:功能定位、现实困境和法律调整
10
作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7-82,101,共7页
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与基础性功能应当统合。对环境保护法中存在"质"与"量"保护不平衡,具体内容上的"详"与"略"处理不当及与其他传统部门法衔接不足等问题;环境保护法应当以体系化思维贯穿其制... 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与基础性功能应当统合。对环境保护法中存在"质"与"量"保护不平衡,具体内容上的"详"与"略"处理不当及与其他传统部门法衔接不足等问题;环境保护法应当以体系化思维贯穿其制定与修改的全过程,辅之体系化逻辑、行政执法导向思维和立法技术创新方法以改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内部一体化"与"外部一体化"协调不足的局面,从而在夯实环境保护法功能地位的同时保证其动态适应性和灵活反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功能定位 现实困境 法律调整
下载PDF
融资性贸易合同效力判定与裁判路径研究
11
作者 黄喆 《法治论坛》 2022年第4期267-279,共13页
融资性贸易合同是基于融资性贸易而形成的新兴民事法律关系,是融资性贸易与合同内涵的结合体。与快速增长的融资性贸易实务相对,遍历现有研究和司法实践,融资性贸易合同判定标准失位,各地法院裁判范式不一,亟待从理论上厘清概念关系,梳... 融资性贸易合同是基于融资性贸易而形成的新兴民事法律关系,是融资性贸易与合同内涵的结合体。与快速增长的融资性贸易实务相对,遍历现有研究和司法实践,融资性贸易合同判定标准失位,各地法院裁判范式不一,亟待从理论上厘清概念关系,梳理现行效力判断的规则依据,建立统一的效力判定标准。有鉴于此,融资性贸易合同的效力判定宜遵循主客合流的认知规律,既遵循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客观事实,又观照民事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由此破局,于主客认知体系内,重构融资性贸易合同效力判定机制,将穿透性思维融入审判实践,统一司法裁判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性贸易合同 效力判定 体系建构 裁判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