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难治性感染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程书权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1年第9期393-396,共4页
本文就近年来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肺结核、麻风、疟疾、阿米巴肠病、溃疡病、伤寒带菌者、军团病、化脓性脑膜炎和奴卡氏菌病等难治性感染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扼要介绍。
关键词 喹诺酮类 抗菌药 感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肝脏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程书权 《新医学》 1992年第5期271-273,共3页
近年来,非肝炎性传染病引起肝脏损害的报道逐年增多,它们既可出现于病程的某一阶段,亦可以肝脏表现为主诉,使临床诊断和预后的复杂性大为增加。本文总结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的肝脏表现,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传染病 肝脏表现
下载PDF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彪如 童善庆 +4 位作者 陆德源 鼎鸿 周霞秋 谢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加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方法,建立了鸭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先肝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4h后再静脉内激发性注射DHBV者,易造成一叶或二叶肝坏死。而第一次肝内注射内毒素,24h后静脉内注...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加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方法,建立了鸭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先肝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4h后再静脉内激发性注射DHBV者,易造成一叶或二叶肝坏死。而第一次肝内注射内毒素,24h后静脉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二次均注入生理盐水者均未发现肝坏死病理变化。若第一次肝内注入DHBV,第二次静脉内注入内毒素,病理变化则明显轻于第一种方法,仅出现轻微散在斑点状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肝坏死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惠英 +3 位作者 赵国明 周霞秋 张春萼 李立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正常成人及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结果表明,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随肝炎的严重程度而升高,从而有助于鉴别肝炎的临床类型。动态观察血清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则有助于判断预后。文章还对肝炎时血清过氧化脂质升高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血清 病毒性肝炎 过氧化脂质 检测
下载PDF
胆汁瘀积型甲型病毒性肝炎42例治疗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霞秋 严振宜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0年第6期32-33,共2页
本文对42例胆汁瘀积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行了探讨,比较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小剂量肝素与门冬氨酸钾镁、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讨论。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胆汁瘀积
原文传递
我国病毒型肝炎的研究进展——第六届全国病毒型肝炎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书权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2期58-60,共3页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牛虫病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于1990年5月15~17日在上海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745篇(其中中西医结合286篇),大会交流29篇,分组交流248篇.大会期间重庆医大张...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牛虫病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于1990年5月15~17日在上海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745篇(其中中西医结合286篇),大会交流29篇,分组交流248篇.大会期间重庆医大张定风教授传达了1990年第七届国际肝炎会议内容,修订了已沿用六年的南宁肝炎会议防治方案,代表们就我国近年肝炎防治的进展和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认为我国目前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均存在,兹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学术会议
下载PDF
453例病毒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防治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七五"重症肝炎协作组 黄仲德 +2 位作者 董祥家 张定凤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2期90-93,共4页
本文453例重肝中,急性重型40例(8.8%),亚急性重型413例(91.2%)。乙肝总感染率为78.4%,非甲非乙型为19.6%。肝中HDAg阳性检出率为4.8%(5/104例),其中上海、天津和沈阳地区分别为4.5%、11.5%及1.7%。 324例有肝性脑病。Ⅰ°—... 本文453例重肝中,急性重型40例(8.8%),亚急性重型413例(91.2%)。乙肝总感染率为78.4%,非甲非乙型为19.6%。肝中HDAg阳性检出率为4.8%(5/104例),其中上海、天津和沈阳地区分别为4.5%、11.5%及1.7%。 324例有肝性脑病。Ⅰ°—Ⅳ°肝性脑病者病死率分别为0%、15.2%、42.9%及83.8%。凝血酶原活动度>60%、30%~60%和<30%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0%、20.1%及57.8%。常见并发症为出血(53.2%)、继发性感染(33.8%)及肝肾综合征(15.0%)。对采用的六种新疗法疗效作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临床特征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3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的超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长囡 朱家颖 +2 位作者 储谦 周霞秋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6,F004,共4页
本文分析了3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简称亚重肝)的超微结构改变。其中病因有 HBV 32例(91.4%),NANB 1例(2.9%),HBV 合并 HDV1例(2.9%),未定2例。早期4例(11.4%),中期24例(68、6%),后期7例(20%)。电镜下见大片肝细胞坏死,为炎症细胞取代,残... 本文分析了3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简称亚重肝)的超微结构改变。其中病因有 HBV 32例(91.4%),NANB 1例(2.9%),HBV 合并 HDV1例(2.9%),未定2例。早期4例(11.4%),中期24例(68、6%),后期7例(20%)。电镜下见大片肝细胞坏死,为炎症细胞取代,残存及再生肝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变性,浆内出现灶性及融合性液化区,细胞器严重损害,尤以线粒体及内质网为甚,作者认为光镜和电镜结合观察,是研究亚重肝形态改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 重症 肝炎 超微结构 细胞器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童善庆 张希衡 +3 位作者 胡宝瑜 陆德源 叶立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本文对70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重症肝炎26例、急性肝炎1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3例、以及慢性迁延性肝炎1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NF活性及其在肝细胞坏死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微量全血体外刺激,即以LPS刺激单个核... 本文对70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重症肝炎26例、急性肝炎1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3例、以及慢性迁延性肝炎1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NF活性及其在肝细胞坏死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微量全血体外刺激,即以LPS刺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_α、以PHA刺激淋巴细胞产生TNF_β,然后用国际通用的L_(929)细胞标准法检测TNF的活性。研究发现重症肝炎患者的TNF活性(TNF_α为15.76 U/ml;TNF_β20.13 U/ml)明显高于正常人(TNF_α为3.10U/ml;TNF_β为0.21 U/ml)与急性肝炎患者(TNF_α为3.44U/ml;TNF_β为0.24 U/ml)。又慢活肝患者的TNF活性(TNF_α为11.42U/ml;TNF_β为7.54 U/ml)明显高于慢辽肝(TNF_α活性为5.92U/ml;TNF_β为0.41 U/ml)。结果表明TNF活性的增高与肝损害的程度与肝炎的活动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乙型肝炎 脂多糖
下载PDF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国际内科学杂志》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重症肝炎常可并发各种细菌感染,有报道细菌感染在重症肝炎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因此,有效防治感染在重症肝炎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详述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预防与治疗的进展等问题。
关键词 重症肝炎 细菌感染 并发感染 感染治疗 抗生素 青霉素 大肠杆菌 防治感染 死亡原因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鸿利 支立民 +3 位作者 费冲 张影梅 王振义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0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对正常人(n=35)、晚期妊娠(n=14)、新生儿脐血(n=20)、PIH(n=15)、急性白血病(n=16)及重症肝炎(n=30)患者,用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活性,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凝血因子抗原。结果表明:晚期妊娠及PIH患者,所测凝血因子活性及其抗原含量... 本文对正常人(n=35)、晚期妊娠(n=14)、新生儿脐血(n=20)、PIH(n=15)、急性白血病(n=16)及重症肝炎(n=30)患者,用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活性,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凝血因子抗原。结果表明:晚期妊娠及PIH患者,所测凝血因子活性及其抗原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即呈高凝状态;重症肝炎及新生儿脐血组,所测指标较正常人明显减低,即呈低凝状态。然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指标有增高、正常或降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因子 检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暴发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善庆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0年第10期433-435,443,共4页
引起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的病毒有 HAV、HBV、HCV、HEV 及 HDV 等,在我国以 HBV 多见。病毒感染类型可为单一病毒感染,可为两种以上病毒(如 HBV 和 HDV 等)的同时或叠加感染,也可为同一病毒的再次感染。FVH 时急性肝细胞坏死的发病机... 引起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的病毒有 HAV、HBV、HCV、HEV 及 HDV 等,在我国以 HBV 多见。病毒感染类型可为单一病毒感染,可为两种以上病毒(如 HBV 和 HDV 等)的同时或叠加感染,也可为同一病毒的再次感染。FVH 时急性肝细胞坏死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主要是机体的免疫病理损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与 FVH 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内毒素也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病因 病理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50-250,216,共2页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重症肝炎肝活检的再认识(附62例分析)
14
作者 周霞秋 严振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49-50,共2页
在完成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肝炎的治疗及疗效机理研究”中,本文对我院近5年临床诊断的重型肝炎患者62例进行了肝穿活检,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62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8例,平均37.66±11.69岁。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活检
下载PDF
肝硬变与感染
15
作者 陆洁 《医师进修杂志》 1992年第1期6-8,共3页
一、肝硬变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肝硬变患者常并发各种感染,轻者如口腔粘膜的反复溃疡、牙龈炎、皮肤毛囊的感染及疖肿;胃肠道的感染如腹胀、腹泻、腹痛及腹泻便秘交替;呼吸道感染如反复的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支气管炎... 一、肝硬变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肝硬变患者常并发各种感染,轻者如口腔粘膜的反复溃疡、牙龈炎、皮肤毛囊的感染及疖肿;胃肠道的感染如腹胀、腹泻、腹痛及腹泻便秘交替;呼吸道感染如反复的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严重的可出现全身性感染如高热、寒颤、胸/腹水感染,甚至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感染
下载PDF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金龙 王永康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早在本世纪初,Fleig和Abel等首先试行选择性血浆去除。但由于手工操作处理大量血浆繁琐费时,故人们对其临床应用缺乏兴趣,因而未能推广。60年代细胞分离器问世后,血浆单采术(Plasmapheresis,PE)得以进一步应用。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多种疾... 早在本世纪初,Fleig和Abel等首先试行选择性血浆去除。但由于手工操作处理大量血浆繁琐费时,故人们对其临床应用缺乏兴趣,因而未能推广。60年代细胞分离器问世后,血浆单采术(Plasmapheresis,PE)得以进一步应用。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多种疾患也开始采用血浆置换术(PE),获得非常显著的改善。近年来,PE也应用于肝病领域,如用于治疗FHF和慢性肝病急性恶化的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这一有希望的疗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肝衰竭 置换术
下载PDF
人工冬虫夏草肝炎灵与聚肌胞联合治疗HBeAg阳性患者临床观察
17
作者 郑美贞 曾惠清 +1 位作者 吴德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7-8,共2页
应用中药人工冬虫夏草、聚肌胞和肝炎灵治疗 HBeAg 阳性肝病21例,并与齐墩果酸等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无论从肝功能改善(ALT,SB)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的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 HBeAg 阳... 应用中药人工冬虫夏草、聚肌胞和肝炎灵治疗 HBeAg 阳性肝病21例,并与齐墩果酸等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无论从肝功能改善(ALT,SB)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的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 HBeAg 阳性乙肝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冬虫夏草 肝炎灵 聚肌胞
下载PDF
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的进一步研究
18
作者 谢青 +3 位作者 周霞秋 李惠英 童善庆 张炳舟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本文对49例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应用“六、五”综合疗法(对照组),共2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61.9%。另一组(治疗组或胎肝细胞组、简称FLC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人胎肝细胞,共28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2.14... 本文对49例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应用“六、五”综合疗法(对照组),共2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61.9%。另一组(治疗组或胎肝细胞组、简称FLC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人胎肝细胞,共28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2.14%。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4.30,P<0.05)。进一步分析指出FLC组的存活病例于应用FLC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FLC移植的即时反应具有预后意义。其次,胎儿离母体时间与肝细胞活率呈负相关关系,提示FLC的制作与应用越早越好。15%的病人于应用FLC后有低热反应,勿需处理,但个别病例可出现胸闷、气急,可能与滴速太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胎肝细胞移植 胎肝
原文传递
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羟苯乙醇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周霞秋 严振宜 +4 位作者 徐鹏程 张建华 戴腾昌 夏宗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文报导了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各种肝病时羟苯乙醇胺(OCT)的变化。结果表明,肝性脑病患者血清OCT含量明显高于无肝性脑病的患者(P<0.01)。同时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羟苯乙醇胺 肝性脑病 肝硬变
下载PDF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周霞秋 +2 位作者 俞红 夏宗勤 戴腾昌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报道用三种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对正常人,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氨基酸代谢的示踪动力学的研究.根据双库模型的原理,实验结果显示重旰患者的苯丙氨酸的血浆库和细胞库增大及两库的更新速率下降,而亮氨酸的代谢动力学变... 本文报道用三种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对正常人,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氨基酸代谢的示踪动力学的研究.根据双库模型的原理,实验结果显示重旰患者的苯丙氨酸的血浆库和细胞库增大及两库的更新速率下降,而亮氨酸的代谢动力学变化恰与苯丙氨酸相反,在重肝时,亮氨酸的两库更新速率常数变快(P<0.01),血浆库显著小于正常,而丙氨酸的动力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同位素 重型肝炎 动力学参数 血浆库 细胞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