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语联盟对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4期148-149,共2页
本文选取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法语联盟作为比照对象,从其在华的官方宣传战略、文化活动策划和经济运作策略三个方面与孔子学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孔子学院的战略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 法语联盟 孔子学院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18世纪中法文学中的侍女形象比较——以平儿、苏珊娜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39-41,共3页
在《红楼梦》与《费加罗的婚礼》中,曹雪芹与博马舍都不约而同地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侍女角色。本文选取平儿和苏珊娜两位侍女,从她们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进而探究中法作品中侍女形象的塑造手... 在《红楼梦》与《费加罗的婚礼》中,曹雪芹与博马舍都不约而同地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侍女角色。本文选取平儿和苏珊娜两位侍女,从她们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进而探究中法作品中侍女形象的塑造手法,从中折射出中法女性生存状态和时代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女形象 平儿 苏珊娜 18世纪文学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田园牧歌意识”内涵探究——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不朽》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1-37,共7页
本文以米兰·昆德拉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不朽》为研究文本,通过探析"田园牧歌"(Idylle)这一特殊概念,透视小说主人公被赋予的"存在"隐喻。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拷问的是取缔个... 本文以米兰·昆德拉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不朽》为研究文本,通过探析"田园牧歌"(Idylle)这一特殊概念,透视小说主人公被赋予的"存在"隐喻。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拷问的是取缔个体、融入集体意识的"共在"的田园牧歌理想,《不朽》探寻的则是自我意识觉醒后、个体存在形式与生命抉择的"此在"的田园牧歌理想。这两类牧歌主题均指向人的存在这一本质性问题。作者撒旦主义式的悲剧美学创作手法,在带给读者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启发了当世之人对生存本真意义的无尽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朽》 田园牧歌
原文传递
特蕾莎与弗兰茨:“父之名”下的命运对比
4
作者 徐真华 《外国语言文学》 2018年第6期613-621,共9页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特蕾莎和弗兰茨两个角色,均为米兰·昆德拉"轻重"二元哲学中的"重"之承受者。无论二者的家庭出身、情感际遇还是命运抉择,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看,两...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特蕾莎和弗兰茨两个角色,均为米兰·昆德拉"轻重"二元哲学中的"重"之承受者。无论二者的家庭出身、情感际遇还是命运抉择,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看,两位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与"父之名"这个大他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按照二者的人生发展轨迹,以拉康的无意识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主体所缺失的能指"父亲"的变迁,和以此构成的大他者,一窥作者小说创作的"复调"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之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命运对比
原文传递
《文学通化论》的理论创新与文学阐释
5
作者 葛金玲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09-113,共5页
《文学通化论》是栾栋教授的近作,出版以来颇受好评。其文学思想耕得深,化得透,论及的问题看似宏大,实则皆出自作者苦心思考的几个基本理念,如"文学非文学"以及文学的"三归""三他""三辟"。借... 《文学通化论》是栾栋教授的近作,出版以来颇受好评。其文学思想耕得深,化得透,论及的问题看似宏大,实则皆出自作者苦心思考的几个基本理念,如"文学非文学"以及文学的"三归""三他""三辟"。借助这些理念,作者解构了因因相袭数十载的既有话语模式,清理了陈腐的思维习惯和叙事方式,消解了外国文学领域的西方话语霸权,是对人文科学理论场域长期"文化失语"的匡正和补偏,对外国文学的理论流变尤其是对法兰西文化条分缕析的梳理与批评,体现出作者融会贯通与大开大合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通化论》 文学阐释 话语批评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谢阁兰友谊观微探
6
作者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47-49,共3页
出生于法国天主教家庭的汉学家谢阁兰,在41岁的有限生命里曾三度到华居住、游历。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作品中,友情对于他来说都举足轻重。本文试结合其诗集《古今碑录》中“北面之碑”章的相关诗篇,从古希腊、基督教、汉学与现代性四个... 出生于法国天主教家庭的汉学家谢阁兰,在41岁的有限生命里曾三度到华居住、游历。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作品中,友情对于他来说都举足轻重。本文试结合其诗集《古今碑录》中“北面之碑”章的相关诗篇,从古希腊、基督教、汉学与现代性四个维度对谢阁兰的友谊观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阁兰 碑体诗 北面之碑 友谊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